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

時近午時,趙普帶着一青年文士登門。

陳佑匆匆到正門迎接,僕一見面,陳佑便率先拱手高聲道:“趙書記!有失遠迎,請勿見怪。”

趙普亦是回禮道:“陳司馬客氣了,直接呼普表字即可。”

陳佑呵呵一笑:“既是如此,則平兄喚某將明便是。”

聽了這話,趙普似模似樣的叉手一禮:“將明兄有禮了。”

話未說完,他自己就先笑了起來,,陳佑也是指點着他一番暢笑。

笑完,陳佑將目光移向跟在趙普身後的那青年文士,那文士立馬躬身行禮道:“聞克參見陳司馬。”

趙普適時提醒道:“奉公乃是大帥手下參謀。”

“原來是聞參謀。”陳佑亦是叉手行禮,“則平兄、聞參謀,還請入內就坐。”

沒料到聞克推辭道:“多謝司馬盛情,只是克此來是奉了大帥鈞令,給司馬送來令牌告身。”

說着,從袖口掏出一封文書和一個布袋恭敬地遞給陳佑。

文書一折,背面是赤色雲紋,翻開來看,共有五六列字,除了姓名、職位、日期乃是手寫之外,其餘俱是雕版刻印。

不過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姓名和職位了,其餘不過是些官話套話,陳佑直接忽略不看,只看職位:正五品下奉聖軍行軍司馬。加蓋吏部尚書印和奉聖軍節度使印。

這就是說行軍司馬是半文半武的主要原因了,雖然它主要負責的是節度使府軍事,但它的告身是吏部簽發。而武職的告身在唐宋是由兵部簽發的。

看完告身,再從布袋中取出令牌。令牌手心大小,木製,橢圓,一面書有“奉聖軍”,另一面上書“行軍司馬”。這就是陳佑在大週日常所用的身份證明了。

至於官印,那得是正貳官纔有,像行軍司馬這樣的僚屬,如果要發文書,必須有正官或佐貳官加印簽押。

將告身令牌收起,陳佑再次向聞克道:“有勞聞參謀了。”

“職責所在。既然東西送到,那我就不打擾司馬和書記了。”

“參謀慢走!”

將聞克送走,陳趙二人對視一眼,默契地笑了起來。

陳佑一伸手道:“請!”

來到客廳分了主賓坐下,自有那僕人送上茶點。

不過兩人卻不急着飲茶,趙普率先開口道:“恭喜將明兄一躍成爲五品高官!”

陳佑笑道“還要多謝則平兄在大帥面前替我說話。”

他這指的是早上第一次見到趙元昌時趙普引用《尚書》解釋陳佑的名字。不得不說,這一波解釋直接讓趙元昌對陳佑好感大增,這纔有了讓他擔任行軍司馬的舉動。

而且別忘了,節度使的行軍司馬最高是正五品下,但也可以低至從六品上。這中間可是隔着四個小階!趙元昌完全可以不讓他擔任最高的官階,反正之前也沒說到底是幾品。而唐宋規定五品以上衣紅,從五品下和正六品上就是一個朱紫高官和青綠小官之間的差距!

趙普也是呵呵笑道:“若非將明兄選的好時機,再加上一舉擒獲南平僞王及一衆大臣,便是我舌燦蓮花也是空做無用功。且這次我也是借了將明兄的光,得了一個從六品上的節度掌書記之職。”

說到最後,他也是略有些自得。

陳佑還可以說原本就是四五品的降將,而他趙普趙則平,一開始可是一介白身!一夜之間從白身到六品官,在此之前也就只有那些聲名在外的名士能做到,而現在,多了他一個趙則平!

陳佑此時也十分識趣地捧道:“這都是則平兄出生入死換回來的,這六品之職也是應得的。”

兩人又互相捧了幾句,陳佑面色一肅,雙手撐在膝蓋上,上身微微前傾道:“則平兄,你也知道我初入大周,對大周朝局不甚瞭解,還望則平兄爲我解惑。”

說完,他死死盯着趙普,不放過任何一絲微小的動作。

這句話明面上問的是大周朝局如何,實際上是向趙普發出結盟的邀請。畢竟有些人知道的多,有些人知道的少,對於同樣的一個政治事件就會有不同的看法,知道多的自然更接近事實真相。

陳佑目前就屬於一點都不知道的,所以他要問的是趙普所知道的都是什麼。

但,問題是,人家趙普憑什麼告訴你?

政治鬥爭雖說不上刺刀見紅、你死我活,但多知道一點別人不知道的消息,關鍵時候就能決定一次鬥爭的勝負。

所以陳佑是在說:我想同你結盟,在大周官場上共進退,你願不願意,願意就告訴我一些內幕。

趙普聽了陳佑的話之後,目光一凝,他自然是聽懂了陳佑話裡的意思。

有了之前共同拖延奪城時機的經歷,再加上今早主動開口幫陳佑說話,是以趙普現在只是略一沉吟便開口道:“既然將明兄問了,普自當知無不言。”

此話一出,陳佑就知道他同意了,當即點點頭,正襟危坐靜靜聽着。

“將明兄想必知道,大周皇帝陛下三年前在開封府登基建國,改元錦瑞。”

陳佑眉頭一挑,這周國國都竟然也是開封!不過他倒沒有出聲,只是微微點頭。

“如今大周軍政分離,文官之首乃首相昭文館大學士孫啓祥,次相史館大學士、兼修國史蘇逢吉,末相集賢院大學士朱慶堯,此三人各有從者。武官之首乃樞密使楊邠,樞密副使、開國池公史肇慶,樞密副使、開國安吉郡公吳巒,其中史、吳二人軍中威望甚高。”

這六個名字中,有陳佑熟悉的,也有陳佑不知道的。他熟悉的一定是未改變的歷史上曾經留名的。

正要開口,只聽趙普接着道:“不過這些目前都不是很重要了,現在的朝局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

陳佑不免奇道:“哪個詞?”

趙普頓了一下,緩緩說道:“雙龍爭王!”

陳佑目光一閃:“這麼說,大帥還沒有......”

“如果接下來的戰事沒有較大的失利的話,這次應該能確定儲位。”

“如果出事了呢?”

趙普沉默一瞬:“那麼勝負就在五五之數了。”

陳佑點點頭,拱手道:“不知則平兄可瞭解另一條蛟龍?”

說到這個,趙普笑了:“你要是問其它的我可能還不瞭解,可是問皇室的,我還是略知一二的。”

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
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