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

兩個孩子就是這樣,有時候會兄弟情深,有時候又會互相嫌棄,陳佑早就習慣了。

盤兒都暈船了,陳佑不好還讓他去陪魏王。失禮不失禮另說,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兒子自己心疼,他對魏王的重視可沒有超過自家兒子。

好在船上還有備用的艙室,陳佑把妻兒安頓好便去向趙德昭解釋盤兒暈船不能相見。

盤兒暈船時間不長,吐啊吐啊地就吐習慣了。

從洛陽到廬州,水路大概十五到二十天,陸路要五天。這近一個月的時間不能浪費,跟在船上的師傅們該表現出自己的作用了。

一個人受苦是真的苦,兩個人一塊受苦就可以苦中作樂,正好陳衡五歲,便跟着趙德昭一塊學習。

陳佑給他們安排的課程就四個:識字、寫字、算術、觀察。

識字寫字不必多說,要說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多了阿拉伯數字——陳佑給它起名叫做簡易數字,現在還沒傳播過來的阿拉伯數字同陳佑推廣這些有些差別,還沒演化到這麼成熟。

算術都是簡單加減,觀察則是每天記錄一件事或者一個事物,趙德昭還好,絕大部分常用字就能認得,陳衡認得字比較少,便口述讓師傅代筆。

他倆每天的記錄都是陳佑來批改,看兩個方面:有沒有不通順的地方、能不能把事情或是事物描述清楚簡潔。

等一衆人終於抵達廬州時,兩個孩子在觀察課上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三月的最後一天,魏王車駕抵達廬州和壽州邊境。

盧仲彥、冉益謙,以及許竹林、魏仁浦等人,一干王府、都督府、節度使府院、廬州官員,全都等在邊境。

綵棚早就紮好,地面也鋪了黃土撒了清水,諸人皆是身着公服,乘着不同等級的輿車。

西北方向的官道上煙塵越來越大,越來越近。

終於,在諸人焦急的等待中,清道騎手擎旗飛奔而來:“揚州大都督、魏王車駕到!”

這些騎手很快越過諸官員,盧仲彥等人不敢怠慢,紛紛下車立於道左。

接連三波騎手經過此處,然後是幰弩、青衣、戟、幡、護衛、鼓樂、節、槊、馬等鹵簿內容,這一去就有百多人。

終於,在六名持刀騎士的護衛下,魏王所乘四駕象輅來到諸人面前,緩緩停下。

之後,整個鹵簿,包括後方的車騎步軍漸次停下。

諸官皆拜:“拜見揚州大都督、魏王!”

陳佑掀開障塵,伸手扶着趙德昭站在車上。

只見趙德昭小臉繃着,努力做出嚴肅的神情。

他做了一個深呼吸之後,用最大的聲音喊道:“諸君免禮!”

“謝大王!”

諸人再拜而起。

趙德昭仔細回想之前陳佑的叮囑,再次道:“吾受皇命都督軍事,不敢勞民,諸君且隨吾至合肥。”

“喏!”

趙德昭退回車中,陳佑放下障塵後,他有些緊張地看向陳佑。

陳佑注意到他的目光,臉上帶笑點頭道:“做得不錯,有大都督的樣子了。”

趙德昭嘿嘿一笑,露出得意的神色。

車駕重新出發,盧仲彥等人也紛紛登車,快馬加鞭來到清道前方,按照品級職事有序前行。

廬州諸官迎接魏王的地方立合肥縣城不過五十餘里,加快速度之後總算在夜幕降臨之時抵達縣城。

前一日任喜已經帶着一干僕役趕到魏王府掃灑清理,入城之後徑直前往王府。

陳佑一家住的節度使府就同王府隔着一堵牆,現在牆上還開了一道小門,方便陳佑進出王府。

王府的主人的確只有趙德昭這麼一個六歲孩子,但他的那些老師都住在王府,是以不必擔心有沒有人氣。

兩府隔了一條街就是府衙,那裡是揚州大都督——當然實際上是陳佑——日常辦公之處,至於廬州知州冉益謙,他身爲魏王府和都督府僚佐,在府衙當中有一間單獨的書廳。

由於魏王年幼,城中官員沒有舉辦什麼接風宴,除了日暮時分那隊十分龐大的鹵簿隊伍,魏王入城對普通居民來說勉強算是悄無聲息,只是府衙邊上多了兩座衙門和節纛旗戟。

歇了一晚,次日一早,陳佑來到王府請魏王上衙。

書廳之中,趙德昭坐於主位,陳佑在他旁邊加了一套桌椅。

今天是要一一接見僚屬,所以趙德昭必須在這裡,以後日常辦公,除非他學習之餘有空閒,否則出現在這裡的次數會非常少。

要是什麼事都要趙德昭來做的話,還要陳佑這麼一個長史作甚?

第一個進來的是盧仲彥,他現在統領廬州兵馬,同時身爲都督府司馬的他也有理由插手民政。最重要的是,他是趙德昭的舅舅!這是趙元昌信任他的基礎。

“參見大王!”盧仲彥先朝外甥行禮,然後朝陳佑抱拳:“參見節使。”

盧仲彥之前在洛陽,只不過由於要負責廬州這邊的軍事,所以提前來這邊梳理軍隊。

陳佑年前回京時曾約過盧仲彥,結果盧仲彥裝作沒看見,全然沒有從前的親近模樣,着實叫他尷尬無比。

不過這事本就是他不佔理,雖說不上鴻雁傳情,但他同盧雲華書信往來牽扯頗深。再加上可能是距離產生美,眼看着盧雲華都二十歲了竟然不願意出嫁,盧仲彥不生氣纔怪。

陳佑想着這些有的沒的,這邊甥舅二人簡單的幾句場面話已經說完,趙德昭看向陳佑:“陳師可有什麼要說?”

回過神來,陳佑輕咳一聲,收斂神情問道:“盧司馬來此有些時日了,治下軍兵如何,可堪一戰?”

“守城有餘,野戰不足。”盧仲彥沒有絲毫停頓,“如今保信軍說是一萬五千人,可用者止八千餘。便是算上大王三千親衛,短時間內也不能對外用兵。”

陳佑聞言皺眉,又問了幾個比較關鍵的問題才結束。

之後趙德昭按照陳佑的叮囑勉勵盧仲彥幾句,便讓他離開。

陳佑沒有急着召下一個人,提筆記下關鍵字詞,又考慮了一陣才繼續喊人。

第二個是冉益謙。

這又是熟人。

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
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