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

“還望相公明示。”

盧孟達拱手一禮,他難得這麼低姿態。

江夏青仔細蓋上茶盞蓋子,稍稍推開,這纔看向盧孟達,笑道:“陳將明堅持嚴查官吏違律瀆職之罪,王松嶺不欲牽連太廣,兩人矛盾難以調和。”

盧孟達鬆了口氣。

只要宰相們繼續爭鬥就好。

現在皇帝未成年,他就怕宰相們不鬥了,轉而把目光轉移到盧家頭上。

這幾個月撇開小妹參與朝爭,讓他認清了自己的能力,像陳佑王彥川那般掌控朝局,他做不到。

父親有吩咐就聽父親的,父親沒吩咐就一味支持太后,沒必要和某個宰相死鬥不休,只要保證盧家在洛陽的影響力就足夠了。

江夏青尚不知盧孟達的心態已經有了變化,只當其認識到現在武將的影響力已經比不上剛建國的時候了,這纔對宰相保持敬意。

稍一權衡,江夏青開口道:“陳將明準備召集各地將領或佐貳幕僚來京中議事,昭顯可以提醒一下寶應侯。”

他的意思是希望盧家藉着外戚的身份給陳佑壓力,免得樞密院幾名宰相的權力被大幅壓縮。

只是盧孟達不知是沒想到這一茬,還是裝作懵懂,聽了江夏青的話,他連連點頭:“這事我會告知家父。”

除此之外,一句暗示都沒有。

江夏青也不清楚他是不是聽懂了,只得笑着應和。

王彥川的病很快就好了,陳佑同巴寧泰等人私下溝通之後,沒有經過兩府議事,直接說服官家制命邗王白崇文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

當年降周封王后,白崇文就在京中閒居。雖然其子白軒朗接替他主政揚州,但自己兒子自己瞭解,勉強守成罷了。

白崇文自己被排斥在朝廷主流之外,若是一日去了,留下兒子主政揚州,也不知是好是壞。

是以得知自己能進入朝廷最高決策層,白崇文喜出望外,根本不用陳佑多說便答應下來。

只要能參與朝廷決策,就能結交人情,日後就算故去,子孫也會有人幫襯。

而作爲交換,白軒朗調到南邊跟在曹固身後做一副職混資歷,揚州主要官員大多調往他處。

九月,河南府秋解結束之後,陳佑在周山書院公開講課,所講的內容,歸納起來就一句話:民爲國之本!

他把朝廷和百姓的關係、朝廷和豪強富戶的關係、豪強富戶和百姓的關係、官員和朝廷的關係攤開來分析。

提出了“官員要想過得好,就必須維護朝廷的整體利益;朝廷要想穩定發展,就必須保證全體百姓的利益”這一觀點。

同時宣稱,願意維護朝廷利益的豪強富戶才能被歸爲百姓,而不願意維護朝廷利益的豪強富戶,則朝廷也必不保護其利益。

朝廷的利益是百姓過得安穩,那麼不讓百姓安穩的就是不願意維護朝廷利益。

比如藉着天災低價購買甚至強買田地以及迫使災民賣身等行爲,就是與朝廷爲敵!

次日,周山日報全文刊登陳佑的講話,各類評論如潮水般涌現周山時政。

大儒田敏反應迅速,他直接到國子監講學,斥責陳佑“言必稱利”,指責其不顧民意、幾欲顛覆、枉爲宰相!

數日之後,在李穆的請求下,六十多歲的名士王昭素從開封趕到洛陽,見了天子後去了周山書院講學。

雖只是單純講解《詩經》,但在這種時候到周山書院去講學,本身就是對陳佑的支持。

這兩位帶了頭,一干名士陸續發出自己的聲音。

士林爭吵一時半會影響不到朝局,九月下旬,寧強案塵埃落定,結論是“或有不妥,然遵天子兩府之命”,最後的處罰措施是罰俸。

至此,持續了四個多月的鬥爭終於結束。

陳佑大獲全勝。

十月初,他召集戶部、稅務監、肅政司、匱使院官員談話,王彥川、宋杞言一同出席。

這一次通報了今年上半年以及前幾次清田成果,戶部還給出了接下來一年的工作計劃和預期。

不得不說,一旦上官有需要,各級機構的行動力和學習創新能力還是很強的。

至少戶部這次給出的計劃,條理清晰、各項分析嚴謹細緻,可以說是做到了他們水平的極致。

陳佑重點表揚之後,向在座官員提出一個要求:“保證各地稅賦嚴格按照朝廷規定收繳!”

這是第一步,讓現在還有自己田地的農民不會因爲人爲因素失去田地。

至於各地佃戶,要看清田地成果。如果當地清出來的田地夠多,直接分給無地農民,如果不夠多,那就只能讓官府做地主,招那些沒有生計的失地農民做佃戶。

當然他們還有一個選擇:去邊疆。

只可惜鄉土難離,絕大多數人寧願做一個被剝削的佃戶,也不願冒着風險去邊疆種地。

畢竟朝廷目前還沒辦法大批量普遍性地提供配套待遇——比如租賃種子、農具、牲畜等,唯一普及開的就是減免稅賦。絕大多數普通人沒辦法承擔去邊疆的風險,不得不選擇繼續被剝削。

回到眼前,陳佑提出這樣一個要求。

不論行不行,有司都得表達出自己的態度。

首先說話的是稅務監。

履新沒多久的聞克開口就是困難:“好叫平章知曉,稅務監若只是覈查統計各地上計稅務,尚可順暢運行。可若要監察天下州縣稅額,現在這麼一點人根本不夠!若依照原先定下的抽查方法來,有很難保證沒被抽查到的一定沒問題。”

“這就是我把肅政司和匱使院一同找過來的原因了。”

陳佑早有安排。

“首先匱使院要擴充人手,爭取做到每一個州府都至少有一名匱使院官員負責。”

所有人都認真聽着,尤其是知匱使邢重。

管的人和事多了,就代表手裡的權力多了。

反正不管要不要出京跑,他這個知匱使都得坐鎮洛陽,巴不得陳佑多給匱使院一些事情。

“匱使院官員定期前往不同州府查訪民意,詢問包括稅賦、官員風評等在內的情況。。”

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有些話,不吐不快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
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有些話,不吐不快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