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應州大捷

天幕上。

一身鎏金絳甲的皇帝束着金冠。

他扶着腰間寶劍看着眼前衆兵將。

一名將軍打扮的人物正在指揮將士們訓練。

畫面一轉。

甲冑俱全的將士們挺胸擡頭的行於京師街市之中。

街邊的百姓看着那一支支軍列,指指點點。

……

【朱厚照的微服出巡在史書中記載爲江彬“導帝微行”】

【正德九年二月第一次出巡記爲“上始微行,夜至教坊觀樂”】

【然後就是正德十年(1515)六月,朱厚照自西安門出外,經宿始回,內閣大學士等“不知臨幸何所”】

【公元1517年,蒙古達延汗巴圖孟克去世,遺命長子之子博迪阿拉克即汗位。】

【但因博迪阿拉克年幼,其三子巴爾斯博羅特爲第三十三任蒙古大汗。】

【正德十二年(1517)三月,“上微行,騎出北安門,軍士從者才數人,至順天府大街而還”】

【五月,“微行至石經山、湯峪山、玉泉亭”,數日始還。】

【同時,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鎮的“外四軍”在京師縱橫街市,並經常於皇宮裡操練。】

【朱厚照“戎服臨之,與(江)彬聯騎出,鎧甲相錯,幾不可辨”】

……

大漢·武帝時期

“草原內亂嗎……”

劉徹捻着鬍鬚思索着。

這時候其實是個好時機。

若是有一支精銳,說不得就能奪回河套之地。

“這小皇帝的眼界很高啊。”

“是個當皇帝的料子。”

……

北齊·文宣時期

“列兵……”

高洋微微坐直身體。

京師已經不安全了嗎?

調外軍、練兵、列兵、出巡、大臣不知帝蹤。

去掉一切主觀描述只看客觀現象。

皇帝明顯不信任京師內的兵馬。

……

北周·武帝時期

“那些大臣慌了。”

宇文邕摸着鬍鬚突然開口道:

“這小皇帝明顯與弘治皇帝不同。”

“敢想敢做,不受禮法約束。”

“甚至與成化皇帝都大相徑庭。”

“直接自己出手訓練新軍。”

“他現在既不信任大臣,也不信任宦官。”

小李淵則捧着下巴無奈道:

“就晚唐之時的情形,皇帝怎麼可能讓宦官掌軍權。”

“鄭和、汪直,多少年纔出那麼一個啊。”

宇文邕深以爲然,感嘆一聲:

“在朝廷平衡之中,皇帝下場是下下策。”

“但大明此時也不適合玩什麼權衡術了。”

再玩,玩死了!

……

大明

朱元璋安安靜靜的坐在椅子上。

好半晌後,長嘆一聲。

“難啊……”

自他以後的大明皇帝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爲所欲爲。

因爲要受祖制、倫理道德、儒家規範和文官集團的制約。

而這些爲了保護皇帝的制度,卻成了有志之君的束縛……

甚至成了朱祁鎮這種皇帝的幫兇……

“妹子,咱真的錯了嗎?”

馬皇后看着臉上盡顯迷惘之色的老朱,默默握住他的手。

……

大明·永樂時期

“演習軍隊,施放火器,一刻也沒有忘記提高軍隊的戰鬥力。”

朱棣看着天幕恨恨道:

“讓邊軍和京營換防,讓邊軍帶動京營軍隊訓練。”

“一心要重振大明軍隊雄風!”

“但你們看看!看看!”

“在那幫臭大措嘴裡!”

“這就是荒淫無道的皇帝!”

“只有像朱佑樘那樣一問三不知的!纔是好皇帝嗎?”

“我呸!”

……

【朱厚照是個膽大的皇帝。】

【也是個不願意受拘束的皇帝。】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其實很像朱祁鎮。】

……

大明·正德時期

一直一臉無所謂的朱厚照瞬間變了臉色。

“喂!”

