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缺一不可(補一章,明天再補一章) 用碎石砌成的圍牆,已有不少地方塌了下來,因這裡靠着黃河邊,也是風雨最大的地方,每當雨季黃河的河水漫上來,常常會淹了這間屋子的前院。
四周是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地,唯獨這間屋子四周沒有雜草,看來是時常有人在打掃這裡。
兩人就站在院前,就有一個老婆婆朝着這裡走來,她問道:“你們是什麼人?”
老婆婆多半是看不清人,沒看清眼前這兩人穿着官吏的官服。
張蒼道:“好久沒回來了,來這裡看看。”
老婆婆面朝這間屋子,她道:“當年公子扶蘇要建設潼關城,要挖敬業渠,就在這裡住了一年,老婦我的孩子常常能見到公子扶蘇,那時候的公子最喜這裡的河鮮了,我孩子抓了魚就要去獻給公子,他說啊……是公子給他們建設了新家。”
張蒼站在原地沒有說話。
老婆婆又道:“以前我們一家人是一貧如洗的,公子讓我們住在了潼關城的漂亮屋子,還能有個泥瓦匠的營生,每年夏收的時節渭南那邊的人呀,他們都會來這裡,這間屋子裡就會放滿糧食,那都是人們感謝公子的。”
說着話,這位老婆婆就坐在了院子前,像是要守着那裡,提防着張蒼與程邈,怕兩人走進去。
四周逐漸也有漁民看了過來,原來不止是這位老婆婆,這裡的漁民包括河對面的渭南新民,都在保護着這間院子。
程邈與張蒼離開了此地,公子扶蘇實在是在渭南太得人心了,這人心幾乎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真的……現在的程邈不會懷疑了,只要公子扶蘇振臂一呼,這渭南數十萬人真的會爲了公子扶蘇拼命的。
因從來沒有人如此愛民,從來沒有掌權者對他們這麼好。
程邈與張蒼處置完渭南餘下的事,就回了咸陽城去面見公子扶蘇。
今年這場秋雨攪了皇帝秋獵的雅興,也攪和了公子扶蘇掌權的雅興。
原本是扶蘇在主持國事,皇帝回來了之後,許多權力又回到了父皇的手中。
這秋雨沒完沒了,國事倒是很順利。
今年,章邯在河西走廊的開荒進度很順利,北方的蒙恬又加長了馳道的長度,重建了雲中郡,咸陽北郊的馳道直通北方的雲中郡,這條馳道全長一千八百里,是春秋戰國以來前所未有的軍事馳道。
章邯正在做的事也是前所未有的,他要在河西走廊開闢百萬畝田地,並且建設城池
這個農耕文明從來沒有變過,即便是在這個還有些野蠻的大秦也是一樣的,現實一次次佐證了扶蘇的想法,這片土地的年齡太長了,幾百年或一千年的尺度,對這片土地來說不值一提。
有些工程即便是提早幾百年實施,能夠收到的回報也是實打實的,這個文明的土地是最誠實的,如今的河西走廊還是一片水草豐美的地方,能夠開闢出百萬畝良田。
只要有足夠的人口,就能夠加以建設,農耕文明的巔峰就是一步一個腳印,靠着人們的雙手建設出來的。
扶蘇帶着張蒼與程邈走入學士府,學士府內一片昏暗,這裡的桌案甚至結了蛛網,灰塵落得遍地都是。
府外的秋雨依舊,也不是打掃這裡的好時候。
扶蘇看着這裡道:“去年的時候我應該給弟弟高行冠禮的,不過他遠在西北,我讓人將一個發冠送給了他,他不因耽誤了冠禮而着急,反倒是感謝我讓他行了冠禮,給了他發冠。”
聽公子這麼說,張蒼盤算一番,現在的公子應該是二十七歲了,而自己結識公子也有十二年。
張蒼覺得這十二年很漫長,這十二年是他這一生中,最忙碌且最疲憊的十二年。
扶蘇道:“有件事我還未與老師說過,我打算在明年就進行考試,此事我要告知天下所有的郡縣。”
程邈覺得公子扶蘇是不是有些着急了,他側目看向張蒼。
扶蘇又道:“此事我會與父皇商議的,張蒼……”
“臣在。”
“此地就先交給你打理。”
“臣領命。”
言罷,公子扶蘇就離開了。
直到公子走遠之後,張蒼與程邈還站在原地。
“你說公子會不會太過着急了。”
“着急嗎?”張蒼反問。
“你以爲如何?”程邈又問。
張蒼神色嚴肅的蹙眉道:“公子支教是爲了教化天下人,可天下人接受支教需要有一個目標,在敬業縣有不少公子所寫的書,在公子的書中有寫過動機二字,天下人接受支教的教化需要有一個動機,現在公子給了他們一個動機,這個動機是考試入仕。”
“以往的秦軍通過戰功換取田畝,可是如今的戰爭沒有以前這麼多,一場大戰前後還要等數年,支教則不同,人們知道考試能夠入仕,就能夠改變命運就會主動支持支教,你覺得到了那時候楚地的人們還會反對支教嗎?”
