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公子之法更嚴酷
琅琊縣邊上的一個村子,稂寫了一封書信讓人送去了關中。
這封信是寫給公子扶蘇的,這天下像范增這樣的人還有不少,范增的門生遍佈楚國各地,順便也解開公子送來的題。
今天的課剛結束,稂也纔剛讓人將信送出去,不過今天范增又來了。
范增又說起了秦治理的天下的國策,他問道:“難道說秦不會任人唯親嗎?”
稂解釋道:“你們楚國才任人唯親。”
“老朽是在問你,沒問楚國。”
稂再道:“所以你們楚國才亡了。”
范增一時間啞然,氣得揮袖離開,而後這位老人家站在門外,道:“治理天下的人,人就有感情,人就會任人唯親。”
稂沒有理會他,任由這個老先生髮着脾氣。
當扶蘇收到稂的來信,關中已入冬,今天的關中是極其特別的一天,今天扶蘇與張蒼要搭建一樣事物。
它通體由銅鑄造而成,架子高五尺,其中各個軌道拼接成的球體,就有三尺寬。
冬日裡的陽光下,扶蘇拉動渾天儀的軌道,笑道:“好,就能入夜了。”
嬴政站在臺下,遠遠看着這個巨大的青銅器,此物光是看着就讓人感到一種莫名的嚴肅感,尤其是球體中的軌道,只是看着它的外形就讓人覺得它的用途一定不一般。
它的用途當然是不一般的,這是用來算曆法與星辰規律的。
很奇怪的是,這東西看着應該像是來測算星象吉凶的,大概在一些術士認爲,此物該就是如此。
但在公子扶蘇認爲,此物僅僅只是用來算曆法與星辰規律的。
嬴政看不到其原理,尤其是看到這個極其複雜的算式。
很多年了,嬴政從未懷疑過李斯的才學不夠,現在卻是真真切切覺得,李斯的才學不夠用了。
那些數術,就連李斯也不會解答。
到了夜裡,張蒼則坐在渾天儀下,用自己的算出來的結果,一次次對照着渾天儀上的軌道。
起初渾天儀的軌道還是有問題,經過工匠幾次修改之後,又歷經了一個月,這個渾天儀上的軌道終於可以對照無誤。
此物一造出來就成了宮裡的寶貝,除了公子扶蘇以外,任何人都不能輕易去碰渾天儀。
反倒是此物造出來之後,扶蘇就對渾天儀沒什麼興致了。
wωw¤ttκan¤℃ O 冬日裡的丞相府沒什麼人,尤其是早晨時分更是不見人影,程邈推開厚重的大門,走入丞相府之後先是收拾了一番。
而後,他又一個人腳步匆匆地走出來,將堆積在外面的卷宗與文書紛紛拿入了丞相府。
這些文書都是昨天堆積在外面的,也都是要處置的國事。
程邈點燃一旁的燭臺,丞相府就有了光亮,他往後上呼出一口熱氣,紙筆開始在文書上書寫。
可這天冷得不行,手指被凍得有些疼,又只能擱下筆。
正在他時而寫時而停的時候,熟悉的餅香傳來。
倒是沒見公子扶蘇來,先是見到了田安。
田安遞上一個牛皮袋道:“拿着吧,熱熱手。”
程邈接過這個牛皮袋,原來袋子裡裝着熱水,捧在手中確實溫暖。
田安解釋道:“夫人這些天就要臨盆了,公子會留在高泉宮處置國事,有哪些文書需要帶走的?”
程邈連忙站起身,他找了幾卷書。
田安已將籃子中的餅拿了出來,放在了程邈的桌上,而後將空出來的籃子用來裝文書,就提着離開了。
等人離開之後,程邈就吃着餅繼續他的工作。
丞相府依舊沒有其他人走動,到了午時張蒼纔來到了這裡。
渾天儀造好之後,張蒼才休養幾天,他見到正在寫着文書的程邈問道:“你早晨就來了?”
程邈頷首。
張蒼也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道:“本是休沐時節,你不來也無妨,不用每天都來的。”
程邈回道:“在家中也無事可做。”
“也對。”
張蒼頗爲認同地點頭。
聞言,程邈反問道:“王賁沒找你喝酒?”
