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七二 頭皮早晚都要割

趙文廷沒有回答陳平的話,事實上在場衆人也明白,無論帝國是否實際掌控馬耳他,都已經是歐洲基督教文明的競爭對手了。特別是帝國展開工業革命,並且結出碩果之後。

蒸汽機運用於船隻,勢必會改變世界的大格局,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聯絡變的頻繁迅捷,實際上讓世界的距離減少,幾十年前,東西方的距離還是遙不可及的,現在,已經連爲一體,大洋之上來來往往的蒸汽動力商船就說明了一切。

李君華則是不想打擊趙文廷的積極性,他說道:“就事論事罷了,衆人可有良策應對。”

“皇上,未必需要應對,到底現在歐洲一盤散沙,法國自詡歐洲第一強國,也不敢與我國直接對抗。”陳平說道。

李君華微微點頭,他讚賞陳平的這種自信,他也相信帝國可以承受的住來自歐洲的壓力,保住馬耳他島這個地中海的核心地帶,但問題就在於,若有更好的辦法,也是可以嘗試的,而且,被動應對從來也不是帝國處置海外競爭的方法。

“榮王,你的見解呢?”李君華問。

李素說:“被動應對總歸不是上策,主動權在對方手裡。馬耳他雖然不容有失,但地位是特殊的。因爲這事關天主教國家的榮耀,在這裡曾經爆發過一場抵抗奧斯曼人擴張的戰役,對基督教文明來說,是可歌可泣的。雖然遠遠稱不上聖城,但於基督教文明有着特殊的意義。

如果任其發展下去,法國就可以藉此聯合其他歐洲國家,至少能得到天主教國家的共情。如此對於帝國的歐陸戰略是一種傷害。”

李君威一直懶散的喝着茶,聽到這裡也是來了興致。他在歐洲回來時候,李素還是一個耿直軍人,政治思想非常僵硬,想不到這才兩年時間,就有如此見解了。

當然,在李君威看來,李素的話有些危言聳聽,畢竟對於現在的歐陸局勢來說,縱然有馬耳他問題存在,也不能形成一個以法國爲核心的反華天主教同盟。但政治從來都是危言聳聽的。

只不過,威脅也是事實上存在的。現在的法國,在歐洲是四面樹敵,幾乎在與整個歐洲敵對。這是帝國願意接受的,因爲在太陽王的統治下,法國實力強大,法國對抗歐洲,事實上形成了歐陸的均勢,這是帝國需要的局面。

而如果法國利用馬耳他問題展開外交行動,就可能在歐洲爭取到一些盟友,尤其是在意大利地區。這可能改變歐陸均勢的局面,而在帝國大規模發展對歐洲貿易的情況下,也不願意見到歐洲國家敵視帝國。

李素繼續說道:“微臣的意思是,轉移矛盾。現在法國人揪着馬耳他不放,或許很快就會把矛頭指向蘇伊士。而在蘇伊士問題上,不僅天主教國家,整個歐洲基督教文明都會產生共同語言,這樣很不好。所以,不如挑起一個新的爭端,把爭鬥限制在我們與法國之間,這樣我們與整個歐洲也會產生共同利益。”

“這個爭端着眼於何處?”

“科西嘉島。這是熱那亞人的殖民地,島上不斷有叛亂,在我主持地中海事務的時候,把馬耳他人也遷移到了科西嘉島上,讓局勢變的更加動亂。對熱那亞來說,科西嘉島的價值在下降,早些年,有些熱那亞人就接觸過我們,想把這塊殖民地高價出售給我們。因爲法國人聞風而動,再加上價格上談不攏,只好作罷。

現在我們可以舊事重提,與熱那亞公開談論購買科西嘉島的問題,勢必會引發法國的反彈。相信歐洲國家也樂意見到我們與法國發生爭端。”李素說道。

“這會損害我們在法國的利益。”有人說道

“抓大放小而已,我們在法國的利益並不多。”趙文廷接口說道。

法國是絕對君主制的國家,和荷蘭、熱那亞這樣對帝國開放的國家完全不同,一直對帝國實行有限度的貿易。而且,就算不挑起對法的新爭端,兩國關係也不會很好,在北美殖民地、英國和馬格里布殖民問題上,兩國爭端不斷。

這是一次規模不小的御前會議,議題也比較多,所以在兩個小時後,御前會議暫時休會。

李素藉着這個機會找到了李君威,李君威正在小院子舒展筋骨,看到花園裡有一棵杏樹,摘了一個還未長成的杏子咬了一口,酸的直咧嘴。李素湊過去,說道:“王叔,您明知這杏子還未熟,爲何還要嘗試呢?”

