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五一 國王與皇子

帝國與印度斯坦帝國的外交關係,皇帝與裕王之間一直存在着解不開的矛盾。皇帝的意思就是加強溝通,實現又好。但李君威並不這麼看,他一直主張面子上過的去就行,一切的友好都要建立在帝國對印度實現海陸兩個方向的軍事威脅上。

兩個人就這麼問題,一直就沒有達成一致的意見。因此對印外交戰略就存在着高層之間的妥協。

那就是, 只要印度不發起對外擴張,帝國就不對印度進行軍事威脅。表面上,這似乎很合理,實際上不合理,這幾乎宣佈把兩國之間的經貿關係的主動權,交給了印度方面, 印度想開放就開放,想收緊就收緊。

李君威在這個問題上吵不過自己的兄長, 因爲他知道兄長的意圖, 那就是儘可能要維持李家人之間的體面,而李君威認爲國家利益至上。

“取紙筆來。”李君威對一旁的侍從官說道。

在涼亭裡,李君威親筆給李昭奕寫了一封信,內容很簡單,就是告訴他,從前的約定老子變卦了,現在李昭銘已經迴歸帝國,帝國依舊會承認李昭奕對印度斯坦的統治,爲其身世保密,但李昭奕若有損害帝國利益之舉措,改變兩國經貿往來良好發展現狀,帝國會發起由他本人親自主持的遠征,直接征服整個印度斯坦帝國。

而至於什麼舉措,如何算是改變良好現狀。李君威統統不去說, 簡而言之,最終解釋權在他裕王李君威。裕王認爲你危害了帝國利益,需要討伐,那就會去做。

這是在李昭奕的腦袋上懸了一把隨時落下的砍頭刀。

事實就是, 這封信給印度的這次皇位傳承畫上了句號,在這之後,兩國皇室僅僅存在着流於形式的體面,實際關係已經惡化到了極致。但兩國關係,卻沒有變的更壞,在李昭奕統治期間,兩國關係整體穩定,貿易往來年年增長。

當年李君度爲李昭奕留下的那個計劃,只實現了這一步,那就是從李昭圭手中奪得皇位,至於征服薩珊波斯、橫掃次大陸這些下一步的計劃,都沒有機會再實施。

以征服聞名的李昭奕,一輩子就做了一個守成之主,鬱鬱而終。他唯一能噁心帝國的辦法,就是不斷的給予歐洲國家相同的貿易權力。但這對帝國來說,並不是單方面的傷害。

做的越多,印度斯坦越開放, 相當於把這塊蛋糕做的越大。

帝國四十七年的春天,皇室宣佈了兩個重大消息,全都是宗室消息。

一個是有關於裕王七子李昭銘的消息,在幾個月前,一度傳言這位裕王府小公子在印度因爲飛行事故罹難。但隨着澹臺雲風夫妻脫離印度,一個新的故事就重新編了出來。

李昭銘與林世榮因爲事故,熱氣球高飛,不慎落在了印度斯坦帝國深處,二人艱辛萬苦,相互扶持,返回了第烏,重返了文明世界。這個故事是印度皇帝編的,顯的相當潦草,但卻爲少年李昭銘增加了不少傳奇色彩。

而回到帝國的李昭銘,正式被裕王過繼給了皇帝一脈,成爲了帝國唯一的皇子,而理由則是奉太祖之遺旨。

第二個消息則是裕王府五公子李昭寧,被皇帝過繼到了英王一脈,成爲了印度太上皇李昭圭的弟弟,而這位裕王府五公子一躍從裕王府剩餘四個平平無奇的公子裡,搖身一變成爲了新華王國的國王,一國之主。

李昭寧十一歲,他能被李昭圭選中,與他的才能沒有什麼關係。李昭寧的母親只是先太后身邊的一位女官,在裕王出使歐洲期間,隨侍左右,隨即承恩入裕王府,剩下裕王五子後,因爲生病去世。

雖然後世傳言是產褥熱,但實際卻是產後抑鬱症,自殺身故的。

因爲自幼喪母,其是由裕王妃撫養在側一段時間,後恰逢皇子李昭稷去世,李昭寧一度被送入皇宮,交由皇后撫養。皇后曾經有意收養李昭寧,縱然不考慮儲位,也爲解膝下寂寞。

但被皇帝拒絕了,李君華拒絕的原因很簡單,等到李昭寧七八歲,心性成熟的時候,皇帝就發現,李昭寧根本就不是當皇帝的材料。雖然七八歲的孩子看不出潛力,但問題是,一個儲君,理應是開朗,擅長與人打交道的。而李昭寧的心性完全就是個悶葫蘆,他喜歡畫畫、看書這類別人不能打攪的東西。

