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

天幕上。

一位中年武將單膝跪地,叉手向李漼道:

“陛下,只要給我足夠多的軍隊,破敵不在話下。”

李漼還未開口,其身邊一面白無須的宦官開口道:

“軍隊多了,花費太高……”

武將聞言快速道:

“陛下,臣之所以要求多調兵馬,就是爲了節約費用。”

“兵得多,賊軍很快就能平定,倘若兵少,戰事就可能拖延很久,時間一長,江淮的盜賊就會羣起響應!”

“如今國家用度大多仰仗江淮,一旦道路被叛賊阻絕,朝廷上上下下恐怕都難以爲繼,這樣一來,損失就無法估量了!”

……

大漢。

“唉……”

聽得劉邦的長嘆,呂雉面色略有幾分不自在。

實在是聽得這話就不由得想到某人。

……

大唐。

“唉……”

李世民頭一次感覺到累了。

古往今來,帝國由盛轉衰的標誌不是土地兼併,不是貧富分化,而是戰爭。

要麼是軍閥混戰,要麼是農民起義。

安史之亂讓大唐帝國四分五裂,經過幾代帝王的努力大唐才終於緩過氣來。

如今又爆發了農民起義……

他現在越來越覺得大唐如陷蛛網!

但只能慢慢看着大唐一步步走向滅亡卻無能爲力。

“唉……但望大唐的落幕能如大漢一般吧……”

……

【公元860年四月,唐懿宗命安南都護王式率忠武、義成、淮南等諸道兵馬平叛。】

【四月十五,王式抵達浙東治所越州,一入城,就整肅軍令,嚴明法紀。】

【同時開倉放糧,救濟貧民。】

【四月二十八,率軍平叛,臨行前,嚴令部隊不得焚燬百姓房屋,不得殘殺平民謊報戰功,平民被裹脅進裘甫軍的,應予以招降,所有俘虜只要是浙東本地人都予以釋放。】

【同時爲了激勵將士,他承諾所有繳獲自裘甫軍的戰利品,全部歸作戰將士所有。】

【如此一來,官軍士氣高漲,而裘甫軍見官軍勢大,加之又優待俘虜,則全都軍心動搖。】

【兩軍稍一接戰,裘甫軍就紛紛敗退。】

【公元860年六月二十一,裘甫親自領兵在南陳館與官軍展開決戰,大敗。後投降被斬。】

……

{秦朝末年,陳勝、吳廣率先起義,劉邦得了天下。}

{東漢末年,張角起義,曹操、孫權和劉備得了天下。}

{隋朝末年,王薄起義,關隴的李淵得了天下。}

{歷史證明,天下大亂的時候,能笑到最後的肯定不是第一支起義軍。}

{首倡必譴,殿興有福是吧。}

{朱元璋:是啊是啊,我可不是主動起義的,我是被逼無奈!}

……

大隋。

楊堅眼前突然一亮!

“首倡必譴,殿興有福?”

作爲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他立刻看清了這句話的深處含義!

千秋萬代!

“這人還真是個天才!”

“哈哈哈哈!”

楊堅突然放聲大笑起來。

這個理論妙就妙在它是符合歷史事實的!

如此一來,誰還會在必知死路一條的情況下首倡興亂呢?!

……

不止楊堅,其餘的一衆皇帝也都明白了此論對於天下的深意!

……

大宋。

“哈哈哈哈哈!”

趙匡胤突然仰天大笑。

一旁的趙匡義不明所以。

“大兄……你……”

笑得眼淚都出來的趙匡胤拍了拍趙匡義的肩膀,大笑道:

“平常你都是很聰敏的,怎這時糊塗了?”

“你看天上從秦朝開始數,皆有叛亂,就咱大宋沒有!”

“這說明大宋就算亡了也是很得民心的!哈哈哈哈!”

趙匡義一頭霧水。

大兄的腦子他一直不是很理解。

這有什麼值得高興的嗎?

……

大明·永樂時期

朱棣看着天幕臉色不愉,卻也無奈的嘆口氣。

“爹也是爲了大明江山啊……”

一旁的父子倆也同樣不說話。

朱家人以重塑乾坤爲榮,但這也不能改變殿興有福論是基於太祖皇帝給元世祖立廟的事實基礎上的。作爲上是寰清玉宇,但爲了千秋萬代,爲了得到法理。

就不得不承認蒙古人的統治合乎天命!

因爲他們曾經擁有過天下。

擁有比兩宋更大的疆土。

若不視元朝唯正統,那燕雲之地的法理又如何繼承……

……

天幕上。

浙東烽火漸漸熄滅,但西南之地南詔卻又換了名字。

『大禮』二字直晃晃的耀人眼目。

……

【唐朝初年,在雲南洱海周邊有六個部落,分別是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

【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在唐玄宗的支持下,蒙舍詔的首領皮邏閣發動內戰,消滅了其他五個部落,實現了雲南的統一。】

【因爲蒙舍詔在諸詔之南,因此被稱爲“南詔”,立國之後,南詔變成了國號。】

……

大唐·高祖時期

“怎麼哪都有他啊!!!”

李淵憤怒的捶着牀榻。

“他是楊廣附體嗎!”