李君威吐了口水,說道:“你明知道你那割頭皮的建議不會得到認可,不也提出來了嘛。”

李素登時窘迫,連忙確實孟浪了。

他提這等不合時宜的辦法,一是想要報答裕王,二也是想在這第一次參加的御前會議上有所表現。總不能皇帝問起自己治下之事,自己全無辦法吧。

李素問道:“王叔,其實您也知道,那真的是唯一的辦法。”

“那又如何?”李君威問,笑着拍了拍李素的肩膀:“你以爲皇帝會不知道嗎?”

李素疑惑:“這......什麼意思?”

李君威說:“不是皇帝不知道,也不是皇帝不願意這麼做,而是帝國已經沒有容許做這種事的空間了。我們這個民族有自己的驕傲,也有自己的道德準則。不允許我們做這等醜惡之事,但道德底線也是可以調整的。”

“什麼意思?”李素感覺越來越糊塗了。

李君威問:“你親手殺過人嗎?”

李素點點頭,簡單介紹說道:“是在蘇伊士的郊外,有一個貝都因人想要搶劫我。”說着,李素拉起袖子,露出了一條七八釐米長的傷疤。

“如果他不想搶劫你,你會殺他嗎?”李君威反問。

李素想了想,搖搖頭,在他的腦海裡閃過一張凶神惡煞的臉,雖然很討厭,一看就不是好人,但李素覺得自己不會因爲討厭而殺人。

“是啊,你是如此,我們這個民族也是如此。盎撒人很討厭,但我們不會因爲他們討厭而降低我們的道德底線。但是討厭的人總會做出一些討厭的事,當這種討厭的事落在我們的身上,就可以用一些手段對付討厭的人了。”李君威說。

李素若有所思,這和他想的答案不同。他以爲李君威的本意是,製造一些事件,讓北美殖民地的盎撒人侵犯帝國的利益,然後再出手懲戒。這是主動製造的藉口,而裕王的意思是靜心等待。

休會期間,來來往往的人很多,但是看到裕王在與榮王聊天,沒有人打攪。

李素看了看周圍,說道:“王叔,我有兩件事想和您提前商議,原本想在會前見您,誰知道一進宮就被太上皇爺叫去了。”

“什麼事?”

李素說道:“接下來要討論第三個議題,那就是波蘭王位繼承問題。我已經得到確切消息,索別斯基國王應該是死了,或者快死了。”

“是嗎,這可真是一個壞消息。”李君威臉上的笑容消失了,他與索別斯基是舊相識,二人一起參與了瓜分韃靼人的土地,對抗沙俄與奧斯曼,而且他也在維也納戰場親自見證索別斯基拯救歐洲的壯舉,二人私交相當不錯。

在索別斯基病重之後,李君威還專門安排醫生前往波蘭診治。

李素得到的確切消息是各方都在準備競選波蘭國王,由此得到的結論是,索別斯基死了或者快死了。李素不在乎裕王與索別斯基的私交,而是問道:“王叔,早年有傳言,皇上有意讓您在索別斯基之後競選波蘭王位,不知這一次是否會舊事重提呢。”

“不會,這一點你不用擔心。”李君威直接說道,他早些年就和皇帝簡單討論過這件事,他寧可退隱,也是不願意去東歐去當一個什麼波蘭國王的。

李素欣喜說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太好了。”

當初李君華只是有這麼一個構想,那個時候,皇帝隱隱然把裕王當成皇權的威脅,也感覺利用競選王位來吞併東歐一個大國是不錯的辦法,但現在的皇帝已經完全沒有了這種想法。談及此事,也僅僅說那是一個玩笑。

“第二件事呢?”

李素壓低聲音:“傅禮燁先生回來了?”

