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

【公元1449十月初三。】

【也先大軍再到大同,又祭出皇帝叩關的大殺器。】

【守軍言:“賴天地祖宗之靈,國有君矣。”】

……

行軍圖上,草原的東路與中路被死死擋在關外。

而西路大軍則避開大同向東橫向進軍。

隨後直轉南下!

……

【大同守備森嚴,郭登也是一員大將。】

【也先爲難之際,在喜寧的建議之下,大軍選擇直撲紫荊關。】

……

“砰!砰!砰!”

城牆三個披甲的軍士用弓弩和火銃對準攀越羊馬牆的胡卒奮力攻擊着。

“無甲垛卒掛上懸簾!安!”

一名將領正在垛口處下達着命令。

帶着破風之聲的巨石直接從外牆爆射飛來!

無首的屍身直直倒下。

另一邊的守將替他說完未盡的話語,

“安上懸戶!安上懸戶!”

……

【紫荊關號稱“畿內第一雄關”。】

【與居庸關、拒馬關合稱“內三關”,是北京城的重要屏障。】

【十月初九,也先依然試圖讓朱祁鎮叩關,但城內守軍已經得到朱祁鈺的指示。】

【對太上皇的叫門根本不予理睬,這讓也先相當失望。】

【看到沒有捷徑可走,也先下令強攻,並使出了大殺器拋石機。】

【都指揮韓清犧牲。】

【右副都御史孫祥率餘部苦苦支撐,用火銃、弓箭和滾木輪番招待。】

【一時間,也先大軍寸步難盡。】

……

後唐·莊宗時期

“紫荊關在《呂氏春秋》中即被列爲神州九塞之一。”

“只要拖到勤王軍自雁門關而出,也先必敗。”

李存勖看着也先大軍的後路手心發癢。

“可惜大同不能妄動。”

“不然……”

捅他屁股!

……

【而在關鍵時刻,熟悉地形的宦官喜寧親自擔任帶路黨,爲瓦剌勘探出了多條山間小道。】

【也先率軍自紫荊關左側小道穿過紫荊嶺來到關城後面,對明軍實行前後夾攻。】

【關破,孫祥和他手下的將士們進行巷戰。】

【全軍覆沒。】

【當時紫荊關的明軍只有一萬兩千人,卻頑強堅持了四天之久。】

【爲京師爭取了更多的準備時間。】

【孫祥死得相當悲壯。但這位英雄的遺體卻被草草火化。】

【因爲有人舉報他棄關並逃跑,御史們還要追究他的責任。】

【後來,孫祥的弟弟孫祺到京城爲哥哥鳴冤。】

【朱祁鈺才下詔,爲孫祥恢復了名譽。】

……

大漢。

劉邦前一秒爲將士們的犧牲感嘆。

下一秒就把嘴裡的酒噴了出來!

“好熟悉的方式啊。”

大宋活了?!

……

曹魏。

正在給其餘三人倒酒的曹操手一抖。

其他幾人全無在意,只是驚訝的相互對視一眼。

“孤記得……”

曹操放下酒壺,捋須莫名道:

“韓宋就是承接宋徽宗吧?”

話一出口。

一片死寂。

……

大宋·孝宗時期

“這……”

趙昚驚得從座椅上站了起來!

英雄保家衛國然後被含冤污衊,隨後在平反!

“這怎麼一股大宋味兒!”

……

大明。

“王八蛋!”

老朱隨手將腰間玉佩砸了出去!

“咳咳!咳咳!”

馬皇后給他擦着嘴角。

小朱棣則躲得遠遠的。

……

大明·永樂時期

朱棣緩緩閉上眼睛。

“朕錯了。”

宦官這個口子,從一開始就不該開!

