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

陶際華一行人一路小跑着趕到縣衙時,縣衙正門大開,兩名衙役有氣無力地靠在門柱上,冷眼瞅着他們。

陶際華見此不由眉頭微皺,放慢腳步,心中已經有了不好的猜測。

身後下屬喊了一聲:“御史臺奉中書符令查案!”

兩名衙役依然沒有反應,就這麼瞅着他們。

陶際華鼻孔出氣哼了聲,直接帶着人快步走進衙門。

繞過照壁,一眼就看到正堂中坐着的一名中年文士。

此人正是修武令陳南金。

此時他穿着藍灰長衫,頭戴同色折上巾,見陶際華帶人進來,依然一動不動地坐在椅子上。

“陳縣令!”陶際華跨進正堂,語氣嚴肅,“東推院丞陶際華奉中書符令前來調查你被彈劾一事!”

說話間,他已掃視一圈,發現屋內沒有其他人,這才似笑非笑地放低音量對陳南金道:“看來陳縣令早有準備啊。”

陳南金扭頭看了眼站到他身側的陶際華,隨即目光重新移到遠處照壁上,語氣平靜地回答:“談不上什麼準備不準備,知道陶御史要查,某又何必做攔路惡人?”

“陳縣令十分自信。”

陶際華轉身,左手搭在公案上,語氣神情略帶嘲諷。

陳南金稍稍擡眼:“不過是問心無愧罷了。”【1】

“呵。”陶際華聞言輕笑,“希望如此罷。”

話音未落,他收斂神色,轉身看着陳南金:“接下來一段時間,希望陳縣令配合我等調查。調查結束之前,還要委屈縣令與我等同食同寢,不可與旁人往來!”

聽到這話,陳南金神色微變,他擡頭看向陶際華,厲聲喝問:“怎麼,東推院還能囚禁朝廷官員不成?”

“縣令說笑了。”

陶際華嘴上說着笑話,臉色卻沒有絲毫波動,就這麼與陳南金對視:“只是請縣令協助我等,順帶保護縣令,以免爲奸人所害。”

“我若是不聽呢!”

聽陳南金如此問,陶際華抿着脣,靜靜地看着他。

直到他臉上神色鬆動,才擠出一句話:“縣令若是不聽,來調查的就不是我們東推院了。”

說完,陶際華不等陳南金迴應,直接扭頭吩咐下屬:“去封存賬簿、庫房,把縣內主貳官全部叫來。”

一干下屬領命而去。

陶際華從角落拉出一條長凳,坐在陳南金身邊,十分直白地說道:“我明白,陳縣令早有準備。可是呢,人一做事,便如踏雪留痕,某二十年來,乾的就是追查痕跡的活。”

陳南金此時已經重新恢復平靜,聽陶際華這麼說,他只是扯出笑容:“陶御史你也不必拿話激我,做過就是做過,沒做過就是沒做過。今日你來查我,也非是因爲我有多麼壞,而是因爲上面要查我。同樣的,誰也說不準,會不會明日上面就叫我去查陶御史你。”

他頓了頓,呵呵笑道:“做人做事,都該留些餘地,陶御史說,是也不是?”

陶際華聞言默然,看着屋外空地,好一會兒纔回答:“某一直認爲,查案的就只是查案就好,其它事情,自有上官去做。”

他扭頭看向陳南金:“今日亦然。”

鬥爭從來不是單線進行的,你來我往的進攻有時候會叫人看不清哪些是正常的安排,哪些是鬥爭所需。

丁巳,大理評事富令荀彈劾給事中、權知泗洲申雲海在泗洲平叛期間陰結賊酋,未經朝廷許可肆意許諾試圖交好賊酋程四。

緊接着,立刻就有人翻出富令荀曾是荊恭王幕僚之事,直指其曾意圖離間天家,人品之劣如斯,此時所爲實叫人疑慮。

這個話題剛冒出來,還沒傳播,吏部一紙調令將此人調去了蜀地。

沒人知道是哪一方動的手,但沒關係,戰爭已經開始了!

己未,大理少卿楊光義跳過大理卿李文淵,直接移文肅政司,要求肅政司立刻調查申雲海一案,儘快提請大理寺審理。

庚申,齊州歷城令彈劾知齊州時高良才貪墨府庫銀。

同日,肅政司提請大理寺審理光祿卿馬彥成縱子殺人案。

一時間,朝堂紛亂不定,就連各州大雨綿延不停的消息都沒能把這些事的熱度壓下去。

底下人紛爭不斷,宰執們卻安坐如故,就好像所有事情都是“理當如此”一般。

癸亥,首相陳佑召集諸相公及有司主官商討受災各州秋稅減免事宜。

進入七月以來,各道陸續有奏章稱當地大雨不止,川渠漲溢,漂溺廬舍,損害苗稼。

秋糧減產差不多已成定局。

陳佑本事再大,也沒有大到虛空生米的地步,因此,爲了保證百姓穩定,減免秋稅可以說是首要選擇。

這件事足足討論了一天,有司各部接連被召入都堂答疑解惑。

終於商量出一個合理的法子出來。

首先各地依據災情輕重,秋稅減免兩成到五成不等,同時命令各地徵召丁夫修繕河渠堤壩,以此抵扣今年及來年徭役。

各地需開啓糧倉平抑糧價,但凡有囤積居奇趁機漲價者,抄沒家財徙往西北。

另外就是要求各地主官擇選壯士舉薦入禁軍,因地制宜解決失地農民無以爲生的問題。

各類條目不一一列舉,總之兩件事:保證受災百姓能活下來,保證受災百姓有事做不閒着。

至於各地官員具體執行如何,中書在符令中直接就說了,會隨機抽取一部分州縣覈查。

除非想拼一把運氣,否則就老老實實按照中書兩府說的來做。

就在災情事務解決方案發出的第二天,大理卿李文淵發文要求馬彥成次子馬符充入寺受審,馬彥成直接拒絕,並將大理寺文書送回。

乙丑,治安寺刑案署逮捕數名涉及馬符充殺人案之人。

不等大家反應過來,翰林學士、兼判治安少卿範貞卿帶領護安署、刑案署警員圍了光祿卿宅。

站在馬宅門外,看着緊閉的大門,以及圍牆內探頭探腦的家丁護衛,範貞卿嘆了口氣。

也不知道馬彥成哪來的勇氣,盡然敢公然拒絕接收大理寺文書。

講真,他哪怕一面接了公文,一面安排兒子潛逃,都比直接拒絕來得好,至少那樣治安寺就沒理由來圍宅。

如今這一圍,要麼他馬彥成倒臺入獄,要麼範貞卿請辭謝罪,沒有絲毫緩和餘地。

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
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