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備戰

如果是傅秀波,也許會重點考慮政治因素。

在黎平寇這裡,經濟因素起到了主要作用。原因很簡單:黎平寇是總理,而且是一個與民營企業關係密切的總理。

即便不考慮與盛世平的特殊關係,黎平寇在這幾年裡的所作所爲,在大部分人看來都是在爲民營企業服務,營造更加有利的發展環境,爲此出臺了很多針對性政策,部分政策甚至對國營企業不利。

拿金融業來說,在二零二四年頒佈實施的國務院第九十九號行政令中,國營企業再也無法獲得貸款優惠,只能與民營企業進行直接競爭。結果就是,國營企業不得不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環境。

這些政策,在很大的程度上,刺激了民營經濟發展。

在二零二五年,時代雜誌發表了一篇專題評論,把黎平寇形容爲中國當代最具有影響力的總理,而且稱之爲“平民總理”。雖然這個形容有點不恰當,因爲黎平寇是典型的,與平民根本不沾邊,但是他做的很多事情,確實是在爲平民着想,而且繼承了傅秀波的衣鉢。

杜小蕾出任外長後,黎平寇把大部分經歷都花在了經濟建設上。

作爲總理,他最清楚中國現在需要什麼。

從經濟上講,最需要的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一個能夠爲數量衆多的民營企業提供生存資源與發展空間的增長點。

在國內改革不夠徹底,遇到了巨大阻力的情況下,把目光轉向外面,成爲黎平寇唯一的選擇。可以說,黎平寇在這個時候來到總參謀部,主動與黃峙博商討軍事問題,根本目的就與此有關。

不可否認,戰爭能夠推動經濟發展。

雖然民營企業還沒有進入軍工領域,但是在相關行業佔的比重非常大。比如與軍工關係密切的鋼鐵與化工行業中,民營企業佔的比重達到了百分之六十七與百分之四十八,一些民營企業已經是軍火鏈條上不可或缺的成員。比如在海軍的戰艦上,有百分之七十的高強度鋼材來自民營鋼鐵廠。

戰爭能刺激軍火生產,也就能推進民營經濟發展。

當然,這還是其次的。

打一場大規模戰爭,消耗的不僅僅是軍事物資,還需要其他物資,比如糧食、衣物、藥品等生活物資,而這些物資主要就來自民營企業。比如中國二百多萬軍人身上穿的軍裝,大部分來自民營製衣廠。

最大的好處,在戰爭結束之後。

第二次朝鮮戰爭,從根本上說明了戰爭與經濟的關係。從中獲益的,不僅有中國,還有美國等西方國家。幫助韓國進行戰後重建,使美國走出了金融危機的陰影,也使全球經濟渡過了最艱難的時段。

從經濟上講,有必要發動一場針對越南的戰爭嗎

答案是肯定的。

在牧浩洋提到有限戰爭的時候,黎平寇的興趣並不大,不然也不會把話題持續下去,直到牧浩洋提出大規模戰爭。

問題是,戰爭能促進經濟發展,也需要經濟做支撐。

沒有充足的經費,戰爭機器就無法正常運轉。

這是必須討論的第二個問題。

黎平寇的回答很簡單:政府沒有足夠的錢打一場大規模戰爭。

原因也很簡單:東海戰爭之後,國防經費的年均增長率在百分之十五左右,比經濟的增長率高出了七個百分點,十多年下來,相當於提高了一倍半;巨大的國防開支,已經對經濟造成了負面影響,如果增加一筆戰爭開支,只能增加貨幣發行量,產生嚴重通貨膨脹,後果難以想像。

更重要的是,這場戰爭不在計劃之內。

第一次印度洋戰爭之後,中國就開始爲下一場戰爭做準備,只不過針對的不是越南,而是日本與印度。可以說,鉅額國防開支就是由此產生,並且將一直持續下去。如果在這個時候打一場大規模戰爭,必然影響到整個戰略計劃。按照黎平寇的觀點,如果與日本在二零三五年到二零四零年之間爆發全面戰爭,那麼現在向越南開戰,而且由政府承擔戰爭開支,肯定得在未來五年之內削減軍費。

