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經貿競爭

.“老傅,這些事,還是讓小黃自己去想吧。”

“沒事,反正調查還沒有結果。”傅秀波笑了笑,對陸風烈說道,“你早就打算讓黃將軍接班,不把事情說透徹一些,你放心嗎?”

陸風烈笑了笑,朝黃峙博看了一眼。

“你一直在問,日本與這些有什麼關係。”傅秀波也把目光轉了過去,“其實,日本與這些事情的關係一目瞭然。隨着我們崛起,並且着手建立單獨的經濟貿易體系,必然會對由美國主導的全球化體系構成致命威脅。這不是戰爭,但是比戰爭更加殘酷。可以說,誰的經濟與貿易體系能夠在全面對抗中取勝,誰就能笑到最後,成爲世界霸主。這種競爭,不僅僅是現在的事情,在歷史上也屢見不鮮。”

“歷史?”

“在近現代史上,經濟與貿易競爭纔是國家競爭的主旋律,戰爭只是極端表現。”傅秀波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在我們的中學課本中,把第一次世界大戰說成是新老帝國爲了爭奪世界霸權而爆發的帝國主義戰爭,但是它們爭奪的世界霸權又是什麼呢?說直接一點,就是由英國、還是由德國來主導全球貿易。作爲老牌帝國,英國擁有最龐大的殖民地,而作爲新興帝國,德國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實力。依靠廣大的殖民地,英國維繫着全球霸權,而德國要想繼續發展,就要獲取新的資源產地與消費市場,也就要努力獲取更多的殖民地。可惜的是,當時德國的殖民地不但比英國少得多,連比利時、荷蘭與葡萄牙都比不上。對資源與市場的需求,成爲了英國與德國不可調和的矛盾。放到現在,這種需求,實際上就是全球經濟與貿易體系。在美國主導的全球經濟與貿易體系下,遲早有一天,我們對資源與市場的需求會成爲我們與美國之間無法調和的矛盾。”

黃峙博點了點頭,表示明白傅秀波的意思。

事實上,中美之間的這個矛盾已經顯現了出來,特別是在能源領域。因爲美國控制了全球最主要的能源產地,還在其他地區大肆擴張,排擠中國企業。比如在尼日利亞,美國就多次利用政治、軍事與外交手段,讓中國企業遭受重大損失。又比如在國際併購上,美國也多次使用非正當手段,讓中國企業錯失了獲取資源的機會。在市場方面,美國等西方國家則通過控制生產鏈終端的方式,掌握着利潤率最豐厚的部分,而中國企業僅能從事利潤率微薄的生產加工環節,從而無法像歐美企業那樣完成原始資本積累,也就無法在需要鉅額前期投入的高端領域與歐美企業競爭。

“很明顯,日本屬於西方集團,而且是集團中,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傅秀波勉強笑了笑,說道,“我前面已經提到,日本對全球化的依賴程度遠遠超過美國。從客觀事實出發,即便沒有全球化,美國也是一個非常富裕、發達與強大的國家,自身的豐富資源足以確保其霸權地位。日本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沒有全球化,日本不但不可能富裕強大,還會遭受滅頂之災。別的不說,日本的土地資源根本生產不出足以養活一億三千萬國民所需的糧食,沒有海外農墾團,沒有進口糧食,至少有四成日本人得餓肚皮。在其他領域,這個問題不但存在,還更加嚴重。沒有了從進出口加工貿易中獲得的鉅額利潤,日本拿什麼讓一億多國民過上富裕的生活。事實上,出口對日本更加重要,日本企業的出口依賴率高達百分之六十五,意味着百分之六十五的產品需要外銷。要不然,每到經濟出問題,日本政府也不會那麼在乎日元的幣值了。”

“元首,這是經濟問題,我……”

“雖然是經濟問題,但是大道理一樣。現在的日本,最害怕的就是由美國主導的全球化受到破壞。可以說,只要能夠維護全球化,日本可以做任何事情。甚至可以說,日本會心甘情願的以老二的身份,幫助美國維護全球化。”傅秀波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當然,日本也不是沒有其他選擇。前幾年,就有日本人提出,與我們建立共同市場,像歐盟那樣搞經濟一體化。這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觀點,但是行不通。原因只有一個,我們不可能在一夜之間改變世界格局,而日本一天也離不了由美國主導的全球化。說得形象一點,現在的日本就像一條脖子上拴着鏈條的狗,只能拼命拉着後面的主人追趕前面的肉骨頭。也許,所有努力都是白費,卻不能停下腳步。”

