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嚴苛到三代

第164章

嚴苛到三代

大殿內,扶蘇將昨天與張蒼說過的話又說了一遍。

言罷,扶蘇站到了一旁,讓老師盡情施展。

丞相李斯在大殿內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嬴政道:“朕聽聞楚地的人抗拒支教。”

李斯道:“臣聽聞只是楚地的部分郡縣,在楚地有半數的郡縣願意接受支教。”

“如此說來,楚地那半數之人不能參加考試了?”

扶蘇站出來道:“父皇兒臣以爲凡是刑徒皆是不得參加科舉,並且加以家族連座。”

大殿內很安靜,公子的話語還在大殿內迴響。

李斯與馮去疾站在兩側也是沉默不言,這位公子自小就學韓非與荀子,這樣的孩子自然最重法。

再看一眼父皇的神色,扶蘇接着道:“自秦一統天下以來,父皇善待的了韓王與韓地的舊貴族,可韓地的舊貴族是如何對待父皇的,齊地的田氏至今要反秦,齊魯博士至今想要恢復周禮恢復列土分封,當年蒙武與王翦大將軍給了楚地貴族退路,可他們非但不降秦,以項氏爲首的項燕還要再立楚王對抗秦軍。”

“秦法素來嚴苛,正是嚴苛的律法纔有了耕戰,纔有了有序的生產,兒臣深以爲有些關口不能放鬆。”

坐在上首的嬴政閉着眼,蹙眉正在思量。

李斯站在原地也沒有言語。

扶蘇道:“父皇,田氏要反秦,田氏的後人乃至旁系可以參與支教,但他們不得參與入試,項燕才死了多少年,我們就要原諒如今還想着反秦的後人嗎?秦軍的將士在六國流的血就幹了嗎?兒臣見過那些征戰多年的老秦軍,王翦老將軍還活着呢,那些白了鬚髮的老秦軍還活着,他們都是爲了什麼樣的理想東出一統天下,兒臣不敢忘。”

“韓非曾有言,木之折也必通蠹,牆之壞也必通隙……尤其是人才任選上,絕不讓刑徒之輩入仕,否則國法不嚴。”

站在大殿外的田安依舊帶着笑容,似乎沒有聽到殿內的話語。

可殿前侍衛分明是聽到了,各個神色多了幾分堅定,好一句國法不嚴,一個國家的國法不嚴,就沒辦法建設。

李斯想到了當初在泰山腳下的情形,這一刻他站在公子扶蘇的身邊道:“臣附議,國法必須要嚴明,若犯罪必追究,必不任用。”

扶蘇道:“兒臣算過自列國以來,楚地敗亡之後的項燕一輩還有不少人活着,那麼往上數三代人,這三代人中若有反秦之人,或是罪犯一律不得入仕需要嚴查。”

馮去疾看向皇帝。

要換作在封禪泰山之前,或許皇帝與丞相都會動搖,會再考慮考慮。

馮去疾覺得也恰恰是公子在這個時候提出了這個想法,要是再早幾年,那些齊魯博士還在的時候,恐怕又會寬容再寬容。

而現在,經歷了這麼多年的事,其實皇帝與丞相都已看清了齊魯博士的真面目。

公子在此時提起此事,是恰到好處的。

馮去疾覺得公子扶蘇真的長大了,以前的公子還是這麼小一個,現如今都能決定國家大事了。

嬴政沉聲道:“他們會反嗎?”

李斯道:“政令一出,恐怕不出五年,他們一定會反。”

扶蘇道:“那就讓他們反。”

嬴政站起身,朗聲道:“好,此事由丞相與扶蘇擬定章程,休朝之前頒佈政令。”

三人齊齊行禮。

嬴政離開了章臺宮,看起來皇帝的心情很不錯。

扶蘇道:“又要有勞老師了。”

李斯道:“臣定當全力相助。”

皇帝不用親自制定考試的制度,只需要知道這個制度的樣子就可以了,此事會由丞相李斯主持。

離開章臺宮之後,丞相李斯就匆匆去了丞相府。

扶蘇與馮去疾落後了一段距離。

馮去疾嘆道:“支教與考試,這纔是真正的書同文。”

扶蘇道;“說着容易,其實這事很複雜,朝中九卿恐怕都要爲此忙碌起來。”

“公子放心,臣絕不耽誤政令頒佈。”

又走了兩步,馮去疾看着李斯腳步匆匆的背影,低聲道;“朝臣越彈劾王賁,其實丞相心裡是不舒服的。”

“右相何出此言?”

