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

朔方城下週軍大營。

巴寧泰難得親自解說軍勢。

周軍圍朔方城已有十多天,在這期間夏州蕃軍晝夜襲擾周軍。

彼等不求多少殺傷,只爲叫周軍難得休息,最好是不堪其擾自行退兵。

不過,隨着諸軍陸續抵達朔方城下,巴寧泰麾下聚集十五萬兵馬。

雖然導致糧草輜重轉運需求十分緊張,但也叫其兵力充沛,可以做出分兵之舉。

因此,城下週軍一邊等待攻城器械齊備,一邊每日取土石填進護城河,試圖填出幾條路來。

同時,這麼多兵馬聚集城下也不是沒事幹,巴寧泰把麾下兵馬每兩千到五千人劃爲一部,雜有漢蕃。之後每天安排四部兵馬出擊尋找周邊蕃軍,以四十里爲限,清理所遇到的蕃軍。

爲了保證糧道安全,每天上午和下午會朝儒林和長澤各派出一部兵馬,這些兵馬會在抵達目的地後返回朔方城,但路上需要剿滅沿途蕃部——這些人之前沒有主動依附周軍,就意味着有反覆之心。

就算這些蕃部沒想着背刺周軍,巴寧泰爲了不讓糧草壓力增加,也不可能收下他們。反正只要沒有投誠周軍的夷狄,他們的命就不能算命。

而且除了留下一部分每日幫助填河外,其餘依附周軍的蕃部都被打散了放入巡視糧道的兵馬中,一則使其疲憊,二則以其爲主力殺掠沿途蕃部。

畢竟,夷狄之屬,怎能重於漢家兒女?

沿途蕃部情況如何暫且不知,單說朔方周邊,聚集在四周的蕃軍基本上都退出了朔方城外二十里範圍,憑藉着馬軍的機動性與周軍周旋。

而那些馬軍較少,或者前些時日損失較多的蕃部,大都退到四十里外等待李彝殷的下一步指令。

端坐主座,巴寧泰沉聲道:“北面七裡坪、德靜兵馬已被延、銀兩部牽制難以來援,夏州蕃軍亦不敢進朔方二十里,且器械完備,當可強攻朔方矣!”

他說完之後,帳內諸將無人開口,都在等着坐在他下手第一的許竹林先說。畢竟帳內有幾個理論上不歸巴寧泰指揮,而要聽從許竹林號令的將校。

許竹林能屢次監軍,早就歷練出來了。

見諸將不言,立刻朝向巴寧泰道:“如此,還請相公下令,指使諸將一舉攻破朔方城!”

他話音剛落,帳內諸將頓時齊聲道:“請相公下令!”

“善!”

巴寧泰合掌讚道。

隨即看向纔來不久的朔方節度使杜忠:“靈帥可願爲我拿下此城?”

“此乃朔方軍上下所願也!”

杜忠立刻迴應,毫不滯澀。

巴寧泰通過許竹林下給他的命令是清理靈、鹽等州不從之蕃部,堵住夏宥党項西逃之路。

只是他一路東來,行軍緩慢,迫使諸蕃人向東逃至宥州、夏州,壯大了夏州城外蕃軍聲勢。

以致巴寧泰不得不捏着鼻子讓他過來朔方城,使得後勤壓力劇增。

好在朔方軍一路行來自有補給線,他們才過宥州境,範貞卿就派人去接手了朔方軍的後勤。

然後巴寧泰藉着許竹林的身份,在許、範等人的推薦下,徵調白茅、張錫前往靈州接管軍需事。

也不知道杜忠圖個啥,好好在靈州配合朝廷大軍就是了,偏偏跑到夏州來把脖子塞到巴寧泰手裡面。

不管怎樣,至少目前杜忠看起來十分聽話。

巴寧泰微微頷首,下令道:“既如此,吾令朔方節度使明日以壕橋雲梯攻西門。”

“是!”杜忠起身應下。

巴寧泰隨後又吩咐道:“吾令慶州刺史明日攻北門。”

“是!”詹勝元立刻領命。

“吾令党項部明日以土石填南門河道。”

李光遠、李丕祿等人聞言,不敢有絲毫猶豫,連忙起身:“謹遵相公號令!”

巴寧泰的目光在一干党項降將身上停留一陣,然後點頭示意彼等可以坐下。

“吾令振武節度使明日領兵追剿朔方城周蕃軍。”

說着,他稍稍停頓,加重語氣補充道:“除中軍及明日攻城諸部,其餘各軍儘可調動!”

他這是逼迫城內李彝殷調集城外兵馬進攻周軍,以達成周軍圍點打援之謀。

最好是能一戰而盡滅城外蕃軍,免得繼續面臨這不停息的騷擾。

折德扆自知此謀,當即高聲道:“定不負相公所望!”

當晚,潘美擒殺李彝玉、擊潰德靜賊軍的消息傳到朔方。

巴寧泰聞之心喜,命令潘美立刻將李彝玉屍首旗纛送至朔方城下,同時遣使詢問石守信何時能擒住李光睿。

翌日辰時,周軍各部開始整軍列陣,折德扆帶着全軍七成騎兵並三倍數量的離開大營緩步朝西行進。

巳初,西門杜忠部一鼓,周軍正式攻城!

“如何?”

李彝殷正在巡視傷兵營,見親衛快步走來,他當即出聲詢問。

親衛來到他面前,低聲道:“三波信使已然派出。”

“那便好!”

李彝殷鬆了口氣。

從上午周軍攻城開始,李彝殷多次下令向不同地方派出信使,不過方纔親衛口中的“信使”卻有不同。

這批信使是派往七裡坪,目的不是讓李光睿盡力來救,而是叫其觀望兵勢,但有不妙則率軍遁入瀚海。

若是他不幸戰死朔方城,則李光睿統率定難軍殘部。

說白了就是留後路。

而派往德靜的信使就不一樣了,他讓李彝玉按照之前議定計劃,進攻朔方城下屯集的周軍,與朔方城內兵馬裡應外合迫使周軍停止攻城。給周邊蕃軍將領的命令亦如是。

畢竟一個是親兒子,一個是兄弟和下屬。

帶着親衛在傷兵營轉一圈,表達了自己對族人部曲的重視關愛後,他帶着親衛上了城牆。

方纔剛有一波攻勢結束,周兵已經退了回去,看護城河外情形,正在調兵謀劃下一波攻勢。

只能說人多就是好,只要把麾下兵馬分成幾個部分,就可以讓每一波攻勢都是一鼓之勇。

而一次進攻至少會持續約半個時辰,算上其中整軍時間,一個上午正好兩波攻勢結束可以吃飯休息。

下午則能發起四到五次進攻,雖然後兩次力度降低,但只要城內稍有疏忽,就會叫周軍佔據一段城牆。

只可惜壕橋畢竟比不過通暢大道,後續兵力不易接續,每每得了勝機都難以抓住,使得定難軍能夠調集兵力把城上週軍絞殺殆盡。

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
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