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家宴

李小明沒有高估莫琿聰,僅用十多個小時,他就找到了一條非常重要的線索。

大概在事發前兩個月,隨着夏天臨近,香格里拉大酒店對中央空調、與冷氣管道進行了全面維護。

莫琿聰立即讓人去調查負責維修工作的公司。

在特勤處查到這家專門做空調維護工作的公司時,莫琿聰有了更加重大的收穫:大概在事發前一個月,香格里拉大酒店的維護部經理主動辭職,理由是在高雄找到了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

理由很充足,可是這也太湊巧了。

莫琿聰沒有放過這條線索,立即派人去調查這個叫魏泰賢的傢伙。

很快就有了新的收穫,魏泰賢確實在高雄找到了一份工作,也是酒店維護部經理,只是薪水高得多。只是在事發前一週,他離開了高雄。

更加重要的是,魏泰賢十八歲去美國留學,在一所州立大學學動力工程,畢業後進入GE,成爲一名動力工程師,後來與一名美籍華裔結婚。六年前,他與妻子離婚,隨後辭掉年薪高達二十八萬美元的工作,隻身回到臺灣,當上了年薪不到八十萬新臺幣的酒店維護部經理。

這傢伙要不是視金錢如糞土,就是被情感傷得太深。

可是莫琿聰覺得這兩個理由都不成立,在他眼裡,魏泰賢就是一名間諜,在離開美國之前、甚至在大學畢業之前就被美國的情報機構收買。在美國工作結婚、然後離異辭職,都是爲他回到臺灣打掩護。

這時候,派去調查空調維護公司的特工已經證實,這家公司沒有問題。

莫琿聰立即把魏泰賢定爲頭號嫌疑人,把手下特工全都派了出去。

搜尋工作並不輕鬆,但是可以肯定,只要魏泰賢沒有搭上偷渡船,就仍然在臺灣,因爲海關沒有他的出境記錄。

莫琿聰只能讓手下盯住魏泰賢可能去的地方,比如他在新竹縣的老家、以及幾個交往不太密切的朋友。

警察局已經發布消息,刺殺宋英傑的兇手被當場擊斃。

上午的時候,宋英傑的妻子在死亡認定書上籤了字,當局隨後就發佈了“副總統”不治身亡的消息。

只要魏泰賢覺得風波已經過去,就會離開藏身地點。

莫琿聰需要的只是一點耐心,等魏泰賢自投羅網。

可是到這個時候,莫琿聰卻在懷疑之前的判斷。

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魏泰賢是一名間諜,而且很有可能是CIA秘密發展的間諜。如果說CIA想要除掉劉俊實,莫琿聰不會覺得奇怪,因爲劉俊實執政期間推行的很多政策、特別是與大陸改善關係的政策,讓美國很是受傷。可是中槍的是宋英傑,不是劉俊實,CIA沒有任何理由把槍口對準宋英傑。

真正讓莫琿聰動搖的,還是另外一條線索。

與國際刑警組織的“失蹤人員”進行交叉對比後,兩名比利時人的身份已經查實。他們不是比利時人,而是英國人,都在英軍的特別空勤旅服役數年,在阿富汗執行過任務,去年在一次襲擊中失蹤。

他們爲什麼要用假身份?

只有一個合理的解釋:他們是僱傭兵,而且做的是見不得光的事。

這條線索讓莫琿聰感到非常疑惑,因爲足以證明,那兩個傢伙確實是兇手,他們有能力在一千八百米外擊斃宋英傑。

更重要的是,他們用的護照都是真的!