“如果王賁不是太尉了,下一個太尉應該就是蒙恬了吧。”

聞言,扶蘇遲疑道:“除了太尉也沒有合適的位置了。”

不知爲何,說出這話時,扶蘇從馮去疾的眼中看到了同情,這位右相竟開始同情丞相了。

扶蘇道:“我近來看了不少關於賦稅的書,有些事想要請教右相。”

“臣……”

“不敢讓右相耽誤御史府的事,右相先去吧。”

馮去疾行了禮,走向御史府,此刻忽覺得公子扶蘇是這麼的諒解人。

半刻時辰後,馮去疾正在看着御史府的卷宗,就有一迭厚厚的紙張落在了自己的面前,而且還有好幾迭,大概是有上千張紙。

馮去疾道:“這些是……”

“這都是公子讓我們送來的,都是有關賦稅的,說是足足有五千張紙。”

“五千張……”馮去疾拿起其中一張,看了眼其中所寫的都是歷年的賦稅數字,神色麻木地道:“這都是公子所寫的?”

“倒也不是,是公子與張府丞所寫的。”

馮去疾撫須驚疑道:“張府丞不是在爲公子扶蘇算節氣與曆法之事?”

來人也是大口出着氣,他們是丞相府的官吏,是程邈的文吏,因一路跑來有些累,解釋道:“張府丞確實在幫着公子算節氣與曆法,閒暇之餘,公子還能算一算賦稅之事。”

馮去疾神色痛苦的扶着額頭,要將這些紙張全部看完,要多少時日。

耗費的精力尚且不說,這賦稅之策真不是他馮去疾所擅長。

再者說,依照公子今天在大殿所言,多半又是極其嚴格的賦稅。

原本以爲公子只是隨口一說,或者只是看了幾卷書有感而發而已,馮去疾真的沒有想到,公子扶蘇竟真的在鑽研這些事。

這就是大秦的公子,此生沒有別的愛好,就好治理國家的。

這樣的公子若是成了皇帝,恐怕滿朝的臣子都會累死。

馮去疾翻看着這些紙張,越發蹙眉,公子扶蘇是少府令又身兼太僕令,不僅如此還要幫助丞相處理那些每天都忙不完的國事。

公子是哪裡來的閒暇,能寫出這麼多的賦稅賬目,一個人的精力與一天的時間,怎麼能讓公子做這麼多的事,真匪夷所思。

丞相府內,公子扶蘇只是在這裡坐了片刻就離開了。

程邈問道:“最近朝中的老人是多了?”

張蒼想到了是須發花白的王賁,便頷首。

程邈又道:“難怪公子要支教,要考試選用官吏,原來早在以前公子就知道,到了如今的咸陽,人手一定會是青黃不接的。”

張蒼繼續執筆在文書上書寫着,沒有回話。

高泉宮內,扶蘇知道了馮劫去見王賁的事,馮劫本是代表皇帝去斥責王賁的,誰知馮劫斥責了之後,他就被王賁打了出來。

扶蘇吃着棗,看着兒子騎在鹿背上,想着這位岳丈多半是不願在太尉這個位置上久留了。

好像我這個公子成爲了少府令之後,他該做的事情也就做完了。

只要王賁離開了太尉這個位置,那麼從此以後王家這個家族也就指望着我這個公子扶蘇了。

王賁也就完成了王翦的囑託,將他們家族的後人,都交到了公子扶蘇手中。

想到此,扶蘇就覺得頻陽公他老人家當真是一隻老狐狸,實在是太狡猾了。

回高泉宮的原因是因王翦老將軍知道王賁的事之後,特意讓人送來了口信,向公子扶蘇賠罪。

扶蘇哪敢讓岳丈賠罪,將來人安慰了一番之後。

不僅不能接受賠罪,扶蘇親自帶着一些禮品去看望了王賁。

扶蘇走入王太尉府見到了穿着一身寬鬆衣裳,且盤腿坐在地上的岳丈。

田安收到公子的眼神,就將一碗麪放在了太尉的面前。

扶蘇擡頭看着岳丈家裡的陳設,其實這裡的陳設很簡單,一個大院子,還有一些兵器,這個院子還顯得有些小,遠沒有頻陽的老家大。

王賁睜開眼,看到了眼前的一碗麪條,就大快朵頤吃了起來。

扶蘇道:“父皇讓我來看看。”

