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

說完這話,陳佑心中忐忑,但臉上依舊保持着一副爲楊邠着想的神情。

兩個真誠無比的人就坐在這書廳之中安靜對視。

見楊邠久久不迴應,陳佑心中打鼓,不曉得楊邠會是什麼個心思。

現在開封府內沒有趙元昌親信兵馬,就相當於仙人傳說中的高手拼命飛昇之後,內力盡消仙力未升,正處於最虛弱的時候。

楊邠本就喜歡攬權,遇到這麼個好時機自然不會放過。

至於說趙元昌會不會事後算賬,就看楊邠在這段時間能將多少權力攥到手裡了。

這個時代畢竟武力爲尊,就算平常時候,在軍中有影響力的樞密使都不怎麼動。等楊邠拉攏更多的軍頭,再想動他就得考慮會不會讓那些軍頭在驚懼之下扯旗造反了。

陳佑現在的任務就是儘量阻止樞密院朝侍衛親軍伸手,同時儘快同侍衛親軍的幾個軍頭商議好,留下一些關鍵的位置給趙元昌將要調入開封的嫡系。

要是讓樞密院來主導此事,怕是會擠掉趙元昌想得到的那些空位。

三位樞密在軍中可都是有自己的基本盤的,誰不想讓己方派系壯大,同時增加自己在派系中的領導力?

當然了,讓陳佑一次性攔住三位樞密是不可能的,相比之下吳巒是趙元昌能夠信任的,故而之前趙元昌告訴陳佑有事可以同吳巒相商。

這些道理,陳佑懂,楊邠自然也懂。

陳佑的那個歷史上,楊邠此人可是直接對皇帝說“陛下但禁聲,有臣在”的猛人。

而現在,要不是趙元昌連滅兩國,武功頗隆,楊邠很可能會以樞密院的名義公佈名單之後再請示趙元昌,根本不會同陳佑在這裡磨嘰。

就在陳佑感覺氣氛凝滯,想要開口換個話題的時候,楊邠開口了:“將明啊!”

這一聲卻是語重心長。

陳佑一個激靈,恭敬應道:“楊公請講。”

卻見楊邠嘆了口氣:“這天下,也亂了七八十年了啊!”

不明白楊邠爲什麼突然說起了這個,陳佑也只好附和道:“天下疾苦,我等當輔佐官家早日平定戰亂纔是。”

“是啊!”楊邠感嘆一聲,看向陳佑:“如今大行駕崩,正是風雨飄搖之時,我等當勠力同心纔是。”

陳佑心裡暗自撇嘴,楊邠嘴上說得好,還不是要爭權奪利。

大哥不說二哥,他陳佑也是這般心思,不過楊邠既然說出這大義凜然的話語,他也只能贊同。

卻沒想到楊邠繼續道:“聽聞將明乃是軍旅出身?”

聽到這話,陳佑一陣驚奇,怎麼又換話題了?

心中疑惑,臉上卻依然保持着恭敬:“好叫楊公知曉,區區不才曾在南平國當過一陣禁軍將軍,倒沒經歷過多少戰陣。”

楊邠點點頭:“不知將明以爲,若欲掃平宇內,何者爲重?”

陳佑皺眉思忖,各種答案都過了一遍之後,才謹慎道:“可是兵馬?”

楊邠不置可否,不過臉上的神情也能看出來他對這個答案並不滿意。

只是他卻沒有評說,不等陳佑再次開口,便道:“將明啊,你年紀輕輕便居高位,乃是官家倚重之人,日後更當爲我大周棟樑。”

陳佑心中疑惑更甚,連忙謙遜道:“楊公此言卻是折煞小子了。”

楊邠笑道:“此皆某心中所想,無一虛假之語。”

說着,更加語重心長道:“我老了,只能在這汴梁城裡做一些邊邊角角的事情。你們這些年輕人當放眼天下,奮發進取才是!”

陳佑撇撇嘴,他也只是外表年輕罷了。

不過也知道楊邠說得這番話是什麼意思了,繞了這一大圈子,無非是說陳佑這樣前途遠大的年輕人不應該侷限在這衙門中勾心鬥角,而應該去做那些能夠影響天下的大事。

陳佑自問,若是自己真的是二十出頭驟登高位,沒準真的能被楊邠這一番鼓動攪得心潮澎湃激動不已。

只可惜他不是。

他的工作經歷讓他明白,再遠大的目標也得從細微之處一步一步做起。

就拿他現在的任務來說,如果不能控制住侍衛親軍,真要起了戰事,這羣軍兵能不能調動就是個大問題。

別搞得跟清末軍閥一般,開拔、戰鬥啥的都要先給錢。

真到了這種地步,皇帝還是先抹脖子算了。陳佑這個穿越者也早點找塊豆腐撞死,實在是丟不起這個人。

但楊邠都說到這種程度了,陳佑也不能直接拒絕。

畢竟堂堂樞密使肯耐着性子跟陳佑這麼繞彎,那就證明楊邠其實也不想同趙元昌鬧僵,這對他沒好處。

想到這一層,陳佑糾結一陣,腦中突然靈光一閃,當即開口道:“相公說得是。說起來,下官自蜀地來京,蜀地那邊降卒頗多,同中原又頗難交流,總是擔憂蜀地軍兵不足以彈壓。”

“哦?”楊邠驚奇一聲,隨即陷入沉思。

“官家是何想法?”

聽到問話,陳佑連忙道:“下官尚未奏報官家,茲事體大,下官位卑言輕,不敢胡言。”

楊邠“嗯”了一聲,右手食指無意識地敲擊着桌面,顯然是在衡量得失。

“這制置使之職,乃是先帝定下,且是爲防止有賊子據地自守,怕是不當改。”

楊邠這話語好似是在反對,陳佑聽後卻鬆了口氣。

陳佑的想法是,多劃幾個外鎮出來,用這幾個外鎮名額來換取楊邠在侍衛親軍上的讓步。

楊邠這麼說,那就是有些意動了,現在缺的就是一個能說服趙元昌的理由。

陳佑雖是倉促想到,但等待的這一會功夫,已經有了大概的想法了。

整理了一下思緒,當即道:“相公明鑑,這制置使領兵不理民,當是預防節度割據之事。”

楊邠點點頭,聽陳佑繼續說。

“然則四制置使,皆轄十數州兵馬,雖不涉民政,然人吃馬嚼、日常供給,地方州縣怎會不被影響?”

楊邠不由皺眉:“外糧難運,唯有就地取食。”

陳佑也點頭:“正是如此!制置使司兵強馬壯、食於當地,一旦有事,又與節度何異?”

是啊!手裡有兵,當地有糧,真要是有事了,不配合的官吏直接殺掉,這不就是新鮮出爐的節度使了?

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
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