“說什麼呢?!”

“誰跟他一樣啊!”

……

【公元1517年,正德十二年八月,朱厚照“微服如昌平”,到居庸關,並傳令打開關門。】

【巡關御史張欽堅決拒絕這種荒唐的命令,“負敕印”,持寶劍坐在關門下,嚴厲地宣稱:“敢言開關者斬。”】

【朱厚照不得已,只好返駕。】

【你以爲他走了?纔沒有!他就一直蹲在昌平!】

【蹲了好幾天,一直蹲到張欽出巡白羊口,他乘機“疾馳出關”,並令谷大用封堵張欽以及其他京官來追。】

【自己駐紮則在宣府的鎮國公府。】

……

{這又何常不是一種奪門之變呢(狗頭)}

{……艹了,這說法微妙的很合適啊。}

{說實話,就這一點我是支持文官的,實在是在不開天眼的情況下,這特麼就是朱祁鎮復刻啊!}

{哪經得起再來一次“土木之變”啊?}

{就這點來說,朱厚照確實膽大……}

……

大明·宣德時期

朱瞻基抖着手端起茶盞抿了一口。

還好還好……看天上的說辭,應該是沒有復現“土木之變”

這時候要是來個土木之變。

大明可以直接宣佈滅亡,或者南遷南京開啓南明瞭。

……

大明·正德時期

朱厚照撇了撇嘴。

“你們知道個屁!”

巴圖孟克剛剛身死,蒙古不穩。

這時候打他正正好好!

要是等巴爾斯博羅特穩定了蒙古,那些是復現土木之戰呢!

……

【與此同時,新任大汗巴爾斯博羅特出兵六萬襲擾宣府,殺掠近四千人。】

【九月,朱厚照巡幸大同,駐紮陽和,自稱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

【命戶部輸送帑銀一百萬兩到宣府。】

【戶部尚書石玠拒絕,只輸送了一半。】

【月底,朱厚照離開陽和,前往大同。】

【同時,韃靼再次南下,劫掠陽和。】

【十月初一,韃靼進攻大同。與大同總兵官王勳、副總兵官張𫐐、遊擊孫鎮交戰。】

【朱厚照命宣府遊擊時春、遼東左參將蕭滓馳援王勳,遊擊周政、副總兵朱鑾、大同右衛參將麻循、平虜城參將高時尾隨韃靼。】

【宣府總兵朱振、參將左欽前往陽和與諸部會合。】

【初二,韃靼轉向應州。】

【應州之戰爆發。】

……

天幕上。

金色大纛迎風而展。

朱厚照看着面前組成人牆的戰陣,一動不動。

紅與黑撞擊在一起,僵持不下。

蒙古鐵騎在人牆外盤旋,大聲呼嚎着。

大明戰士頂盾支戈,不動如山。

朱厚照看到一張猙獰的胡人面孔。

面無表情的摸向腰間長弓。

拉弓,搭箭。

“嘣!”

弦弓勁響!

身邊將軍大聲呼喊着:

“陛下親射!斬首一級!”

聲音傳迭出去。

軍心大振!