結果如何,黃峙博與牧浩洋都很清楚。

由此可見,推動戰爭的是經濟,阻撓戰爭的也是經濟。

討論下來,黃峙博與牧浩洋都無言以對。兩人都不大瞭解經濟問題,也就沒有多少發言權,更提不出有用的建議。

黎平寇沒有給出定論,但是明確了觀點:很有必要及時解決越南問題。

送走黎平寇與杜小蕾,牧浩洋又跟黃峙博談了一陣。雖然牧浩洋提到了陸戰隊的事,但是黃峙博有點心不在焉。

“這些事情,你可以暫時放一下。”

“黃總”

“既然總理找上門來,就已經下了決心,只是在此之前,想搞清楚我們的態度。”

牧浩洋皺起眉頭,等黃峙博說下去。

“現在,我們已經表明了態度,總理肯定會想辦法解決其他問題。”黃峙博笑了笑,說道,“不出所料的話,戰爭很快就會爆發,陸戰隊將獲得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所以你的事情可以等到戰後再說。”

“這”

“難道你會指望老撾與柬埔寨”黃峙博笑着搖了搖頭,說道,“就算總理採納了你的建議,拉攏老撾與柬埔寨,也像你說的那樣,只是尋求政治理由,在軍事上,我們只能依靠自己。”

牧浩洋點了點頭,沒有表示反對。

“要是讓你來指揮這場戰爭,你會怎麼打”

“這”牧浩洋笑了笑,說道,“說實話,我還沒有考慮過,開始只是想到了,順便提了出來。”

“現在呢”

“黃總,這個要求也太高了吧”

“只是大戰略上的,戰術上的問題不用考慮。”

牧浩洋沉思了一陣,說道:“要讓我來打,肯定會把重點放在東面,而且第一場地面戰爭會選擇在越南中部,也就是最狹窄的地區,切斷越南的南北交通,迫使越南在這邊投入重兵,然後尋找機會各個擊破。至於接下來怎麼打,是在湄公河三角洲登陸、還是在紅河北岸發動大規模地面進攻,得由戰場局勢決定,也得由戰爭的最終目的決定,即我們到底想取得什麼結果。”

“既然是登陸作戰,自然得用上陸戰隊,是吧”

牧浩洋一愣,隨即明白了黃峙博的意思。

“三年前,我沒有給你上將軍銜,不等於你沒有資格。”黃峙博稍微停頓了一下,“現在,你已經是上將了。打好這場戰爭,更能說明授予你上將軍銜是正確的決定。至於陸戰隊的事,由你全權處理。”

“誘惑”

“算是吧,怎麼說也應該給你點動力,是吧”

牧浩洋笑了笑,說道:“行,上面做出決定後,我就着手製訂戰爭計劃。”

“有時間的話,多跟外長交流交流。”

“外長”

“真要打,肯定要首先採取外交行動。雖然外長的能力有目共睹,但是我覺得,讓一名更有說服力的將軍出面,能夠更有效的說服老撾與柬埔寨。”黃峙博笑了笑,說道,“即便我不做安排,外長也會找你。”

“看來,真得把陸戰隊的事情放一放了。”

“先把部隊整頓好,司令部的事可以擱一擱。”

牧浩洋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黃峙博的意思。

“不過,在此之前,還有一件事得要你去辦。”

“什麼”

“錢仲泰搞的試驗,下個月就有結果了。我不是科學家,搞不懂那些複雜問題。這件事是你發起的,所以由你來處理。有什麼問題,你回去找陸雯。我只需要最後結果,別的由你自行處置。”

“老騰那邊呢”

“先別去找他,拿到結果後,我再做決定。”

牧浩洋沒再多問,他也是這麼想的。

錢仲泰搞的太陽實驗,將直接影響到中國的軍事建設,特別是海軍建設。按照牧浩洋與騰耀輝在兩年前搞的那次模擬演習,只要證明錢仲泰的理論模型是正確的,將由牧浩洋負責海軍裝備建設。

準確的說,是採納牧浩洋的建設方案。

可以說,這件事情非常敏感,因爲牧浩洋現在是陸戰隊司令。雖然名義上,他仍然是海軍中將,但是在編制上,他與海軍沒有直接關係。

讓陸戰隊司令負責海軍裝備建設,顯然說不通。

不管怎麼樣,這件事情必須有個了結,而且得儘快得到結果。

牧浩洋擔心的不是怎麼搞建設,而是如何與騰耀輝相處。不管結果如何,他與騰耀輝的關係肯定會受到影響。這也讓牧浩洋認識到,陸雯的建議沒有錯。兩年後,騰耀輝以海軍司令身份出任總參謀長,如果牧浩洋留在海軍裡,肯定會受到壓制。去陸戰隊,才能讓他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至於能在什麼時候返回海軍,還得看牧浩洋在陸戰隊裡的表現。