“他怎麼回來了,你爲什麼要帶他回來?”李君威神色凜然,問道。

李素連忙解釋:“我也不想,在歸國之前,我前往北大西洋視察,順便支持了白老公爺去擔任大西洋殖民地總督。期間只是過問了傅禮燁先生的情況,連面都沒有見,但誰能想到,傅先生僞裝成剷煤工人登上了我的坐艦,一路之上根本就沒有露面,一直等船到了申京,才告知實情。我只好先把他安頓下來,先問過您之後再處置。”

李君威對傅禮燁多少還是有些忌憚的,這些年,他先後接觸了厄齊爾、孫爲公和巴格爾等一大批具有平等思想的人,其中不少有政治改革的想法,但傅禮燁卻是特殊的一個,他是一個絕對的理想主義者,而且很激進,甚至在帝國境內挑動過武裝暴動。

可傅禮燁又是一個真正的實幹家,在李君威的支持於北美殖民地腹地建立了一個名爲和諧村的公社,把公有制與平等踐行到底,李君威可以通過各種途徑獲得這個公社的信息,至少可以確定的是傅禮燁確實沒有私心,李君威資助他的二十萬兩銀子全數被他投入到公社的建設之中,並未有任何私用,僅此一點,李君威就不會後悔。

“他說回來幹什麼嗎?”

“他想見您,拒絕和我交流。”李素回答說。

李君威自然不想拒絕見傅禮燁,轉念一想,這或許也是一個機會,可以安排他與父親見一見。

很快,御前會議繼續召開,討論的當真就是波蘭王位繼承問題。

不得不說,因爲裕王與索別斯基的私人友好,在過去的十幾年裡,兩國之間關係保持了長時間的友好,甚至經濟貿易上的合作比政治上更進一步。當然,兩國擁有共同的戰略利益,也是合作的基礎。

因爲帝國的存在,波蘭不再受到沙俄方面的軍事威脅,雖然無法恢復舊時代獨霸烏克蘭地區,但現在擁有的土地卻可以穩如泰山。

波蘭原本就是糧食生產大國,帝國進入歐洲之後,盤活了波蘭糧食的銷售網絡,而且現代化的交通工具,比如蒸汽動力船隻的投入,讓波蘭的糧食更具有競爭力。而帝國西津的開發,對煤炭、木材、各類礦石的需求量巨大,波蘭,尤其是其控制的烏克蘭地區,是主要的提供方,這無形中豐富了波蘭的經濟模式。

但是,索別斯基的時代終究還是結束了,僅從兩國目前的狀態來說,友好還會持續,但問題在於,帝國從來就不是一個滿足現狀的國家。

帝國需要目前的經濟合作不僅要持續下去,而且要更深化纔好。

但問題在於,波蘭國內已經有了不同的聲音。

就以波蘭最看重的糧食生產爲例,在帝國入主西津後,波蘭的糧食出口量年年增長,但那也是過去式了,因爲帝國西津地區的開發已經初見成效,不僅可以滿足本地的糧食需求,而且已經開始出口,奪取原本屬於波蘭的市場。

而且糧食出口提高的那幾年,利潤並沒有同幅度提高,主要是當時波蘭與奧斯曼處於戰爭狀態,波蘭的糧食出口需要帝國商人的船隻運輸,而已第聶伯河爲主的內河航運,也被擁有蒸汽動力船隻的帝國方面佔據,結果就是,糧食出口所產生的利潤大頭被帝國商人拿走了。

更重要的是,帝國引發的波蘭經濟發展,都在南部、東南部靠近黑海的地方,而波蘭的經濟中心從來在波羅的海,這使得波羅的海沿岸和中部的貴族只得到了糧食價格下跌導致的壞處,沒有得到相應的利潤。

