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

在衆人注視下,村長嚅囁着不敢直接開口,

身周男女老少也都沉默着不說話,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村長身上。

村長沉默的越久,蒯新彥越感覺要出大事了。

這一刻,他不由開始懷念沈希聖:允臣怎麼一點小事都幹不好!

要是他早知道東河村有問題,就把東河村當作一開始安排的地點了!

也不對,湘潭縣裡面有問題的村子多得是,只能選擇問題最大的一個村子來打掩護。

沒準東河村問題沒彭山村那麼大呢。

蒯新彥這樣安慰着自己,然後輕咳一聲,擺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用顫抖的手指點了點荒草遍佈的閒田,然後指點着村長,恨鐵不成鋼地喝問道:“這這這,到底怎麼回事?”

村長低着頭,被蒯新彥的手指戳到胸口,才猛然把手中鋤頭一丟:“算逑!”

他這動作把喬校尉等人嚇了一跳,差點就拿着刀槍朝他身上招呼了。

好在他及時開口:“小民也就直說了,河邊的這一片地啊,全都是向官人家的。向官人在外地做官,縣裡鄉里都有臉面……”

“你別胡說!”

蒯新彥驚恐地打斷村長的話。

他指着村長,滿臉委屈地看向寧強:“參政!這……他他他,我,下官不知道這件事啊!真的不知道向家在東河竟然有地!”

一聲聲如杜鵑泣血,一句句似竇娥鳴冤。

蒯新彥還能堅持的唯一動力,就是他真的不知道向家在東河有地這件事了。

“嗯。”

寧強面無表情地點點頭,看着村長:“你繼續說。”

見他如此,蒯新彥是真的絕望了。

他身子一歪,整個人倒向身邊主簿。

只是沒想到他這麼一靠,連他帶主簿,兩個人一同倒了下去!

慌亂間扭頭看去,主簿此事面色煞白,整張臉都在顫抖。

再旁邊的縣丞、縣尉,反而是一副幸災樂禍的姿態。

他懂了,他一切都懂了!

“原來是你!”

蒯新彥咬牙切齒,從泥土地上翻身揪住主簿的衣領,正要喊出一番“與邪惡官員不共戴天”的聲明,就被寧強止住了:“安靜!”

所有人都聽着村長繼續介紹:“本來咱村都是向官人家佃戶,前些年清田,向官人家主動繳納隱田,也叫我等不再做佃戶。官府給一家分了兩畝地,咱又自個兒開了一些,前些年可以租傢伙什,又多開了些,就是村子南邊那些地。

“可惜後來就停了,沒了租來的傢伙什,活幹不完,又只能拋掉些地,最後連吃飽飯都難。去年向官人家又找到村裡,說是隻要村裡幫着把河邊這一片地種好,就一戶給一套傢伙什,到今年還能分到一些個糧食。種一百畝地,收成之後村裡能落下十畝。

“有了傢伙什,加上向官人家給的糧食,村裡將將能吃飽飯。”

寧強安靜的聽着,雖然村裡人被壓榨,但認真說來,向家沒有違反政策。

東河村的村民不是佃戶,他們只是在幫向家打長工,雖然收入似乎比佃戶還少,但他們有選擇不做的權力。

單單如此,不是什麼大事,最多就是向家在他寧強這裡上了黑名單。

寧強瞥了眼惶恐的主簿。

問題的關鍵點在於,是什麼,逼着村民們必須選擇當這個不是佃戶的佃戶?

他出聲問道:“你可還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你們不能租農具的?”

“大概是前年春天就不能租了。”

“前年。”

也就是興國三年。

寧強對這個時間點印象很深刻。

興國三年春天開始,他在治安寺主持開展名爲“嚴厲打擊劣紳惡霸”的行動。

快到年底的時候,宋州發現涉及農具租賃的大案,治安寺在有司的配合下重點關照各州相關事宜,發現了一大批類似案件,當時提舉諸州農事的宋杞言匆忙之下叫停農具租賃的政策。

也就是說,東河村提前大半年就沒法租賃農具了。

那麼,這個“向官人家”……

他扭頭看向身後關鵬遠:“向家在何處爲官?”

關鵬遠在剛一抵達潭州,就開始調查潭州有名有姓的官員豪強了,此時聽到問話,稍一回憶立刻答道:“湘潭向氏爲官者二人,一是戶部度支員外郎向博愷,一是道州司兵參軍事向博朗。”

“興國二年末,向博愷任何職?”

關鵬遠稍稍沉默,趕忙道:“我回去就叫人查清楚。”

“嗯。”

寧強輕哼一聲,擡頭看了看太陽,對村長道:“看天色也不早了,先回村吃飯,咱們邊吃邊聊,免得耽誤你們勞作。”

村長臉上浮現出難以置信的神情,隨即彷彿釋然一般點頭:“聽官人的。”

一行人轉身朝村子走去,寧強和村長走在最前頭,一邊走一邊聊。

而渾身脫力的蒯新彥和主簿則是被禁軍提溜着跟在後頭。

“若是正常勞作,一個成年丁口一天能幹多少畝?”

“要是這傢伙什隨便用,一兩畝沒問題。”

侍弄農田是有時效性的,不可能說這個月要播種,我提前一個月去鬆土——下幾場雨來幾次大太陽就白乾了。

一般三五天差不多是一個週期。

也就是說,一個成年丁口,沒有牲畜的情況下,侍弄五畝地已經算多的了。

就稻而言,正常年景一畝平均產米二石。一丁一季能收穫十石。

成年男子算上勞作,一天消耗糧食一升多,十石夠吃六七百天。

但人不能光吃米,再考慮到女子小孩和老人,以及各種稅賦和意外支出,一戶人家,辛苦一年省吃儉用,收支平衡已是不易,略有盈餘更屬難得。

按照村長的話,這還是金屬農具隨便用的情況下,如果沒有金屬農具,或者官府稍微嚴苛一點、年景稍微差了一點,入不敷出纔是常態!

寧強越同村長聊天,越覺得取消徭役是正確的,分級稅制減輕農民負擔是正確的,租賃鐵農具是正確的!

只有這樣,才能減輕農民負擔,纔有開展陳平章所說的那個“義務教育”。

否則,飯都吃不飽,哪家會放半個勞動力去學習?

尤其是這種學習很難有直觀的收益。

他寧行仁,一定要行此大仁之事!

寧強腦子裡轉着種種念頭,腳步不由加快。

就在此時,弓弦振動之聲響起,箭矢破空之音傳來!

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
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