黃峙博愣了一下,隨即笑了起來。

“這沒什麼好笑的,因爲這意味着,爲了追上肉骨頭,日本會不惜一切,甚至咬斷脖子上的鏈條。”傅秀波的神色很嚴肅,絲毫沒有開玩笑的意思。“前面我說過,美國的目的只是削弱我們,畢竟美國需要我們提供的廉價商品。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期內,美國都需要我們參與全球化。按照我的觀點,最大的變數不是日本,而是印度。如果印度能夠解決自身的問題,比如國民教育,那麼在二十年、也許三十年之後,就能取代我們。當我們變得無足輕重的時候,美國纔會拿我們開刀。”

“所以,我們得遏制印度。”

“我們確實得遏止印度,在我們獲得了挑戰美國的實力之前,都得盯住印度,給印度製造麻煩,讓印度無法取代我們在全球化中的位置。”傅秀波看了黃峙博一眼,說道,“只是最迫切的問題,不是如何遏制印度,畢竟我們還有足夠的時間,而且在南亞問題上,我們擁有天然的優勢。對我們來說,當前最迫切的,就是消除來自日本的威脅。日本不是美國,日本的目的不是削弱我們,而是要徹底消滅我們。雖然這會對全球經濟體系造成災難,但是總比讓我們破壞全球化好得多。事實上,美國非常清楚日本的戰略企圖,所以在第二次朝鮮戰爭之前從未放鬆過對日本的監管,在一些戰略問題上,甚至刻意打壓日本,讓日本無法直接威脅我們。現在,情況卻不一樣了。我們的崛起已經不可避免,美國已經意識到,遲早有一天我們會建立新的經濟與貿易體系,挑戰美國的全球霸權,所以美國放開了日本,讓日本當排頭兵。”

“既然如此,我們更不能退讓。”

傅秀波笑了笑,說道:“俗話說,打狗還得看主人。國家間的鬥爭,比這複雜得多。就算我們擊敗了日本,又能怎麼樣?現在的局面再明顯不過了,短期內,美國不會與我們面對面的幹上一架,因此需要一個幫手,而這個幫手不是日本、就是印度。在某些時候,戰爭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製造問題。”

“可是……”

“我們在東海問題上一直保持克制態度,就是因爲在不適當的時候,戰爭會讓我們變得更加被動。”

黃峙博長出口氣,沒有繼續跟傅秀波唱對臺戲。

“去年,我以低姿態訪問日本,並且邀請日本首相回訪,就是希望穩住日本,避免東海爭端嚴重化。顯然,我的努力沒有收到回報。”傅秀波嘆了口氣,說道,“這不僅僅有日本的原因,也有我們的原因。黃將軍,不要認爲我不知道。雖然你是軍人,但是在某些時候,你沒有站在軍人的立場上說話。”

黃峙博一愣,顯得萬分驚訝,心裡也直打鼓。

“我不是在批評你,只是讓你注意一點。不管怎麼說,你是副總參謀長,而且在老陸半退休後,你全權負責總參謀部。作爲對你的信任,我甚至幫你壓制了國防部。在處理問題的時候,不要幫着別人說話。”

“元首,你這話……”

“盛世平搞的那些撫卹基金,讓你很受用吧?”

黃峙博一驚,立即說道:“元首,這件事我之前根本就不知道,要是早知道的話,我就不會……”

傅秀波笑着壓了壓手,說道:“作爲軍隊的最高統帥,爲軍人謀福利也是我的職責,而我卻辦不到。”

聽到這話,黃峙博才稍微鬆了口氣。

第二次朝鮮戰爭結束後,盛世平聯合幾個在朝鮮投資的商人,搞了個“傷亡軍人撫卹公益基金”,他自己就投了兩百億元,其他商人湊了八百億,每年爲陣亡將士家屬、傷殘軍人提供七十億元的撫卹金。

盛世平做這件事的時候,沒有跟軍方通氣。

他的動機也很單純,畢竟是那些在戰場上流血犧牲的志願軍將士,幫他們打開了朝鮮市場,讓他們在朝鮮賺大錢。雖然每年七十億不是筆小錢,但是跟他們後來在朝鮮賺到的利潤比起來,就算不了什麼了。

