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

仔細聽完羅彥贇的問題,韓寅韜低頭思索一番,才慎重答道:“按律當杖一百。”

陳佑看向羅彥贇,他對律令條文啥的不熟悉,只能問專業人士。

其實羅彥贇也不太熟悉,但他看了書,知道答案。

見陳佑望過來,羅彥贇點頭道:“正確。”

隨即放下這一本,重又抽出另一個冊子隨意翻開一頁:“私越關者,其刑幾何?”

這一次韓寅韜沒有思考太久,直接就答道:“諸私度關者,徒一年。越度者,加一等。不由門爲越,故私越關者,按律當徒一年半。”

羅彥贇再次點頭:“正確。”

話音剛落,緊接着就問道:“若有男子年十三者傷人,當如何判處?”

這一次韓寅韜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反問道:“以手足傷而非他物否?其人傷幾許?”

羅彥贇低頭翻看書冊,補充道:“以手足,見血,無他傷。”

“按律,以手足傷人見血者,杖六十。然年十五以下,十一以上者,以矜小之故,流罪以下收贖。故合贖銅六斤。”

這時候的法律保護老人、小孩和病人,只要流刑以下(包括流刑),不是加役流(類似死緩,流放三千里,勞役三年),也不是因爲謀反叛逆被連坐流放,更不是特別標註遇到大赦也繼續流放的人,都必須以銅贖罪。

這是強制性的,用的是“收贖”二字,還有些條文用的“聽贖”,意思是想贖就贖,不想贖就不贖。

韓寅韜說完之後,羅彥贇沒有做出判斷,而是皺着眉翻閱手中書冊。

不得不說,雖然他是法曹參軍事,但是他對周國律令的瞭解遠遠不上韓寅韜。

一連翻了好幾本書冊,羅彥贇終於舒了口氣:“判罰無誤。”

“哈哈!”將兩人的表現看在眼中,陳佑撫掌笑道,“韓先生不愧是治律學的大家。”

說着,他別有深意地看了羅彥贇一眼,繼續道:“我欲請韓先生在授課之餘教導一番法曹諸人,不知羅司法和韓先生意下如何?”

羅彥贇臉色一僵,隨即笑道:“便如使君所言。”

而對於韓寅韜來說,這就是個意外之喜了,忙不迭答應下來。

定下此事之後,羅彥贇對韓寅韜表示歡迎,只是仔細看的話,能看到他因爲露出笑容而微微眯起的眼中沒有一絲笑意。

可惜韓寅韜看不出來,一臉真誠地同羅彥贇交談。

待羅彥贇離開,陳佑便吩咐諸人繼續準備書院事宜。

一個書院不可能只有幾位老師,書籍、筆墨紙硯、吃喝用度、助教、僕役等等,都需要籌劃。當然還少不了學生,招生方式、規模等,陳佑都放手交給張採石等人。

既然要馬兒跑,就得讓馬兒吃草,四個學院長以及書院司業就是留給他們的,之後再請到的就只能是教授了。

眼看快到中午散衙的時候,魏仁浦終於趕到了。

被僕役帶着來到陳佑的書廳,魏仁浦立刻快步上前,長揖道:“使君,仁浦來遲了!”

陳佑哈哈一笑,繞過書桌扶起魏仁浦:“來了就好!令堂令郎可安頓好了?”

“多謝使君掛念,皆有所安排。”魏仁浦答了一聲,緊接着道:“仁浦這次來得遲,卻是到下面縣鄉轉了轉。”

陳佑一愣,隨即拍了拍魏仁浦的胳膊笑道:“不急,慢慢說。走,先去吃飯,邊吃邊談!”

也沒出門,直接帶着魏仁浦來到府衙後方的小院。

陳佑買下的府邸離府衙不是很遠,但也不算近,故而中午時候陳佑一般是在府衙後方的宅院中吃飯休息。

由於多了一個人,飯菜可能不夠,陳佑直接吩咐人去酒樓叫一桌酒席過來。

府衙後面的小院不大,也就一個小廳,臥房,廚房、柴房之類的,連書房都只是臥房旁邊的一個斗室,也難怪陳佑不願意住在此處。

來到日常吃飯的小廳,一個身着素色裙襖的女子正叉着腰指揮僕役朝桌上擺放菜餚。

這女子面容清秀,梳的是婦人髮髻,可以算是陳佑枕邊人。

此人名爲南桑,兩年前弟弟生病無錢醫治,正好陳佑路過,便花大價錢買下了她。

不過南桑現在連侍妾都算不上,只是因爲性格早熟,能幫陳佑管着些後宅,這才被陳佑帶在身邊。

南桑聽到腳步聲,扭頭看到陳佑,面露喜色喊了一聲:“老爺!”

剛要繼續說話,卻看到陳佑身後的魏仁浦,臉上呈現慌亂和羞愧的神色。

畢竟是小門小戶出來的,一時半會還學不會那種大家閨秀的落落大方。

陳佑也沒苛責,只是走到她身邊道:“你先把飯菜撤掉吧,我叫了一桌酒席招待客人。”

聽了陳佑的話,南桑垂着頭嗯了一聲,神色有些黯然,小聲讓僕役把飯餐端走,自己也退出小廳。

分了主客坐下,陳佑笑道:“這是我的侍妾,不怎麼知曉規矩,叫道濟見笑了。”

“哪裡的話。”魏仁浦笑了一聲,卻不接話,畢竟內宅之人,還是少說爲妙。

閒談幾句,酒菜就送來了。

爲了方便交談,也就沒有分桌,兩人圍着一個方桌而坐。

屏退僕役之後,陳佑端起酒盞:“道濟一路來辛苦了,這盞酒便當是接風了!”

魏仁浦連忙舉盞,率先喝乾。

一連喝了三盞酒,又吃了些菜墊肚子,陳佑這才問道:“道濟對錦官府事有何見解?”

魏仁浦酒量似乎不太好,此時已經是臉色微紅。

聽到問題,擡頭同陳佑對視:“敢問使君在錦官府,是爲護持聖人,亦或是爲舒展抱負?”

陳佑笑道:“護持聖人當如何,舒展抱負又當如何?”

魏仁浦嘿然一笑:“若使君只是爲護持聖人,讓利交好此地大族便是。再召西川兵馬守住府內各縣,一年半載內當無甚禍事。便是利州東川生亂,也可堅守錦官至大軍入蜀平亂。”

這些陳佑當然也知道,不只是陳佑知道,只要是有些大局觀的,都能看出來。

見陳佑不說話,魏仁浦放下筷子,慎重道:“若使君欲舒展抱負,卻是要提防肘腋之患。”

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有些話,不吐不快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
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有些話,不吐不快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