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

六月癸巳,宋軍與江都府叛軍戰於瓜州,叛軍將敗,周水軍自揚子而來,大敗宋軍。先是,宋平章事、大元帥、寧王白崇文向周稱臣,周帝拜其爲輔國大將軍、鎮海節度使、檢校樞密副使,冊寧郡王。

乙未,周軍至江寧城外,以火炮擊城,城北大火,至夜方熄。

戊戌,周帝次定遠,宋帝遣使至。

淮南之戰到此結束,宋國割江北淮南十軍府州,差不多失去了四分之一的國土,從質量上來說,損失更是達到五成!

只要天時地利人和缺少其中一者,宋國都再無翻身之力,即便是遷都,也只是苟延殘喘罷了。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

這就是宋國如今的境地,然而,“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周之於宋,譬如秦之於六國。如果周不自敗,則宋必亡,還不如堅持反抗,或許能掙得一線生機。

可惜,宋遼聯絡不便,宋國不知周國北邊戰情緊急,又下不了決心死守國都,只得匆匆議和以求喘息。

淮南戰事既定,趙元昌留下樞密副使馬青鎮守江淮之地,帶領大軍自泗州經汴渠朝開封而去。如果到了開封北邊戰事還沒結束,他準備直接轉入永濟渠北上。

一年兩戰,南北奔波,軍力民力損耗巨大,這種情況下更得保證國內平穩。

陳佑站在自家府內的斗室中,手裡面捏着一卷雲紋綾,有一搭沒一搭的敲着桌子。

他手中這捲雲紋綾乃是正正經經的敕令,皇帝用印,政事堂簽發,只說了一件事:准許京兆府挪用夏稅擴兵。

他向送敕令來的驛使詢問總共有幾處接到敕令時,那驛使支支吾吾語焉不詳,雖未明說,可也說明了接到類似敕令的肯定不止京兆府一家,只是不知道究竟是幾家,又都是何處。

不過這都不是問題,說實話京兆府這麼點人他心裡面有些不踏實,如果能多招人的話那當然是好,修完南牆就不需要修北牆,還省下一筆錢糧。

問題是,增加的這些人從哪裡來?

想到麻煩處,陳佑敲擊桌面的頻率不由放慢。

每逢戰亂人口驟減,除了橫死的,還有躲入山林的和藏入豪強家中的。

躲入山林之人自不必說,這沒辦法統計。而藏入豪強家中,實際上就是賣地賣身賣命,這年頭是有丁口稅的,地方豪強不想多交稅,這無法統計的隱戶也就出現了。

陳佑建立稅曹之後,手中握着警察營,崔翰也在逐步清理各家隱戶,只不過一來處於徵收夏稅的繁忙之際,二來各地匪患不絕,警察營也沒精力散開來仔細搜尋,各家依然有大量隱戶存在。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陳佑不相信這些隱戶。如果大量徵召隱戶入軍,顯然是給本地豪強大肆滲透府兵的機會。

但是身家清白的良家子也不多,他總不能一口氣全招了來。這些人就算不是家中頂樑柱,也是極其寶貴的勞動力,都招了來,那些田地誰去種?難道要讓豪強繼續兼併?

耕戰耕戰,耕在前戰在後,不管何時,農業,或者說糧食,纔是根本。

扣除這兩個來源,也就只剩下各座城中的潑皮破落戶了。

然而潑皮們多是奸猾之人,不怎麼好用。若是數萬甚至十數萬的隊伍也就罷了,哪怕兵員素質不高,人海戰術也能堆死人。但陳佑在京兆府頂天了也就能招兩萬左右的府兵,相比於人海戰術,還是精兵來的實惠。

想要精兵,不聽話的潑皮就不能要,否則陳佑之前也沒必要汰換那些兵油子了。

沉思許久,陳佑也沒想出一個兩全的法子來。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

他一時半會沒有好主意,但可以叫來僚屬商議,或許就有什麼沒考慮到的地方。

如此思量着,他停下動作,扭頭朝門外道:“去叫樑關山、崔翰......”

與此同時,咸陽城,慘叫連連,血腥氣飄蕩。

彭三爺頭戴斗笠,面容藏在斗笠的陰影裡,持着一柄手刀朝縣衙處走去。

他身後還跟着三兩個親信,或是持着刀斧,或是端着長槍,看上去有些羨慕那些能姦淫劫掠的同道,但腳下步伐卻十分堅定。

此次諸盜聯手破咸陽城,在內應的幫助下幾乎沒有損失就入了城,入城之後立刻就散了開來。大股人馬往事先就確定好的幾家富戶商家而去,零散的賊盜則散入城中禍害普通人家。

這咸陽主簿白茅是京兆尹陳佑的學生,因此幾人身後的勢力不約而同地想要殺了白茅來示威。

要想殺白茅,前提是能找到他,有這個尋找的時間,能牆多少好東西啊!是以一個個都不怎麼樂意去做這件事。

好在,三爺,彭三爺,他老人家是個古道熱腸的人,體恤兄弟們的難處,主動攬下了這件事。

一行人走在路上,等閒沒人上去招惹他們,一路平平安安地走到府衙門口,西南方向突然升騰起一陣濃煙。

彭三聽到驚呼,扭頭一看,嘴角一勾,露出輕蔑的笑容,隨即就不再理會,轉頭將注意力放在縣衙上。

此時府縣衙大門緊閉,然而四周牆頭並無衙役鄉兵。

這很正常,畢竟有本地豪強做內應,能拉攏的此時都在家中守護家人,不能拉攏的全都打發去了鄉下,一時半會回不來。

如今這縣衙之中估計也就只剩大貓小貓兩三隻,聽說賊盜入城之前白茅就在縣衙待着,也不知道現在跑了沒。

“把門打開。”

彭三話音剛落,持着斧頭的那人立刻上前,吐了口唾沫到手心一搓,抓着斧柄,大喝一聲猛然掄圓了斧頭狠狠砸在門上。

只聽得“咚咚咚”的聲音,幾下之後,隨着“咔嚓”一聲,門栓斷裂,大門洞開。

彭三走進縣衙,這縣衙不大,各房、倉庫、大堂等處很快就搜完了,一個人都沒找到。

最後走進後院。

彭三在院中站定,再次高聲道:“一間一間都給我仔細搜,咱們只找此縣主簿,旁人若是主動出來就不需去管,可要是被我等抓到,不免要受些苦破些財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