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

詔書很快就下來了,只是同陳佑所想的不同,這份經過政事堂簽發的正式詔書只是肯定了河南府整頓寺廟宮觀土地、打擊心懷不軌妖人的功勞,同時勉勵河南府一干官吏再接再厲,爭取在今年的秋稅上取得稅改的開門紅。

至於陳佑想要聽到的田稅事宜,則是一個字沒提。

來傳旨的是一個陳佑沒見過的宦官,但看林師德的表現,顯然曾經打過交道。

接旨的衆人散去,林師德笑着請這宦官前往書廳。陳佑正準備離開,那宦官卻轉頭喚住陳佑:“詹事留步,官家有中旨給二位。”

這裡的中旨,就是皇帝不經過政事堂發出的命令。

皇帝發中旨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個是皇帝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這個命令不一定會通過,也就是說有很大可能被駁回。門下省,更準確地說是給事中,上可不應皇帝詔命,下可批駁百司奏抄,能逮到機會駁回皇帝詔命,那是妥妥的揚名捷徑。有鑑於此,皇帝自然不會上趕着去給別人刷名聲。

第二個則是有些命令不適合讓太多人知道,也就是傳說中的密旨。當然了,說是密旨,實際上也能查到記錄和留檔,除非是皇帝或者負責留檔的人想坑人,纔會發一封不留痕跡的“密旨”。

不過,中旨畢竟不合規範,接到中旨完全可以拒絕執行,要是拒絕的理由很合理的話,甚至能得到宰相的撐腰。

只是這麼做有很大副作用,一般情況下,只要不觸及底線問題,那些官員都會奉旨,而政事堂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認下來。

進了書廳,宦官從懷中掏出一個青綾布包,解開布包,是一份疊成方塊的黃藤紙。

一般情況下,除了發往諸州或者其它一些需要考慮便於保管的詔書之外,平日裡詔書多用黃藤紙,比較重要的諸如制書之類的則用黃麻紙——宣麻拜相中的宣麻指的就是頒佈用黃麻紙書寫的制命,而冊書則用簡,例如金簡、玉簡之類的。

這宦官將那一塊布塞進懷中,小心翼翼地展開黃藤紙,掃了一眼陳佑二人,端着姿態道:“有詔敕權知河南府事林師德並太子詹事、河南府少尹陳佑!”

陳佑林師德連忙整理衣冠,肅容聆聽。

“天子曰,時近冬月,秋稅在即,不可多生是非,你二人當勠力同心,治理好河南府。嘉定二年冬十月十七日。”

就一句話,還是沒有經過修飾的白話。

宦官抑揚頓挫地讀完最後一個字,將詔書疊好,臉上堆滿笑容遞給林師德:“林使君、陳詹事,官家的話,某算是帶到了,還望二位不要叫官家失望纔是。”

陳佑二人齊聲說着表忠心的話語,又陪這宦官聊了幾句,才着人將其送往驛館。

送走宦官之後,兩人穿過庭院往回走。

林師德突然停在廊下,扭頭對陳佑道:“我明日宴請城內豪富,少尹也一同去罷。”

陳佑面無表情地點點頭:“但憑使君吩咐。”

林師德嗯了一聲,不再說話,擡腳朝自己書廳走去,獨留陳佑一人站在原地。

站了好一會兒,無視來往吏員好奇的目光,陳佑走回書廳。

剛坐下,龐中和就在門口敲門:“詹事。”

“有什麼事??”

龐中和走進屋內:“看到詹事似是憂慮,特來問問。”

陳佑笑了一聲,正要回答,魏仁浦也來了。

“詹事,那閹......那宦官說了什麼?”

他本來是想說閹豎的,話到口中還是改成了“宦官”這個中性詞。

陳佑此時已經恢復了正常,淡然地擺手道:“你們都坐。”

“也不是什麼大事,只不過官家不同意我清查田稅,這一塊暫時得放一放了。”

陳佑看似不在意,但話語間還是有些遺憾。

“既然不管田稅了,道濟你就把精力放在商稅和僧寺收繳的那些田地上,其餘地方,只要收上來的稅銀不比去年低就可以了。”

魏仁浦皺眉不已,想到詢問,最終還是舒展眉頭答應下來。

陳佑又轉向龐中和:“萬育你想一個法子,看看怎樣才能在沒有功曹的情況下監察稅曹和諸縣,不求盡善盡美,但求可行。”

“喏。”龐中和垂首應下。

“行了,就這樣吧,政事要緊。”

吩咐完,陳佑就開始趕人了。

兩人見他沒有異常,便各自告退。

他們兩個走了沒一會兒,劉熙古也來了。

剛剛陳佑在廊下出神的事情短短時間內已經傳遍府衙,劉熙古前段時間才倒向陳佑,除非想另投他人,否則的話這個時候就不得不來。

一進門,便迫不及待道:“詹事,可是遇到什麼難事了?某雖不才,也想爲詹事分憂。”

陳佑招呼一聲,笑道:“不是什麼大事。對了,既然你來了,就跟我說說皇宮現在是什麼情況,有一段時間沒去看了。”

劉熙古坐到椅子上,見陳佑不想多說,也就沒有繼續糾纏,而是接過話頭說起士曹諸事。

當初後唐末帝在元武樓自焚,周邊建築被燒掉些,石敬瑭在四個月後就離京前往汴梁,自然不可能多麼仔細地修復洛陽宮室。

是以元武樓——也就是玄武樓——那一塊現在就是一片空地,士曹召集工匠商討來商討去,除了決定重修玄武樓外,其餘空處該怎麼辦還沒一個確定的方案。

現在宮城絕大部分損毀的宮室都整修完畢,沒有損毀的正在安排人清理,只剩下元武樓這一塊了。

至於皇城,目前正在修葺政事堂和樞密院的辦公殿閣,另外像東宮、隔城之類的地方還沒輪到。按照目前的進度,最遲一月份除了元武樓那一片的地方都能完工。

陳佑聽完,只是略一沉吟,便道:“你把整修元武樓及周邊的方案整理出來,給我看看,若是不行,就上奏官家,看官家屬意哪一個法子。”

“是。”劉熙古乾脆應下。

陳佑接着道:“西、北兩面的隔城尤要注意,畢竟靠着城牆,這兩邊你要親自盯着,至於宮城和東宮,早日完工,我會奏請宮人仔細查驗。”

“詹事放心。”

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
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