“找了。”張蒼有氣無力地回道:“他派人說家中準備好了美人美酒,我是爲了躲酒,纔來這裡的。”
程邈繼續執筆這些文書。
張蒼拿起一卷卷宗,打開卷宗入眼的便是如今的隴西郡情形,當初第一批前往隴西的人依舊沒有回來。
自從北伐結束之後,大秦已有些年沒有再徵發徭役了,整個天下都好似進入了休養。
幾乎每年都還有數以萬計的人在關中落戶,白渠兩側的水田都分配好了。
可即便如此,公子扶蘇還是覺得這關中的人口不夠。
雖說沒有繼續徵發徭役,可依舊在遷民,當初派去建設隴西的人依舊在建設着,章邯的武威與張掖兩縣建成了。
要是放在以前,西域的諸國是從來不會與秦走動的。
現在,當章邯拿下了河西走廊建設了兩縣三座兵鎮之後,西域竟派來了使者入秦。
使者當然沒有見到公子扶蘇,也沒有見到皇帝,只見到了丞相李斯。
張蒼在隴西的卷宗中,看見了一處記錄,這個記錄來自章邯的大帳談話,這本是軍中的談話,會被記錄下來也是爲了將來覈對。
其中多了一個人名,這個人不是軍中將領,此人叫陳平。
陳平說月氏人居住在阿爾泰山,他說月氏人的財富來自阿爾泰山,因爲阿爾泰山是一座金山,那裡有取之不盡的金砂,他請命章邯大將軍出兵攻打月氏,切莫讓匈奴的冒頓得到此山。
不過陳平的話語被章邯以顧全大局爲由給駁回了。
有關這項記錄,張蒼自然是支持章邯的。
章邯的立場纔是公子扶蘇的立場,金山就在那裡它又不會跑,只要秦軍征服的地方,那個地方的一切都是秦軍。
也就不用這般爲一個冒頓焦慮了,反之更體現了章邯的穩重。
寒冬時節的關中寒風呼嘯,始皇帝又一次出遊北郊,李斯陪同着皇帝正在北郊遊獵。
鬚髮已花白的李斯坐在火堆邊,正在取暖。
他擡眼看去見到了正在吃着核桃,看着書的皇帝。
只是看了一眼皇帝,李斯又收回了目光,低頭看着火堆,都老了……皇帝也老了。
就算是這樣,皇帝依舊沒有將公子扶蘇立爲太子。
李斯多希望皇帝能夠封公子扶蘇爲太子,這樣對國家穩定也有幫助,可皇帝卻遲遲沒有開口。
冷風吹得的鬚髮晃動,其實這也罷了,至少公子扶蘇是有能力的,也一直在鞏固權勢。
李斯微微擡頭,看着陰沉且正在下着雪的天空,恐怕再過幾年,在這秦廷制定國策之時。
他李斯都要聽他公子扶蘇的了。
最近的皇帝尤其愛看公子扶蘇制定的考卷,這些考卷上寫滿了題目。
這半年間,李斯看過的題目沒有幾千也有上萬了。
怎麼一場選吏的考試能夠有這麼多題目,從百家典籍再到治國理政,再到數術治軍,兵事甚至還有天文。
李斯拿起一根木柴,放入火中,讓火燒得更大一些,也能更溫暖一些。
在李斯看來,那些從各地而來的人們,其中多數都答不上這些考題,李斯試着答過其中一卷,這一卷之中,他李斯也只能答出三題,而一張紙上有十題。
而這其中多數題目都是與敬業縣的教學有關,尤其是涉及其中一些家國天下的理念,甚至這些考題還偏向法家與墨家。
公子不喜某些學說,某些學說就不會出現在考題上,那麼將來的學子在讀書選擇上就有待商榷了。
公子扶蘇就是想要藉助這種選吏之法,來向世人宣揚大秦的理想,以及他公子扶蘇的理想。
甚至這種行爲都沒有絲毫的遮掩,公子更沒有任何遮掩的意思。
其實,李斯也是十分贊同公子的方式,如果一個人想要成爲一個吏,那麼他就會加入到國家的建設當中,如果他這個吏不能學習治國的理念,不贊同現在的大一統觀念,甚至還反對大一統,那麼這種人就不能選用。
甚至,公子說不定想要將這樣的人都殺光了,將那些反對大一統的人全部殺了。
不僅如此,公子還想制定了更嚴苛的官吏選用之法,爲了避免以後的官吏選用制度,成爲一些家族的世襲罔替,一人爲吏不能與同樣爲吏家族成婚,官吏與官吏之間不得成婚,官吏不得與商戶成婚,官吏的兒子若想要爲吏,必須遠調南方邊關或是西北,無故不得歸家。
當然這些想法只在公子的提議中,因有人覺得太過嚴酷。
“李斯。”
聽到呼喚,李斯的思緒結束,他上前道:“臣在。”
嬴政在寒冷的空氣中吐出一口熱氣,道:“你說扶蘇的考試要什麼時候開始?”
李斯回道:“來年入秋開始,來年冬季結束。”
嬴政感慨道:“朕還以爲這孩子會更着急。”
“公子行事向來穩妥,也常說行事要腳踏實地,臣以爲公子行事不急不躁也是好事。”
嬴政緩緩頷首,又問:“軍中可有人打獵回來了?”
……
PS:還有一章先欠着,小張會找機會補上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