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道光功績

【民生經濟:道光時期,土地集中達到空前未有的程度。】

【清朝皇帝是全國最大的地主。道光時,皇莊達一千零七十八所,佔有土地三萬五千多頃。同時,大官僚也利用政治特權,恣意兼併土地。】

【大學士琦善霸佔的土地亦有二百五十六萬多畝。】

【貴族、官僚如此,庶民地主也不例外。】

【道光時,直隸滄州袁姓地主佔田二千頃。】

【卒於道光二十四年的清代學者錢泳說:“順治初,良田不過二三兩。康熙年間,長至四五兩不等”】

【“至乾隆初年,田價漸長,然餘五六歲時,亦不過七八兩,上者十餘兩。今閱五十年,竟亦長至五十餘兩矣”】

【而地價的上漲也反映了土地兼併的嚴重。】

……

{某個角度上來看,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朝代就是宋朝。}

{這哥們理論上只要沒有外敵搗亂,它自己就能內部消化了。}

{大搞商品經濟,實在不行就去打工、幫工、佃農、進軍隊,相當牛皮,反正餓不死人,能頂很久。}

{不容易像別的朝代到了最後被自己的軍隊,被農民起義搞倒。}

……

大宋·真宗時期

趙恆眨了眨眼,突然起身高呼道:

“朕要平定北遼!”

“收復燕雲!”

劉娥輕搖團扇,面無表情。

“我覺得你還是效仿漢武帝吧。”

趙恆扭頭疑惑的看着劉娥。

劉娥白了他一眼,沒好氣道:

“培養一個霍去病更靠譜一些!”

趙恆想了一會兒,勃然大怒!

“小娥!你看不起擁有岳飛之力後的朕嗎!”

劉娥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的說着:

“我當然相信岳飛給的饋贈啊,陛下。”

隨後嘴角一耷拉,再次面無表情道:

“但我不相信接受了岳飛饋贈後的你。”

“你真的不會跑嗎?”

“就怕有了岳飛的饋贈,你跑的更如魚得水啊。”

趙恆再次大怒!

然後漲紅了臉不說話。

說實話,他自己心裡也沒把握。

現在的他就是另一位有名本家的翻版。

都是紙上談兵。

培養一名霍去病倒是個不錯的主意。

到時候他上戰場,朕在後面壓陣。

美滋滋。

“那你說我鍛鍊誰呢?”

劉娥淡淡道:

“狄青。”

……

{現在農村已經開始了六到八萬一畝,我老家還沒有這消息,加速城市化,城市那房子能住多少年,住不了了又沒錢再買新房子怎麼辦?租房子麼?}

{城裡什麼都靠買,農村田地起碼還能種菜,賣了沒退路了。}

{六到八萬?你老家哪啊?}

{湖北。}

……

炎漢·光武帝時期

劉秀嘆氣道:

“陳勝吳廣也種別人的地啊。”

劉莊有點坐不住了,語氣裡也帶了幾分焦急。

“那就坐看事情發展嗎?”

陰麗華扯了扯劉莊的袖子。

王莽之事在前,不可輕提此事。

劉秀看着天幕,無奈道:

“就如一條道上的茶攤,張三不用交稅,李四王五卻要交稅。”

“時間一長,李四王五肯定經營不下去,會被張三兼併。”

“土地也是同理。”

“有的人土地不用承擔賦稅徭役,他們肯定有更多的資源和動力去兼併土地。”

“根源在於不平等的稅賦政策,土地兼併只是必然結果。”

“不去解決這個根源,而是聚焦於表象去抑制資源正常流轉,只會幫倒忙。”

“問題是……”

劉秀再次嘆氣道:

“朕真的只是個人,不是神。”