當然,盛世平做的還不止這些。

在黃峙博大搞裁軍的時候,他還用類似的手段,通過公益基金,資助數十萬退役官兵進行學習深造,掌握謀生技能。此外,在單位用人上,盛世平名下的企業,都優先招聘合格的退役軍人。

這些事,黃峙博都知道,而且都出了力。

當然,傅秀波也知道,而且沒有出面干預。原因很簡單,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國家根本不可能照顧得面面俱到,民間自發力量,替政府解決了很多問題,而且沒有讓政府花一分錢,何樂而不爲呢。

傅秀波在這個時候提出這個問題,就是在提醒黃峙博,別充當民間資本的打手。

第49章 最佳選擇第110章 退卻第26章 逐步推進第76章 熱點地區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45章 突然遭遇第19章 伏擊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61章 唯一方案第46章 登島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第169章 亂戰第20章 權衡利弊第2章 鬥爭第73章 關鍵裝備第94章 J-20突擊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225章 陸軍上岸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249章 舉世震驚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92章 長遠目光第104章 猛然覺悟第66章 真假英雄第58章 邁向戰爭第11章 不可否缺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30章 小事化大第189章 一錘定音第11章 取經第178章 最後的機會第85章 矛盾爆發第7章 關聯性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49章 拋開幻想第221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231章 被迫停戰第27章 利誘第114章 向前看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110章 敗局已定第17章 決戰之前第53章 誘餌的效果第62章 軍方接觸第37章 再接再厲第36章 艦隊司令第22章 誰輸誰贏第45章 面面俱到第67章 突然打擊第68章 一己之力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156章 量力而行第22章 大決戰第72章 新崗位第78章 廣泛動員第29章 初顯身手第43章 闖關第54章 自亂陣腳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109章 未來第16章 中東戰爭第113章 潛艇禁區第80章 情況有變第102章 反導攔截第81章 同盟集團第21章 粒子風暴第12章 絕命之行第167章 預見性第11章 經濟圍剿第16章 暗藏殺機第81章 同盟集團第7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47章 證據第121章 中亞劇變第50章 關鍵技術第301章 暴政時代第6章 點火第104章 猛然覺悟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38章 全球性災難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146章 最後的錯誤第46章 預料之外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47章 第一槍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10章 補充攻擊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15章 千慮一失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38章 猛攻第92章 突擊失敗第92章 突襲的回報第121章 高歌猛進
第49章 最佳選擇第110章 退卻第26章 逐步推進第76章 熱點地區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45章 突然遭遇第19章 伏擊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61章 唯一方案第46章 登島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第169章 亂戰第20章 權衡利弊第2章 鬥爭第73章 關鍵裝備第94章 J-20突擊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225章 陸軍上岸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249章 舉世震驚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92章 長遠目光第104章 猛然覺悟第66章 真假英雄第58章 邁向戰爭第11章 不可否缺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30章 小事化大第189章 一錘定音第11章 取經第178章 最後的機會第85章 矛盾爆發第7章 關聯性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49章 拋開幻想第221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231章 被迫停戰第27章 利誘第114章 向前看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110章 敗局已定第17章 決戰之前第53章 誘餌的效果第62章 軍方接觸第37章 再接再厲第36章 艦隊司令第22章 誰輸誰贏第45章 面面俱到第67章 突然打擊第68章 一己之力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156章 量力而行第22章 大決戰第72章 新崗位第78章 廣泛動員第29章 初顯身手第43章 闖關第54章 自亂陣腳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109章 未來第16章 中東戰爭第113章 潛艇禁區第80章 情況有變第102章 反導攔截第81章 同盟集團第21章 粒子風暴第12章 絕命之行第167章 預見性第11章 經濟圍剿第16章 暗藏殺機第81章 同盟集團第7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47章 證據第121章 中亞劇變第50章 關鍵技術第301章 暴政時代第6章 點火第104章 猛然覺悟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38章 全球性災難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146章 最後的錯誤第46章 預料之外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47章 第一槍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10章 補充攻擊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15章 千慮一失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38章 猛攻第92章 突擊失敗第92章 突襲的回報第121章 高歌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