至少從法律角度講,他們的護照沒有任何問題。

街頭販賣假證件的那些傢伙肯定做不出貨真價實的護照,只有情報機構、而且是能力強大的情報機構才做得出真護照。

讓莫琿聰起疑的是,那兩個傢伙不但用的是真護照,連他們的個人檔案都是真實的。

也就是說,僱傭他們的情報機構爲他們提供了兩個經得起查證的身份,只是忽略了英國當局在去年交給國際刑警組織的失蹤人員名單。

或許,他們根本沒有失蹤,而是加入了情報組織。

莫琿聰首先想到的不是CIA,而是英國的MI5,即軍情五處,英國最龐大的對外軍事情報機構。

風靡世界的“007”就是這個機構的間諜。

這也沒什麼區別,MI5與CIA的關係非常密切,合作了數十年。如果CIA不想惹上麻煩,就會請MI5幫忙。

如果忽略那些更加確鑿的證據,莫琿聰肯定會認爲,殺害宋英傑的正是那兩個特別空勤旅的狙擊手,而協助他們的正是爲CIA服務的魏泰賢。

只是,莫琿聰是警察,也不會自欺欺人。

錯綜複雜的線索,讓他不得不相信,這起刺殺行動絕對沒有他猜測的那麼簡單,背後肯定有一個驚天陰謀。

如果不能找到幹掉那兩個特種兵的人,就得找到魏泰賢。

只有找到他,才能獲得新的線索。

理清頭緒後,莫琿聰決定找劉俊實談一談。

他不是爲了獲得更多支持,而是意識到,被刺客瞄準的也許不是宋英傑,有必要提醒劉俊實,讓“總統”提高警惕。

作爲特勤處行動科科長,莫琿聰去“總統府”不用打報告,更不用預約。

他來到“總統府”的時候,劉俊實正在宴請遠道而來的盛世平。因爲劉俊實給秘書打了招呼,不要讓任何人進去打擾,所以莫琿聰只能老老實實的呆在外面,等貴賓離開後再去找劉俊實。

莫琿聰是一個坐不住的人,而他找劉俊實的目的就是要“總統”提高警惕,所以他利用這個機會,在“總統府”裡轉了一圈,督促執勤特工加強戒備,還特意去地下室的監控中心瞭解了情況。

讓莫琿聰有點驚訝的是,餐廳裡的閉路監控系統被人關掉了。

“這是怎麼回事?”莫琿聰指了下控制面板上那個發着紅色燈光的指示器。

“‘總統’秘書讓我們關掉的,說是‘總統’的意思。”

“你們不知道,這麼做已經違反了安保守則嗎?”

執勤的特工嘆了口氣,說道:“我們只是當差的,‘總統’要求關掉監視器,我們能怎麼辦?”

“至少也得直接詢問‘總統’,而不是聽秘書吩咐。”

“要給‘總統’打電話嗎?”特工看了眼掛在旁邊的電話機。

他們屬於特勤處信息監控科,而莫琿聰屬於行動科,不是莫琿聰的手下,也就不大給莫琿聰面子。

莫琿聰嘆了口氣,拿這兩個傢伙沒辦法。

此時,餐廳內,劉俊實正在請盛世平與李小明品嚐他妻子的廚藝。

因爲劉俊實的妻子經常去孤兒院、養老院與殘疾福利院等地參加公益活動,還經常親自動手爲孤兒、老人與殘疾人做飯,所以“總統夫人”有一手好廚藝不是什麼秘密,劉俊實宴請重要賓客時,如果需要拉近關係,讓賓客得到最高級別的接待,就會讓夫人下廚,做幾個拿手好菜。

盛世平顯然有這個資格。

作爲全球最富有的華人,盛世平不但在大陸有很多生意,還與幾乎所有大型臺灣企業有業務往來,甚至是十多家臺灣企業的大股東。雖然沒人清楚他有多少臺灣企業的股票,但是劉俊實非常清楚,只要他願意,一天之內就能讓上百萬臺灣人失業,讓成千上萬的臺灣投資者傾家蕩產。

還好,盛世平絕對不會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傻事。

至於陪同盛世平前來的李小明,恐怕就沒有這個資格了。

劉俊實只知道,李小明是盛世平在三年前聘請的職業經理人,專門替他打理香港的“和黃記”。雖然這幾年,“和黃記”發展得很不錯,大有超過“長江實業”、成爲香港第一大房地產企業的勢頭,但是李小明卻非常“低調”,不但很少在新聞媒體上拋頭露面,甚至沒有多少時候呆在香港。

“和黃記”在香港很出名,在臺灣卻沒有多少基礎。

如果不是跟着盛世平,李小明連進入“總統府”的機會都沒有。

“盛總,這味道不錯吧?”劉俊實朝一盤糖醋排骨指了一下,說道,“這可是夫人專門爲你燒製的,地道的浙江口味。”

“夫人的手藝確實不錯,好多年沒吃過這麼可口的家常菜了。”盛世平笑了笑,沒有指出劉俊實的錯誤。糖醋排骨不是浙江菜,而是上海菜,雖然口味差不多,但是與盛世平的家鄉完全沾不上邊。

“盛總是大忙人,平常山珍海味吃膩了,偶爾吃一次家常菜,自然非常爽口。”

“人上了年紀,吃什麼都不像年輕時那麼有味道了。”盛世平長出口氣,說道,“在山上住了半年,我感悟了很多。雖然沒有看破紅塵、剃度出家,但是這幾年,也以素食爲主,很少沾葷腥。”

“那就嚐嚐這盤涼拌黃花,肯定合你胃口。”

