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

怎麼來的?

魏仁浦雙拳無力的鬆開,閉上雙眼,滿臉痛苦地長嘆一聲。

“既然如此,又何必......”

“有得纔有失,有失纔有不甘,有不甘纔會反抗。”陳佑緩緩道,“譬如保家衛國,你連家國都沒有,又能去保什麼、衛什麼?”

說着說着,陳佑重新平靜下來:“你要是拿根長棍去撥樹上雀兒的巢,雀兒也要叫兩聲。我現在做的就是給這些沒巢的雀兒築一個巢,有巢了,纔會在被撥的時候叫喚兩聲,纔會在被搶的時候奮起鬥爭。”

越往下說,陳佑的話語聽起來就越寒冷:“人生在世百八十年,我陳佑自不能免,這麼些時間,能造福天下又佔幾許?小小的錦官府能叫我兩年努力一朝付流水,換到這天下,便是花上數十年,在我死後又能持續多久?別說是我了,就是官家,可能定萬世之策?”

魏仁浦抿脣皺眉,垂首不語。

陳佑轉過身來:“道濟,你看到錦官府亂象心有不甘,我很欣慰,這證明我的所作所爲不是無用功。”

“使君。”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道濟!說起來我還得感謝蘇逢吉呢!正是他這一番作爲,纔會讓同你一樣的人覺得還是我在時更好。”

“好的不是我啊!”陳佑喟嘆道,“好的是那些制度和方法!”

“可是當地豪富更支持蘇逢吉!使君你從未成功!”

聽了這話,陳佑輕輕一笑,有些話,這時候還不適合說,故而他只是道:“你且看着罷!”

又是一陣沉默,陳佑沉吟一陣,認真的問魏仁浦:“可以想見,在有生之年,我陳某人要做的大部分事都會是無用功,道濟,你可願同我一起去做這無用功?”

短暫的沉默之後,魏仁浦退後一步,長揖道:“願隨使君。”

意在言外,哪怕陳佑很多話都沒清楚的說出來,身爲陳佑在錦官府最爲倚重的下屬,魏仁浦也能猜測到一些事實。

陳佑笑着扶起魏仁浦:“若是有越來越多的同道,我又怕什麼呢?”

魏仁浦起身之後,猶豫一瞬,最後還是道:“照使君所爲,卻是庶人受苦。”

“一人苦何如天下苦,一時苦何如萬世苦?”陳佑右手一揮,“我欲開一法而傳萬世,則不以小惠而治世。”

說到這裡,他突然看着魏仁浦笑道:“若事敗,你我之輩,盡皆民賊權奸。”

魏仁浦卻笑不出來,只是肅容道:“雖九死猶未悔。”

陳佑一愣,隨即哈哈笑道:“我可不想效那屈平自沉!”

說完這一句,他收斂笑容:“害了黃大年一家的是何人?”

黃大年也算是陳佑的學生,學生被人害得家破人亡,陳佑這個山長自然得想法子報復回來。

不意魏仁浦道:“黃大年死後,我等自不可能當做什麼事都沒發生過,那縣內本就有一家大戶同那家人不對付,藉着這個機會賄賂府衙,也叫那家人破家滅門了。”

這個結果,着實出乎陳佑意料,好一會兒才嘆道:“也算是報應了。”

“不僅如此。”魏仁浦接着道,“蘇逢吉到任之後,府衙諸曹換了很多人,現在辦事全靠賄賂。沒有哪家同蘇逢吉有關係,就看哪家更捨得花錢,兩家相爭富者勝。當初使君在時的大戶短時間內已經倒下兩家,剩下的鐘家正在計劃離開錦官府,其餘則聚集在何家周圍對抗新起來的幾家......”

待魏仁浦說完,陳佑禁不住讚道:“好一個蘇逢吉!”

也不怪陳佑讚一句,不論蘇逢吉是有意還是無意,他的一番作爲既滿足了他自己的斂財慾望,又成功地分化了當地大戶。

有利益就有爭鬥,蘇逢吉把陳佑之前好不容易劃拉出的利益拿出來讓這些大戶爭,這就是陽謀。

你有我就沒,我有你就沒,就算你不爭,也擋不住別人對你手裡面東西貪慾。

一旦爭起來,就有求到蘇逢吉面前的時候。

而調節紛爭、劃分利益,這就是權力。

如此爲官,比之陳佑費心費力想要建立一個合理的制度要輕鬆許多,“官聲”也更好。

至於那些在陳佑治下活得好好的大戶,到了蘇逢吉時代卻衰落下來,誰在乎他們呢?

失敗者沒有話語權,蘇府尹的“官聲”又不是他們傳揚的。

當然了,按照魏仁浦所說,蘇逢吉也沒有把陳佑的所有政策都廢除,有些依舊保留着,比如官學,比如稅曹。

爲什麼有些會被廢除,有些卻被留下,留下的那些又被改變了多少,這都是陳佑需要考慮的。

不過這些都可以慢慢思考,眼下最重要的還是洛陽這一攤子事。

“河南府設立稅曹的敕令已經在路上了,估計會同任命你爲稅曹參軍事的政事堂符文一同抵達。”陳佑收攏心思,開口道,“稅曹事宜你都清楚,你上任之後交出一份計劃來。”

見魏仁浦抱拳應下。

他又提醒道:“這計劃是要給劉府尹過目的,你注意一下,以穩爲主。”

魏仁浦瞭然:“使君放心就是。”

陳佑這才點點頭:“在遷都之前,你就專門負責這事,最主要是弄清楚河南府同錦官府有哪些不同,有哪些相同,大名府等地的稅改情況,我也會想法子替你找來,總之就一句話:要因地制宜。”

這邊閣樓上的談話在繼續,另一邊師生們都住進了自己的房間。

陳昭汶將被僕役放在桌上的行禮拎到牀板上,沒有急着收拾行禮,而是在屋內轉了一圈。

這屋子是書院標準的學生宿舍,一間坐北朝南的大房間,約有五丈長,三丈進深,利用衣櫥書櫃隔成三個狹小的空間。

東西擺着兩張牀,中間是一個陪着兩把椅子的方桌。

顯然,這是一個雙人間。

只不過陳昭汶似乎比較幸運,他這間房子暫時只有他一個人住。

他是當初錦官府試第三名,按道理沒必要在書院裡繼續學習,只不過他對陳佑的一些舉措感興趣,卻又不想當官,於是一邊從頭學算術,一邊當經學的助教。

這一次書院搬遷,他也就跟着來了洛陽,暫時不知道還能不能繼續當助教。

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有些話,不吐不快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
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有些話,不吐不快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