“怎麼什麼爛事都有他的身影啊!”

“二郎!伱去砍死他!”

李世民看了看天幕又看了看自己,最後看向快要瘋魔的李淵。

“……阿耶……得到獎賞的不是我啊。”

李淵漲紅着臉怒目而視:

“朕知道!朕用你提醒嗎!”

李世民:我忍!

“可恨!”

……

【南詔原本依附於吐蕃,但自從德宗年間,宰相李泌實施了圍堵吐蕃的戰略之後,南詔便轉而投靠了大唐。】

……

{這其中其實還有點緣由,一開始是雲南太守張虔陀侮辱首領閣邏鳳之妻,並向其索賄。}

{閣邏鳳不應,張虔陀派人辱罵,並向唐玄宗誣告閣邏鳳。}

{閣邏鳳憤而起兵攻破雲南,殺張虔陀,並取羈縻州。}

{然後唐玄宗命鮮于仲通出擊南詔平叛,閣邏鳳遣使謝罪請和,請還其所虜掠,表示願意歸附於唐朝,若不允許則“歸命吐蕃,雲南之地,非唐所有也”}

{鮮于仲通不許,進軍至西洱河,兵臨南詔首都大和城,被南詔擊敗,唐兵死六萬人。}

{天寶十三年,又命唐兵七萬擊南詔,全軍覆沒。第二年,安祿山反叛。}

……

大唐·玄宗時期

李隆基看着高力士,高力士看着李隆基。

楊玉環看着他倆。

然後三人俱都看向案桌上筆墨還未乾的詔令。

“入他孃的……”

李隆基將案桌上的詔令揉吧揉吧往地上一扔,嘴裡罵罵咧咧。

起身揹負雙手來回踱步一陣。

“……彼其娘之!”

打南詔吧,沒贏。

不打南詔吧,是個禍害。

一下就陷入兩難之地了!

……

【公元859年,宣宗去世,依照之前的慣例,唐朝朝廷派出使節通知各藩屬國,讓他們前來弔唁。】

【南詔國王豐祐也在這個時候死了,唐朝卻對此一無所知。】

【新任的南詔國王世隆以此爲由攆走大唐使節。】

【唐懿宗曉得以後,以“酋龍不遣使來告喪,又名近玄宗諱”爲由不承認他南詔國王的身份。】

【公元859年十二月,世隆稱帝,國號“大禮”,改元“建極”,同時發兵入侵大唐邊境。】

【公元863年正月,攻陷交趾,唐朝放棄安南,退守嶺南西道。】

【公元864年,唐懿宗任命四十四歲的驍衛將軍高駢(pián)被爲安南都護,收復安南。】

【公元866年十月,安南收復。】

【公元869年,南詔進犯西川,一度攻到成都城下。】

【公元874年,天平節度使高駢調任西川。】

【高駢一到任就馬上派兵出擊,大破正在圍攻雅州的南詔軍。】

【之後又先後修復了邛崍關以及大渡河沿岸的諸要塞,分兵駐守,在南詔入蜀的必經之路上築起了一道道難以逾越的銅牆鐵壁。】

【南詔國主世隆對此恨得咬牙切齒,卻始終無可奈何,最終急火攻心,一命嗚呼。】

【由於他在位期間一直窮兵黷武,國力大損,南詔在他死後迅速衰落,此後再也無法對唐朝造成威脅。】

……

大唐·高宗時期

李治面無表情的看着天幕,實際中暗送口氣。

六詔……

李治看向身旁的長孫無忌。

“舅舅……”

長孫無忌看着目光中一點波動都沒有的皇帝,嘆了口氣。

“我明白……我明白……交給我吧。”

……

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第710章 大清天命中外一體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第398章 宋徽宗反覆橫跳,金太宗得時出兵!第44章 新始祖王莽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239.第233章 唐奪天下,大局已定第684章 清章帝愛新覺羅福臨第605章 隆慶開關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554章 奠基近現代的繁榮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568章 “英”殺于謙“孝”棄王越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第716章 乾隆教你做皇帝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完本感言。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692章 康熙親征噶爾丹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122.第118章 諸葛亮:亮,想造個坦克。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第734章 我們永遠缺失了一部分記憶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260.第252章 白蓮花的“無爲而治”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10章 奮六世之餘烈,召喚胡亥!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520章 朱元璋:嘉靖?咱現在最恨的是朱棣!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184.第180章 絕對想不到的“獎勵”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
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第710章 大清天命中外一體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第398章 宋徽宗反覆橫跳,金太宗得時出兵!第44章 新始祖王莽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239.第233章 唐奪天下,大局已定第684章 清章帝愛新覺羅福臨第605章 隆慶開關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554章 奠基近現代的繁榮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568章 “英”殺于謙“孝”棄王越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第716章 乾隆教你做皇帝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完本感言。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692章 康熙親征噶爾丹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122.第118章 諸葛亮:亮,想造個坦克。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第734章 我們永遠缺失了一部分記憶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260.第252章 白蓮花的“無爲而治”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10章 奮六世之餘烈,召喚胡亥!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520章 朱元璋:嘉靖?咱現在最恨的是朱棣!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184.第180章 絕對想不到的“獎勵”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