程邈恍然,道:“是因當初楚人反對支教夫子入楚,公子纔會如此做,一旦真有人通過考試入仕了,楚地的人說不定會將那些反對支教的人抓起來獻給官府。”
張蒼給了程邈一個你怎麼才知道的眼神。
程邈則是還在感動中,公子的城府實在是太深了,他這種心思簡單的人怎麼能看得出來……
“張府丞。”學士府外不知何時站了一個人。
注意到是丞相身邊的文吏,張蒼道:“我隨你去見丞相。”
自從北伐之後,張蒼就沒有回咸陽,這一回來就要去見丞相。
程邈與丞相李斯走得並不近,但看張蒼的表情,恐怕這一次見丞相也是不情願的。
丞相李斯要拉攏張蒼來保持與公子的關係。
只不過張蒼剛走到門口,又有一人冒雨匆匆而來,行禮道:“張府丞,王太尉請你吃酒。”
張蒼腳步停下,眼前一個是丞相的人,另一個是太尉的人。
這兩人撞見神色也是頗爲不友好,雙方就差打起來,來決定張蒼是去見丞相,還是去見太尉。
張蒼指向丞相的人,道:“他先來的。”
王太尉的人愣了愣,乾笑着。
張蒼的言外之意是對方先來的,你要是把丞相的人打趴下,他也能先去見王太尉的。
王賁的人沒有當場動手,而是道:“請不到張府丞我也沒臉回去見太尉,我們太尉也不爲難丞相,張府丞先去見丞相,我就在丞相府外等着。”
張蒼點頭,這纔跟着人離開。
秋雨依舊,張蒼見到公子扶蘇在學士府門前留了兩把傘,傘是咸陽城的一個新東西,如今只有宮裡纔有。
張蒼拿過其中一把傘,另一把多半就是留給程邈的。
“走吧。”張蒼一手撐着傘,一手做了個請的動作,讓對方帶路。
從學士府離開,出了宮門之後一路去了丞相李斯的府邸,在進入丞相府之前張蒼回頭看了一眼,見到了王太尉的人真的就等在門口,一副不見到人不肯走的樣子。
“張府丞?”
聽對方催促了一句,張蒼入了府邸內。
府邸的正堂,李斯正在看着自己七歲的孫子寫字。
張蒼走入正堂行禮道:“丞相。”
李斯道:“去見過公子了?”
“見過了。”
李斯先讓孫子離開正堂,又道:“這孩子如今在學隸書,如今潼關的人都在學隸書,這隸書字體工整,皇帝也喜歡。”
張蒼躬身身子,不知道該怎麼接話,乾脆此刻就閉口不談,等丞相問別的事,丞相問一句,他回一句話。
李斯道:“馮去疾說公子答應了,讓他教導小公子,呵呵……想爲公子效命的人數都數不清啊。”
言至此處,李斯道:“公子與你都說了什麼,有什麼需要老夫相助的。”
公子需要什麼丞相都會盡力滿足,說來這麼多年丞相鮮有反對過公子的決定。
張蒼行禮道:“公子說要進行考試。”
“考試?”
“是的。”
李斯眼神盯着張蒼,提起了精神,又道:“怎麼考試?如何考試”
張蒼道:“公子只是說會先與皇帝商議,多半之後就會告知丞相的。”
李斯看向身側,一旁的人慌忙回道:“公子從學士府離開之後,就回了高泉宮,沒有見公子去章臺宮。”
聞言,李斯又頷首,他覺得需要做好準備,提前參與到公子的謀劃中,要比馮去疾他們更早,這又是幫助公子掌權的一個機會,距離皇帝更近一步。
只有公子扶蘇真的成了大秦的下一個皇帝,李斯才覺得能夠睡得踏實。
“你覺得公子的應試之策如何?”
張蒼道:“我以爲……既然有了支教,考試就勢在必行,支教一定需要考試,沒有考試的支教,就像是失去了弓箭的騎兵,只能馳騁卻不能殺敵,支教於考試而言,唯有支教施行才能夠對天下讀書的人進行一場考試,從而入仕。”
屋外依舊下着雨,正堂內能夠清晰聽到雨水落在屋頂的響動。
李斯道:“如此說來,這支教與考試,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甚至可以決定什麼樣的人能夠入仕,確定戶籍來歷以及祖上身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