王賁還在吃着面,嘴裡很忙,等將口中的麪條嚥下之後,他向着章臺宮方向行禮。

扶蘇還看到了牆上掛着一個犀牛皮製的皮甲,這上面還有些刀劃的痕跡。

“這是臣當年攻打大梁時,被一個魏兵偷襲,好在這犀牛皮甲擋了一刀。”

扶蘇拍了拍了這個皮甲,道:“果然結實。”

王賁道:“現在從南方送來的犀牛皮越來越少了,當年賣給西戎人的那些,也都是從諸國的府庫中搜出來的。”

扶蘇的目光從犀牛皮甲上移開,與這位岳丈說了棠兒又有身孕的事。

隱約可見,平日裡身處咸陽生活得如履薄冰的岳丈,他的眼角有了一些淚水。

扶蘇道:“王婆婆看了,說是已有三個月的身孕。”

王賁不住點頭,道:“好,好……好。”

(本章完)

第134章 長城之事第187章 李牧後人第189章 難題第184章 荀子門生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169章 東胡的滅亡第153章 告別第114章 韓舊地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156章 算術天才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28章 賀禮第168章 隴西第79章 善意第195章 治國爲樂的公子第102章 齊桓公的遺憾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23章 老秦軍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打賞)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74章 回咸陽第132章 了不起的耕戰第120章 登山第62章 婁敬第135章 北伐第158章 秋獵第96章 稂與張良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55章 學荀子者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199章 對下相的思念第68章 金車第136章 蒙恬的大勝第124章 美麗的貝殼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111章 暴雨第45章 平靜的冬季第138章 岳丈是很好的人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113章 東去第161章 學城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176章 舊楚的老先生第185章 寒冷的春季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90章 丞相三思第129章 戰爭預警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51章 一定還清第103章 隴上傳說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168章 隴西第188章 大試第18章 叔孫通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207章 狂到沒邊的敵人第150章 重聚第89章 軍報第183章 巴蜀大山第68章 金車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打賞)第98章 又聞第197章 新年第94章 墨子有言第141章 狡猾的戎商第199章 對下相的思念第81章 相會第143章 從北方歸來的博士第162章 缺一不可(補一章,明天再補一章)第149章 “還價”第163章 清醒第125章 反秦的項氏第74章 回咸陽第120章 登山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152章 秋冬的崤函道(先補一章,暫先補一章,明天再補一章)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1章 我的老師韓非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87章 田與棗第174章 進函谷關第71章 秦人古都第169章 東胡的滅亡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201章 心宿第27章 封賞第182章 章敬第38章 渠與田第67章 設宴第164章 嚴苛到三代
第134章 長城之事第187章 李牧後人第189章 難題第184章 荀子門生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169章 東胡的滅亡第153章 告別第114章 韓舊地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156章 算術天才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28章 賀禮第168章 隴西第79章 善意第195章 治國爲樂的公子第102章 齊桓公的遺憾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23章 老秦軍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打賞)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74章 回咸陽第132章 了不起的耕戰第120章 登山第62章 婁敬第135章 北伐第158章 秋獵第96章 稂與張良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55章 學荀子者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199章 對下相的思念第68章 金車第136章 蒙恬的大勝第124章 美麗的貝殼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111章 暴雨第45章 平靜的冬季第138章 岳丈是很好的人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113章 東去第161章 學城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176章 舊楚的老先生第185章 寒冷的春季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90章 丞相三思第129章 戰爭預警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51章 一定還清第103章 隴上傳說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168章 隴西第188章 大試第18章 叔孫通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207章 狂到沒邊的敵人第150章 重聚第89章 軍報第183章 巴蜀大山第68章 金車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打賞)第98章 又聞第197章 新年第94章 墨子有言第141章 狡猾的戎商第199章 對下相的思念第81章 相會第143章 從北方歸來的博士第162章 缺一不可(補一章,明天再補一章)第149章 “還價”第163章 清醒第125章 反秦的項氏第74章 回咸陽第120章 登山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152章 秋冬的崤函道(先補一章,暫先補一章,明天再補一章)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1章 我的老師韓非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87章 田與棗第174章 進函谷關第71章 秦人古都第169章 東胡的滅亡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201章 心宿第27章 封賞第182章 章敬第38章 渠與田第67章 設宴第164章 嚴苛到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