章五六 多爾袞的狗見識還真準章七六 自費移民章十四 公開章三五一 駐疆大臣章三八一 迪馬利亞章二四零 海外新政章三九 錢謙益的橄欖枝章十一 很不順利章七十 班特里灣章一零四 重磅的禮物章九一 即可宣戰章二二四 兒媳婦章一八七 各方章十五 衆生相 下章四二七 全面忽悠章二十三 遠征準備章一四五 滅口命令章三五四 部署章二零六 禪位計劃章一一一 爪哇海戰 完章二一七 舞弊端倪章一百 不僅反對加徵,還要建國章一零二 一人與一國章五零三 運河的‘意向合同’章二零五 勾結章十五 爭議章一零三 態勢章三四五 不凡的王子章四七 前所未有的戰爭章四三一 刺殺章四六五 宣戰章四九 戰象章七一 兒子們章一四九 再推一把章三九七 禮儀章一零五 航線章二二 較射章一零二 ‘洗劫’盟友章一六九 藏地遊記 上章二七 陷入劣勢章一零四 宗教的區別章十四 舟山淪陷章二四零 海外新政章四一九 不同的理解章六七 承包章四五八 必然章二一五 政治章一七四 自家祖墳自家刨章一四三 兵精糧足章七 炸魚薯條和天婦羅章三八一 迪馬利亞章二二五 不凡的見識章六五 擴張章八一 誤會章一五五 暴風雨章十 五軍之戰章十四 公開章三 北美又叫大東北章七四 宗教帶來的問題章一六八 末路窮途章十八 達成一致章八二 鴨綠江章十三 包庇章二十四章十 結論——社團是個怪物章四四六 全面合作章六四 滑稽的考試章三六 甩手掌櫃章七六 自費移民章五六 女人章二四 榮耀遠征章一五九 相遇章四三零 莫斯科的風章一四六 對抗章四五五 勘界定邊章一二一 淘金章一零三 巧奪蘇州章九六 運河工程起波瀾章九五 呼瑪爾章二零二 美洲還是亞洲章三六七規矩章一九六 三思而行章四四二 圖鬆章一三六 五路北伐章一三零 兄弟章一二二 詔獄裡的熟人章三八 沙俄政變章十一 縱橫家章二六 擊賊章一九五 小人物的手段章二四三 棉花導致戰爭章二九 榮耀堡的意義章五零六 父子 兄弟 叔侄章三一 改造章四七八 囑託章十五 國姓撿漏章三零三 西奈模式章四三零 莫斯科的風章四零八 波拿巴章四百 頭克汗
章五六 多爾袞的狗見識還真準章七六 自費移民章十四 公開章三五一 駐疆大臣章三八一 迪馬利亞章二四零 海外新政章三九 錢謙益的橄欖枝章十一 很不順利章七十 班特里灣章一零四 重磅的禮物章九一 即可宣戰章二二四 兒媳婦章一八七 各方章十五 衆生相 下章四二七 全面忽悠章二十三 遠征準備章一四五 滅口命令章三五四 部署章二零六 禪位計劃章一一一 爪哇海戰 完章二一七 舞弊端倪章一百 不僅反對加徵,還要建國章一零二 一人與一國章五零三 運河的‘意向合同’章二零五 勾結章十五 爭議章一零三 態勢章三四五 不凡的王子章四七 前所未有的戰爭章四三一 刺殺章四六五 宣戰章四九 戰象章七一 兒子們章一四九 再推一把章三九七 禮儀章一零五 航線章二二 較射章一零二 ‘洗劫’盟友章一六九 藏地遊記 上章二七 陷入劣勢章一零四 宗教的區別章十四 舟山淪陷章二四零 海外新政章四一九 不同的理解章六七 承包章四五八 必然章二一五 政治章一七四 自家祖墳自家刨章一四三 兵精糧足章七 炸魚薯條和天婦羅章三八一 迪馬利亞章二二五 不凡的見識章六五 擴張章八一 誤會章一五五 暴風雨章十 五軍之戰章十四 公開章三 北美又叫大東北章七四 宗教帶來的問題章一六八 末路窮途章十八 達成一致章八二 鴨綠江章十三 包庇章二十四章十 結論——社團是個怪物章四四六 全面合作章六四 滑稽的考試章三六 甩手掌櫃章七六 自費移民章五六 女人章二四 榮耀遠征章一五九 相遇章四三零 莫斯科的風章一四六 對抗章四五五 勘界定邊章一二一 淘金章一零三 巧奪蘇州章九六 運河工程起波瀾章九五 呼瑪爾章二零二 美洲還是亞洲章三六七規矩章一九六 三思而行章四四二 圖鬆章一三六 五路北伐章一三零 兄弟章一二二 詔獄裡的熟人章三八 沙俄政變章十一 縱橫家章二六 擊賊章一九五 小人物的手段章二四三 棉花導致戰爭章二九 榮耀堡的意義章五零六 父子 兄弟 叔侄章三一 改造章四七八 囑託章十五 國姓撿漏章三零三 西奈模式章四三零 莫斯科的風章四零八 波拿巴章四百 頭克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