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戰前會議

戰役準備工作中,最麻煩的不是改裝導彈、也不是部署空中力量,而是如何確定冒險進入瀨戶內海的潛艇已經到達戰場。

用長波電臺向潛艇送電令並不難,可是已經進入日本海的潛艇不會出回電。

周渝生想出了一個非常巧妙的解決辦法:讓潛艇前往指定海域,在約定的時間把光電桅杆伸出海面,向正上方的光學偵察衛星出光譜信號。

這個辦法並不高明,卻非常有效。

美軍肯定在跟蹤監視隊的偵察衛星,光學偵察衛星只能在晝間工作,在夜間活動的是雷達偵察衛星。如此一來,當光學偵察衛星在夜間從日本海上空掠過時,不會引起美軍注意。

潛艇在夜間上浮,用光電桅杆出可見光信號,最多能被十多公里外的水面艦艇、或者數十公里外的巡邏機現,不會被聯軍的電子偵察機、以及日本的偵聽電臺探測到。除非特別不走運,附近正好有一架反潛巡邏機,不然也很難被反潛巡邏機現,從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潛艇暴露行蹤的風險。

知道了潛艇在哪,周渝生就能確定作戰計劃,然後向潛艇下達作戰命令。

中午,周渝生給牧浩洋打了電話,瞭解了導彈部隊的情況。

不比設想的糟糕,導彈改造工作很難提前完成,但是6雯做了調整,降低了部分導彈的改裝標準。即便無法對所有導彈進行改造,也能確保在反擊開始前,讓三百枚彈道導彈具備作戰能力。

這個結果,已經能夠滿足最基本的作戰要求了。

傍晚,周渝生提前吃了晚飯。

等他趕到通信中心的時候,十多名參謀軍官已經就位。

“有消息了嗎?”

“二部剛來消息,偵察衛星的變軌工作已經完成,有兩個時的時間窗口。”

“兩個時?”

“先後有四顆偵察衛星從日本海上空通過,每顆偵察衛星提供半個時的時間窗口。”

周渝生鎖緊眉頭,覺得二部這麼做有點草率。

同時讓四顆光學偵察衛星變軌,肯定會引起美軍注意,說不定會惹上麻煩。在太空中運行的偵察衛星不是偵察機,無法回到地面上補充燃料。受射重量限制,偵察衛星的變軌機動能力非常有限。如果頻繁變更軌道,偵察衛星將在壽命耗盡之前用光全部燃料,失去機動能力。

沒有絕對必要,不會讓偵察衛星變更軌道。

想了想,周渝生覺得想得太多了。這麼重大的事情,二部肯定有分寸。既然讓四顆偵察衛星變更軌道,肯定沒有後顧之憂。

此時,日本海,隱岐諸島西面。

“海龍”號已經到達指定海域,只是薩非墨沒讓潛艇上浮,而是放出拖拽式聲納,對周圍海域進行全面探測。

這裡離日本領海線不到十海里,隨時可能遭遇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反潛艦艇。

如果聯軍加強了反潛巡邏,還有可能遇到反潛巡邏機。

最讓薩非墨擔心的不是反潛艦艇與反潛巡邏機,而是在日本海遊弋的美軍潛艇。從東海出趕往西太平洋的時候,薩非墨收到消息,美軍至少向日本海派遣了六艘攻擊核潛艇,這還不包括兩艘巡航導彈核潛艇。隨着更多的航母戰鬥羣進入日本海,美軍的攻擊核潛艇數量還將增

薩非墨有信心對付韓國的常規潛艇,可是面對攻擊核潛艇,“海龍”號幾乎沒有勝算。

“老薩……”

“有現?”

聞向勇搖了搖頭,說道:“很安靜,沒有現水面艦艇與巡邏機,也沒有現可疑水下目標。”

“時間到了嗎?”

“到了。”

“準備上浮。”薩非墨長出口氣,走到潛望鏡控制檯旁邊。

雖然與“海蛇”號一樣,“海龍”號也採用了光電潛望鏡,沒有穿透耐壓殼,可以把探測到的信息顯示在戰術屏幕上,但是“海龍”號保留了潛望鏡控制檯,讓艇長可以用普通方式控制潛望鏡。

“海龍”號的上浮度非常慢,沒有出異常響動。

光電潛望鏡伸出海面後,薩非墨按照電令,用摩爾斯密碼出了信號。

離海面三百多公里的近地軌道上,最先從日本海上空掠過的光學偵察衛星將鏡頭對準了“海龍”號所在海域,連續拍下數百幅高分辨率數字照片,隨後把數字信號送給位於長白山裡的地面接收站。

