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

送走“海龍”號與“海蛇”號,牧浩洋與周渝生動身返回新義州。

在聯軍空中打擊的威脅下,兩人不但不能駕乘人民軍的車輛,還得儘量選擇較爲偏僻的道路。

還好,人民軍在疏通道路上下了很大功夫。

爲了方便軍用車輛通行,人民軍不但在山區裡設置了大量補給站,還安排了一些維修車輛與維修人員,隨時爲拋錨的車輛服務。

六百多公里山路,兩人與兩名警衛輪番駕駛,不到十二個小時就跑完了。

兩人回到司令部的時候,由黃峙博提出的“新戰術思想”已經由理論變爲實踐,新一輪反擊行動已經步入組織階段。

周渝生沒有閒着,立即與牧浩洋去找楊禹方。

“這次負責策劃組織的是母祁鐵大校,我跟戚凱威大校負責協助。”楊禹方似乎有點失落,“沒辦法,母祁鐵纔是空軍作戰參謀,我只是備用品。現在他來了,空中作戰行動跟我沒多大關係了。”

“老楊,你對這個安排不滿?”

楊禹方笑了笑,沒有回答周渝生的問題。

“這麼說來,新的反擊行動也以空軍爲主?”

“差不多吧,地面部隊還在鴨綠江對岸,海軍只有兩艘潛艇,海航編在空軍名下,唱主角的肯定是空軍。”

牧浩洋鎖緊眉頭,說道:“黃司令說了,最多能補充五十架作戰飛機。”

“是五十架先進戰鬥機,而不是所有。”楊禹方笑了笑,說道,“再過兩天,補充的作戰飛機就能到位。除了黃司令提到的五十架先進戰鬥機之外,還有數百架即將退役的老舊戰鬥機。”

“這麼多?”

“按照安排,這些老舊戰鬥機都將改造成無人駕駛戰鬥機。”

牧浩洋愣了一下,隨即明白了過來。

“聽你的話,空軍採納了陸雯大校的建議,準備在電磁戰上大做文章?”周渝生轉移了話題。

“空軍還有別的選擇嗎?”楊禹方看了周渝生一眼,說道,“你也看到了,前幾天的會議上,空軍先是反對全面電磁戰,認爲這是引火燒身,會招來瘋狂報復,隨後又支持了陸雯的提議。空軍的反對不是沒有理由,如果電磁戰升級,我們的防空系統與作戰指揮系統都將遭受嚴峻挑戰。如果我們的電磁打擊無法癱瘓聯軍的空中力量,等於拱手讓出制空權,同時解除了自我防衛能力。即便能夠癱瘓聯軍的空中力量,也會徹底改變戰爭面貌,讓空軍變得無足輕重。”

“這種可能性不是很大吧?”

“至少會讓空軍不再那麼重要,陸軍將重奪戰爭主導權。因爲以潛艇爲主,所以連海軍都將超越空軍,成爲戰場上的主導力量。”

牧浩洋一愣,立即問道:“老楊,你的意思是,空軍爲了自己的利益,才……”

“這不是誰的利益的問題,而是這麼做,會付出多大的代價。”楊禹方嘆了口氣,“我是海航軍官,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也支持空軍的觀點,即全面電磁戰對我們的危害更大,後果難以估量。”

“什麼後果?”

“我們積極參與朝鮮戰爭的原因是什麼?不是政治上的原因,而是軍事上的原因。換句話說,如果朝鮮在地球另外一邊,我們還會這麼積極嗎?”

牧浩洋鎖緊眉頭,等待楊禹方的解答。

“從軍事實力上看,我們與美國的差距非常大,甚至存在難以逾越的代溝。我們有勇氣與美軍作戰,只有一個原因:朝鮮與我們一衣帶水,志願軍能在背靠祖國的情況下與敵人作戰。”

“這確實是非常明顯的優勢。”

“在某些方面,或者說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背靠本土作戰都有好處。比如我們不用跨越太平洋把部隊與裝備送過來,還能得到本土防禦系統的掩護。可是在某些情況下,這卻不見得是好事。”

“比如……”

“就是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楊禹方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電磁武器的打擊區域沒有方向性,因此聯軍完全可以在靠近中朝邊境的地方使用大功率電磁彈藥,摧毀我們部署在國境線附近的電子設備,比如遠程警戒雷達,以及在本土上空巡邏的預警機,使我們喪失本土防衛能力。”

“問題是,聯軍有膽量打擊我國本土嗎?”

