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

就如之前所說,彈劾有兩種,一個是寫成奏章請御史大夫署名遞到御前,另一個是通知御史大夫之後,在朝會上當着百官的面出言奏彈。

無論哪一種,按規定都得讓御史大夫知道,除非身後有宰相撐腰,否則沒有御史會不守規矩。

遞奏章也就算了,基本上都被趙元昌留中,陳佑連上疏自辯都不需要。

但當朝彈劾,陳佑就必須表現出等待調查的態度,一次兩次,傷不到他,但次次起居朝會都這麼來,着實是在噁心人。

被這麼針對幾次,陳佑暫時沒做什麼,但已經在籌謀趁着考課的機會替御史臺換一波新鮮血液了。

隨着這一次爭議落幕,御史臺和肅政司將成爲朝政的必爭之地,除了陳佑,那些相公們也都有心向御史臺和肅政司摻沙子。御史臺總共就那麼多人,想要朝裡面塞人的又這麼多,哪怕每個人只安排一個,也要佔到御史臺近一半的員額。

多出這麼多人該怎麼辦?當然是把御史大夫宋杞言的親信換出來!

身爲御史大夫,司掌御史臺這麼個監察百僚的衙門,趙元昌是不會允許他依附於某個宰相的,一旦表現出這種傾向,就等着被貶黜吧。

現在御史的任命基本上都出自官家,但官家選人用人,免不了受相公們的影響。即便他們推薦的人選不一定能進入御史臺,但把臺內聽命於宋杞言的御史調出御史臺卻能輕易做到。

如此一來,宋杞言要想好過,必須要彈倒一個相公,以此等功績補上去,脫離御史臺。

十月二十一日,侍衛親軍都虞候潘美加壯武將軍,出爲湘北都監,陛辭出京。

散朝之後,陳佑送潘美離京。

這次潘美出京,一個是爲了讓其練手,協助江陵兵馬襲擾宋國武昌節度和長沙府;另一個是爲即將入京的高懷德騰位置。

高懷德之前在對遼之戰中表現出色,出於收猛將於中樞的考慮,趙元昌決定將其調入侍衛親軍。等他表現出足夠的忠心,或許也會如潘美這般放出去獨當一面,換下一個猛將入京。

“仲詢此去湘北,我就託你兩件事。”

馬車上,陳佑面色嚴肅地看着潘美。

潘美笑着拍胸脯道:“哥哥放心,莫說兩件,就是十件八件,某也給哥哥辦妥咯!”

“有你在,我有甚不放心的?”陳佑微微搖頭,“這第一件事,卻是那朗州刺史。我也不瞞仲詢你,朗州刺史盧子龍乃是先考故交。當年某隨官家攻蜀之時遭遇沈軍阻截,某孤身入其軍,若非其念舊情,恐一去不返。如今同朝爲臣,盧刺史年歲不小,故而想央仲詢照拂一二。”

“卻是此事,我還當爲何!”潘美鄭重抱拳,“此事交給某,定不負哥哥所託!”

陳佑點點頭:“這第二件事,卻是爲了你。”

“爲我?”潘美一愣。

“正是,仲詢你是跟着官家一齊南征的,洞庭湖水軍,你應該知曉吧?”

潘美聞言,若有所思:“反正的沈國水軍,除去一部分被編入江陵水軍外,其餘皆編爲洞庭水軍,現在是原來統領江陵水軍的曹新榮任都指揮使,副使、虞候全部是從淮河調來的。”

說到這裡,他微微皺眉:“可曹新榮與我同階,且官家敕旨中也沒說叫我節制洞庭水軍啊!”

“淮河水軍不頂用,曹新榮一直把持江陵水軍,如今又整編洞庭水軍,不是長久之計。”陳佑靠在馬車壁上,雙手籠在袖中,“如果要攻宋,必然要起用新人編練淮河水軍。”

編練淮河水軍,就意味着能在攻宋之役中立下大功,潘美心動了。

“只是,我總不能上書要求插手洞庭水軍吧?”潘美眉頭緊皺,“若是曹新榮調走就好了。”

陳佑嗤笑一聲:“曹新榮一時半會是調不走的,暫時沒地方安置他。”

頓了頓,見潘美臉上的疑惑神色,開口道:“這奏疏你上不合適。”

說罷,不等潘美開口詢問,他就繼續道:“朗州盧刺史可能熟悉水軍,你可以尋他問一問。或者通過他找僞沈的水軍故將,請教他們水軍戰法,之後把他們舉薦給官家。再者,湘北也有衆多水系,無論是襲擾武昌軍還是長沙府,都有水軍的用武之地,你可以多思量思量,向官家提出一些應用水軍的謀劃。總而言之,你要懂水軍,並且讓官家知道你懂水軍。”

說到這裡,陳佑停了下來。

潘美不是個蠢人,他一臉恍然道:“原來如此!這樣的話,我當同曹新榮拉近關係,若能借得一隻偏師隨行,所學到的定要更多。”

話音未落,他看向陳佑,誠懇道:“官家允不允我借調水軍,就拜託哥哥了。”

調兵不是隨便就能調的,兩者互不統屬,想要借調,必須趙元昌點頭,然後樞密院簽發命令。而說服趙元昌的任務,就得由陳佑來完成了。

陳佑說這麼多,就是打着幫襯潘美的主意,故而爽快應下。

“對了,我從講武堂選了兩名教員,預備着推薦給你的。”

陳佑從懷中掏出一個信封遞給潘美:“這是他們的信息,你看一看。我昨天和他們說好了,現在應該在十里亭等着。等下你考校一下,覺得合適就帶過去,不合適就留在這裡。”

這算是挖公家牆角。

講武堂的兵事教員,或許實踐不太好,但理論性的東西都很熟練,跟過去也能幫潘美查漏補缺。

潘美仔細看了信中資料,疊好收進袖中,點頭道應下。

雖然兩人關係好,但推薦的幕僚還得親自考校一番才行。

說着說着,馬車就出了城門朝城外十里亭行去。

就在這時,城內一人一路奔跑追上馬車:“主翁!主翁!主母胎動將產!”

這聲音正是陳府門子。

陳佑當即喝令車伕停住馬車,面容嚴肅地朝潘美道:“三娘將產,某卻是不能送仲詢了。”

潘美當即道:“哥哥且去,我這邊沒什麼。”

陳佑點點頭,起身下了馬車叫住門子,快步朝家中行去。

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
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