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

“初五,可能確定?”

“確定!”

聽見皇甫楠信誓旦旦地保證,陳佑眉頭緊皺。

初五晚上,長風軍沒辦法進城,只靠盧府那些人怕是打不過平武軍啊!

見他如此,皇甫楠也不是傻子,用略帶猶豫的語氣問道:“司馬是想在初五動手?”

“不是我想在初五動手,是寧王要在初五動手!”

陳佑看向皇甫楠:“剛剛已經說了,官家詔令殿下歸京,寧王要是拼死一搏的話,一定會在殿下抵達汴京之前動手。”

“可是,白天還好,晚上城門落鎖,我這一軍馬兵也進不去啊!”皇甫楠卻是一臉委屈。

這也正是陳佑發愁的地方。

抿着嘴脣考慮了一會兒,陳佑長出一口氣:“皇甫將軍現做好準備,我再想想法子。”

說着便站起身來,他這是要離開了。

皇甫楠連忙起身相送。

回去同趙普說了此事之後,趙普立刻趁着城門尚未落鎖進城去找吳巒。

初四上午,江陵府沙頭市,趙元昌雖心中焦慮,但在馮道的勸說下只得每日打拳來平靜心情。

都說“少不入川、老不出蜀”,雖有蜀地安逸之說,但那蜀道之難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年初趙元昌召集一衆幕僚前往錦官府的時候,馮道就以年老體衰經不住跋山涉水之苦爲由留在江陵。

此時一同跟來沙頭市的馮道看着趙元昌站在庭院中時快時慢地練拳,倒是看得津津有味。

突然,院外傳來一陣馬蹄聲,隨即一聲嘶鳴,蹄聲戛然而止。

緊接着就是一聲大喊:“京中急信!”

正欲扭腰出拳的趙元昌連忙停下,轉頭看去,只見留在江陵府的一個親兵火急火燎的跑進來:“殿下!京中急信!”

趙元昌接過文書,一邊拆一邊問:“信使何在?”

“信使送到之後就昏死過去了!”

站在正堂階下的馮道聽到這話就是一愣,這怕是按照每日五六百里的速度才能把人累昏過去吧。

正想着,卻看到展開信紙的趙元昌愣愣地看着手中信紙,心中不免有些不安,連忙上前想知道這信中究竟寫了什麼消息。

才走兩步,就見趙元昌轉過頭來,臉上是似哭似笑的神情:“馮公,是我。”

馮道聽聞,心中一跳,加快腳步走到趙元昌跟前。也顧不得禮儀,直接就從趙元昌手中拿過信紙。

此信乃是江夏青寫的,總共就八個字:儲位已定,秦王歸京。

馮道這輩子經歷過大大小小不少事,看到最終結果只是鬆了口氣,卻沒顯得多麼激動。

擡頭看向趙元昌,見他也平靜下來,心中不由暗自點頭。

目光灼灼地趙元昌剛要開口,就聽見一陣腳步聲傳來,隨即李繼勳的聲音響起:“殿下!出了何事?”

卻是他收到消息說秦王親兵縱馬奔入沙頭市,心知是帶來了緊急消息,這才連忙趕過來。

“我要立刻回汴京!”馮道將手中信紙遞給李繼勳,趙元昌也不等李繼勳仔細看,便做出了這個決定。

短短一句話,只不過掃一眼就能看完,聽到趙元昌的話,李繼勳也不反駁,只是問道:“不知殿下帶多少兵馬回京?”

聽到這個問題,趙元昌先是一愣,隨即皺緊眉頭仔細考慮。

馮道、李繼勳對視一眼,也不催促,就這麼安靜地等待趙元昌的決定。

好一會兒,趙元昌神情堅定地看向兩人:“二十騎足矣!”

“這太少了吧?”李繼勳卻有些皺眉。

“不少!”趙元昌卻是斬釘截鐵,“將明、則平早先來信,城中聯絡了侍衛親軍,還有義成軍的兩百人,我只需要儘快抵達開封便可。”

說着,他十分果決地揮手一劈:“我要在初六到達開封府!”

今天是初四,初六到達開封府,就意味着要效仿驛使換馬不換人、日夜兼程六百里。

而剛剛纔聽到那信使送到信之後便昏死過去,馮道眼中帶了些憂慮勸道:“雖時間緊迫,但還是當注意身體。”

“馮公放心,我自曉得。”

“啪!”

桌上物事震了一震,卻沒倒下。

荊王趙元盛剛剛拍在桌上的右手壓着一張信紙,臉上帶着慌亂和憤怒,看向一臉嚴肅的富令荀:“向原,官家讓秦王回京!”

富令荀瞳孔一縮:“儲位定了?”

趙元盛握緊拳頭,狠狠道:“這再明顯不過了!”

“不知大尹是何想法?”

趙元盛一窒,有些心虛地看了一眼信紙。

雖然幾個月前就知道自己的希望不大了,但真的得到確認之時,還是讓他有些慌張不安,也有一絲絲憤怒不滿。

只是,到底該怎麼辦?

他深吸一口氣,靠在椅背上盯着房樑,腦中做着激烈的鬥爭。

現在無非兩個選擇,第一就是認輸,老老實實在廣晉府等待秦王即位,然後或許會得到一個虛職。第二就是起兵反攻汴京!

之前聯絡鎮寧軍和彰德軍就是做了這個打算的,而且鎮寧軍也有意混一個從龍之功。

但是,事到臨頭,他卻有些猶豫了。

從未參與過軍事,驀然要帶兵打仗,讓他心裡發慌。

見他久久不語,富令荀忍不住開口道:“大尹當早做決斷,秦王或許還有些時日才能抵達京城,可那寧王現在就在開封!”

聽到這話,趙元盛臉上閃過一絲寒意,終於堅定起來:“向原。”

“在!”

“派人通知瞿節使,今晚出發!”

“是!”

陳佑從封丘門出了城,繞一大圈來到南門外的趙普住所。

他在城中先後找了盧家的人和張昭。

長風軍要如何他還沒有好的安排,但盧家那一百多人,以及自己帶過來的這二十多人卻是要在初五晚上之前陸續進入城內隱藏起來。

盧家之人自有盧家來安排,他這些人卻要靠張昭找一處隱秘地點了。

進門之後,不等他坐下,就見趙普從袖中掏出一份文書:“兵符在宮中無法取出,但吳相公開了一份符文,要求宋門守將在初五晚上打開城門放長風軍入城。”

陳佑接過文書翻看一番,上面有吳巒的簽押和樞密院印,只要不是遇到那種死板的守將,用這個進門是沒問題的。

“這麼說來,只要皇甫楠能控制住長風軍便好。”

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
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