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

話音落下,殿中文武,除了一些跟邊軍利益牽扯較大的將領外,大多數官員心裡的想法都是“終於來了”!

邊軍將校擅起邊釁,這樣的事情早有官員說過,但拿到朝會上來直言,也就只有董成林這般人能做出來。

是好是歹,兩府宰相甚至天子必須給出一個結論。

宰相席位上,巴寧泰看了看王彥川、竇少華以及江夏青。

在他看來,董成林早不提晚不提,偏偏選擇這時候來說這件事,必定是某些人在借刀殺人。

那麼陳佑會如何迴應呢?

不止巴寧泰,其餘幾位宰相也都在等着陳佑發話。

大多數時候,“雖然於國有利,但施行起來會得罪一大批人”的決定,都是陳佑代表兩府表態的。

這也是陳佑威望逐漸壓過巴寧泰等人的原因之一。

不過沒等陳佑開口,就有禁軍將領先開口了。

“董大夫這話說得太對了!”

南城近衛司副都指揮使党進梗着脖子高聲叫道:“就是因爲兩府善政,纔有渤海海軍在日本的功勞!”

很明顯,他把董成林的話理解成好話了。

雖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可的確叫董成林不知道該怎麼接下去。

這邊董成林皺眉思考怎麼避過党進的胡攪蠻纏,那邊党進又繼續說話:“官家!臣党進雖是個武夫,也知道忠君報國,聽說四面大將一個個立下功勞,臣也想帶兵出征,爲官家平滅蠻夷!”

就在大家以爲邊將擅自出兵的事情要被糊弄過去的時候,董成林突然喝問:“黨將軍究竟是爲了報國,還是爲了立功?”

“怎麼?我立了功就不是報國了?”党進立刻站起來,“窮酸措大管好自個兒,莫要插手咱們武夫軍事!”

他這地圖炮一放,負責朝會秩序的殿中侍御史立刻厲聲指責其君前失儀。

党進倒沒有硬頂,直接跪拜在地,口呼陛下、平章,請求恕罪。

當然嘴裡卻不服軟,一直說着諸如“自己想要爲國立功,怎麼就不算是報國”之類的話。

旁人的觀感暫且不知,趙德昭倒是覺得党進此人憨厚耿直,暗自記在心中。

不管如何,有董成林和党進這麼一攪合,很難再順理成章地從選人用人上牽連到陳佑。

最終被陳佑以“讓庶務司調查”結束這場爭論。

這幾乎就是明言暫且不管了,党進十分得意地朝董董成林咧嘴大笑。

董成林對此結果頗爲不滿,但党進在旁邊胡攪蠻纏,屢屢打亂他的節奏,也叫他失去了在朝會上繼續糾結此事的心情。

按照事前安排,接下來應該討論各地學政事宜。

不過正如陳佑之前反駁竇少華所說的那樣,朝會上隨時都會有突發情況。

竇少華坐在前面正對着參與朝會的文武官員,他們有什麼小動作能看得一清二楚。

眼見部分眼熟的官員眼神交流越來越頻繁,竇少華明白,他們這是要出手了。

自以爲被馬如風耍弄之後,他已經打算真心實意的請辭,不過想到馬如風之前所說的話,還是懷有一絲希望,同時也不想讓逼得他到如此地步的陳佑太過輕鬆。

於是,眼看着馬如風一幫人即將動手,竇少華先行起身朝趙德昭一禮,從袖中取出一份奏表:“啓稟陛下,臣年老體弱,舊疾復發,恐不能盡心王事,欲乞骸骨歸鄉,還望陛下恩准!”

知曉內情的馬如風愣住了。

他本以爲找竇少華配合已經沒戲,誰能想到臨到頭了竇少華會給他送上這樣一份大禮!

完美的助攻!

馬如風心中大定。

可能這就是得道者多助吧!

不管底下一干官員作何想法,趙德昭此時卻非常糾結。

昨天上午,他同意拜魏仁浦爲宰相時的想法是換了竇少華,可江夏青過去說了一通增加一個宰相的好處後,他又猶豫了。

一天過去,仍沒有下定決心到底是再冊命一位新的宰相,還是索性讓竇少華留任。

能做決定的天子沉默不語,整個宣政殿內鴉雀無聲。

沒有人敢表現出不耐煩,但長久的沉默還是讓人感覺到不正常。

不知過了多久,一聲嘆息從御座上傳出,緊接着是趙德昭的聲音:“竇卿勞苦功高,當加少保。”

這是建隆改制之後,第一次任命少保。

當初趙德昭想要任命陳佑爲少保,被陳佑以三師三孤不任實職拒絕了,如今任命竇少華,意味着同意他請辭。

最後一絲希望消失,竇少華整個人都似乎矮了一截,失去了精氣神。

即便如此,他依然恭敬行禮:“謝陛下!”

之後轉身,跪坐席上,瞥了一眼馬如風,便微微垂首,不言不語。

殿內安靜一瞬,馬如風立刻站出來:“啓稟陛下!左補闕臣馬如風斗膽奏請陛下納妃嬪,蕃子嗣,以安天下!”

少年人的喜惡來得快去得也快。

即便趙德昭前天對馬如風不滿,現在看到馬如風主動站出來提出讓他納妃,心中暗自感慨:“不愧是馬忠武之後,真乃忠臣也!”

當然臉上依然嚴肅,點點頭正要順勢命令有司擇選適齡女子,卻見一綠衣官員站起來高聲道:“世人皆知,陳平章門下學子研究發現未冠之年而早行閨房之事,易傷身夭壽。馬補闕請天子納妃,居心不良!”

叱責完馬如風,此人立刻朝趙德昭行禮:“陛下!匭使院丞臣蘇希彥請誅賊臣馬如風!”

話音剛落,陸續有官員起身:“請誅賊臣馬如風!”

轉眼之間,就有三十多位大小官員起身。

雖都是五品以下,但人數如此多,叫趙德昭面沉如水,眉目間隱含怒意。

魏仁浦皺眉盯着馬如風,又看向蘇希彥,大概明白了他們的想法。

龐中和擔憂地看着滿臉肅然的陳佑,他一時半會也想不到反制措施。

畢竟蘇希彥說得是實話,只要承認這一點,再堅持天子應該此時納妃,那就是想要謀害天子!

而不承認這一點,且不說馬如風一幫人會不會想法子驗證此事,單是對書院師生積極性的打擊就是陳佑不能接受的。

陳佑這邊還沒動作,馬如風卻十分堅決地看着陳佑開口:“臣不知此事,卻也曉得是藥三分毒。天子子嗣乃固國之本,豈能因噎廢食!下官在此斗膽問平章事,少年人早行閨房事,可果是傷身夭壽,少年生子又有多大妨礙,平章事又是否要阻止陛下納妃?”

好話歹話都被他說盡了,尤其是“是藥三分毒”一句,看起來分明是要給陳佑一個臺階下。

所有人再一次看向陳佑,等着他的迴應。

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
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