李昭寧極爲好學,但所好的卻是書本上的知識,其好學程度,完全不像是裕王的孩子,尤其對數學、物理極爲感興趣。

到了七八歲的時候,李昭寧就會外出上學,接觸到皇室之外的人,當其他孩子在這個階段,會利用放學去逛街、看戲的時候,李昭寧卻習慣於回家裡做作業,這是皇室所不能接受的,甚至打架鬥毆,都比老實做作業更容易被皇室所接受。

皇后可以不在乎儲位,但皇帝卻不能因爲一個完全沒有培養價值的孩子造成內部動盪。所以二人約定是,等李昭寧十五歲的時候,再談是否要收爲皇子,那個時候,心性完全成熟了。

皇帝無子,註定要從裕王府過繼,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幾個,但每一個至少有從政的意願、能力。

而李昭寧的好學,和他的那些愛好,卻惹來的帝國皇室之中另外一位重要成員的注意,那就是三公主李筠玫。李筠玫一生沒有嫁人,把一輩子獻給了數學,早些年,甚至很少回宮,長居帝國科學院之中。

是太祖李明勳年邁,需要照顧的時候,李筠玫才住進了李明勳的長壽宮,但也是一邊工作一邊照顧,看到住在皇后宮裡的李昭寧,就好似看到了少年時代的自己,對其十分喜愛。

帝國皇室之中,女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李昭寧身上自帶有這種屬性,似乎與皇室之中的每一個女人都有着良好的關係,尤其是那些重要女人。皇后、裕王妃和三公主。

而這是他從這場競爭中勝出的最重要的原因,畢竟,新華王國的國王,只需要去當國王,在那張椅子上坐一坐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有什麼能力,畢竟這個國家的國界已經劃定了,周圍全是強大的國家,不需要擴張,而國內沒有像樣的國民,連像樣的宮殿都沒有,短時間內不需要去履職,所李昭寧哪怕是一個傻子,都可以做好這個國王。

他只需要在一些國書上,蓋上自己的玉璽,假如嫌繁瑣的話,這種事也可以交給別人去做。

“昭寧,難道你就沒有什麼想說的嗎?”在御書房裡,皇帝、裕王和李昭圭站在了李昭寧的面前,爲了擔心這個孩子經不起這麼大的變故,因此把三公主李筠玫叫了來,以免他緊張。

李昭寧剛剛放了學,還揹着書包,聽到這個消息,愣在了原地,在聽到姑姑的詢問後,他問道:“爹,我需要去新華王國去當國王嗎,我的意思是,我要去.........。”

李昭寧想說去新華王國的首都,但他卻想不起來這個國家的首都在那裡,當然,這不能怪他,因爲這個首都暫時還不存在,於是李昭寧只能說:“那我需要住進那座宮殿嗎?”

李昭圭呵呵一笑,因爲宮殿也不存在,甚至連地基都不存在,只是在臨時的港口堆積了一些建築材料,至於地基,那是準備等國王選定後,由國王確定把宮殿建築在哪裡。

“不需要,接下來至少五年內,你還會在申京。”李昭圭說道。

李昭寧微微點頭,又想了想,問道:“那我要做什麼嗎,會耽誤我上學嗎?”

“是有一些活動,主要是一些典禮,需要面見外賓。”李君威想了想,說道。

李昭寧說:“那能安排在假期嗎,我不希望耽誤我上課。”

“可以。”這是皇帝開口了。

李昭寧點頭:“那我沒有其他問題了。”

“好,那你先去休息吧。”李君華見李昭寧如此淡定,笑了笑,對他說道。

李昭寧則是問:“那我能先做完作業,再休息嗎?”這是他的一貫的習慣,但在皇宮裡,一切都要聽皇帝的纔是。這讓皇帝李君華相當尷尬,因爲他的意思就是讓李昭寧自由的安排自己接下來的生活。

顯然,李筠玫更瞭解自己這個侄子,她叫來女官,吩咐了幾句,女官接過李昭寧的書包,一起前去了皇后居住的寢宮。

李君威看着走出御書房的兒子,那小小的背影有些纖弱,他搖搖頭,嘟囔說道:“這個孩子,有些奇怪。”

