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

【唐憲宗·李純】

【軍事成績:平定藩鎮,重定大唐。評價A級得四分】

……

大唐。

李世民靠在手旁的憑欄,望着天幕深深的嘆了口氣。

安史之亂起至此,歷經五代皇帝。

肅宗、代宗、德宗、順宗、憲宗。

大唐不是在平藩,就是在平藩的路上……

雖然前面幾個小子的一些手段粗糙至極、愚蠢至極,但其中也有幾分是時運不濟。

……最大的時運不濟就是是李隆基的後代……

唉!一衆守成之主碰到如此棘手的天下,能縫縫補補堅持到如此也算是竭盡所能了。

可惜這憲宗……

“自滿自得,自斷慧命!”

李世民頗有幾分怒其不爭,居然讓一宦官給暗殺了?!!

死的就是……窩囊到極點了!

“只望後代子孫能繼前人遺志。”

“重振大唐……”

……

【制度建設:公元809年,在宰相裴垍的建議下,唐憲宗下旨改革賦稅制度。

元和初期,各地的地方稅收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的,分別是上供、送使和留州。

憲宗下詔“天下留州、送使物,一切令依省估”,三部分併爲兩部分,將原來的送使錢物則歸入了國庫。

同時規定,各地政府所需的費用從當地首府所在州的稅收中支取,如果不足纔可以徵收其他州縣的賦稅。

這樣一來,不僅削弱了地方的財政實力,也使得國庫日漸充盈起來。

並且將宮中資財悉數轉入國庫左藏庫,將私財轉爲公有,由國家統一管理。

評價B級,得三分】

……

大宋·真宗時期

紫宸殿殿內。

斜倚在坐榻上的趙恆看着眼前的老頭默默的翻了個白眼。

“無論哪朝哪帝,想要增強國庫的途徑無非兩條,一是開源,二是節流。”

一身紫袍玉帶,執着笏板的寇準一板一眼的進言着。

“自古以來,足用無不來源於節儉。”

“倘使君主不以珠玉爲貴,一心一意地對百姓勸課農桑,那麼天下百姓就會富足了。”

“如果天下百姓富足了,天子怎麼會不富足?”

“反而言之,如果百姓們尚食不果腹,君主想要富足也是不可能的。”

趙恆忍了實在忍不住了。

“寇卿啊,你到底想怎樣啊?”

寇準默默的看了他一眼,隨即開口道:

“臣想勸陛下一如唐憲宗前期勵精圖治一般,能開源節流。”

“拒歌舞樂伎,不以一己之樂,使國家陷於剝膚槌髓之地!”

……

【外交策略:築臨涇城成,從此吐蕃不敢侵涇原。置宥州,防遏回紇,安撫党項。

諸藩國朝貢依舊。評價B級,得三分】

【民生經濟:任用李巽處理財政,李巽上任之後“掌使一年,徵課所人,類晏之多,明年過之,又一年加一百八十萬緡”。

免租稅,出宮人,絕進奉,禁福建等地區掠賣良人爲奴婢。

谷價低落,米一斗只值錢二文。

但民戶還是繼續在逃亡,而逃戶應負擔的稅額攤派給比鄰,以致比鄰也跟着逃亡。

評價B級,得三分】

【用人識人:前期任用賢臣良將得元和中興,後期信任宦官方士死於非命。評價D級,得一分】

【後世影響:元和中興,遏止了大唐自安史之亂開始的衰敗。評價B級,得三分】

【總分:十七分】

……

{元和中興,憲宗先討西川、浙西兩鎮,再平淮西、淄青,成德歸附且魏博效忠。西南、東南、南方和東北幾乎被重新統一!}

{大唐的頹勢止住是憲宗力挽狂瀾的結果。}

{對元和中興印象不深,就記得刺客在首都當街殺丞相和太尉,然後白居易就因這件事被貶江洲寫了名篇琵琶行。}

{韓愈因爲佛骨表貶到潮州寫了示仔孫湘和討鱷魚書,反正我感覺憲宗後邊挺昏庸的,但剛剛即位時真是天降猛男(狗頭)}

{磕丹藥這個真是始皇帝開了個壞頭。}

{憲宗的死因沒那麼簡單,畢竟憲宗當時才四十三,就他的前輩太宗吃丹藥也吃了兩三年,晚年還徵高麗無果,甚至可能還有非常大的心理負擔,大概四十大幾歲吃的丹藥還活到了五十二歲。}

{還有嘉靖,這個吃了二十多年丹藥才死,應該不用多解釋。}

{憲宗才吃兩年左右,甚至在正月初一劉悟還見了李純,告訴外人憲宗雖然有丹毒但問題不大,結果第二十七日人就莫名其妙突然死了。}

{而且無論舊書、新書、資治通鑑,記載都朦朦朧朧的,有的肯定,有的不肯定的,搞得自相矛盾,你說這沒隱情我都不信。}

{“中尉樑守謙與諸宦官馬進潭、劉承偕、韋元素、王守澄等共立太子,殺吐突承璀及澧王惲,賜左、右神策軍士錢人五十緡,六軍、威遠人三十緡,左、右金吾人十五緡。”}

{同一天,皇帝的寵信宦官、一名秦王還有皇帝自己,全都暴斃!}

{陳宏志可能就是個擋箭牌。}

……

大秦。嬴政無視那句自己開壞頭的話語。

笑話,寡人開的頭多了!

