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

【公元1524年五月,楊廷和致仕後,吏部尚書喬宇繼續率九卿上奏,堅持朱厚熜稱明孝宗爲考(父親),以保證大宗不絕嗣。】

【朱厚熜召督賑侍郎席書、南京刑部主事桂萼、張璁以及在家的霍韜入京參與商議。】

【大臣們擔心無法駁倒張璁等人,同意尊興獻帝爲“本生皇考恭穆獻皇帝”,興國太后爲“本生母章聖皇太后”,隨後以大禮已定爲由,要求席書、張璁等人返回。】

【當時張璁、桂萼已經抵達鳳陽,看見邸報,立即再次上疏,指明朱厚熜被大臣矇蔽,變相承認了過繼。】

【朱厚熜立即召二人入京,且下特旨以席書爲禮部尚書,並準備在奉先殿先爲生父設置神位。】

【蔣冕見難以改變朱厚熜大禮設廟的念頭,稱病致仕。】

……

大清·康熙時期

“歷朝歷代,小宗過繼給大宗,然後繼承皇位,遠近親疏都有,但他們都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要先認爹。”

康熙輕飲着杏仁露降一降肺燥,衝着對面的胤礽道:

“不先認爹當不上皇帝。”

“這楊廷和恰恰是沒走這一步,如果讓明世宗先認孝宗當爹纔給皇位,那明世宗的大禮儀就沒理了。”

“畢竟都給人家當兒子了,再反悔就是不孝了。”

“結果沒有這一步,朱厚熜給親爹爭名分就有理有據了。”

“神宗就差在這一步。”

“他沒有道理。”

“儒家講究孝道和君臣之分,楊廷和以臣子身份要求君王改變父親,就相當於逼他爹認別人做爹。”

“世宗以孝道不能變父母就立於不敗之地,只要他母親不鬆口,首輔逼皇帝爲了皇位不要母親的人倫悲劇就能讓朝廷的禮法崩潰。”

“當年武宗行事乖張可以行霍光事,世宗有孝字爲本,若有改變那就是行董卓事。”

胤礽放下手中茶盞,杯中的粉色臘梅飄蕩幾下。

“以一戶獨子繼另一戶的嗣。”

“也虧楊廷和他想的出來,假如興獻王還有其他孩子,讓興獻王妃鬆口還有點希望。”

“世宗這後面的處理也算是深諳規則,給了楊廷和體面。”

“他兒子楊慎就太不懂事了。”

康熙輕笑了一下。

“豪放派詩人,愛上頭的。”

……

【六月,張璁、桂萼抵京。)

【兩人給羣臣擬了罪狀,說他們欺君罔上。】

【朱厚熜得了助力,堅持將“本生”二字去掉。】

【但對於文官們來說,卻是一個大命題。】

【去掉“本生”二字就意味着興獻王朱祐杬在尊號上可以跟弘治皇帝平起平坐。】

【那麼,官員們旨在對宗法祖制上的追求就形同虛設。】

【朝廷官員們對張璁、桂萼這種迎合皇帝,背叛士大夫羣體的叛徒感到十分氣憤。】

【以楊廷和兒子楊慎爲首的一批翰林學士打算趁張璁、桂萼進宮的時候將二人圍毆致死。】

【結果張璁、桂萼提前得到消息,躲在武定侯郭勳府上幾天幾夜不敢出來。此時帝國已進入瘋狂。】

……

大漢·武帝時期

“真是狂妄至極!”

劉徹一拍案桌,怒罵道:

“真是欺天了!”

“嘴裡口口聲聲講着什麼宗法祖制,私下裡卻以私情定朝廷官員生死!”

“他們想幹什麼?逼宮嗎?!”

“真當法不責衆就可以免掉無視君父的名聲嗎!”

“狂妄!”

衛子夫實在難以置信。

她哪裡見過這種場面。

那些大臣們哪個在皇帝面前不跟老鼠見了貓一樣瑟瑟發抖。

大明朝臣居然打算在皇宮之中就將皇帝心腹羣毆至死?

皇帝說的對。

“真是太猖狂了!”

“大明皇帝還是對他們太好了!”

……

大唐。

“這……”

李承幹知道文官連成一片,但敢這麼肆意妄爲也是真的震驚他了。

這些事要是聚合在一人身上,那妥妥是囂張跋扈的權臣!

李世民捻着鬍鬚,無奈嘆息。

“朱元璋取締丞相制,權力會轉移是一定的。”

“但事情落到今天這個局面也有歷代皇帝的……推動。”

“追其緣由,還是祖訓二字成了遺禍啊。”

……

大明·景泰時期

“這算什麼……”

朱祁鈺嘆了口氣。

自己可是親眼看着這幫大臣是怎麼把王振黨羽全部圍毆死的。

……

天幕上。

硃紅宮門外,一羣大臣魚貫而出。

突然,一名紅袍文臣頓住腳步。

身邊圍繞的一行人看向他。

“用修?”

文人看向大紅宮牆,恨聲道:

“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

身邊官員聞言臉色一變,俱都看向文人。

文人環顧一週,大聲道:

“萬世瞻仰,在此一舉。”

“今日有不力爭者,共擊之!”

毒辣辣的太陽照着整座紫禁城,整座皇宮一片靜謐。

正在用膳的朱厚熜突然停下手中動作,又仔細的聽了一陣。

側身道:

“黃錦,你去外面看看。”

“朕怎麼聽見一陣叫喊聲?”

身邊的宦官領旨下去,不多時,慌亂跑進,急聲道:

“陛下!羣臣集於左順門!”

“正在叩門!”

少年皇帝的臉瞬間沉了下來。

“爲首的,你可看清是誰?”

