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

合肥城北五里亭,冉益謙迎到了彭壽君。

彭壽君掀開車簾掃視周圍,眉目微不可察地皺了一下,隨即立刻舒展開來。

即便如此,冉益謙還是從自己這位老友的神情上感覺到他有些不快活。

原因嘛,自然是他未來的僚屬沒有幾個來迎接他的。

來的官員就兩個,一個是代表陳佑的保信節度支使、廬州稅曹參軍事龐中和,還有一個是廬州錄事參軍事楊長水。除了這兩人,其它的都是州衙諸曹府史。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自然是因爲幾個衙門用的是同一套人馬。

彭壽君是新任知州事沒錯,但他同樣也是陳佑的下屬,同諸曹參軍事的區別只是在於他能夠總理廬州事務。陳佑沒理由把手下職能部門的頭頭全都派出去迎接一個新上任的下屬,即便這個下屬比其他人地位要高。

可彭壽君不這麼看,在他眼裡,州衙的諸曹參軍事,就應該奉他這個知州事爲主,主官下車之際僚屬們怎麼能不來迎接呢!

作爲知交好友,冉益謙看着神情就能明白彭壽君的想法,苦笑着上前兩步準備勸一勸,沒想到彭壽君先開口了:“我來廬州,沒想到倒是勞累臨近遠行的道盈來接!”

冉益謙拉住彭壽君的手腕笑道:“誰接不是接?你我相識多年,這點小事無需多言。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節度支使龐中和龐萬育。”

龐中和朝彭壽君行禮:“下官參見彭使君。”

“萬育也兼了州衙稅曹參軍事,之前夏收時節忙得停不下來,也就這段時間才稍微得了些空閒。”

“龐司稅不必多禮。”彭壽君朝龐中和點頭示意,面色如常。

“這是州衙錄事參軍事楊長水楊永潤。永潤是廬州本地人,對我幫助很大。”

意味深長地一句話叫彭壽君眉頭微挑,看向楊長水的目光中帶了些審慎。

“參見使君。”楊長水叉手一禮。

“楊司錄不必多禮。”彭壽君將目光從楊長水移到冉益謙身上。

從服飾上就能看出來,到場的流內官就龐、楊二人,他等着聽冉益謙的解釋。

注意到他這番動作的冉益謙無奈地吐出一口氣,露出笑容伸手抓住彭壽君的手腕:“許久未曾見彭祖,甚是想念,來來來,到我車上仔細談談!”

彭壽君沒有反抗,兩人上車之後,車隊緩緩離開五里亭朝合肥城駛去。

坐在車廂裡,冉益謙嘆了口氣道:“我知道彭祖你在想什麼。”

彭壽君掀開側窗的幕簾,側身看着窗外沒有出聲。

“將明他畢竟是保信節度使,保信節度只有廬州這一州之地,州衙官吏同時也是節度府僚屬,又有不少還兼着王府官和都督府職事。”

彭壽君轉過臉來看着冉益謙。

“如今北邊戰事起了,京城對淮南這邊難免有些放鬆,爲了防止出漏子,將明幾乎每天都要召集僚屬議事。”

彭壽君突然笑了起來:“難得看見道盈你爲旁人開脫。”

冉益謙無奈搖頭:“你我二人皆是吾之故友,實在不願你們鬧得太僵。”

說是故友,但這故友和故友可不一樣。他和彭壽君之間顯然更親近一些,而與陳佑的關係,說是舊識更貼切些。

“道盈放心,我不是那等不知輕重之人。”彭壽君笑着說出這話,緊接着又肅起面容,“只是有些事情不能不重視起來。”

聽到這話,冉益謙立刻就明白彭壽君想要說什麼,當即坐直身子肅容道:“若是要談餘小林案,還是免了吧,某之判決,乃是官家定論,非是旁人所能置喙。”

“官家非是聖賢,焉知無過?”彭壽君絲毫不願退讓。“嚴刑峻法,何其之謬!”

兩個久別重逢的好友,在入城的馬車當中爭論起來。

好在這次爭論沒有持續太久,很快兩個人就到了魏王府。

根據他們詢問得到的消息,陳佑這時候還在州衙主持議事,不過魏王畢竟是此處身份地位最高的人,同時也是統率淮南諸州的大都督,新官上任先來拜訪魏王那是應有之意。

而且作爲一個同冉益謙理念完全相反的官員,彭壽君接任冉益謙的職事,本身就有防止魏王被“依法治國”思想影響太深的意思在其中。

普通人,甚至中低層官員,相信並嚴格遵守“依法治國”的道路,將有利於政權的穩定。但是身爲統治階級,必須明白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國家的統治工具。

尤其是皇室這種站在統治階級頂端的存在,更是必須要明白如何利用和改造法律這個工具。

當然了,對於統治階級來說,道德是一種約束,皇家子弟也得學會如何使用道德工具去駕馭羣臣,同時防止被臣民用道德拘束甚至脅迫。

上下相爭的學問,別說趙德昭了,就是陳佑,也仍然在不曾間斷地學習着。

陳佑不在,趙德昭是在諮議參軍事竇儀的陪伴下接見彭壽君的。

行禮坐下之後,趙德昭按照正常流程說了幾句場面話,然後問了一個比較正常的問題:“彭使君知廬州,可有什麼施政計劃?”

彭壽君沒料到魏王小小年紀會問這種問題,難道是陳佑授意的,想要給自己一個下馬威?

想到這種可能,彭壽君心中一沉:陳佑對魏王的影響要比想象中的嚴重啊!

將憂慮壓在心中,彭壽君沉吟一陣後,回答道:“好叫大王知曉,下官以爲當行教化、興仁義。史曰:仁義興則道德昌,道德昌則政化明,政化明而萬姓寧。故此爲下官施政之要,當列爲首要大事。”

聽到他回答的趙德昭點頭表示讚賞。

他以前聽陳佑說過,“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心中有道德的人,可以預測到他們的行事方法,比較好管理,而心中沒有道德觀念的人則無法預測,是不穩定因素。

因此彭壽君說要提倡道德教育,他立刻贊同:“使君且放心施爲,若有難處,儘管去尋陳長史!”

開門紅啊!

彭壽君心中欣喜,起身應下。

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
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