要真是神,度田也不會那麼難。

……

【因爲土地的高度集中意味着大量農民失去土地,不得不租種地主的土地,遭受剝削。】

【當時實物地租有“分成租”和“定額租”兩種形式。】

【分成租一般在百分之五十左右,有的高達百分之六七十。】

【定額租同樣很高。南方地區,每畝產量一般在兩石左右,然而要交租一石,甚至更多。】

【除了正額租外,地主還想方設法盤剝佃戶。】

【如農民在租種土地時要先繳納“頂費”與“押租”,才能獲得佃種權。】

【除此以外,地主還向佃戶索取附加租,如“冬牲錢”、“轎錢”、“家人雜費”等。過節要“送節錢”、嫁女要“出村禮”等等,不一而足。】

【地主還經常採取“奪田另佃”的手段,來提高租額。】

……

{啥是奪田另佃?}

{就是把地租給你,然後每年交租多少石,地租銀多少兩,都說清楚。}

{然後等你所佃種之田開墾成熟,我就要你酌量加租,你肯定不同意,既然不同意,那我就要起田另佃了。}

{……臥槽了……}

{我第一反應是報官,然後突然反應過來,官紳一體。}

{再也不說穿越回古代了。}

……

【殘酷的剝削使佃戶處境極爲艱難,往往是今日交租,明日就得乞討。】

【土地兼併的急劇發展,也使得朝廷對農民的剝奪日益加重。】

【土地雖然集中到大官僚、大地主手中,但他們的賦役負擔卻很少相應增加。】

【這種怪現象的出現,主要是因爲這些豪紳地主串同官府、千方百計地將負擔轉嫁到農民身上。】

【所謂“以小戶之浮收,抵大戶之短償”,即是這種情況的反映之一。】

……

大漢·武帝時期

“豪強。”

劉徹心裡僅次於匈奴的第二大敵。

小劉據拽了拽劉徹衣袖,看着被他驚醒的劉徹,出聲問道:

“以小戶之浮收,抵大戶之短償?阿父,這是怎麼做到的?”

劉徹伸手將小劉據抱到懷裡,緩緩道:

“喪失土地的百姓多半是地去賦存。”

“豪強納糧,一石只收五六鬥,而百姓納糧,一石多收二三鬥。”

“一來一往,浮收就抵了短償了。”

“這無形之中就使百姓的負擔加重了很多。”

小劉據疑惑道:

“不能改嗎?”

劉徹笑了,笑得很開心。

“當然能改,而且很簡單。”

“不讓豪強紮根於一地就行了。”

“這就是高祖的陵邑制。”

……

【而力役也是如此,“直隸力役之徵,有按牛驢派者,有按村莊派者,有按牌甲戶口科者,間亦有按地畝者。”】

【“然富者地多可以隱匿,貧者分釐必科,雜亂無章,偏枯不公。其尤甚者,莫如紳民兩歧。”】

【“有紳辦三而民辦七者,有紳不辦而民獨辦者,小民困苦流離,無可告訴”】

……

{歷代通病,扶助有錢人。不管窮人。}

{王安石:這話我就不愛聽了。}

{農民可怎麼辦啊?農民又不是掌權者。}

{治世提供勞力,亂世提供兵力。自古如此。怎麼辦只有天知道}

{餓不死就翻不起多大浪花,怎麼辦,受着唄,有吃的就行了。}

……

季漢·懷帝時期

劉禪看着天幕。

腦中回想起阿父臨終前的叮囑。

“相父,朕明白了。”

諸葛亮看向劉禪。

那個喏喏的孩子不知何時有了一股如淵之質。

劉禪心中想着往事。

那些像蒙了一層灰的過往好似被突然擦乾淨了,閃着耀眼的光芒。

“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

“朕今日方纔明白阿父的意思。”

劉禪平靜如水道:

“其實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一個。”

“不要把天下萬物的一切犧牲與奉獻都當成理所當然。”

“這是可恥的。”

諸葛亮怔怔的看着他。

他又看到了。

那熟悉的樣貌,熟悉的光芒。

“孔明,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他忍不住以袖掩面。

劉禪看着肩膀微微抽動的相父,輕輕闔上眼眸。

安樂公。

這三字將一切犧牲都辜負了。

“那個懲罰……”