……

大明·宣德時期

朱瞻基安穩的坐着。

臉上的表情沒有絲毫波動。

只是不停摩挲着扳指的手,顯露着內心的不平靜。

……

大明·成化時期

“呵……”

朱見深將橘子皮一扔。

拿起毛巾擦拭着雙手。

“這纔到哪啊……”

……

【瓦剌軍順利突破北京外圍防線,由西路紫荊關繼續進逼大明京師。】

【明廷聞報,朝野大震。】

【十月初十,朱祁鈺下詔令“于謙提督諸營,將士皆受節制。都指揮以下不用命者先斬以徇,然後奏聞”】

【五軍都督府的統兵權正式歸屬於謙。】

【十月十一日,也先率軍開到北京城下。】

【面對來勢洶洶的瓦剌軍,于謙分配主將負責九道城門。】

【都督陶瑾負責安定門,廣寧伯劉安負責東直門,武進伯朱瑛負責朝陽門。】

【都督劉聚負責西直門,鎮遠侯顧興祖負責阜成門,都指揮李端負責正陽門。】

【都督劉得新負責崇文門,都指揮湯節負責宣武門。】

【而於謙本人,則帶着“五軍都督府”的右將軍石亨親自坐鎮德勝門。】

【因爲這是北京城的北大門,相當於直面也先。】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看着其餘關口抵擋敵軍無力分兵。

只能任由西路軍直衝京師。

無奈嘆息。

“只希望那朱祁鈺不會像宋欽宗那般吧。”

……

天幕上。

一身戰甲的于謙看着面前衆人,臉色凝重。

“胡虜新勝,氣勢正旺。”

“我們堅守就是示弱,就會讓韃子更加囂張。”

“他們以爲我們不敢出戰,我們就打他個措手不及!”

……

【當日,于謙趁敵軍立足未穩,派都督高禮、毛福壽率軍出擊。】

【明軍與瓦剌軍交戰於彰儀門土城北,瓦剌軍敗。】

【明軍殺敵數百人,奪還所掠千餘人。】

【初戰告捷,軍威大振,人心振奮。】

【當天夜裡,于謙又派薛斌率精兵偷襲瓦剌軍營地,亦有所斬獲。】

【也先沒想到剛到北京城一天之內,就連吃兩個敗仗,銳氣大大受挫。】

【喜寧見也先有進退兩難之意,便獻計讓也先遣使講和,請明廷派大臣來迎回英宗,藉以試探明廷的態度】

【也可以等到有利的時機。】

……

大唐。

看着年歲不輕卻身先士卒的于謙。

李世民站起身撫掌大笑。

“國有如此賢臣,何愁不興啊!”

“力挽狂瀾之人!”

“定要重賞!”

長孫皇后笑道:

“二郎怎麼如此激動?”

“不知道還以爲是你的臣子呢。”

李世民笑着感嘆。

“要是我的臣子還好了呢。”

“哪個皇帝會嫌自己手中多宗澤、岳飛、文天祥這等人呢?”

“恨不得滿朝文武皆是如此纔好呢!”

……

大宋。

“這龜孫……書倒是沒白讀。”

趙匡胤感覺牙根發癢。

這就是按照金國圍汴京的招數來的呀!

顯然是想誘騙明朝重臣前來,藉機扣押!

由此擾亂明軍防守,趁亂攻取北京!

要是朱祁鈺跟朱祁鎮一樣傻,說不定還能達成“二帝北狩”成就!

“大宋就不能有點好例子嗎!”

……

【於是也先就派了喜寧過去,讓于謙、王直和胡濙三個人出來談。】

【沒想到朱祁鈺不像哥哥,起碼不蠢。】

【他知道這三人要是出去就回不來,北京城也不用守了。】

【因此看都不看也先,乾淨利落地拒絕了。】

……

大明·宣德時期

朱瞻基深深吸了一口氣。

還好,後繼有人。

他看了一眼還懵懂的幼童。

心中定下了主意。

無視孫皇后微變的臉色。

“速詔于謙進宮。”