五分鐘後,周渝生收到了二部來的消息。

第一艘潛艇出現在指定海域,而且出了應答信號,爲o41型艇。

周渝生終於鬆了口氣,至少已經有一艘潛艇進入日本海。

半個時後,第二艘潛艇出現在見島北面大約八十公里處,是一艘o4o型潛艇。

兩艘xìng能先進的常規潛艇均已進入日本海,而且離開了日本領海。

又等一個多時,在第四顆光學偵察衛星即將離開日本海上空的時候,兩艘o39型潛艇才浮上海面,出了信號。

這兩艘潛艇都出現在關門海峽北面,剛剛離開日本領海。

更重要的是,兩艘潛艇均浮上海面,伸出了通氣管。

顯然,兩艘沒有系統的常規潛艇在離開瀨戶內海時耗光了電能,不得不浮上海面爲電池充電。

這個情況,沒有出周渝生的預料。

“中校……”

“聯繫海軍司令部,出作戰指令,讓它們預定海域航行。”周渝生嘆了口氣,“保持通信聯絡,我會盡快拿出作戰計劃。”

通信參謀沒有多說,立即給海軍司令部的潛艇通信中心打了電話。

周渝生早就擬定好了作戰計劃,只是決定怎麼打的不是他,而是黃峙博。作戰會議結束之後,他纔會向參戰潛艇下達命令。

黃峙博親自召開戰前會議,就是爲了確定整體作戰行動。

主持會議的不是黃峙博,而是楊禹方。

“按照計劃,將由空軍承擔前期突擊任務。”因爲要儘快確定下來,所以楊禹方沒有耽擱時間,會議開始後,直接介紹了由志願軍司令部擬定的作戰方案。“我們先出動剛剛引進的迷g31,對聯軍的預警機起突擊,迫使聯軍出動更多兵力保護預警機,把防空力量集中到半島東部。因爲聯軍運輸船隊即將到達永興灣,所以我們調整了作戰方案,在空中突擊展開之後,由空軍的戰略轟炸機攻擊永興灣裡的運輸船隻,給聯軍造成假象,同時迫使聯軍將更多的兵力集中到永興灣附近。”

“這是一個很好的誘敵戰術。”黃峙博點了點頭,讓楊禹方說下去。

“前期突擊期間,我軍的偵察機會深入日本海,並且在偵察機後方部署攻擊機羣,迫使美軍航母戰鬥羣啓動遠程防空警戒雷達。”楊禹方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如果二部提供的情報沒有錯,航母戰鬥羣在鬱陵島附近活動,那麼我們部署在圖們江北岸上空的電子偵察機就能確定航母戰鬥羣的大致方位。”

“由空軍起突擊?”黃峙博問了一句。

“不,由導彈部隊先起突擊,用攜帶了電磁戰鬥部的彈道導彈,摧毀美軍戰艦上的電子系統,包括防空雷達、火控雷達、衛星通信天線等等,使航母戰鬥羣喪失防空能力,然後再起攻擊。”

黃峙博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表示明白楊禹方的意思。

“因爲美軍增強了防空力量,已經有部分f22a部署在韓國,f15機羣的規模也得到擴充,所以在我們的攻擊意圖表露出來後,美軍會加強防空投入,而我軍的攻擊機羣必須錯過電磁攻擊,以免造成誤傷。”

“你的意思是……”

“嚴格說來,很難通過空中打擊擊潰航母戰鬥羣。只要聯軍及時調整防空部署,我們的攻擊機羣將在外圍遭到攔截。”

黃峙博立即鎖緊眉頭,但是沒有言。

“我們採取的戰術是,用無人駕駛的戰鬥機冒充攻擊機羣,引誘聯軍的防空戰鬥機對其進行攔截,然後向交戰區域射攜帶了電磁戰鬥部的彈道導彈。”

楊禹方這麼一說,連周渝生都嚇了一跳,因爲這不在最初的計劃之中。

“雖然這麼做,會讓我們損失很多戰鬥機,而且爲了騙過聯軍,我們必須使用j等主力戰鬥機,但是這能確保打掉聯軍的主力防空戰鬥機,爲後面的戰鬥鋪平道路,也爲我們奪取戰役制空權打下基礎。”

“上校,你能說得更詳細一些嗎?”徐褶濤忍不住問了一句。

“與最初的計劃一樣,承擔主要攻擊任務的是潛艇,而不是戰鬥機。”楊禹方朝周渝生看了一眼。

“已經有四艘潛艇進入日本海,其中兩艘常規潛艇離戰場較近。如果能夠成功突破航母戰鬥羣的反潛網,一艘潛艇就能擊潰整支航母戰鬥羣,至少能夠讓三艘大型航母遭到滅頂之災。”

徐褶濤點了點頭,又朝楊禹方看了過去。

“電磁打擊之後,潛艇突破反潛網的把握非常大,但是誰也不能保證,聯軍會不會增派反潛巡邏機。”楊禹方嘆了口氣,說道,“因爲提前十二時起攻擊,所以只有三百枚彈道導彈完成了改裝,僅能進行三次全面電磁壓制。”