後面人自己不會分辨還能怪我嗎?

劉邦怎麼不嗑藥呢!

哼!

“如果一天不到的時間就能讓他們組織起一場能殺掉皇帝、寵宦、親王的宮廷政變,那肯定是蓄謀已久。”

一旁的劉邦則是摸着鬍鬚若有所思。

繼續看着手中的竹簡,嬴政淡淡道:

“想到了什麼,說。”

劉邦捋着鬍鬚的手一頓,側身俯首道:

“臣只是突然想到一句話玩笑話。”

嬴政的視線輕輕橫掃過去。

劉邦則是擡頭看着天幕輕聲道:

“玄武門…繼承製!”

嬴政眼神一凝。

立太子、除宦官、殺親王。

若真如此,這個憲宗的長生藥……是不是也有幾分說辭?

……

大唐·憲宗時期

李純面無表情的看着天幕一動不動。

寧兒早逝,本應順位與李惲繼位。

但李恆的母親是郭氏……

郭子儀的孫女。

“她想學呂后?還是學武周?”

李純面沉如水。

自己可從未立皇后啊。

母以子貴,子以母貴。

爲了達到“母貴”“子貴”的目的,覬覦皇位者就需使一些必要的手段。

“呵……父慈子孝。”

……

大明。

“二十年!”

對於李唐後面的那些破事朱元璋是真不感興趣。

父防子,子害父。

憲宗死的糊里糊塗他爹順宗死的就很清楚明白嗎?

шшш_ тт κan_ ℃o

烏鴉站在豬背上,一樣黑!

“誰家好人連吃二十多年丹藥啊!”

朱元璋氣急敗壞的拍着案桌!

那破玩意多勞民傷財啊!

“嘉靖!嘉靖!”

“去孃的!”

……

大明·嘉靖時期

一身仙風道骨模樣的朱厚熜呆愣的看着天幕。

“丹藥……不得長生?”

“那這些年朕不是白吃了!”

猛的站起身!朱厚熜一腳踹翻銅磐。

一聲巨響徹在宮殿之內。

“朕花了好多錢的丹藥!你說屁用沒有?!”

“二十年!”

無視那跪倒一片的侍人,朱厚熜瘋狂打砸着殿裡的御件,散發着心中的恐懼。

待殿內一片狼藉以後,又彎腰釦着嗓子。

吃了二十年丹藥才死,那從現在開始不吃丹藥豈不是還能活很久?!

“噦!”

……

相比與唐宣宗,憲宗其實更符合“小太宗”之稱。

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256.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第643章 睢州人袁可立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第401章 玄宗卸甲 徽宗卸天下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644章 袁可立:什麼滿萬不可敵?沒聽說過完本感言。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718章 乾隆皇帝富察皇后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506章 朱元璋的功績(下)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277.第269章 步入盛唐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375章 雖不多,但也有點功績。179.第175章 梁武帝的功績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第9章 斷電了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第506章 朱元璋的功績(下)218.第212章 李淵:我不要臉,我要利益。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第440章 金哀宗與完顏陳和尚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第310章 報仇雪恨平定回紇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第394章 朱棣:永樂?!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第668章 崇禎遷怒清帝坐崩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121.第117章 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第745章 “儒家聖君”第413章 岳飛首戰建康大捷!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第509章 朱允炆:全體看我!我宣佈個事!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
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256.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第643章 睢州人袁可立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第401章 玄宗卸甲 徽宗卸天下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644章 袁可立:什麼滿萬不可敵?沒聽說過完本感言。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718章 乾隆皇帝富察皇后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506章 朱元璋的功績(下)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277.第269章 步入盛唐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375章 雖不多,但也有點功績。179.第175章 梁武帝的功績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第9章 斷電了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第506章 朱元璋的功績(下)218.第212章 李淵:我不要臉,我要利益。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第440章 金哀宗與完顏陳和尚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第310章 報仇雪恨平定回紇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第394章 朱棣:永樂?!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第668章 崇禎遷怒清帝坐崩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121.第117章 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第745章 “儒家聖君”第413章 岳飛首戰建康大捷!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第509章 朱允炆:全體看我!我宣佈個事!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