盛世平沒有謝絕劉俊實的好意,夾了一筷子黃花。“‘總統’,我此次前來,一是帶小李看看臺灣的發展情況,爲‘和黃記’登陸寶島進行實地調研,二是跟老朋友敘舊,探討一些大家都感興趣的共同話題。只是沒想到,竟然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總統’百忙之中還設宴款待我們,讓我非常過意不去。”

“盛總說笑了,你我是多年的朋友,你來臺灣,我非常高興。要是你來了臺灣,不來找我的話,我纔不高興。”劉俊實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離上次見面,也有三年了。年輕的時候,覺得三年一眨眼就過去了。到了我們這個年紀,日子得掐着指頭來算,三年不算短啊。”

“‘總統’比我年輕多了,怎麼能跟我比。”

“你屬牛、我屬馬,就比我大五歲。你年尾、我年初,按虛歲算,還大不了五歲。”

見到兩個根本算不上老的“老傢伙”比誰的年紀大,李小明有點吃不消,又不能在飯桌上拂袖離去,只能埋頭吃菜。

話說回來,“總統夫人”做的幾道家常小菜,確實非常不錯。

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20章 混戰第72章 傾其所有第40章 積極主動第54章 反擊第76章 新機會第15章 虧本買賣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4章 戰爭陰雲第261章 同盟憲章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272章 牧浩洋計劃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93章 最後的攻擊第8章 不知進退第52章 空中力量第33章 引流疏導第26章 理由第209章 裝甲會戰第171章 大規模投降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50章 關鍵技術第81章 同盟集團第36章 權衡第5章 來晚了第72章 對峙第59章 再接再厲第45章 突然遭遇第111章 一擊得手第147章 上將之子第20章 政治聯盟第11章 矛盾心態第35章 奔赴前線第108章 因勢利導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58章 潛艇伏擊第29章 最後的瘋狂第82章 擔憂第41章 求生第21章 一鍋端第46章 海軍新銳第38章 勞動力第25章 奮起一戰第2章 經濟基礎第39章 糧食危機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22章 年關第15章 虧本買賣第36章 負擔第37章 小國海軍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92章 突襲的回報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17章 決戰之前第100章 戰略大調整第28章 直升機空戰第35章 後方部署第12章 措手不及第148章 勇敢的選擇第167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58章 新班子第47章 證據第67章 外行看熱鬧第55章 戰爭的腳步第24章 空中打擊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49章 最佳選擇第29章 力挽狂瀾第253章 謀略家第20章 保持沉默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45章 無用之舉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76章 熱點地區第15章 針尖對麥芒第16章 強渡第64章 外交勝利第21章 粒子風暴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49章 主角與配角第174章 反擊第187章 再起狂濤第61章 動力革命第2章 大馬士革事件第66章 末端攔截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276章 簡單就是美第32章 關鍵時刻第20章 別無選擇第128章 歐洲聯邦第44章 出山第38章 技不如人第143章 老鳥上陣
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20章 混戰第72章 傾其所有第40章 積極主動第54章 反擊第76章 新機會第15章 虧本買賣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4章 戰爭陰雲第261章 同盟憲章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272章 牧浩洋計劃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93章 最後的攻擊第8章 不知進退第52章 空中力量第33章 引流疏導第26章 理由第209章 裝甲會戰第171章 大規模投降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50章 關鍵技術第81章 同盟集團第36章 權衡第5章 來晚了第72章 對峙第59章 再接再厲第45章 突然遭遇第111章 一擊得手第147章 上將之子第20章 政治聯盟第11章 矛盾心態第35章 奔赴前線第108章 因勢利導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58章 潛艇伏擊第29章 最後的瘋狂第82章 擔憂第41章 求生第21章 一鍋端第46章 海軍新銳第38章 勞動力第25章 奮起一戰第2章 經濟基礎第39章 糧食危機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22章 年關第15章 虧本買賣第36章 負擔第37章 小國海軍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92章 突襲的回報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17章 決戰之前第100章 戰略大調整第28章 直升機空戰第35章 後方部署第12章 措手不及第148章 勇敢的選擇第167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58章 新班子第47章 證據第67章 外行看熱鬧第55章 戰爭的腳步第24章 空中打擊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49章 最佳選擇第29章 力挽狂瀾第253章 謀略家第20章 保持沉默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45章 無用之舉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76章 熱點地區第15章 針尖對麥芒第16章 強渡第64章 外交勝利第21章 粒子風暴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49章 主角與配角第174章 反擊第187章 再起狂濤第61章 動力革命第2章 大馬士革事件第66章 末端攔截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276章 簡單就是美第32章 關鍵時刻第20章 別無選擇第128章 歐洲聯邦第44章 出山第38章 技不如人第143章 老鳥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