“上校,你的意思是……”

“如果聯軍出動了反潛巡邏機,我們就得奪取局部制空權,確保參戰潛艇能在完成攻擊行動之後順利撤出。爲此,我們得打掉聯軍的制空力量,讓聯軍無法爲反潛巡邏機提供空中掩護。”

“既然如此,爲什麼不由空軍承擔主要打擊任務?”通過視頻電話參加會議的廖文綱問了一句。

“前期打擊中,將動用上百架作戰飛機,還得出動數十架無人駕駛戰鬥機,空軍沒有足夠的能力承擔主要打擊任務。”

黃峙博點了點頭,說道:“這確實是我們能夠想到的最好的打擊方式,只是我們的損失也將非常巨大。”

“與損失比起來,收穫的戰果更大。”

“那我們的目的就不是擊潰航母戰鬥羣,而是殲滅航母戰鬥羣!”

黃峙博爲反擊戰役下了定論,也把重擔壓到了楊禹方與周渝生的肩膀上。

第94章 技術軍官第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52章 統一意見第26章 轉折點第17章 打與不打第17章 經貿競爭第42章 四個小時第56章 家宴第35章 孤注一擲第71章 新理論第19章 水深火熱第4章 不留活口第59章 猶豫不決第120章 用我們的方式第308章 人類的智慧第66章 不可避免第199章 等不起第63章 不可避免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59章 擊鼓傳花第83章 空中遭遇第20章 剋制第30章 虎口逃生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88章 十字路口第43章 各有所謀第32章 拼光拼盡第139章 艦隊示威第204章 小人物第115章 艦隊會回來第21章 粒子風暴第64章 千鈞一髮第2章 厚積薄發第92章 突擊失敗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112章 了不起的勝利第151章 經典戰術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45章 補欠賬第92章 突襲的回報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198章 暫定十月十五第51章 再接再厲第40章 自作主張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18章 不對稱戰術第118章 壯士斷臂第29章 本質第66章 分工合作第18章 坦克戰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112章 和平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113章 兩個人的冒險第198章 暫定十月十五第73章 餘波第21章 粒子風暴第91章 迎難而上第62章 頭號王牌第19章 主動攻擊第192章 選擇權第37章 刺刀見紅第52章 空中力量第1章 極限第242章 第一宇宙條約第1章 海軍強國第51章 護身符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196章 以談備戰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151章 人盡其用第43章 格鬥戰鬥機第126章 內訌第68章 一己之力第138章 警鐘第165章 防空屏障第71章 新理論第172章 欲擒故縱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203章 覆滅第19章 關鍵結點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60章 圍剿第79章 撲火第37章 小國海軍第72章 傾其所有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53章 情報聯絡員第61章 唯一方案第13章 全權顧問第52章 預料成真第123章 女性軍人第43章 根源第61章 戰略禁運第43章 薄弱環節第9章 備戰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50章 關鍵技術第136章 夾心餅乾
第94章 技術軍官第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52章 統一意見第26章 轉折點第17章 打與不打第17章 經貿競爭第42章 四個小時第56章 家宴第35章 孤注一擲第71章 新理論第19章 水深火熱第4章 不留活口第59章 猶豫不決第120章 用我們的方式第308章 人類的智慧第66章 不可避免第199章 等不起第63章 不可避免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59章 擊鼓傳花第83章 空中遭遇第20章 剋制第30章 虎口逃生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88章 十字路口第43章 各有所謀第32章 拼光拼盡第139章 艦隊示威第204章 小人物第115章 艦隊會回來第21章 粒子風暴第64章 千鈞一髮第2章 厚積薄發第92章 突擊失敗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112章 了不起的勝利第151章 經典戰術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45章 補欠賬第92章 突襲的回報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198章 暫定十月十五第51章 再接再厲第40章 自作主張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18章 不對稱戰術第118章 壯士斷臂第29章 本質第66章 分工合作第18章 坦克戰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112章 和平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113章 兩個人的冒險第198章 暫定十月十五第73章 餘波第21章 粒子風暴第91章 迎難而上第62章 頭號王牌第19章 主動攻擊第192章 選擇權第37章 刺刀見紅第52章 空中力量第1章 極限第242章 第一宇宙條約第1章 海軍強國第51章 護身符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196章 以談備戰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151章 人盡其用第43章 格鬥戰鬥機第126章 內訌第68章 一己之力第138章 警鐘第165章 防空屏障第71章 新理論第172章 欲擒故縱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203章 覆滅第19章 關鍵結點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60章 圍剿第79章 撲火第37章 小國海軍第72章 傾其所有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53章 情報聯絡員第61章 唯一方案第13章 全權顧問第52章 預料成真第123章 女性軍人第43章 根源第61章 戰略禁運第43章 薄弱環節第9章 備戰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50章 關鍵技術第136章 夾心餅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