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

一行人來到正堂外,離着門口有二十多步就被攔了下來:“堂內正在議事,白明府幾位在此稍待。”

石守信說是在這裡等他們,可也不會幹等着,一邊處理軍務政務一邊等待纔是正常的。

只不過,讓他們站在庭院裡等,而不是請到一旁去歇着。

兩位大工或許沒什麼感覺,但白、張二位對視一眼,神色凝重起來。

見張錫眼神中的疑惑,白茅輕輕搖頭,之前他在膚施做得好好的,從來沒遇到過石守信這種態度。

石守信沒讓他們多等,過不多時,有幾名吏員從正堂走出,看到白茅一行人,腳步一頓,插手喚了一聲“白明府”,然後才各回各屋。

四人被請進屋裡,入眼第一人便是坐在主位上的石守信。

石守信是將領出身,可到節度使這一步,文官武將的分野已經模糊不清。

此時的石守信就是穿着一身燕居常服,頭髮用一支木簪固定住,一縷黑髯垂在頜下,仿若一風流文士。

可惜帶兵打仗這麼些年,氣質早已浸透骨髓,不是一身衣物所能掩蓋的。

在張錫眼中,只是看着石守信,就能感到一股肅殺之氣撲面而來,鋒利,堅定。

他定了定神,同白茅一道行禮:“工部員外郎、提舉延州築城事張錫,見過節使。”

“不必多禮。”

石守信仔細打量着張錫,回了一聲,右手一擺:“且坐!”

四人落座。

這時候張錫纔有空去打量屋內情形。

屋內沒有幕僚,除了石守信,就只有站在邊上的十多名親衛死死盯着張錫幾人。

很顯然,在延州這裡,石守信對自身安全看得很重,沒準他就遭遇過刺殺。

靜了一陣,石守信繞過張錫,直接問那兩位工匠:“築城法是你二人提出來的?”

“是。”

兩人有些緊張,不過也就那樣,他們連政事堂相公們都見過、聊過,眼下一個節度使而已。要不是這個節度使手握生殺大權,他們根本不存在怕得到。

聽到兩人意簡言賅的回答,石守信挑挑眉,不再詢問,直接就命令道:“北邊給你們三個寨子,你們跟着一塊守。”

四人聞言一怔,張錫立馬開口:“節使……”

“有問題?”

石守信鋒銳的目光掃過來。

“是你有問題,還是你們的法子有問題?”

張錫與石守信對視,緩緩道:“謹遵節使之令。”

這下輪到石守信沉默了,他仔細打量着張錫,又看看後面兩個十分緊張的工匠,面容有些鬆動:“若是怕了,某也不逼爾等送死,打哪來回哪去便是,官家怪罪下來,某自擔着。”

簡而言之,石守信不信任張錫帶來的新工藝。

張錫沒有立刻回答,他扭頭看了一眼兩位大工。

注意到張錫目光的兩人不約而同地輕輕點頭。

沉下心來做技術的,總歸對自己的技術有信心。

得到的迴應的張錫略一猶豫,朝石守信抱拳道:“還請節使告知是哪三個寨子。”

塞門、土門、臨羌三個寨子給了張錫。

三個寨子在一條線上,同屬延州延昌縣管轄。

塞門距延昌縣城最近,不到二十里路,一般被稱爲塞門鎮,是三寨中最爲繁華、兵力最多的一處。

臨羌靠近邊境,在白于山東段腳下。土門位於兩者之間。

這個白于山,就是後來的橫山。定難軍難以平定,除了西邊瀚海,便是這白于山以及更北邊的沙漠、草原。

白宅之中,看着桌上攤開的不詳實的地圖,張錫笑道:“這麼說來,延州這邊也不是經常受到定難軍的侵擾嘛!”

白茅肅容道:“師兄此去延昌一定要小心謹慎,現在等閒見不到定難軍的正兵,但白于山裡各個部族時常會出山劫掠,甚至定難軍僞裝部族也有過。”

說到這裡,他不由苦笑:“說來可笑,因着定難軍名義上還臣服朝廷,所以咱們除了要提防党項諸部,還得防着自己人。”

“有人通敵?”

張錫看着地圖,面容漸漸變冷。

“嗯。”白茅點頭,“這邊戰亂較多,自從朝廷放開結社,爲了防身護產,幾乎是一村一社。有些村子爲了保全自家,便會暗地裡與黨項交易,各得其利。我聽說石節使剛到延州的時候,就在這上面吃過虧!”【1】

“此等蠹蟲,死不足惜!”

說完這句,張錫擺擺手:“不說這等心煩之事了。我們去延昌三寨,膚施這邊茹匯你得幫忙遮掩些。”

“要我說根本沒必要。”白茅滿臉無奈,“就延州這樣子,我這邊裝得再好,有心人都能找到你們在哪。”

“能拖一陣是一陣。”張錫捲起桌上地圖,“地圖我就帶走了,徭役囚徒都準備好了吧?”

“行。人和物都準備好了,只要你們歇好,馬上就能開始。”

“明天吧。”張錫一邊考慮一邊說話,“明天先叫人把器械送去土門開個頭,我在膚施這邊露幾面再過去。”

數天之後,土門寨,寨主劉廣志一臉苦笑着把穿着粗布短衣、頭髮簡單用麻布包紮的張錫迎進正廳:“咱是想破腦袋也想不通,怎地張提舉就選中了我這小小的土門寨。”

“因爲小。”

“啊?”

“因爲土門寨小。”張錫站在狹小的客廳裡,十分認真地回答:“地方小,好管理,不易走漏消息。”

劉廣志臉色變得僵硬。

只是看着認真的張錫,最終還是乾笑一聲:“提舉說得對。”

把張錫讓到主座上,劉廣志嘆了口氣,對張錫道:“不瞞提舉,聽到提舉要在土門重新築城,老劉是不願意的。”

說着,他覷着眼偷摸注意張錫的臉色,見其神色未變,心中暗鬆,繼續苦着臉道:“不是老劉不願爲國效力,實在是咱這寨子守了五六年沒出問題,突然要換個外牆。這……這……”

張錫依然面無表情。

劉廣志下定決心:“這哪個都搞不清能不能成,老劉總不能拿寨子裡這六七百人的性命去冒險吧?提舉評評是不是這個理?”

張錫點頭附和:“是這樣。”

劉廣志一喜,正要開口,就聽張錫繼續道:“我們也不至於拿自己的命來冒險,新牆築好後,我們會同你們一塊等下一次党項的進攻。”

劉廣志愣住了。

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
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