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西北民變大明末路

天幕上。

奉安皇考神主的祧廟前。

諸臣門外立着,全是素服。

朱由檢從廟裡出來,更是一身重孝。

“王承恩,告訴諸臣工,皇陵損失幾何。”

宦官上前一步,躬身道:

“皇陵罹變,賊焚燬撫按府公署、留守司府廳,共計五百九十四間。”

“焚燬鼓樓、龍興寺六十七間。”

“民房兩萬兩千六百五十二間,殺官六名、生員六十六名、陵牆班軍二千二百八十四名、高牆軍一百九十六名、精兵七百五十五名、操軍八百餘名。”

朱由檢一臉疲意的揮了揮手:

“國事日衰,祖陵大劫,全是朕身之罪。”

“宣詔吧。”

衆臣聞言嘩啦跪倒。

宦官跨前一步,展開詔書:

『罪己詔』

……

【崇禎八年(1635)正月十五日,起義軍進攻鳳陽,鳳陽明軍不戰自潰,隨後義軍劫掠三日,挖掘皇陵。】

【十月,崇禎帝因盜陵民變而下罪己詔,移居武英殿,減膳撤樂,表示與將士同甘苦。】

……

大明。

朱元璋整個人跟打擺子一樣指着天幕。

看着馬皇后嘴脣顫抖着道:

“祖墳……”

“他……”

娘字未出口,人已暈厥過去。

徹底失去意識前,腦中就一個想法。

黃巢?

……

【當一個朝代即將滅亡時,各種問題會扎堆的出現,且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爲轉移。】

【朝堂上,後金軍撤退之後,上到皇帝下到朝臣,沒有人認真總結經驗教訓,而是藉機傾軋,進行黨爭,自我殘殺。】

【邊境上,遼東戰略危機的嚴重性在己巳之變中暴露無遺。】

【而在和遼東恰成犄角之勢的陝西黃土高坡,成千上萬爲生計所迫的明朝子民們,悄悄點燃了造反的烽火。】

【從萬曆年間遼東戰事爆發以來,陝西三邊的軍隊徵調頻繁,經常領不到軍餉,日積月累,拖欠軍餉越來越嚴重。】

【截至天啓七年爲止,延綏、寧夏、甘肅、固原四鎮積欠餉銀二百四十四萬兩,常有幾個月甚至一年不發軍餉的事,到崇禎初年,有的地方欠餉達三十六個月。】

【士兵無以爲生,除了造反沒有別的出路,於是乎“稽餉而譁”,“亡命山谷間,倡饑民爲亂”。】

【同時,陝北接連大旱,屢屢發生饑民搶奪糧倉的情況。】

【爲節約經費,崇禎裁撤驛站,導致大量驛卒沒有生計。】

【最終,陝西爆發起義並迅速擴大,遍及全陝、三邊。】

【而這裡,就有一位大明掘墓人。】

【李自成。】

……

天幕上。

一隊服裝不整的騎兵走在羊腸小路上。

爲首的一人頭戴一頂舊氈帽,鐵甲外罩着一件半舊的羊皮長袍。

背上斜揹着一張弓,腰裡掛着一柄寶劍和一個朱漆描金的牛皮箭囊,裡邊插着十來支鵰翎利箭。

這人扶了扶氈帽。

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凝視前方。

……

【李自成,陝西米脂人,萬曆三十四年八月二十一日出生於延安府米脂縣雙泉堡。】

【因其家居於懷遠堡(今陝西橫山縣)之李繼遷寨,故也稱爲懷遠人。】

【曾祖父李世輔、祖父李海、父親李守忠,世代都是養馬戶。】

【父親死後,李自成爲同村富戶艾萬年去放羊以抵債。】

【後不堪受辱,應募爲銀川驛的驛卒,充當馬伕,抽空挾弓矢習騎射,練得一身好武藝。】

【那時正是天啓六年,他二十一歲。】

【崇禎二年,朝廷下令裁撤驛站。】

【這年年底銀川驛被裁撤,李自成生活無着,又逢饑荒,便帶領同夥造反。】

……

{李自成也算富戶家道中落了。}

{《明季北略》《平寇志》《甲申傳信錄》說其“務農頗饒”“世農自饒”“家頗饒”。}

{聯繫到他八歲時與侄子同時進私塾讀書,可見上述說法是可信的。}

{他的家境並不貧窮,他也不是文盲,讀書“頗能記憶”。}

{造反大軍的基本羣衆依然是饑民、難民,只不過骨幹力量是叛卒、逃卒、驛卒、響馬。}

{而這六種人轉化爲造反者,是陝西各種社會矛盾,天災人禍激化的結果。}

{明末田賦加派,一律按畝分攤,陝西比別地受害更甚。因爲陝西土地貧瘠,民生窮困,加上連年災荒,人民已是飢寒交迫,官府卻仍敲骨吸髓,不顧人民死活。}

{崇禎二年行人司行人馬懋才向朝廷報告陝北的饑荒:

如安塞城西有糞城之處,每日必棄一二嬰兒於其中,有號泣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糞土者。

至次晨,所棄之子已無一生,而又有棄之者矣。

更可異者,童稚輩及獨行者,一出城外,便無蹤跡。

後見門外之人炊人骨以爲薪,煮人肉以爲食,始知前之人皆爲其所食。

而食人之人亦不免數日後面目赤腫,內發燥熱而死矣。}

{除了連年災荒,還有官府的催科。}

{崇禎雖然把救荒當作首務,但並沒有採取相應措施,也沒有督促地方官全力救荒,致使事態日趨惡化,以至無法收拾。}

……

大隋。

楊堅看到人相食的慘劇,便知這“起義”不能善了了。

“如此說來……這些造反隊伍的核心力量是大批譁變的士兵……”

