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

剛直起身子的趙元昌聽到這話,先是一愣,隨後心裡又升起希望。

恭敬地接過呂施彥遞過來的冊命之後,他也顧不得其它,直接開口問道:“我那兩位兄弟也都封王了?”

呂施彥點頭笑道:“確如內常侍所言,二皇子、三皇子也被冊封爲親王。”

李樓補充道:“好叫殿下知曉,二皇子乃是荊王,三皇子乃是寧王。”

雖都是親王,但親王之間也是分三六九等的。要是說秦王是第一等,那麼荊王、寧王就要次一點。

唐宋年間,王公爵位的爵號有一字、有二字,一般以一字爲貴。一字當中,又以歷代前朝並秦楚燕趙等春秋戰國的大國爲尊,宋魯衛越等小國次之,其它更小的國號級郡名再次。

秦王自不必說。荊本是楚國的別稱,終比不得楚王這般大氣。而寧國,原是楚邊境的一個小國。

因此,聽到這句話的趙元昌總算放下心來,露出笑容道:“兩位天使可需歇息一陣?這南平戰事未竟,有些人未能趕回來迎接天使。”

呂施彥和李樓對視一眼,然後道:“有勞殿下掛礙,此次宣旨,除了殿下外,還有三人需要單獨接旨。”

不等趙元昌開口,李樓就道:“此三人分別是壯武將軍、全州防禦使李繼勳李將軍;原南平戶部尚書黃世俊;原南平宮衛右軍將軍陳佑。不知此三人在此地否?”

趙元昌一挑眉,倒是沒想到這三人會單獨接旨。當即道:“好叫二位天使知曉,如今李將軍在峽州,陳佑在歸州,只有黃世俊如今一齊來了此處。”

呂施彥點頭道:“既然如此,那便在此處一併宣了吧,也省得殿下還要忙碌。只是這李將軍和陳佑的敕命就要勞煩殿下代傳了。”

李樓也笑眯眯地道:“說起來,李將軍此次是接了殿下的奉聖軍,以節度副使知節度使事;而陳大人則是官家親自點名任殿下府中司馬。”

這又是兩個意料之外的消息。

一般知節度使事的都是副大使知節度使事,很少會有節度副使來的。因爲節度使乃是正三品,而節度副使才正四品上,兩者之間隔了一個從三品。

再說陳佑,親王府司馬乃是從四品下的文官,一個降將,一下給了這樣的高位,實在是有些過於優容了。

不過此時不宜深究,趙元昌應了一聲,便要轉身招呼黃世俊。

沒想到卻被呂施彥攔住,只見他笑道:“殿下莫急,這裡還有一道敕命是給您的。”

說着,有一隨從奉上一卷玉軸聖旨,他接過聖旨道:“秦王趙元昌接旨!”

趙元昌連忙後退兩步,躬身道:“臣接旨!”

身後衆人再次跟着行禮。

呂施彥展開卷軸,朗聲道:“門下:朕聞荊南不靖,方國爲患。周以元老監方伯,漢以丞相撫四夷,則軍國之務中外一體。今以秦州刺史、奉聖軍節度使、秦王元昌勇武謀略,都督江陵、復、郢、襄、房、歸、峽諸州軍事,去奉聖軍節度使。錦瑞三年四月十七。”

“臣接旨!”

趙元昌行禮接過聖旨:“這江陵便是荊州吧?”

“正是!陛下前些日子敕命改南平爲江陵,改荊州爲江陵府,如開封府。”呂施彥解釋着,又接過一卷黑牛角軸聖旨。

這下終於輪到黃世俊了,這份敕命卻是封他太子左庶子加正議大夫,爲正四品上。

這個待遇對於一個小國降臣來說已經很不錯了,故而黃世俊歡歡喜喜地接了旨意。

最後是一份長長的慰勞制書,列了一大串人名,將這些人狠狠誇了一通,給予金銀家宅賞賜之類。至於升官,五品以下的都是一封政事堂或樞密院簽發的敕命。

而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員,現在還沒有足夠升遷的。

宣旨結束,呂、李二人也就不擺什麼欽差架子了。不過在趙元昌的要求下,還是擺起欽差儀仗自北門一路行到中軍大營。

這南平城,哦,現在應該改口叫江陵城了。這江陵城內,原先倒是見過南平王的儀仗,如今又見大周欽差如此威風,也不用多說,大周威嚴堂皇的形象就扎進了這些小民的心中。

進了中軍大營,儀仗收起,衆人皆是散去更衣,以待晚宴。

呂、李二人將親王印、服、儀衛交付趙元昌,兩人隨從分別被帶往州衙和府邸自不必多說。

不過換上常服之後,趙元昌攜王樸在大廳內招呼呂施彥、黃世俊和李樓,江陵城內的幾位都指揮使也都在一旁作陪。

扣除欽差身份之後,趙元昌這個新鮮出爐的正一品親王當仁不讓地坐在主位。呂施彥坐於左首,黃世俊右首,李樓因其特殊身份坐在呂施彥下手,之後是諸都指揮使,王樸則敬陪末座。

落座之後,呂施彥率先拱手道:“蒙官家賞識,擢我權知江陵府事,今後這段時間,還要勞煩秦王殿下多多照顧!”

趙元昌笑道:“呂知府不必客氣,你我二人同舟共濟,當一同完成皇命纔是。”

之後他轉向李樓道:“內常侍如果沒什麼急事,不若在江陵多盤桓幾日如何?”

李樓連忙道:“多謝殿下美意,只是小的受了皇命,要早些將南平僞王帶回汴京。”

趙元昌聽後,點點頭,看向黃世俊:“黃庶子也是要回汴京,不若二人一同啓程?”

“正有此意!”黃、李二人一齊拱手。

又是一番對答,眼看時辰差不多,便吩咐酒樓送來席面開宴。

觥籌交錯、絲竹陣陣,這場宴會一直持續到亥時才結束。

着人將呂施彥送到州衙,將李樓送往府邸後,趙元昌叫上王樸坐到書房慢慢喝茶。

此時,敕封陳佑、李繼勳的兩份敕命聖旨就擺在書桌上。

趙元昌好一會兒才放下茶盞,沉默了一會兒問道:“文伯,你說官家這是什麼意思?”

王樸早就考慮過了,因此很乾脆的開口道:“回稟殿下,照目前來看,您的勝算還是最大的。說句大不敬的話,當今這天下,得了兵馬就得了天下。如今三王之中秦王最貴,且讓您都督七州軍事,這已經很明顯了。”

“可是,”趙元昌皺眉道,“爲何不能直接立儲?難道一個滅國之功還不夠嗎!”

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
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