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

諸事議定,就在陳佑準備告辭離開的時候,王樸又說話了:“距上次重申稅制快有兩個月了,如今天下穩定,當不會有大問題。”

陳佑精神一振,重新坐穩,看向王樸。

王樸同每個人都對視一番,然後緩緩開口:“都說穩中有變,科舉、稅務、兵事、吏治這些是變,那咱們兩府就得穩。王某想着。”

只見王樸擡起右手在空中畫了一個圈:“咱們這些人,最好是不要動。”

原本應該是驚濤駭浪的一句話,就這麼輕描淡寫地說了出來。

陳佑等人的反應也十分平淡,一個個微微頷首以示贊同,沒有多說其它。

木門重新打開,諸人散去。

樞密院三人沉默着回到樞密院,進門後,陳佑正要前往自己的書廳,就聽馬青道:“方正,將明,到我這邊來坐坐。”

同宋敏貞對望一眼,陳佑跟在兩人身後,走進馬青的書廳。

來到裡間坐下,馬青突然長嘆一聲。

陳佑臉皮跳動,強忍着纔沒發出“相公何故嘆息”的疑問,實在是太應景了。

馬青在回顧從前,靠在椅背上好一陣才坐端正,喟然道:“某自受先帝顧命,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唯恐一時不察叫奸人禍害了這趙氏江山。”

“有我等一旁協助,馬相不必憂心。”陳佑笑着寬慰一句。

馬青看了他一眼,嘆道:“人心叵測啊!”【1】

“人心也不是憑空來的。”宋敏貞笑呵呵地接了一句。

“是啊。”

馬青有些感慨,頓了頓,對陳佑二人道:“我帶兵這麼多年,有一句話一直記在心頭。”

他點了點自己的胸膛:“這人啊,一定要有一個做主的,沒有一個做主的,成不了事!”

說這個是什麼意思?

陳佑看着馬青,心裡推測着馬青的想法。

好在沒等他多想,馬青自己就說出來了:“這首相啊,也做不了兩府的主,你們說,是也不是?”

陳佑眉頭一挑:“馬相的意思是?”

“凡事都議着來吧。”馬青神情變得堅定起來,“方正你去跟王文伯說,後勤這一塊可以從尚書省轉一道手,換樞密院參預日常政事。”

話音未落,他又補充道:“莫要叫他知曉這是我說的。。”

宋敏貞稍稍思忖,點頭應下。

什麼事都商量着來,想要積攢起壓下其他人的威望就很難了。六個人,真要是三三對壘僵持不下,就看哪邊能說動天子。

馬青考慮得很美好,只看現實究竟如何了。

陳佑回到自己的書廳中坐下,靜靜思考該如何應對。

王樸所說的兩府六人不變,再加上馬青想要達成的兩府共議軍政事,只要確立,基本上可以把陳佑進一步向上的路給堵住。

再之後的改革,除了勾兌利益,還得承擔威望不足無法推行的風險。

但也不是沒好處,做出的決定都是集體決定,只要不是犯下大錯,就不用擔心被踢出決策層,最多被邊緣化,再想要達成一定目的需要付出更多的代價。

上層不動,他們這些人能掌握多大權力,就看底下有多少人支持。

看來得梳理一下派系網絡了。

陳佑這麼想着,拿過一張紙,寫下一個個名字。

同明殿內,通事舍人汪弘洋一臉嚴肅地坐在椅子上,仔細聽太后說話。

待太后說完,他看了一眼官家,微微垂頭朗聲道:“兩府治國,但求一個‘衡’字。內外相衡,文武相衡,諸軍相衡,故天下安,九州定。”

趙德昭忍不住打了個哈欠。

聽到他的這聲哈欠,汪弘洋停下話語,太后盧氏面色不虞地瞥了一眼他,他連忙擺正臉色嚴肅道:“汪卿且往下講。”

汪弘洋好似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一樣,語氣不變繼續道:“不可叫一人總攬兵馬,亦不可叫一人總理政務。從此處看,諸將調動較爲合適,至於兩司禁軍都指揮使缺位,若是能選兩位副都指揮使,便可不用在意。”

這次樞密院改制,六個司正中有四個是從外面調來的,這些人空出來的位置,正好讓殿前司都指揮使簡宏彥、侍衛親軍都指揮使郭振充任。

同時,兩府的確不準備再選人擔任都指揮使,而是想增加一個副都指揮使。

汪弘洋的話在繼續:“照目前來看,兩府所有行爲,可以歸納爲兩點:將天下權柄收到中樞,以及中樞分權。”

說到這裡,汪弘洋目光閃爍,沒有繼續往下說。

盧金嬋看着汪弘洋,見他不準備再說什麼,語氣冷然道:“汪卿先下去罷。”

“喏。”汪弘洋沒有停頓,直接起身行禮退下。

待他離開,盧金嬋看向兒子:“官家可看到了?這就是外臣!始終同咱們母子不是一條心!”

“娘娘!”

趙德昭有些不滿地喊了一聲,只是盧金嬋的話不好反駁,他只得緊閉嘴脣盯着桌上奏章不說話。

盧金嬋沒有管他,神情嚴肅地考慮一陣,然後語氣堅定道:“王樸、陳佑這些人都不能信了,這些賊子光想着從咱們母子手裡奪權。”

聽到這話,趙德昭有些無奈,他想起陳佑曾經說過的話:“身爲主官,可以在下屬鬥爭的時候給他們定下勝負,絕不可參與他們的鬥爭,那意味着讓渡權力的妥協。”

只聽盧金嬋接着道:“侍衛親軍司都指揮使空着的話,副都指揮使繼續保持一個。治安寺我會叫你外祖推薦一人接任,免得被外臣糊弄了。”

趙德昭臉上的神情愈加不耐,在他看來,這分明是母親在幫助盧家掌握軍權。再加上外面兩個節度,盧家掌握的兵馬可以說是最多的。

他可沒忘,兵權是維持皇權根本保障。

含糊應着把母親打發回去,趙德昭煩躁地起身,在殿內走來走去。

他只是個孩子,雖然早慧,再加上提前的教育,使得他較爲成熟,可說到底還是個孩子。

道理他以前都學過,可事到臨頭,卻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纔是正確的。

“任喜!”他突然停下腳步,高聲呼喊,“任喜!”

“僕在!僕在!”

任喜的聲音從外面傳來,話音未落,他便一路小跑着進了屋,十分滑稽地弓着身子來到趙德昭面前:“官家喚僕可是有事?”

趙德昭木着臉,右手伸出食指,朝殿門一揮:“你去請陳少保來!”

“僕這就過去。”任喜點頭哈腰應下,快步後退。

就在他即將轉身出門的時候,趙德昭突然又出聲了:“慢着!”

一個急停,任喜不由踉蹌,險些跌倒。

不過他沒顧上這些,立刻又躬身問道:“官家有何吩咐?”

看他如此表現,趙德昭若有所思,來回走了幾步,終於下定決心,走回御座上坐下:“不必去了,你候着吧。”

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
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