李筠玫毫不遲疑的反駁說道:“昭寧是一個聰明且正常的孩子,是你們這一羣人很奇怪好吧,他只是一個孩子,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裡,卻忽然告訴他,要到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當國王。”

李君威嘿嘿一笑,不與自己的妹妹辯駁,因爲他從來辯不過自己的妹妹,因爲這個女人從來不理性,只在講的過的時候,與自己講道理。

李筠玫說:“你們在事務安排上,儘量不要耽誤他的學習,說實話,所謂新華王國的國王,只是爲了滿足你們這些長輩的野心,而需要做的一個遊戲,這個遊戲大了一些,但就是一個遊戲。”

皇帝點頭,說道:“其實也沒有什麼事務,短期內就是給他做一套禮服,在合適的時候,以國王的身份出席帝國的一些場合,露個面就可以,沒有什麼值得害怕的。”

李筠玫點頭:“那我要全程陪伴,我指的是最近的這幾次,我擔心這個孩子會害怕,會有心情上的起伏。”

三公主很疼愛李昭寧,這件事人盡皆知,皇帝自然不會拒絕。在皇帝答應之後,李筠玫說:“那你們商量正事吧,我先去了,明天我會帶昭寧離開皇宮,到我那裡住一段時間,或者去裕王嫂嫂那裡住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你們不要見他了。”

李君威聽妹妹如此說,忍不住擔心自己的兒子是不是精神上有什麼問題,畢竟他的母親是因爲產後抑鬱症去世的,而產後抑鬱症這個詞,他是從父親口中聽到的,也只是聽到一個詞語,根本就不理解其中的內核,李君威一直認爲,那是專屬於孕婦的一種精神疾病,而精神病是可能遺傳的。

但他不敢說出來,因爲在李昭圭選定後,他曾經與李昭寧交談過,又回想了平日裡與兒子的互動,他感覺這個兒子也就是木訥一些,不傻,也沒有什麼精神疾病,只不過妹妹的小心謹慎,讓他起了狐疑罷了。

“那我就先去了。”李筠玫說完,就要離開。

“等一下。”李君威忽然叫住了三公主,他想說話,看了看皇帝,又看了看李昭圭,呵呵一笑,說:“昭圭啊,你先去忙吧,我們之間有些話要說。”

“那我先回去了。”李昭圭不解其意,選擇離開。

“有什麼事,還要避諱昭圭?”李筠玫實在不明白會是什麼事。

李君威說道:“當着昭圭的面,一些話不好說,來,三妹,你坐下,呵呵,咱們慢慢說,讓哥哥我好好想想詞。”

李君華見弟弟小心謹慎的模樣,感覺他是不是又搞什麼稀奇古怪的東西。眼前的裕王實在是太怪了,自小臉皮厚的裕王,什麼時候這麼講究了。

“你有話就直說。”李筠玫有些忍不住了。

李君威看着妹妹,想了想說:“你照顧昭寧這段時間,有沒有發現,他那方面,正常嗎?”

“哪個方面?”李筠玫不解。

李君威說:“就是那個方面,男人的那方面。”

“你胡說什麼呢你!”李筠玫氣的直接站起來,畢竟這位三公主到現在還是一個老姑娘。

皇帝也理解爲什麼要把李昭圭請出去了,李君威繼續說道:“這很重要啊,我們得確定,昭寧將來娶媳婦後,能生下大胖小子來,對吧。”

