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

告罪離開王府,冉益謙帶着舒壽君前往州衙。

州衙與王府不過一街之隔,從側門走的話,幾步路就到了。

不過舒壽君畢竟是新任知州,沒有主官第一次進衙門不走正門卻走側門的說法,於是他們不得不繞到府衙正門去。

這一次州衙中門大開,諸曹官吏皆站在門口臺階下迎接。

舒壽君若有所思地同一幹僚屬寒暄,臉上神色淡淡,話語也十分簡短。

只不過他頭上還有一個大爺,不可能像正常主官一樣先給自己的僚屬訓話,在州衙門口同一幹僚屬寒暄幾句之後,他便朝陳佑書廳走去。

同他一起的還有幾個在都督府任職的諸曹吏,這種既是下屬又是同僚的奇特關係,讓舒壽君十分難受。

但是沒辦法,整個揚州大都督府轄地的官吏大多是趙元昌親自安排的,既可以保證戰時能夠迅速調動各地駐軍、物資,又能防止陳佑這個都督府長史獨攬大權尾大不掉。只是這樣一來,就導致這些官員的職事交叉嚴重。

在陳佑書廳之中,舒壽君見到了一部分都督府同僚。揚州大都督府管轄數州,有不少僚屬都不在廬州,別說舒壽君了,就連陳佑都沒見過。

讓舒壽君認了人之後,陳佑便把一干僚屬趕了出去,他們的事情都很多,沒空留在這裡聽兩個主官聊天。

書廳之中只剩下三人,陳佑也就沒繼續坐在主位上,而是走到一旁的小隔間。在這隔間裡有一個方桌,陳佑三人圍桌而坐。

他們剛坐下,就有僕役奉上茶湯。

端起瓷盞輕啜一口,陳佑拿起溼巾擦了擦嘴角,率先開口:“今後廬州庶民就要拜託舒使君了。”

“此乃吾之職責,長史無須多言。”

這話有些不客氣。

陳佑仔細看了舒壽君一眼,笑笑不說話,而是轉向冉益謙:“道盈同舒使君乃是故友,正好在離開之前能多向舒使君介紹介紹經驗。畢竟廬州這裡不是它處,若是出了差錯,影響比較大。”

冉益謙露出苦笑點頭應下。

得到肯定的回答,陳佑重又轉向舒壽君:“舒使君這次除了知廬州事,還兼了王府和大都督府司馬的職事,雖說廬州境內兵馬多交由盧兵馬使統率,不過州衙這邊還有些人手,平日裡要多注意一下城內治安。”

“道德修則民自寧。”舒壽君如此回答,“下官預備着多行教化,到時或許長史就不必擔心治安了。”

冉益謙心道要遭,連忙開口:“道德教化非是一日之功,眼下還當注意。”

陳佑安靜地着舒壽君,好一會兒才笑道:“舒使君倒是好志向,只是廬州之重,首在安穩。”

說完這句話,他站起轉身:“舒使君初至合肥,諸事繁雜,且先去忙吧。”

話音剛落,舒壽君就站了起來,朝陳佑拱手道:“下官告辭!”

不等陳佑回話,他立刻就走出隔間朝外走去。

冉益謙慢了幾步,滿臉無奈地朝陳佑抱拳:“將明少怪,彭祖他就是這麼個性子,得罪了不少人。”

“嗯。”陳佑腳步不停,“你同他能成爲好友也是一件奇事。”

冉益謙嘿然不語,再次抱拳告罪,然後快步朝舒壽君追去。

陳佑回到書桌之後,靠着椅背考慮一陣,重新研墨提筆批閱公文。

另一邊,冉益謙追到舒壽君,開口就是:“彭祖剛纔卻是做差了!”

舒壽君驟然站定,冉益謙一時沒反應過來,一下走到了彭壽君前面。

等他轉過身來,就聽舒壽君道:“道盈,官家叫我過來知州事,不是爲了做他陳長史的應聲蟲!”

“治政手段且不去說它,單是你最後的舉止,就不是有禮之人。”

“道不同,不相與謀。”舒壽君理直氣壯,“我敬他是上官,然鄙其所作所爲!”

“你那叫敬?”冉益謙聲音不由自主擡高,吸引了一些路過的府史文書。

注意到這一點的冉益謙立刻閉嘴收聲,他不能讓舒壽君第一天上任就在僚屬面前丟面子。

他拉着舒壽君快步走到知州書廳。

此時書廳之內除了必要擺設外,沒有陳佑書廳中那麼多的卷宗文書,屬於冉益謙的個人物品昨天就已經搬走。

冉益謙進門之時順手把門給關上,表達出不想被人打擾的意願。

兩人在空空蕩蕩的房間中站定,冉益謙立刻就道:“彭祖,我不明白你爲什麼會失了禮節。”

舒壽君袖手而立,認真地看着冉益謙:“道盈,還是昨天那句話,我對你們在廬州的作爲非常不滿。”

“然而廬州安穩。”

冉益謙回了一句,緊接着嘆了口氣:“行了,你說服不了我,我也說服不了你。不過彭祖,我不希望你變成一個爲了所謂‘道德治世’而無禮無義之人。”

舒壽君沉默一陣纔開口:“道盈之語我記在心間。不過,既然官家叫我來做這理民之官,若是什麼都聽他陳長史的,未免有負官家信任。”

他頓了一下,十分認真地看着冉益謙:“我會用廬州的事讓你,也讓天下人知道,刑法非是正道,道德教化纔是正途。”

冉益謙無聲笑笑:“我等着。”

道路之爭最爲殘酷,像冉益謙和舒壽君這般政治觀點截然相反卻能保持長久友誼的例子太少,這也是陳佑說他倆能成爲好友是一件奇事的原因。

舒壽君的觀點與往事,陳佑都清楚,有些是他自己調查的,有些是冉益謙說出來的。

在治民方略上,冉益謙自覺他和陳佑站在同一邊。不過舒壽君是他故友,不能坐視兩人死鬥。對此,他的舉措是分別向兩人闡明對方的觀點手段,同時也用這個作爲籌碼希望陳佑在對付舒壽君的時候能夠手下留情。

沒錯,冉益謙對自己的道路十分自信,他自認爲舒壽君必敗無疑。巧合的是,舒壽君也認爲冉益謙和陳佑一定會失敗。

不過很可惜,陳佑現在心思不在這上面,北邊打了起來,他這裡就有些尷尬了。

原本是準備着今年十月到十一月之間動手,沒想到遼國突然亂了,叫周國看到奪回雲州的機會。

可淮南這邊怎麼辦?是按照計劃準備,還是推遲到下一年,陳佑必須問清楚。

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
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