獨孤伽羅捻着手裡的針線,低頭道:

“逃卒、叛卒……”

“經過正規的訓練,手中掌握武器。”

“與一般饑民、難民迥然不同。”

“這是一夥知根知底的流軍……”

楊堅撫案嘆息。

“又是彼知己,己不知彼……”

“剛走了皇太極,又來了個李自成……”

“天命已失啊。”

……

【南京刑部左侍郎武之望本已因年高申請致仕,在南京任閒職,因熟悉邊事而被調任三邊總督,結果無力鎮壓義軍,自殺而死,時年七十七歲。】

【朝廷上下羣情鬨然,迫切需要有人去收拾陝西局面。】

【然而人人視陝西爲畏途,都不願意挺身而出繼任武之望留下的空缺。】

【這一拖就是幾個月,沒有一名高官願意到陝西去挑起這副擔子,因爲既艱難又危險,而且吃力不討好。】

【吏部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推舉頗能顧全大局,對軍事一竅不通的左僉都御史楊鶴,出任陝西三邊總督。】

【崇禎召見楊鶴詢問方略,楊鶴認爲義軍四起原因在於饑荒,表示“剿撫兼施、以撫爲主”,很容易平亂。】

【崇禎大喜,從內庫調撥十萬兩白銀和藩王捐助的五萬兩白銀、二萬石糧食用於平叛。】

……

季漢·懷帝時期

諸葛亮覺得這是一個好案例,是個經典題。

“陛下,這一句應撫應剿呢?”

劉禪覺得應該撫。

因爲他覺得拿十萬兩去平西北叛亂那純純腦子被驢踢了,不可理喻!

諸葛亮看懂劉禪臉上寫的表情,笑道:

“亡命之徒揭竿相向,已養成燎原之勢,遂至不可向邇。”

“若欲剿賊,必先稽離伍之軍。”

“而欲查軍,必先給積逋之餉。”

“餉如不足,則士不宿飽,馬無餘芻,枵腹荷戈,即慈父不能保其子。”

“撫鎮怎安能制此洶洶驕悍之卒哉?”

劉禪聽得半明半悟,小心翼翼道:

“相父的意思……是要剿?”

諸葛亮笑着嘆了口氣:

“饑民從賊,饑荒使然。”

“剿不易結,必須撫之。”

劉禪呆愣愣的睜着兩隻眼睛。

那是剿?還是撫啊?

諸葛亮沒說剿還是撫,只是話頭一轉,道: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

“關中一變,川、蜀、晉、楚脣齒俱爲動搖,天下事將不堪設想。”

“其剿也,所斬獲皆饑民也,而真賊飽掠以去矣。”

“其撫也,非不稱降,聚衆無食,仍出劫掠,名降而實非降也。”

“但最後依然是要看帝心剛毅否。”

聽了一通的劉禪依然是那副癡樣。

相父在說啥?

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第753章 虎門銷煙!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157.第153章 宋武帝劉裕第322章 禍基於桂林第3章 北擊匈奴,南征百越!擴張之戰!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277.第269章 步入盛唐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715章 乾隆皇帝裡的天才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183.第179章 精神病皇帝。109.卡文了,等零點更新吧。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603章 劉恆:天授即民授!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第713章 雍正的功績(上)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216.第210章 隋煬帝楊廣完本感言。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13章 劉邦: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147.第143章 司馬睿也算可以了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第407章 宋高宗微微出手就能189.第185章 禽獸皇帝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708章 賤民脫籍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121.第117章 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122.第118章 諸葛亮:亮,想造個坦克。183.第179章 精神病皇帝。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233.第227章 虎牢關之戰(下)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第707章 丁隨地轉攤丁入畝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第519章 繼位的合法性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第684章 清章帝愛新覺羅福臨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464章 堪稱東方版“希特”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482章 鄱陽之戰晉位吳王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第663章 暫累吾民戊寅之變第495章 慈鳳墜臥紫山下再無柔音喚重八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242.今晚八點無更第413章 岳飛首戰建康大捷!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第712章 設軍機處斬掉相權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409章 過河!過河!過河!(上)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205.第200章 楊堅的獎勵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
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第753章 虎門銷煙!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157.第153章 宋武帝劉裕第322章 禍基於桂林第3章 北擊匈奴,南征百越!擴張之戰!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277.第269章 步入盛唐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715章 乾隆皇帝裡的天才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183.第179章 精神病皇帝。109.卡文了,等零點更新吧。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603章 劉恆:天授即民授!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第713章 雍正的功績(上)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216.第210章 隋煬帝楊廣完本感言。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13章 劉邦: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147.第143章 司馬睿也算可以了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第407章 宋高宗微微出手就能189.第185章 禽獸皇帝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708章 賤民脫籍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121.第117章 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122.第118章 諸葛亮:亮,想造個坦克。183.第179章 精神病皇帝。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233.第227章 虎牢關之戰(下)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第707章 丁隨地轉攤丁入畝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第519章 繼位的合法性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第684章 清章帝愛新覺羅福臨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464章 堪稱東方版“希特”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482章 鄱陽之戰晉位吳王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第663章 暫累吾民戊寅之變第495章 慈鳳墜臥紫山下再無柔音喚重八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242.今晚八點無更第413章 岳飛首戰建康大捷!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第712章 設軍機處斬掉相權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409章 過河!過河!過河!(上)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205.第200章 楊堅的獎勵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