……

【十月初三,張𫐐、孫鎮、王勳等與韃靼在應州城南大戰。】

【初四,大霧,韃靼暫退。】

【初五,王勳等出城與韃靼交戰,蕭滓、時春、周政、麻循等率部支援。】

【朱厚照率太監張永、魏彬、張忠、都督江彬等人自陽和來支援,親自上陣。】

【初六,韃靼主動進攻,朱厚照指揮諸將抵抗,乘輿幾陷,自辰時戰至酉時,韃靼退兵。】

【初七,朱厚照與諸將且戰且退,至朔州附近,韃靼撤退,朱厚照轉入大同。】

【公元1518年,正德十三年正月,朱厚照自宣府回京。】

【事後清點,此戰明軍陣亡五十二人,重傷五百六十三人,斬獲韃靼首級十六個,朱厚照親自射殺一人。】

【由此數年,韃靼不敢深入犯邊。】

……

{這一戰不是小王子來犯嗎?}

{因爲蒙古史料行文簡略且自相矛盾,明朝史料記載較少且有信息延遲的問題,所以巴圖孟克的生卒年月一直存在分歧。}

{主流的觀點認爲他即位應該是在成化十七年年底。}

{但因爲靠近年底,公曆與農曆錯位,導致部分蒙古史料認爲是1482年,明朝史料因爲消息閉塞、信息延遲的緣故,出現成化十九年、二十三年等說法。}

{但是巴圖孟克的死期分歧巨大。}

{一說認爲他八十歲時去世,但那時候俺答汗都控制住蒙古了,所以這個說法不攻自破。}

{另一說就是認爲他是四十四歲去世,大概就在1516或者1517年。}

{然後因爲農曆和公曆存在日期差或者信息傳遞延誤,也存在正德十一年底1517年年初去世的可能。}

{所以,韃靼接連數年不敢深入犯邊的緣故,與此戰關係不大,真實的原因應是在此前後數年之中,蒙古陷入了事實上的分裂狀態。}

{巴爾斯博羅特在位期間受到蒙古諸部的強烈反對,年幼的博迪阿拉克即位後又面臨蒙古諸部的事實獨立,俺答汗在事實上控制蒙古兩翼已經是三十年後的事情了。}

{其次,此戰的真實戰損確實是被低估了,但是跟文官集團的故意打壓也沒有什麼關係。}

{明朝計算軍功首級和戰報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口徑。}

{前者是兵部和都察院的各種覈實,大軍在外都配備了相當數量的文官,撰寫各種文書,兼顧官場規矩都由其完成。}

{但是此次朱厚照出徵多以豹房親信和邊鎮軍將爲主,這些人與前者毫無交集,根本沒有能力撰寫合格的奏捷文書並附上相應物證。}

{再加上論功是在應州之戰結束,北巡返回宣府後進行的,數月時間足以使首級腐爛到無法辨識的地步,大打折扣也在情理之中。}

第44章 新始祖王莽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44章 新始祖王莽第507章 有千古之稱無千古之政112.第108章 給西漢皇帝們一點漢昭烈帝的震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83.第81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第547章 奪門之變!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413章 岳飛首戰建康大捷!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第594章 除倭寇朱紈之死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第751章 茶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第491章 沒有安全感的老朱安全感過剩的劉邦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416章 岳家軍收復襄陽第25章 主打一個過渡作用?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547章 奪門之變!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第323章 一紙空文天補平均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第11章 打賞獎勵。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579章 武宗南巡寧王謀反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第669章 清太宗皇太極的功績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第660章 崇禎:這有一口鍋,楊卿你看?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120.第116章 從街亭之失,看北伐失敗的原因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275.第267章 李隆基,登場!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782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556章 成化犁廷!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第673章 崇禎:南遷?大臣:不行!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
第44章 新始祖王莽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44章 新始祖王莽第507章 有千古之稱無千古之政112.第108章 給西漢皇帝們一點漢昭烈帝的震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83.第81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第547章 奪門之變!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413章 岳飛首戰建康大捷!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第594章 除倭寇朱紈之死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第751章 茶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第491章 沒有安全感的老朱安全感過剩的劉邦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416章 岳家軍收復襄陽第25章 主打一個過渡作用?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547章 奪門之變!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第323章 一紙空文天補平均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第11章 打賞獎勵。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579章 武宗南巡寧王謀反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第669章 清太宗皇太極的功績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第660章 崇禎:這有一口鍋,楊卿你看?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120.第116章 從街亭之失,看北伐失敗的原因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275.第267章 李隆基,登場!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782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556章 成化犁廷!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第673章 崇禎:南遷?大臣:不行!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