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

衆人起身朝同明殿方向躬身行禮致謝。

唐思恭指使都堂僕役將飯菜端進議事廳,然後走到陳佑身邊,低聲道:“勞煩平章移步,官家有幾句話要下官轉告平章。”

議事廳內諸人不由自主放緩動作,巴寧泰等人一邊輕手輕腳地調整自己面前飯菜的位置,一邊分出一部分注意力放在陳佑身上。

“好。”

陳佑神情淡然地放好碗筷,朝巴寧泰等人點點頭,帶着唐思恭出門來到廊下拐角,四周無人,適合密談。

兩人站定,陳佑開口:“官家有何事要唐給事轉告某?”

唐思恭挺直腰桿,肅容道:“官家着下官問平章:何人可爲天家婦?”

一陣寒風吹過。

陳佑緊了緊衣袍,神情沒有絲毫變化:“此天子家事耳,朝臣焉能置喙?”

唐思恭聞言一怔,隨即微微躬身,露出討好的笑容:“平章莫要爲難下官了,官家即問了平章,下官就得帶回去一個確切的回答。”

陳佑沒有理會,直接轉身朝議事廳去,只留下一句:“你且如實告知官家便是。”

……

“他是這麼說的?”

趙德昭皺眉不已。

唐思恭連忙道:“奴婢安敢欺哄官家!陳平章的確是說了這番話!”

趙德昭瞥了眼唐思恭,從鼻子裡哼出聲來:“諒你也不敢!“

沒理會唐思恭的馬屁,趙德昭起身踱步,仔細考慮陳佑這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雖然這兩年不再向陳佑請教政務,但趙德昭一直牢記陳佑從前的教誨,觀察兩府宰相們日常執政的一言一行,並與日後發展一一對應。

最大的收穫就是:當陳佑提出一個對你有明顯好處的選項,一定會有一個在很長時間以後纔會暴露的坑在等着你。

兩府之中能同陳佑鬥一鬥的,也就江夏青了,可惜大多數時候,兩人是一邊互坑,一邊心照不宣地坑別人。

趙德昭自認爲他還不沒到陳、江二人的水平,因此對陳佑的種種言行格外警惕。

轉了一圈仍然沒有頭緒,趙德昭略顯煩躁地將唐思恭趕出去。

獨自一人坐到桌子後,拿過紙筆寫下冊立皇后的利與弊,試圖分析出陳佑的心思。

……

丁未,令在小雪,晴。

今日陳佑休沐在家。

上午去書院講課,順便見了通過秋解的師生。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科舉考試逐漸形成定製。

比如每年九月到十一月間,各州郡舉辦發解試,通過者可參與禮部試;禮部試在每年二月底三月初舉行,考生需要在二月初抵達京城登記;各科通過後根據科目和名次不同授予官階,但必須參與吏部試獲取職事。

同時,政事堂規定,每一次發解資格三年有效,也就是說通過一次發解試,可以參與三次禮部試。

相比後來的秀才、舉人終身有效,這個發解資格三年有效的制度要嚴格得多,但比其從前的一年一考,足以讓廣大學子高呼仁義。

不過這樣的仁政依然讓一部分人不滿,不滿的點集中在吏部試。

本來科舉發展到現在,已經形成進士科一家獨大,以及過了省試就能授官的局面。現在重新提高諸科地位暫且不提,又恢復吏部試,讓人心頭不爽。

好在即便沒能通過吏部試,也能正常待缺,只不過沒有優待,勉強還能接受。

勉勵書院師生安心備考後,陳佑乘車回家。

按照計劃,下午這半天時間,他準備看看書練練字,陪陪妻兒。

沒想到吃完飯沒多久,魏仁浦、劉熙古等人先後上門。

魏仁浦剛到的時候,陳佑在書房見他。

還沒聊兩句,劉熙古、樑關山就到了。

陳佑只好帶着他們轉到偏廳。

茶水才上,龐中和、韓向陽、汪弘洋、範貞卿、李克榕彷彿接力般過來。

雖然偏廳也能坐下,但陳佑還是選擇去正廳。

一衆人等坐下,滿堂盡皆朱紫輩。

八個人,兩名尚書、三名寺卿、一個尚書左丞、一個近衛司副都指揮使,還有一個即將拜相。

這是陳佑立足朝堂最核心的班底,或者說,是最核心班底在洛陽中樞的那一部分。

幾人坐在陳府正廳安靜喝茶。

好一會兒,陳佑放下茶盞開口:“說說吧,約好了這時候來我這邊是爲了何事?”

魏仁浦等人互相看看,最終龐中和先開口:“好叫兄長知曉,中和等人前來,是有一事相詢。”

這就是龐中和的優勢所在了,他和陳佑畢竟能以兄弟相稱。

這一開口,就拉近了距離。

www ⊕т tκa n ⊕C〇

只是陳佑卻沒有立馬迴應。

他先是看着龐中和,緊接着一一打量諸人,眉頭漸漸皺起。

好一會兒,他才緩緩道:“何事?”

這一次,魏仁浦等人眼神交流的時間更長了。

也不知他們到底是如何通過眼神達成共識的,總之由地位最高的魏仁浦代表衆人開口:“回稟相公,仁浦等人想知曉,若是天子下詔罷相,相公當如何處之?”

此話一出,屋內寂靜無聲。

陳佑眼簾微垂。

意料之中的事情。

如果周國已經傳承百年,魏仁浦等人是不會問出這種問題的,因爲那時候的周國如果能保持如今的發展勢頭,就不是一個權臣所能顛覆的。

而現在,想要一步到位有點難,逐步蠶食以至鯨吞卻不是很難。

陳佑僅僅想做權臣,還是有更大的野心,這將決定魏仁浦這些人的態度。

若是前者,他們將在支持陳佑的時候,仍把天子放在首位,若是後者,那自然是以自身所處的利益集體爲重。

不知過了多久,陳佑輕笑一聲,輕聲開口:“賊人矯詔,當殺之。”

此話一出,表明態度。

魏仁浦等人一同起身,長揖到底:“喏!”

“諸君且坐。”

陳佑雙手虛擡:“民心即天心,民心若在我,則天子亦不可改。諸君且誡之勉之。”

範貞卿掃視身周同僚,然後朝陳佑拱手:“吾等皆知此,然今天子欲親政,不知相公可有對策?”

“天子若要處理政事,讓他處理便是。”

陳佑語氣平靜,說出的話卻叫範貞卿等人臉色大變。

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
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