“朕該受的。”

……

【同時,土地兼併的發展,還使得朝廷直接掌握的土地愈益減少,而額定的賦稅又要保證交納,於是徵糧時“浮收”之弊也越演越烈。】

【“乾隆初,州縣徵收錢糧,尚少浮收之弊。其後諸弊叢生,初猶不過就斛面浮收,未幾,遂有折扣之法,每石折耗數升,漸增至五折六折,餘米竟收至二斗五升,小民病之”】

【道光元年(1821),兩江總督孫玉庭請求准予八折徵收,以限制浮收。經過朝臣一番爭論,清廷終因害怕公開批准浮收,會造成浮收無法控制而作罷。】

【高額的地租,繁重的賦役使廣大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越來越多的人陷於無田可耕、無業可守的境地,不得不背井離鄉、四處流亡。】

【大批自耕農破產,朝廷直接掌握的納稅丁戶急劇減少,而握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又採取各種辦法逃避賦稅,在這種情況下朝廷徵收上來的地丁稅必然要減少。】

【加上當時吏治敗壞,清朝各級官吏侵吞正項錢糧的現象也愈益加劇。】

【這樣就使清朝的財政“虧空”問題日益嚴重。】

【道光十九年戶部查明,各省拖欠未解戶部的賦稅達到二千九百四十餘萬兩,相當於清朝每年財政收入的一半還多。】

【在收入減少的同時,支出卻在增加,尤其是軍事開支更爲突出。】

【政治腐敗,社會矛盾尖銳,百姓反抗鬥爭此起彼伏。】

【清朝統治已搖搖欲墜。】

【評價E級·得零分】

……

劉宋。

父子兩人沉默着。

庭院內只餘留竹聲簌簌。

“這世道……”

“變化的真快啊。”

劉義隆回想着這歷代皇帝,發自內心感慨着。

“道光當政三十年,改革內政方面也是不無建樹。”

“也絕非昏饋、貪鄙、淫暴之君,是一個企圖有所作爲的皇帝。”

“若是放在其他朝代,未必不能成爲一個除弊去衰的中興之君。”

“偏偏攤上這個時節。”

劉裕默默抿了口酒,出聲道:

“自清朝決定留髮不留頭後,它的本質就決定了。”

“後續的發展也不過是揚湯止沸罷了。”

“況且,土地兼併這事也不好解決。”

劉裕頓了頓,又道:

“除非土地一直擴大,人口不停遷移。”

“但幾乎不可能做到。”

“因爲只要官員、世家還保有土地的權力,這種事就不可能做到。”

……

【用人識人:在晚清這種政治極端腐敗的情勢下,道光也曾用過陶澍、林則徐等力圖匡救時局的優秀人物。】

【但是,極少數卓越人物的努力並不能扭轉清朝江河日下的趨勢。】

【道光皇帝繼位的時候已經三十八歲,年紀已經比較大了,又當了三十年的皇帝,到後面不論是格局、能力,還是體力,都已經沒法改變大清頹廢的趨勢。】

【執政三十年間,先後重用曹振鏞和穆彰阿,而這兩人都是溜鬚拍馬、貪婪奸詐、嫉妒賢能的猥瑣小人。】

【曹振鏞的爲官秘籍就是“多磕頭,少說話”,整天就知道揣摩道光皇帝的心思,投其所好。】

【不僅自己身體力行“多磕頭,少說話”的官訣,甚至勸誡本應直言敢諫、彈劾權貴的御史:“道光初,曹太傅振鏞當國,頗厭後生躁妄。門生後輩有入御史者,必戒之曰:‘毋多言,毋豪意興!’”】

