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

就在陳佑忙着同一幹尚書侍郎拉家常的時候,皇甫楠帶着兩道詔命領着長風軍朝滑州奔去。

宮中收到義成軍的急報,稱廣晉府尹、荊王趙元盛勾結鎮寧軍節度使瞿以震,盡起兩州兵馬攻滑州。現在義成軍固守韋城以待援軍。

當然了,奏報中不會出現盧璟爲了搶地盤分了小半兵馬去澶州。更不會出現之所以退守韋城,是因爲盧璟大意,險些讓鎮寧軍夜襲成功的事情。

總之,趙元昌令長風軍立刻趕往滑州。下敕任命盧璟爲京東討逆都監,節制義成軍、彰德軍、長風軍,平定叛軍。

與此同時,在宮中同趙元昌深談良久的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竇少華、副都指揮使巴寧泰、都虞候郭振回營,侍衛親軍內部展開清洗。

先是步軍桑副都虞候被抓,緊接着馬步軍內同桑副都虞候有交情的各軍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皆被下獄。

這些人能不能能不能保住性命,能不能保住官位,除了在看他們調查中的表現,還要看他們的位子有沒有被竇少華們的親信頂掉。

皇城周圍的親軍穩住了,就不需要怕文官鬧騰。

趙元昌已經通過皇城司和童謠得到了一份名單,只等着陳佑一番談話後上報各人的表現,不配合的都沒好果子吃。

忙了一上午的趙元昌終於能放鬆一會,小憩一陣。他現在要考慮的就是酬功,明日登基大典上要宣讀恩旨,文官如何先不提,至少親軍這一塊必須得讓那些個軍頭滿意。

一想到這個,他就不免冒出削減軍隊權力的想法。當初在外領兵還不覺得,如今只是剛剛當上皇帝,這一個個手握重兵的大將就讓他感覺如芒在背,坐立不安。

只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

按下這個念頭,趙元昌吩咐童謠有事立刻叫醒自己之後,便在這臨時收拾出來的小殿中進入夢鄉。

指使家中健僕冒着風雪在屋檐上掛上白綾,黃世俊突然長嘆一聲:“想不到啊!”

閒着無事的齊醒就站在一旁,聽到黃世俊的感嘆,也附和道:“誰說不是呢?這運道來了,那是擋都擋不住。”

“你說,”黃世俊面色有些猶豫,“我這世侄可有什麼需要幫襯的?”

說是幫襯,實際上是想去拉拉關係。

秦王登基,嚴格意義上的潛邸舊人也就是秦王府司馬陳佑、家令童謠和校尉蔣樹。

黃世俊之前靠上了朱慶堯,現在眼瞅着朱慶堯要倒了,他也要尋後路了。

只可惜當初看秦王、荊王都被髮配出京,原本拉關係的心思漸漸就淡了,又想法子同寧王搭上了關係。

只可惜他添柴加火的時候,寧王這個冷竈已經熱起來了。

他靠着朱慶堯的事情不說人盡皆知,至少在高層圈子裡不是什麼秘密。再加上他只不過是一個沒有存在感的三司副使,寧王也沒怎麼看得上他。

好不容易藉着修築新城的時機在寧王面前露了臉,寧王竟然“被蠱惑”謀害君父!更讓人氣憤的是,這個行動竟然還失敗了!

“要是能從三司調出去。”黃世俊捋了捋鬍子,“或許吏部能出一個侍郎的空缺?”

從三司副使到吏部侍郎,算是平調。

本來三司掌鹽鐵、度支、戶部,天下財權盡握,三司使更是僅在宰相之下。雖然平級,但一個三司副使可比吏部侍郎搶手多了。

只可惜,三司的存在侵害了其它衙門的權力,三司能有多大權,就看三司使有多麼強勢。

偏偏現在的三司使閻俊臣頗有種不爭而爭的風範,說白了就是脾氣軟。新上任的戶部尚書王彥川又比較強勢,有了他帶頭,被侵奪職權的衙門紛紛強硬起來。

都說將熊熊一窩,黃世俊這個三司副使當得實在是有些憋屈,不然當初也不會被寧王看不上。

旁邊齊醒聽了黃世俊的話,考慮一番之後開口道:“就以上次我看到他那事做楔子如何?”

“不妥不妥。”黃世俊搖頭道,“當初雖然沒告訴寧王,但後來出了搜捕那件事,真要是給他知道了,這關係怕是處不下去了!”

“那......”齊醒也有些頭疼。

有時候這老交情真的說不上有多牢靠,就像四五年前陳佑父母突然離世,真的幫忙拉陳佑一把的也就只有龐典。

正想着,門房手裡拿着一封名刺一路小跑過來:“主翁!陳家大郎來拜訪主翁!”

這就是正式拜訪了,黃世俊接了名刺,又從身邊女使手中接過油紙傘,快步朝門外行去。

現在可不是當初還是南平國的時候,兩人身份皆不同以往,他可不敢託大。

馬車停在黃宅門外,陳佑袖手站在馬車前面扭頭看着街面,身後家兵替他撐着傘。

沒等多久,就聽見一聲暢快的笑聲從宅門內傳出:“哈哈!將明賢侄怎地有空來我這裡?”

陳佑扭頭,看到一前一後兩人自己撐着傘朝門外行來,當下輕輕一笑,接過家兵手中的傘,一邊向前走一邊笑道:“多日未見世叔,甚是想念,如今得了空,特來看望世叔。”

本來離得就不遠,這一句話說完就走到跟前了。

陳佑微微欠身:“不便行禮,還望世叔恕罪。”

“哈哈!無妨!你我關係,不必在意此等虛禮!”

黃世俊笑了一聲,將手中名刺遞給身後的齊醒,拉着陳佑胳膊道:“賢侄且隨某進屋。”

說着,扭頭對跟過來的門房道:“將明賢侄帶來的家人都要安頓好。”

門房忙不迭應下,快步走向馬車。

陳佑隨着黃世俊走入正廳,分了主賓坐下,自有僕下奉上茶水。

此時剛剛散衙沒多久,陳佑才從閻府過來。

散衙之後,相公們和諸卿都被趙元昌叫到宮中議事,陳佑和閻俊臣談了沒兩句就被宮內來傳信的宦官打斷。

等相公們自宮裡出來,他還要去一一拜訪。

抿了一口茶水,陳佑率先開口道:“世叔近來可好?”

黃世俊打了個哈哈:“還行。賢侄是昨日到的開封?”

“嗯。”陳佑點點頭,“一路奔波,故而到現在纔來拜會世叔。”

“那可得好好休息纔是。”黃世俊意有所指道,“將明賢侄也算是朝堂重臣,當休息時還得好好休息。”

“算不上重臣。”陳佑連連擺手,“現在官家即位,我這個秦王司馬一時間就閒了下來。”

閒聊幾句,見陳佑只談家常,黃世俊裝作無意地問道:“將明以後就在京城了吧?”

陳佑微笑道:“這可說不好。說起來,世叔在三司可還順心?”

說完這句,陳佑一副仔細傾聽的神色看着黃世俊。

只見黃世俊臉皮動了一動,隨即一副平淡的語氣道:“也就這樣。將明也知,我本就是管的戶部,如今在三司也算是正當其事。”

陳佑笑着點點頭,明白這番話的重點是“戶部”。

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
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