“聯軍不會打擊我國本土,卻能給我們製造很多麻煩。別忘了,東北是我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在離中朝邊境線兩百公里的區域內分佈着數十座中小城市,數以百計的城鎮與村莊,還有數量衆多的工廠、礦山,以及密如蛛網的鐵路公路。電磁武器摧毀的不僅僅是軍用電子設備,還有民用電子設備,甚至能夠對民用電力設施造成嚴重破壞,從而使數以千萬計的平民百姓受到影響。”

楊禹方說到這,牧浩洋沒再提出問題。

後果已經可以想像,到時候受到影響的肯定不止中朝邊境地區的平民,連入朝作戰的志願軍也會深受其害。

別的不說,如果道路交通系統癱瘓,志願軍的後勤補給就無法得到充分保障。

“老楊,你是支持,還是反對?”

“最初的時候反對,但是這幾天仔細考慮了一番,覺得我們應該感到慶幸。”

“爲什麼?”周渝生掏出香菸,先給自己點上一根,再把煙盒拋給牧浩洋。

“很簡單,我們遇到了一個能夠率領志願軍打贏這場戰爭,而且是以最小犧牲打贏戰爭的總司令。”

周渝生愣了一下,隨即笑着搖了搖頭。

“我沒有拍馬屁,也沒有必要在你們面前拍總司令的馬屁。”

“我明白,你不用辯解。”

楊禹方也笑了笑,說道:“在此之前,我們做了很多努力,總想用我們熟悉的方式擊敗敵人,可是我們忽視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敵人比我們更加熟悉現代化的作戰手段。正如總司令說的,我們不可能用敵人的方法擊敗敵人。要想擊敗敵人,就得用我們的方法,而不是跟着敵人跑。”

周渝生點了點頭,表示明白楊禹方的意思。

上次的會議之後,周渝生也在考慮黃峙博提到的問題,即什麼樣的戰爭方式才最適合志願軍。

自從上世紀九零年代初的海灣戰爭之後,中**隊就在效仿美軍,在全面推進部隊機械化建設的同時推動信息化建設,力爭在二十年內全面實現機械化,使信息化初具規模,建立一支具備強大綜合作戰能力的現代化武裝力量。

到本世紀第二個十年,這個建設目標基本上完成。

客觀的講,中**隊的戰鬥力並不差,特別是在大批先進裝備服役之後,中國取得的軍事建設成就有目共睹。

問題是,實力的強弱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

與周邊國家相比,哪怕是與日本、俄羅斯這些強國相比,中國的軍事實力都不弱,可是與美國相比,中國的差距依然明顯。

在中**隊進入機械化時代的時候,美軍已經完成信息化,步入網絡化時代。

等到中**隊基本上具備了信息化能力時,美軍的網絡化建設已初具規模,相應的戰術理論已經得到完善與充實。

差距確實縮小了,可是依然存在,而且非常明顯。

對中**人來說,與美軍作戰,用美軍提出的戰術理論,顯然無法取勝。

要想戰勝美軍,就得跳出美軍設定的條條框框,採用全新的作戰方式。

明白這個問題的人不少,或者說在第二次朝鮮戰爭爆發前,就有很多人認識到,僅以趕超的方式,中**隊永遠無法超越美軍。只有創新,在已有技術基礎的情況下創新,纔有超越的可能。

可是,敢於提出這個問題,而且尋找解決辦法的只有黃峙博。

不是說黃峙博的膽子夠大,而是他正好處在這個位置上。

作爲志願軍總司令,他獲得了足夠大的權力,因此能在志願軍的範圍內,發起從理論到實踐的軍事改革。

如果他仍然是南京軍區參謀長,肯定不會做這種事。

楊禹方說得沒錯,志願軍官兵確實應該感到慶幸。也許換其他人擔任總司令,會在某個時候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是隻有黃峙博能這麼快明白過來,而且力排衆議,在遭受重大失敗之前採取行動。

周渝生長出口氣,說道:“現在,母祁鐵打算怎麼做?”

“先檢驗陸雯提出的方法,確定能夠起到效果之後,再全面推廣。”

“怎麼檢驗?”

“能夠證明新戰術理論行之有效的辦法只有一個。”

“一場勝利?”

楊禹方點了點頭,說道:“不但要取勝,而且要毫無懸念。”

“什麼叫毫無懸念?”

“贏得漂亮,而不是慘勝。”

周渝生笑了笑,說道:“有把握嗎?”

“這個,你得問母祁鐵。”

“沒你的事?”

“當然沒我的事,不然我會在這裡陪你們吹牛?”

“聽說,陸總那邊有消息了。”

“什麼消息?”

“航母的消息。”

楊禹方一愣,說道:“你是在哪聽說的消息?”