【繼曹振鏞執政的是穆彰阿,人稱其“在位二十年,亦愛才,亦不大貪,惟性巧佞,以欺罔矇蔽爲務”】

【後來曾國藩曾批評道光朝:“九卿無一人陳時政之得失,司道無一折言地方之利病,相率緘默。”】

【評價C級·得兩分】

……

{道光皇帝與曹振鏞確實是一對完美的君臣,彼此相知相契,他們共同創造的是一個萬馬齊喑、平庸、衰敗的時代。}

{龔自珍就一針見血直斥這個貌似治世、實爲衰世的時代是“人心混混而無口過也,似治世之不議”。}

{不僅找不到有才能的文武大臣,有才能的知識分子,有才能的老百姓,有才能的工匠,有才能的商人,甚至連有才能的小偷、流氓、強盜都沒有。}

{不僅君子少,甚至小人也少,因爲所有的人實在是太平庸了。}

{偶爾出現了有才能的人“則百不才督之、縛之,以至於戮之。戮之非刀、非鋸、非水火,文亦戮之,名亦戮之,聲音笑貌亦戮之……徒戮其心,戮其能憂心、能憤心、能思慮心、能作爲心、能有廉恥心、能無渣滓心”}

{清朝就像一個沒有縫隙的黑屋,所有的人在裡面一起昏睡,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正在發生着巨大變化。}

……

【後世影響:道光的各種條約不僅割讓了香港,還破壞了中國的司法主權,和喪失關稅自主權。】

【同時還開放了教禁,傳教士的地位完全合法化。】

【而傳教士地位合法,則意味着西方列強對中國的工作重點除了輸入商品外又加上了一個輸入傳教士。】

【確切地說,是輸入思想意識。】

【因爲根據他們征服其他殖民地的工作經驗,輸入思想意識是逐漸影響乃至控制一個國家的最佳工作方式,雖然很卑鄙但卻很有效。】

【而往後接下來發生的諸多大事件都將證明這一點。】

【時到今日,依然如此。】

【評價E級·得零分】

【總分:七分】

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302章 遊幸無度之主唐敬宗李湛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第800章 山川異域,不共戴天!第474章 元朝最後的機會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第329章 大唐落幕。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第337章 高平之戰!中國成其爲中國!第469章 千錘百煉磨筋骨萬里風雲自此始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第379章 國富 民窮第7章 秦二世胡亥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710章 大清天命中外一體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183.第179章 精神病皇帝。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112.第108章 給西漢皇帝們一點漢昭烈帝的震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第352章 雍熙北伐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442章 金國滅亡國祚一百二十年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第684章 清章帝愛新覺羅福臨第712章 設軍機處斬掉相權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766章 美法條約狼煙四起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507章 有千古之稱無千古之政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第630章 趁勢而起努爾哈赤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61章 漢章帝,就很難評!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471章 給老朱打個預防針第590章 明君卡到期昏君卡開啓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293.第284章 父子同赴黃泉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583章 朱厚照:所有缺點都避開!剩下的都是優點!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第737章 爭當皇帝301.第292章 躊躇滿志的唐德宗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
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302章 遊幸無度之主唐敬宗李湛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第800章 山川異域,不共戴天!第474章 元朝最後的機會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第329章 大唐落幕。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第337章 高平之戰!中國成其爲中國!第469章 千錘百煉磨筋骨萬里風雲自此始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第379章 國富 民窮第7章 秦二世胡亥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710章 大清天命中外一體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183.第179章 精神病皇帝。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112.第108章 給西漢皇帝們一點漢昭烈帝的震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第352章 雍熙北伐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442章 金國滅亡國祚一百二十年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第684章 清章帝愛新覺羅福臨第712章 設軍機處斬掉相權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766章 美法條約狼煙四起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507章 有千古之稱無千古之政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第630章 趁勢而起努爾哈赤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61章 漢章帝,就很難評!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471章 給老朱打個預防針第590章 明君卡到期昏君卡開啓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293.第284章 父子同赴黃泉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583章 朱厚照:所有缺點都避開!剩下的都是優點!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第737章 爭當皇帝301.第292章 躊躇滿志的唐德宗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