……

【十月十三日,也先集中兵力攻打德勝門。】

【于謙散佈謠言誣陷喜寧,限制其作爲,又命石亨在附近民房埋伏火器,然後派騎兵誘敵。】

【結果也先親率萬餘騎追擊,遭遇伏擊,慘敗而退,其弟孛羅等人中炮而死。】

【繼而,也先轉攻西直門。】

【守衛西直門的劉聚早有準備,背城列陣,前面是極深的一道壕溝。】

【瓦剌軍剛一逼近,躲在壕溝後的明軍火器齊發。】

【瓦剌軍攻勢受阻,見無法突破壕溝,只好往西而走。】

【守衛西直門西面的是明軍右都督孫鏜一軍。】

【孫鏜見敗軍一到,親自率軍迎敵,斬也先前鋒數人。】

【瓦剌軍新挫,被孫鏜五百人殺退,往北退去。】

……

大明·永樂時期

朱棣一邊哭一邊笑。

哭的是那些無辜送命大臣與軍隊。

笑的是就算只有剩下的這些人,你草原諸部也休想輕易打進來!

……

大明·正統時期

“不好了!”

王振顧不得什麼規矩了。

他慌忙跑進寢宮,跪倒在地。

對孫太后與朱祁鎮磕絆道:

“陛下!太后!”

“太皇太后帶着文武百官叩太廟去了!”

“什麼!!”

孫太后猛地站起!

隨即似想到什麼,喃喃道:

“皇明祖訓……”

“她……”

要廢帝?!

朱祁鎮呆住了。

他不明白。

他什麼都沒做,事情怎麼就到了這一步?

“娘……奶奶……是想廢了我嗎?”

朱祁鎮迷茫的話語驚醒了孫太后。

她看着一臉無措的兒子。

眼中透出一股狠色。

“王振!”

她看向跪地俯首的王振,冷聲道:

“去御馬監調羽林三千戶。”

隨即看向殿門外。

“封鎖正陽門!”

……

【十月十四日,在德勝門和西直門遭挫的瓦剌軍又進攻彰義門。】

【結果又被明軍以巷戰火器擊退。】

【周圍百姓也紛紛登上房頂投擲磚瓦,最終,也先撤退。】

【十月十五日,也先趁夜分兵撤退,先派一部挾持朱祁鎮撤回紫荊關。】

【于謙發覺,即命縱軍追擊,於清風店、固安大破瓦剌。】

【宣府派一部向北京進援,但此時也先已退,遂自北京折而向南,追殲瓦剌軍於霸州。】

【十月十七日,也先狼狽撤出紫荊關,隨即退出塞外。】

【十月二十日,脫脫不花得知中、西兩軍失利,未及古北口,亦即撤退。】

【至此,北京保衛戰勝利結束。】

192.第188章 史上最沒牌面的開國皇帝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228.第222章 李世民的魅力與決戰之前。第718章 乾隆皇帝富察皇后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第716章 乾隆教你做皇帝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第486章 洪武盛世!第5章 嬴政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189.第185章 禽獸皇帝第747章 閉關鴉片官場玄機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第547章 奪門之變!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134.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第464章 堪稱東方版“希特”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780章 天京事變!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第376章 宋神宗:我爲青山!你爲松柏!第12章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302章 遊幸無度之主唐敬宗李湛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第7章 秦二世胡亥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第603章 劉恆:天授即民授!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307.第298章 藩鎮俯首元和中興!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669章 清太宗皇太極的功績第777章 湘軍!湘軍!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67章 漢安帝,東漢衰弱的開始。
192.第188章 史上最沒牌面的開國皇帝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228.第222章 李世民的魅力與決戰之前。第718章 乾隆皇帝富察皇后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第716章 乾隆教你做皇帝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第486章 洪武盛世!第5章 嬴政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189.第185章 禽獸皇帝第747章 閉關鴉片官場玄機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第547章 奪門之變!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134.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第464章 堪稱東方版“希特”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780章 天京事變!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第376章 宋神宗:我爲青山!你爲松柏!第12章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302章 遊幸無度之主唐敬宗李湛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第7章 秦二世胡亥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第603章 劉恆:天授即民授!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307.第298章 藩鎮俯首元和中興!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669章 清太宗皇太極的功績第777章 湘軍!湘軍!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67章 漢安帝,東漢衰弱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