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

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

大明·萬曆時期

手持《資治通鑑》的張居正給朱翊鈞講解着。

“唐太宗顧命大臣長孫無忌、褚遂良爲相。”

“那時有洛陽人李弘泰誣告長孫無忌謀反。”

“高宗知長孫無忌忠勤爲國,更不推究,即時傳命將弘泰處斬,使小人不敢妄生讒謗,搖動朝廷。”

“長孫無忌與褚遂良同心協力,輔佐新政。”

“高宗亦尊重二臣,優加禮貌,恭己南面,凡朝廷事務,虛心委任,聽其裁決,絕無嫌疑,其信任賢臣,不惑讒間又如此。”

“所以永徽初政清明,百姓每阜盛安樂,有太宗貞觀之遺風焉。”

“若能持之有常,其盛德可少訾哉!”

“可惜漸不克終,長孫無忌、褚遂良,竟見疏棄,孽後干政,宗社幾危,可爲永鑑也。”

……

【公元652年七月,因王皇后無子,其舅中書令柳奭說動王皇后,謀立李治庶長子陳王李忠爲皇太子。】

【柳奭與吏部尚書褚遂良、侍中韓瑗、太尉長孫無忌、左僕射于志寧等,固請立李忠爲儲,李治許之。】

【立李忠爲皇太子,大赦天下。】

……

大秦。

嬴政對李治不算滿意。

擁立儲君,定策之功。

但這不是那些大臣放肆的理由。

而李治……

固請,也就是說是這些大臣不停的提這件事。

可見這個皇帝的權勢不足以壓制那些老臣。

但這些大臣爲什麼如此急於立儲呢?

嬴政皺着眉看着天幕,手指不自主的敲着竹簡。

要麼就是那幾個大臣的野心沒有太大,只是想保住後半生和後代的榮華富貴。

要麼就是兩大權臣野心過大,有另立新君的念頭。

嗯?

嬴政手指一頓。

這李治若是無能之輩,他們會急於另立新君嗎?

還是寡人忽略了什麼?

……

大唐·高祖時期

李淵沉着臉看着天幕。

長孫家欺人太甚!

我家孫兒是這麼好欺負的嗎!

“讓上黨縣公來見朕。”

“朕倒要請教一下他如何立儲!”