宦官低頭道:

“翰林修撰,楊慎。”

朱厚熜放下手中筷子,看着桌子上的膳食,突然問了一句。

“你說,過一會兒他們會不會拿圓木撞門而入?”

宦官慌忙跪倒在地,額頭浸出一顆顆豆大的汗珠,臉色頓時蒼白一片。

朱厚熜唸了一句,沒在言語。

他聽着外面若隱若現的哭喊聲,偶爾還有幾下捶門聲。

“都撤下去吧。”

朱厚熜看着滿桌的膳食,緩緩起身,向深宮處走去。

“去把那些人的名單記下來。”

“一個也不許遺落。”

“朕要讓他們知道,朕即一切,君威不可犯。”

“這左順門……”

“不是那麼好叩的!”

……

【公元1524年,嘉靖三年七月十五日。】

【朱厚熜第二天就要爲母親上尊號,大臣們對朱厚熜的做法極爲不滿,情緒也頗爲激動。】

【散朝過後,護禮派二百多人遲遲不願離去。】

【他們集體跪於左順門外,高呼太祖高皇帝、孝宗皇帝。】

【楊廷和的兒子翰林學士楊慎慷慨陳詞:“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

【有人將下朝的羣臣攔留在內金水橋,鼓動、感染,也不乏裹挾的意味。將羣臣迅速集結起來。】

【以楊慎爲首的新護禮派官員聲震闕庭。】

……

大明。

“咱還是對他們太好了!”

朱元璋拍着案桌怒罵道:

“一羣混賬!”

“他們想做什麼?他們在眼裡還有沒有皇帝?有沒有天子!”

“有沒有大明律法!”

馬皇后連忙開口道:

“重八,你先分清過去未來!”

“這是以後的事,現在可以改的。”

朱元璋很想破罵一句改他媽的頭!

但面對妹子這話不能罵。

朱元璋衝着瑟縮的宦官怒喊着:

“把燕王給朕叫來!”

……

【朱厚熜命司禮監記下所有參加者的姓名。】

【史料記載,參加此次集體示威的官員共計二百二十人,其中六部尚書五人,監察院都御史二人,六部侍郎三人,另有三品以上高級官員三十人,翰林院、詹事府等十餘個國家重要機關的官員一百八十人。】

【朱厚熜大怒,下令將鬧事的一百三十四位大臣逮捕入獄,其餘八十六人聽候處置。】

【七月十六日,朱厚熜將章聖皇太后的尊號定爲“章聖慈仁皇太后”】

【七月二十日,朱厚熜下令,叩門參與者二百二十人。】

【四品以上者奪俸,五品以下廷杖,一百八十人受廷杖,編修王相等十七人因廷杖而死。】

【隨後,又將首輔毛紀罷相、吏部尚書喬宇罷官,將楊慎等七人再次廷杖、貶官,其中楊慎戍邊雲南永昌。】

【這一年,朱厚熜剛滿十六歲。】

【在棍棒的呼嘯聲中宣告天下。自此以後,他不再是那個處處受制於人的少年皇帝。】

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235.第229章 金刀之讖!劉氏主吉!劉黑闥: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34.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第347章 大業進行時第748章 道光皇帝第802章 慈禧宣戰八國聯軍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481章 明朝第一守護神朱文正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第343章 陳橋兵變半壁江山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第766章 美法條約狼煙四起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482章 鄱陽之戰晉位吳王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第406章 劉邦:乃公管這個叫做轉移矛盾!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182.第178章 早死評價一定高的齊文宣帝高洋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253.第245章 天可汗!第533章 朱高煦的“烤乳豬”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216.第210章 隋煬帝楊廣243.第236章 徹底反目,風暴前夕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第514章 李景隆第442章 金國滅亡國祚一百二十年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179.第175章 梁武帝的功績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第544章 “叫門天子”第645章 劉徹:是朕目標定的高了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第800章 山川異域,不共戴天!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第707章 丁隨地轉攤丁入畝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120.第116章 從街亭之失,看北伐失敗的原因第464章 堪稱東方版“希特”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第506章 朱元璋的功績(下)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第644章 袁可立:什麼滿萬不可敵?沒聽說過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235.第229章 金刀之讖!劉氏主吉!劉黑闥:第44章 新始祖王莽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第343章 陳橋兵變半壁江山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339章 天不假年。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第477章 目標,南京!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第646章 寧遠大捷努爾病逝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
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235.第229章 金刀之讖!劉氏主吉!劉黑闥: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34.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第347章 大業進行時第748章 道光皇帝第802章 慈禧宣戰八國聯軍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481章 明朝第一守護神朱文正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第343章 陳橋兵變半壁江山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第766章 美法條約狼煙四起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482章 鄱陽之戰晉位吳王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第406章 劉邦:乃公管這個叫做轉移矛盾!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182.第178章 早死評價一定高的齊文宣帝高洋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253.第245章 天可汗!第533章 朱高煦的“烤乳豬”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216.第210章 隋煬帝楊廣243.第236章 徹底反目,風暴前夕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第514章 李景隆第442章 金國滅亡國祚一百二十年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179.第175章 梁武帝的功績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第544章 “叫門天子”第645章 劉徹:是朕目標定的高了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第800章 山川異域,不共戴天!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第707章 丁隨地轉攤丁入畝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120.第116章 從街亭之失,看北伐失敗的原因第464章 堪稱東方版“希特”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第506章 朱元璋的功績(下)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第644章 袁可立:什麼滿萬不可敵?沒聽說過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235.第229章 金刀之讖!劉氏主吉!劉黑闥:第44章 新始祖王莽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第343章 陳橋兵變半壁江山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339章 天不假年。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第477章 目標,南京!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第646章 寧遠大捷努爾病逝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