回家後,牧浩洋給陸雯打了電話,詢問了實驗的進展情況。因爲要到二月底才能處理完所有實驗數據,所以牧浩洋沒有急着去高能物理學實驗中心,而是集中精力整頓陸戰隊,爲即將爆發的戰爭做準備。

三月三日,牧浩洋接到了錢仲泰打來的電話。

當天,牧浩洋就與陸雯搭上了飛往高能物理學實驗中心的專機。。.。

第38章 打工皇帝六十五章 過分自信第75章 咄咄逼人第76章 作戰策劃第64章 孤注一擲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53章 軍事部署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190章 主動權第214章 小國的立場第74章 爭取時間第151章 人盡其用第39章 出其不意第44章 蛇困淺灘第100章 恐懼第59章 於公於私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32章 成果第33章 最後反擊第22章 備用計劃第10章 希望第93章 兩頭作戰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86章 全力以赴第53章 情報聯絡員第6章 愈演愈烈第31章 風捲殘雲第35章 聲東擊西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217章 進軍澳洲第43章 南亞明珠第198章 追趕第115章 艦隊會回來第176章 硬碰硬第57章 戰爭決議第1章 禁運效果第164章 全力反撲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32章 關鍵時刻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196章 突襲第9章 備戰第30章 小事化大第45章 阻止戰爭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86章 膠着第225章 打過三八線第196章 突襲第32章 匹夫有責第73章 沉默是金第13章 分外事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296章 能量假說第69章 外援第64章 三管齊下第11章 取經第93章 鋌而走險第4章 艦隊出港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6章 定論第53章 橄欖枝第135章 全局第64章 千鈞一髮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36章 小心過頭第66章 入朝方略第76章 作戰策劃第259章 遺贈第31章 風捲殘雲第53章 繼續打第55章 墳墓第187章 再起狂濤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74章 迴歸第4章 怎麼打第15章 轟炸任務第62章 弄巧成拙第38章 狼羣第25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59章 再接再厲第192章 選擇權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52章 預料成真第141章 入朝第38章 戰前會議第53章 繼續打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5章 鐵娘子第58章 搶先一步第172章 不戰而退第88章 最後關頭第115章 艦隊會回來第37章 再接再厲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15章 風頭正勁第10章 重在過程第47章 深海快槍手
第38章 打工皇帝六十五章 過分自信第75章 咄咄逼人第76章 作戰策劃第64章 孤注一擲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53章 軍事部署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190章 主動權第214章 小國的立場第74章 爭取時間第151章 人盡其用第39章 出其不意第44章 蛇困淺灘第100章 恐懼第59章 於公於私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32章 成果第33章 最後反擊第22章 備用計劃第10章 希望第93章 兩頭作戰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86章 全力以赴第53章 情報聯絡員第6章 愈演愈烈第31章 風捲殘雲第35章 聲東擊西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217章 進軍澳洲第43章 南亞明珠第198章 追趕第115章 艦隊會回來第176章 硬碰硬第57章 戰爭決議第1章 禁運效果第164章 全力反撲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32章 關鍵時刻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196章 突襲第9章 備戰第30章 小事化大第45章 阻止戰爭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86章 膠着第225章 打過三八線第196章 突襲第32章 匹夫有責第73章 沉默是金第13章 分外事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296章 能量假說第69章 外援第64章 三管齊下第11章 取經第93章 鋌而走險第4章 艦隊出港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6章 定論第53章 橄欖枝第135章 全局第64章 千鈞一髮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36章 小心過頭第66章 入朝方略第76章 作戰策劃第259章 遺贈第31章 風捲殘雲第53章 繼續打第55章 墳墓第187章 再起狂濤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74章 迴歸第4章 怎麼打第15章 轟炸任務第62章 弄巧成拙第38章 狼羣第25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59章 再接再厲第192章 選擇權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52章 預料成真第141章 入朝第38章 戰前會議第53章 繼續打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5章 鐵娘子第58章 搶先一步第172章 不戰而退第88章 最後關頭第115章 艦隊會回來第37章 再接再厲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15章 風頭正勁第10章 重在過程第47章 深海快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