一旁的李建成側目而視,又收回目光。

這就疼愛上那人的兒子了。

呵。

……

【公元653年,李世民的女兒高陽公主與駙馬房遺愛(房玄齡之子),巴陵公主與駙馬柴令武。】

【李淵女兒丹陽公主的駙馬薛萬徹,李淵六子荊王李元景等人聯合起來準備發動政變,但事情很快敗露。】

【李治命長孫無忌負責調查此事,房遺愛聲稱太宗三子吳王李恪是主謀。】

【李治向長孫無忌求情,長孫無忌拒絕。】

【二月初三,房遺愛、柴令武、薛萬徹斬首。】

【吳王李恪、荊王李元景、高陽公主、巴陵公主自盡。】

【左驍衛大將軍、安國公執失思力發配到轀州充軍。】

【侍中兼太子詹事、平昌縣公宇文節發配到桂州充軍。】

【江夏王李道宗、蜀王李愔等因與長孫無忌和褚遂良不協,無辜枉死。】

……

{房家的禍事至少看上去都是高陽公主引造出來的。}

{最初,高陽公主爲了替駙馬房遺愛爭奪房玄齡留下的封爵,誣告房遺愛的哥哥房遺直非禮自己,企圖以此獲得房遺直已經繼承的封爵。}

{而房遺直也用反告的方式還擊。}

{沒想到,長孫無忌從一個流氓案件入手,深入調查,結果發現了一個謀反的集團。}

{李元景、薛萬徹、柴令武或多或少都有證據存在,從嚴整治也不算冤枉。}

{但吳王李恪是被生硬陷害的,李道宗也因此案牽連而死,原因是李道宗與長孫無忌、褚遂良向來關係不好。}

{所以這個案件具有剷除異己的政治本性不難證明。}

{房遺愛謀反案,既是長孫無忌打擊異己的手段,同時符合李治的利益,順帶捎的處理了當時宗室最能威脅李治的兩個人李元景和李恪。}

{最終的處理結果明顯是長孫無忌贏大點,李治贏小點,雙贏。}

{吳王是純被李世民坑了,立太子你就好好立,非測試一波長孫無忌對吳王怎麼看。人家是李治舅舅,不看好李治難道看好吳王啊!好了,背了個要命的爭位之鍋!}

{執失思力和李道宗可惜了,這兩個人在貞觀一朝不知道打了多少勝仗,結果就這麼沒了。}

{唐朝娶公主簡直是催命符,一不小心就捲進皇位爭奪戰被牽連。}

{高陽公主跟辯機私通把李世民氣半死是隻字不提啊。}

{高陽公主私通辯機這件事其實很大可能是後人杜撰的,記載此事的是《新唐書》和《資治通鑑》}

{《舊唐書》及唐朝編成的史料中並未提及此事。}

{並且,永徽年間辯機還在翻譯經書呢。}

…… 大唐。

望雲亭。

李世民坐在石墩上皺着眉頭。

其餘幾人也都一言不發。

亭子內一片寂靜。

短短几年,事情錯綜複雜。

李世民深深的吸口氣。

首先,立太子當然是朝廷的大事,但是這個太子的確立卻是從穩固皇后地位的目的出發的。

柳奭的謀劃先得到了皇后同意,但是皇后卻在稚奴那裡碰了釘子。

李世民瞥了一眼百無聊賴的小李治。

如果皇后直接說服了皇帝同意立李忠爲太子,朝廷的衆多大臣們就沒有必要再費口舌。

“固請”,這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先行前來說服的人都遭到了拒絕。

所以纔有大臣們陸續出場。

正因爲皇帝堅持拒絕,所以纔有大臣們固請。

這麼多人來說服一個人,稚奴要面對這麼多人的喋喋不休,還要維持朝廷的大局。

最後只好妥協,聽從安排了事。

不管稚奴與大臣們怎麼想,這件事都透露了一個問題。

以長孫無忌爲首的永徽執政朋黨,遠比皇帝更有權威,更能爲所欲爲。

而恪兒……

李世民擰着眉頭。

他也不敢確定這裡有沒有李治的手筆。

這種模糊兩可的感覺最奇妙。

你可以說他是無能爲力,也可以說他是借刀殺人。

李世民很想相信是前者,但是他了解自己。

自己一定會給下一任皇帝留下真正保命、保證權力的東西。

軍權。

軍權在手的皇帝纔是真正的皇帝。

有拒絕一切的底氣。

但他爲什麼又同意大臣們立太子呢?

靈光一閃!

李世民猛的盯着有些瑟抖的小李治。

釣魚!

……

【公元653年五月,李治頒佈《五經正義》做爲科舉考試裡經典解釋的唯一標準。】

【十月,睦州女子陳碩真自稱“文佳皇帝”以宗教神話號召起義,參加者數以萬計。】

【十一月,起事失敗,陳碩真被俘斬首。】

【公元654年三月,武則天進位昭儀。】

……

這兩章寫的很難受,因爲史料裡沒用的東西和假東西太多。

本來尋思直接按照功績分欄那麼寫算了。

但寫了半章就棄了,太乾巴了。

又按照年表寫了半章,也棄了。

太磨嘰了。

寫完李世民我感覺自己的大腦枯竭了。

一點靈感都沒得啊!

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394章 朱棣:永樂?!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109.卡文了,等零點更新吧。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第472章 劉邦與朱元璋的區別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第336章 後周世宗郭榮第384章 嬴政VS劉邦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732章 文字獄第782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339章 天不假年。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第583章 朱厚照:所有缺點都避開!剩下的都是優點!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第525章 那朱老四擺明了是跟咱對着幹啊!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268.第260章 第一位女皇帝武曌第766章 美法條約狼煙四起123.第119章 刻在DNA裡的名詞,北伐!第761章 《廣州和約》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第716章 乾隆教你做皇帝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第380章 西北望,射天狼!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第653章 崇禎:魏忠賢,一定是要死的。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243.第236章 徹底反目,風暴前夕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25章 主打一個過渡作用?第667章 鬆錦之戰。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514章 李景隆第408章 東京留守中流砥柱宗澤!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
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394章 朱棣:永樂?!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109.卡文了,等零點更新吧。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第472章 劉邦與朱元璋的區別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第336章 後周世宗郭榮第384章 嬴政VS劉邦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732章 文字獄第782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339章 天不假年。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第583章 朱厚照:所有缺點都避開!剩下的都是優點!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第525章 那朱老四擺明了是跟咱對着幹啊!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268.第260章 第一位女皇帝武曌第766章 美法條約狼煙四起123.第119章 刻在DNA裡的名詞,北伐!第761章 《廣州和約》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第716章 乾隆教你做皇帝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第380章 西北望,射天狼!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第653章 崇禎:魏忠賢,一定是要死的。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243.第236章 徹底反目,風暴前夕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25章 主打一個過渡作用?第667章 鬆錦之戰。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514章 李景隆第408章 東京留守中流砥柱宗澤!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