“道聽途說。”周渝生笑了起來。

“你在試探我的口風?”楊禹方明白了過來。

“怎麼樣,有事情做了吧?”

“你小子……”楊禹方搖了搖頭,說道,“確實有消息了,不過與你沒關係。元首已經批准讓航母參戰,只是得留在渤海灣,只鍛鍊艦載航空兵,順帶讓海軍熟悉航母戰鬥羣的航空戰術。”

“確實與我無關。”

“你有精力的話,還是盯好那兩艘潛艇吧。”

“與潛艇有什麼關係?”

“如果新戰術經受住了考驗,潛艇就能派上用場了。”

周渝生愣了一下,聽出了楊禹方的言外之意。

要想遏制聯軍的進攻勢頭,不但得在空中有所作爲,還得扭轉海洋戰場上的局面。

第133章 大膽直言第123章 女性軍人第13章 風起雲涌第27章 精妙戰術第78章 多此一舉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180章 歸宿第12章 前途未卜第256章 取勝的基礎第151章 經典戰術第8章 膽識第83章 空中遭遇第19章 人心所向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242章 第一宇宙條約第102章 反導攔截第299章 戰爭動物第84章 戰略平衡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105章 以退爲進第50章 關鍵技術第20章 惹是生非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16章 馬蜂窩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88章 各讓一步第20章 權衡利弊第96章 瞞天過海第21章 奪回失地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63章 不可避免第194章 誘餌第49章 最佳選擇第225章 打過三八線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202章 衝刺第65章 再次見面第21章 次優選擇第140章 情報聯絡員第120章 多面手第209章 裝甲會戰第72章 新崗位第15章 全面展開第23章 回到總參謀部第49章 疑點重重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65章 全面行動第119章 大型綜合戰艦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34章 中流砥柱第115章 艦隊會回來第122章 拖後腿第27章 地面戰爭第83章 歪打正着第159章 盟軍第44章 理想主義第24章 人道主義援助第83章 空中遭遇第80章 援助第89章 虛與委蛇第56章 創新之舉第61章 動力革命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11章 取經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2章 離弦之箭第82章 歐盟的機會第38章 全球性災難第23章 堅持主見第140章 情報聯絡員第29章 初顯身手第73章 外交戰果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45章 關鍵情報第7章 不測風雲第115章 艦隊會回來第234章 推波助瀾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85章 欲擒故縱第73章 捆綁政策第195章 關鍵電報第41章 求生第33章 白宮的晚餐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224章 內耗第31章 限制軍備條約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79章 海灣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12章 封鎖第17章 新的選擇第72章 傾其所有第88章 進退維谷第38章 狼羣第226章 戰略進攻第45章 突然遭遇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10章 希望
第133章 大膽直言第123章 女性軍人第13章 風起雲涌第27章 精妙戰術第78章 多此一舉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180章 歸宿第12章 前途未卜第256章 取勝的基礎第151章 經典戰術第8章 膽識第83章 空中遭遇第19章 人心所向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242章 第一宇宙條約第102章 反導攔截第299章 戰爭動物第84章 戰略平衡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105章 以退爲進第50章 關鍵技術第20章 惹是生非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16章 馬蜂窩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88章 各讓一步第20章 權衡利弊第96章 瞞天過海第21章 奪回失地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63章 不可避免第194章 誘餌第49章 最佳選擇第225章 打過三八線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202章 衝刺第65章 再次見面第21章 次優選擇第140章 情報聯絡員第120章 多面手第209章 裝甲會戰第72章 新崗位第15章 全面展開第23章 回到總參謀部第49章 疑點重重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65章 全面行動第119章 大型綜合戰艦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34章 中流砥柱第115章 艦隊會回來第122章 拖後腿第27章 地面戰爭第83章 歪打正着第159章 盟軍第44章 理想主義第24章 人道主義援助第83章 空中遭遇第80章 援助第89章 虛與委蛇第56章 創新之舉第61章 動力革命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11章 取經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2章 離弦之箭第82章 歐盟的機會第38章 全球性災難第23章 堅持主見第140章 情報聯絡員第29章 初顯身手第73章 外交戰果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45章 關鍵情報第7章 不測風雲第115章 艦隊會回來第234章 推波助瀾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85章 欲擒故縱第73章 捆綁政策第195章 關鍵電報第41章 求生第33章 白宮的晚餐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224章 內耗第31章 限制軍備條約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79章 海灣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12章 封鎖第17章 新的選擇第72章 傾其所有第88章 進退維谷第38章 狼羣第226章 戰略進攻第45章 突然遭遇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10章 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