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

曹明彥不敢耽擱,連忙從袖中掏出一份文書,恭敬地擺到陳佑跟前的桌面上。

退回原位,扭頭看了一眼已經坐下來的端木業,得到上司肯定的迴應,他稍稍平靜下來。

曹明彥見過陳佑,不是在樞密院,而是當年陳佑帶兵平定江南的時候,曹明彥出使江南順帶刺探情報,回程後向陳佑彙報。

說來也怪,哪怕當時陳佑手握重兵,曹明彥也不覺得陳佑有多大威勢。可現在再面對陳佑,曹明彥只感覺如山壓力撲面而來。

可能,這就是其他領導與自己大領導之間的差別吧。

舒一口氣,曹明彥微垂目光盯着桌前的擋板,開口敘說淮南道下屬傳來的消息。

“二月二十八,濠州稟報當地入春以來未曾降雨,當時糧價已經高達一斗百錢。下官尋思着缺少雨水不該是濠州一地的事情,便讓沿淮諸州全都上報情況,昨日剛剛收到最終總結。”

曹明彥頓了頓,稍稍擡眼,見陳佑已經翻開文書瀏覽,又立馬移開目光,繼續道:“濠、泗、壽、廬四州今年春都缺雨水,糧價普遍上漲。只不過,到各地發回文書的時候,泗州、壽州、廬州糧價在每斗六十錢到一百錢之間,只有濠州,已經漲到每鬥兩百錢。”

“當地糧商……”曹明彥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說了出來,“當地糧商聲稱,因爲朝廷抽調糧食供給西北戰事,這才導致濠州缺糧。”

“哦?”

陳佑啪地一聲合上文書,先是瞅了眼正襟危坐的端木業,然後看向曹明彥:“濠州官府有什麼行動麼?”

“州衙將州內幾大糧商請過去,要求糧商約束糧價,還希望通過糧商收購外地糧食。”

“嗯。”

陳佑不置可否:“就這樣罷,諜報司整理一份正式公文遞上來。”

端木業聞言起身:“喏!”

端木二人離開,陳佑重又翻開手中文書。

想了想,伸手拉動桌邊長繩。

片刻之後,劉滿走了進來:“相公。”

“通知叔蠡去戶部問一下,沿淮諸州有沒有奏請朝廷協助調運糧食的。”

“是!”

劉滿乾脆答應,見陳佑再無吩咐,輕手輕腳地退出房間。

……

儒林城西約六十里處,六千多黨項兵馬停在此處。

這裡日後會建起一座石州城,不過現在只是一片荒地。

李彝玉從朔方帶出來一萬八千多人,其中八千定難軍正兵,另有一萬是各部族的聯軍。

之前安排他去德靜,但並不是讓他死守德靜不出來。

所以他帶着五千聯軍、一千正兵來到了這裡。

如果可以,他是準備繞到周軍身後襲擊糧道的。

可惜銀州李光遠同他們兄弟二人離心,這次李彝殷召集各部兵馬回夏州,李光遠以周軍攻勢甚急,他要全力守衛先祖傳下來的土地爲由,一個人都沒派往夏州。

如果一切正常,李彝殷可以等李光遠死後,重新安排一個銀州刺史。畢竟李家人那麼多,一個小輩若是沒什麼能力,還是把位子讓給叔叔伯伯們才安全。

但現在,李彝殷只能勉勵自己這個族侄好生守土,不要墮了先輩的名聲。

這次李彝玉過來,也不敢直接進入銀州,而是派了幕僚去商議。

想到這裡他就氣,若不是這些一心只想着自己的蛀蟲,以他夏州李家的實力,就不是區區十萬周軍所能拿下的!

可恨!可恨!

李彝玉沉着臉在營地轉了一圈,回到自己的大帳中。

不知道什麼原因,周軍主力竟然不從白于山過,而是走無定河,但這方便了定難軍防守。

綏州投降的事情已經傳開,如今周軍被攔在永樂小川,不像前段時間那麼推進神速,總算叫銀夏諸人稍稍安心。

再稍微宣傳宣傳二三十年前李彝超兵拒朝廷卻毫髮無損的事蹟,民心大定!軍心大定!

所以李彝玉來了,他不是要幫李光遠守城,而是想在城外騷擾周軍,內外配合之下,最好是把周軍拖死在儒林城下。

即便做不到,也要讓周軍在銀州付出慘痛的代價。

這就是李彝玉的目的,只要銀州不投降就行,至於銀州爲此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從李光遠拒絕派兵回夏州起,就不在李彝玉兄弟的考慮範圍內。

金烏西墜,飯香在營地裡飄蕩。

因爲出征,難得有好飯好菜。

飯裡面混了些大米,菜除了一小片瘦肉,還有幾根綠葉菜,另外就是正常的鹹肉鹹菜,一小口能帶下一大碗飯。這都是普通士兵吃的。

李彝玉這些人則是整塊整塊肥瘦相間的好肉,外加足量的綠葉菜,吃完之後還會有質量頗優的茶水解膩。至於普通士兵,大桶裡面撒些劣質茶葉,再加一些銀夏常見的苦澀但無毒的植物梗子煮開,就是飯後茶水了。

李彝玉剛吃完,正要出去轉轉查看一下崗哨,親兵來報:幕僚回來了!

與此同時,撫寧縣城內,巴寧泰負手站在輿圖前,聽着手下參謀彙報。

“……定難軍沒有從白于山襲擾,根據詹使君送來的消息,白于山部族大部分都被李彝殷召回夏州。山裡剩下的多是生戶,不願意幫朝廷,但也不會幫定難軍。”

所謂生戶,就是維持着原始生活狀態,不願意漢化的蕃人。

相對而言,主動或被動漢化,生活狀態向主流文明靠近的蕃人被稱爲熟戶。

當然所謂的漢化不代表他們就一定對中原政權有好感,很可能只是出於對更好的生活的追求。畢竟這個時候,中原王朝是這一片最強大最高級的文明,但凡有點上進心的,都會選擇不同程度的漢化。

“因爲在交通要道築堡寨的緣故,詹使君估計至少需要二十天才能翻越白于山。不過已經有幾個熟戶部落在接觸我軍,有他們的幫助,尋找關隘會比現在快很多。”

巴寧泰聞言皺眉,打斷了參謀的介紹:“通知詹勝元,沒必要處處盡佔,控制住兩三條道路就好,其餘地界只要在山口築寨便可。”

“是!”站在一旁的李善文立刻點頭,“稍後我擬一份文書請相公過目。”

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
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