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

正如範昌祐所言,陳佑的確是準備把他們二人當做心腹來培養。

這兩人,一個是從錦官府開試一直跟着書院學習,另一個本就是出身陳府,這一次陳佑被貶官也都跟了過來。若是這樣的人都不可信,陳佑還是早點息了種種心思比較好。

翌日卯正二刻,長安城東十里亭,京兆府、軍文武,長安萬年兩縣官吏,基本上都到了這裡,他們要在這裡迎接新任府尹陳佑。

萬年令李柯袖手坐在自己的驢車之上,神情冷淡地看着那一衆三五成**談的官員。

他是永興軍撤銷之後從外地調來的官員,府衙和兩縣就他一人是外來的,其餘人要麼是原永興軍轄下文武,要麼是本地大族子弟,同他這個外鄉人格格不入。

他現在就指望着陳府尹過來,會不會讓他的處境好一點,畢竟府尹想要掌控府境,也得依靠府縣官員。相比於那些抱團的本地派和永興派,顯然他這個外鄉人更忠心。

打量着那羣人,李柯其實對陳佑能否破局,信心也不是很充足。

本地派全都到了,他們大多都是永興軍廢置之後才入仕的,因着有朝廷在,這才幹抱成一團同永興派爭一爭。現在代表朝廷而來的第三方勢力,陳佑陳府尹初到,他們不想一上來就同新府尹站到對立面。

陳佑被貶官出來,或許不好對付高啓,但在朝中暫無後臺的本地派卻要容易下手。

而永興派,有人沒到。

一眼能看出沒來的就是少尹高啓,另外還有京兆府錄事參軍事樑關山、京兆府兵曹參軍事薛盛、長安縣丞王猛虎等三人未到。

這是要給新府尹一個下馬威啊!【1】

眼看快到辰初,從城內延伸出來的官道上來了兩輛馬車,打頭的一輛馬車上插着高少尹的旗子。

見此,便是李柯也不得不下車,同一衆官吏一齊迎接高啓。

馬車很快停下,一個五十多歲的微胖老者在僕役的攙扶下走下馬車,不等衆人行禮,就開口問道:“陳使君到何處了?”

京兆府戶曹參軍事麥保福叉手道:“回稟高公,暫無陳使君消息。”

他話音剛落,東邊官道傳來急促的馬蹄聲,緊接着就聽人高聲喊道:“陳使君已至長樂坡!”

長樂坡在滻水之西,距十里亭不到三裡,也就是說陳佑很快就要到了。

高啓掃視衆人,沉聲道:“隨我迎接陳使君。”

衆皆應諾。

站在人羣中,李柯突然感覺渾身發冷。

跟在高啓後面的那輛馬車屬於錄事參軍事樑關山,此時陳府尹即將抵達,而薛盛和王猛虎卻還沒來。

第一次見面就要掰腕子了麼?

不提十里亭這邊衆官吏,那邊陳佑的車隊已經到了長樂坡。

長樂坡因爲在滻水西邊,以前的名字叫做滻阪,後來隋文帝楊堅認爲“阪”字中有“反”,嫌這個名字不吉利,就改成了長樂坡。漢更始帝墓就在長樂坡上,也算是一個懷古的去處。

陳佑現在沒有心思懷古,剛剛劉河來稟報,說府衙司兵薛盛和長安丞王猛虎仍未出門,十之八九是不會出現在十里亭了。

一個也就算了,便是詐稱抱病,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面子上還算過得去。但同時有兩個人重病無法出門,尤其是這兩個人前一天還活蹦亂跳地出現在府衙縣衙,這是打一巴掌還朝臉上吐了口唾沫!

前者雖然有些丟面子,但暫且忍下也沒什麼。而後者,若陳佑沒什麼反應,基本上不要想能在京兆府做出什麼事情了。

今早出發之前,範昌祐、韓陶朱二人將比對名單分析的結果呈遞給了陳佑,結合沒拿給他們看的另一沓情報,陳佑對京兆府諸官的瞭解甚至要超過高啓。

說到底,還得在人身上下功夫。

長樂坡很快被拋在身後,十里亭近在眼前。

此時,以高啓爲首的一干人等袖手立在道左亭前,靜靜等待陳佑抵達。

前頭的騎手越過十里亭,到陳佑所乘馬車來到十里亭前時,整支車隊一齊停下。

一陣人喊馬嘶之後,陳佑掀開障塵,走下馬車站定。

他看着站在最前方的高啓,高啓也看着他。

對視少頃,高啓雙手抱拳,帶領諸官做揖道:“恭迎陳使君!”

在場沒有同陳佑平級的,陳佑受了此禮,微微點頭以示回禮:“勞煩諸君出城相迎,且去府衙。”

高啓收手而立,點頭道:“便聽陳使君所言。”

他說這話時,有人已經再揖答應下來,有人卻是等着他說完再答應,甚至還有那等到一半纔想起來的,總之亂成一團。

這等場景,陳佑盡收眼底,沒有多說什麼,直接回身坐進馬車。

而高啓則是待陳佑放下障塵之後,面無表情掃視諸人,之後才上車跟在陳佑後面朝長安城駛去。

一路進了府衙,在正廳按照次序坐下,陳佑笑着看向坐在左首第一位的高啓道:“高少尹不爲我介紹一下諸官麼?”

高啓也回以笑臉:“正要如此。”

說着,他指向坐在他下手的兩位縣令:“這位是長安令韋三橋,而這位則是萬年令李柯,這兩位皆有強項之名,可謂良吏。”

“不敢當少尹稱讚。”“少尹過譽了。”

高啓話音剛落,李柯、韋三橋同時開口。

所謂強項令,那是對上級強硬,從前是高啓自己,但現在的上級,那就是陳佑了,他們可不想一上來就讓陳佑留下壞印象。

兩人對視一眼,韋三橋先開口道“我與李縣令不過爲政以嚴罷了,當不得少尹誇讚。”

陳佑呵呵笑道:“兩位行事某也有所耳聞,確可爲良吏。”

說着,他轉向高啓。

高啓笑了笑,介紹完兩個縣令之後,他從錄事參軍事樑關山起,從高至低一一介紹來。

待最後一個萬年縣尉說完,陳佑眸光閃動,好似不知一般問道:“這兵曹參軍事何長安縣丞可是空缺?若真如此,還需儘快選人補上纔是。”

高啓就等着這句話呢!

聽到陳佑問話,他拱手肅容道:“好叫陳使君知曉,府衙司兵乃是薛盛,長安丞是王猛虎,皆是今日臥病在牀,致使無法出迎陳使君。”

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有些話,不吐不快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
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有些話,不吐不快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