說到最後,李君威尋求兄長的幫助,李君華呵呵一笑,坐在那裡一言不發。

章一一一 分開談判章二六五 過於複雜不好評說章一八一 科舉章九 美洲行省章七 暗潮章六八 黃宗羲章十四 舟山淪陷章九零 對抗章二五八 分贓不均章四一 巖野先生章三五二 東方同盟章六 招募章三零零 殺人可立威章五五 海戰章一二八 聲名狼籍章三五四 部署章五九 乳法,乳法!!!章四八 一錘定音章四零八 三件大事章一八六 調解章十 虎尾瓏社章一六零 小人物的精彩章三七四 新課題章九 進擊的哈士奇章一零八 所謂皇帝章二十 收服章一三二 對策章三六三 自由或戰爭章二二二 三皇之戰 優勢章七八 紅薯章一零六 心安即可章三二八 天皇章三五一 各方利益章八八 學堂章七六 建國提案章三八 流民潮再現章兩百 意圖章二十三 刁民的機巧章三五二 惡劣章一九六 三思而行章一四三 兵精糧足章四一五 北美新經濟章九 美洲行省章二六七 行動起來章四三 騎兵章六九 愛耍手段的英國佬章三零二 殖民章一九七 更大的意外章一零六 爪哇海戰 上章三三八 死亡之夜章四零九 三個臭皮匠章一五九 相遇章六九 愛耍手段的英國佬章九零 琉球章一五七 條件章三六六 李家要當狗大戶章一零二 各懷鬼胎的協議章十一 夜襲章四零八 波拿巴章三十 北洋要塞 海洋島章六九 洲際貿易船隊 南非美洲章四八八 爲何而哭章二四一 新法蘭西章一零一 元老院和擴軍章九四 所謂武士章二五六 猛獸出籠章四九 史上最強的豬章一九二 特別行政區章一八八 新王章八六 招商引資章二 三路齊奔寧古塔章八八 元老爭辯章一零二 各懷鬼胎的協議章一六六 超越射擊章五一 華盟戰略章三三零 上鉤章三八 山東本地義軍章一九二 一個恩典 三種訴求章十九 虎門章一百 巡航艦之間的對決章七 金橡木號章八四 井底之蛙的反抗章八三 烏穆的戰術章二九二 那道光章三零零 殺人可立威章三三四 真正的滿意章二九 hit and run章五三 大清算章五 瀕死章二六 頂風作戰章三一零 一個記者章四九八 無國之人章四 會商章二二二 土地章六 勾心鬥角章一零二 定策章八一 裝甲巡洋艦章四三三 退出章十四 南美聯動章七五 野蠻衝撞
章一一一 分開談判章二六五 過於複雜不好評說章一八一 科舉章九 美洲行省章七 暗潮章六八 黃宗羲章十四 舟山淪陷章九零 對抗章二五八 分贓不均章四一 巖野先生章三五二 東方同盟章六 招募章三零零 殺人可立威章五五 海戰章一二八 聲名狼籍章三五四 部署章五九 乳法,乳法!!!章四八 一錘定音章四零八 三件大事章一八六 調解章十 虎尾瓏社章一六零 小人物的精彩章三七四 新課題章九 進擊的哈士奇章一零八 所謂皇帝章二十 收服章一三二 對策章三六三 自由或戰爭章二二二 三皇之戰 優勢章七八 紅薯章一零六 心安即可章三二八 天皇章三五一 各方利益章八八 學堂章七六 建國提案章三八 流民潮再現章兩百 意圖章二十三 刁民的機巧章三五二 惡劣章一九六 三思而行章一四三 兵精糧足章四一五 北美新經濟章九 美洲行省章二六七 行動起來章四三 騎兵章六九 愛耍手段的英國佬章三零二 殖民章一九七 更大的意外章一零六 爪哇海戰 上章三三八 死亡之夜章四零九 三個臭皮匠章一五九 相遇章六九 愛耍手段的英國佬章九零 琉球章一五七 條件章三六六 李家要當狗大戶章一零二 各懷鬼胎的協議章十一 夜襲章四零八 波拿巴章三十 北洋要塞 海洋島章六九 洲際貿易船隊 南非美洲章四八八 爲何而哭章二四一 新法蘭西章一零一 元老院和擴軍章九四 所謂武士章二五六 猛獸出籠章四九 史上最強的豬章一九二 特別行政區章一八八 新王章八六 招商引資章二 三路齊奔寧古塔章八八 元老爭辯章一零二 各懷鬼胎的協議章一六六 超越射擊章五一 華盟戰略章三三零 上鉤章三八 山東本地義軍章一九二 一個恩典 三種訴求章十九 虎門章一百 巡航艦之間的對決章七 金橡木號章八四 井底之蛙的反抗章八三 烏穆的戰術章二九二 那道光章三零零 殺人可立威章三三四 真正的滿意章二九 hit and run章五三 大清算章五 瀕死章二六 頂風作戰章三一零 一個記者章四九八 無國之人章四 會商章二二二 土地章六 勾心鬥角章一零二 定策章八一 裝甲巡洋艦章四三三 退出章十四 南美聯動章七五 野蠻衝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