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

陳佑聽了輕輕一挑眉,難道自己職位換了?

正想着,就見打頭的這軍士解下身後揹着的包袱放到一旁的桌几上,打開包袱,只見裡面塞的是布團。

緊接着,撥開布團,取出一個四寸多長的的布袋。

解開繫上的布袋口,取出一花綾卷軸。

軍士這才雙手捧着卷軸恭敬地遞給陳佑:“這便是司馬的敕命。”

陳佑接過卷軸緩緩展開。

門下開頭,年月日結尾,跟着一溜排的“宣”、“奉”、“行”。

正文內容不過幾句話,陳佑看在眼裡的更是隻有這麼一句:授明威將軍、秦王府司馬。

相比於現在的節度府行軍司馬,升了兩階,且多了明威將軍這個散官。

只是,爲何還是以武散官任文職?

想不通、想不通。

陳佑將聖旨卷好,這時另外兩個軍士也解開了自己揹着的包裹。

轉頭看去,一包是緋色公服,另一包則是一個布袋和兩個信封。

見陳佑收起聖旨,那軍士再次開口道:“殿下吩咐小的東西送到之後就跟着司馬!”

“嗯。”陳佑擺擺手,對身後的丁小驢道,“給他們整出一個房間,先下去歇着。”

待丁小驢帶着三人離開,陳佑先打開布袋。

是一枚小巧的銅印,寸許大小,鼻鈕。翻開來看,陽刻篆書“秦王司馬印”。印身上還刻着一行小字:錦瑞三年四月十七,甲四。

看到這裡,不由嘿然一聲。這印還是新鑄的,那“甲四”應該是鑄工的代號。

將銅印重新裝入布袋繫到腰間,再看兩個信封。

一個是自己的告身,沒什麼好說的。

另一個則是趙元昌的信。

趙元昌在信裡簡單地說了一下他受封秦王以及任七州都督的事情,然後讓陳佑接到信之後趕回江陵,也就是原來的南平城。至於趙普、潘美,則等朝廷任命的刺史赴任之後再回去。

事情剛開了一個頭就得離開,陳佑有些不捨。

不過這種情緒沒有留存太久,他的注意力就放在趙元昌的職務上了。

按照趙普所說,趙元昌優勢已經那麼大了,再加上這次順利拿下南平,竟然還沒能拿下儲位。這不會是要被翻盤的節奏吧?

之前跟着的南平王倒了,難道這新出爐的秦王也要完蛋?

這一刻,什麼憂國憂民、什麼心懷天下全都丟到一邊去了,還是先想法子把秦王扶上皇位纔是!

想到這裡,陳佑自嘲地搖搖頭。

這可是五代中期啊,要是其他穿越者來,恐怕想得是怎麼自己建國爭霸。

只是他有自知之明,前世雖然各種書籍看過不少,戰略類的遊戲也玩過,但真要他指揮軍陣作戰,不一定能成。反倒是在官場上勾心鬥角來得比較熟稔,也算是術業有專攻。

將敕命、告身、公服等收好,陳佑派人請來趙普、潘美。

不多時,趙、潘二人來到二廳。

一番寒暄之後,陳佑將趙元昌的書信遞給二人。

兩人傳看書信之時,自有僕從奉上茶水,陳佑便端着茶盞坐在椅子上靜靜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走。

待兩人看完書信之後,陳佑率先開口道:“我這次得蒙大帥推舉、官家賞識,給了一個秦王府司馬的差事。”

趙、潘二人皆是一愣,隨即拱手笑道:“恭喜將明兄!”

陳佑連連擺手:“現在還不是恭喜的時候。”

說着,他臉色嚴肅起來:“想來二位也看到了,此次大帥雖有滅國之功,卻受命都督七州軍事,着實讓人憂心。”

趙、潘二人也不是旁人,皆是趙元昌心腹,自然知道陳佑說這話是什麼意思,當下臉上笑意也漸漸消失。

靜了一會兒,潘美道:“將明兄何必憂慮,大帥如何說,我等如何做便是!”

趙普在一旁搖頭道:“我等身爲大帥下屬,自然要爲大帥分憂。”

潘美嘿然一聲:“我看啊,你們是被歸州這些雜務迷了眼!”

陳佑奇道:“怎麼說?”

潘美搖頭晃腦道:“當今亂世,兵馬在手方是正理。前有樑、唐、晉三代,但見藩鎮造反,不見文臣擁立。”

說到這裡,潘美果斷住口不言。

然而陳佑、趙普已經猜到他想說什麼了,兩人不由面面相覷,然後笑道:“確實還是仲詢看得明白!是我等多想了!”

此時陳佑疑慮盡去,爽朗拱手道:“既然如此,明早我便出發。這歸州便交給則平和仲詢了!”

趙、潘二人亦是拱手道:“將明放心便是!”

各自歸去不提,次日一早,陳佑帶齊物事便領着家兵,會同那三個軍士騎馬趕往江陵。

這快馬加鞭和大隊步行自不能比,三四百里的路程,早上出發,下午就到了。

進城之後,沒有急着回府,而是在三位軍士的帶領下徑直趕往秦王行營。

這秦王行營就是之前的中軍大營,只不過現在節度使儀仗都送去給李繼勳了,府內之前樹立的旌節大纛此時都不見蹤影。

只是甲兵執杖如故,威嚴未減半分。

趙元昌在書房內接見的陳佑。

一進書房,陳佑立刻長揖到地:“司馬佑參見秦王殿下!”

“哈哈!將明快起!”趙元昌受了一禮,然後起身將陳佑扶起來。

重新落座,趙元昌打量着陳佑,笑道:“今次我兄弟三人一同封王,你可知你乃是三王府上唯一一個官家任命的王府官?”

聽了這話,陳佑連忙站起來,一臉感激地朝汴京方向拱手道:“這都是官家器重!”

之後,又朝趙元昌一禮:“亦是大帥提拔!佑之能力,實在當不得官家和大帥如此看重!”

“當得!當得!”

對於陳佑的態度,趙元昌十分滿意:“坐,不需要站着說話。”

待陳佑坐下,趙元昌這才收斂笑容問道:“如今將明乃是我王府唯一的官員,不知你作何想法?”

聽得此話,陳佑心頭一凜,這是在考校了!

當下打起十二分精神,沒急着開口,而是仔細思索應該怎麼說。

趙元昌也沒催促,只是緊緊盯着陳佑。

良久,陳佑開口道:“大帥,屬下以爲,當前之要,乃是求賢與練兵二務!”

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
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