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轉折點

.發現大型金礦,絕對是值得高興的事情,只是黃峙博有點想不明白。如果從朝鮮購買黃金,即便由中國企業進行開採,也要按照國際金價支付高額費用,最多賺取一些開採加工費用,有什麼好高興的呢?

顯然,黃峙博絕對是經濟與金融的門外漢。

從朝鮮購買黃金沒假,但是中國爲此支付的不是美元、也不是歐元,而是人民幣,等於用中國央行開出的白條換來具有最高流通性的國際硬通貨。因爲在第二次朝鮮戰爭期間、以及戰後重建、國內建設時期,朝鮮欠下了鉅額外債,而中國是主要債權國,所以在這筆買賣中朝鮮也不吃虧,拿到的人民幣可以用來從中國採購設備物資,還可以作爲朝鮮的主要外匯儲備。

說得簡單一點,中國是拿國內的過剩物資交換朝鮮的黃金。

從經濟層面上講,雙方都能獲益,而且能夠藉此推動國內經濟發展。

只是,與黃金的戰略價值、特別是在金融領域的戰略價值相比,在實體經濟領域做的貢獻就不值一提了。

“怎麼,沒想明白?”傅秀波笑了笑,說道,“老陸,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啊。”

“什麼機會?”陸風烈也不懂經濟與金融。

“在你們眼裡,美國獨霸全球的基礎是什麼?”

陸風烈皺起眉頭,黃峙博想說什麼,還是忍住了。

“強大的軍事力量?顯然不是,因爲軍事力量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沒有強大的經濟基礎,就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那麼,經濟的基礎又是什麼呢?”傅秀波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嚴格說來,經濟的基礎是製造業,可是製造業過於廣泛。把這盤散沙整合起來,形成堅實地基的,是金融業。從根本上講,美國之所以可怕,是因爲美國擁有獨一無二的金融霸權,也就是美元作爲全球主要貿易結算貨幣所帶來的霸權。到去年年底,美國的債務總額超過了一百萬億美元,每個美國人、包括纔出生的嬰兒與即將去世的老人,都揹負了二十五萬美元的鉅額債務,相當於美國去年人均收入的四倍。也就是說,所有美國人不吃不喝也要辛苦勞作四年,才能償還所有債務。這樣的情況,只在美國存在。換成別的國家,早就完蛋了。”

陸風烈與黃峙博沒有開口,因爲他們根本搞不懂這些東西。

“你們恐怕不會相信,幾年前搞得歐盟焦頭爛額的主權債務危機,希臘、意大利與西班牙等國的實際負載率連美國的零頭都沒有。”傅秀波笑了笑,說道,“爲什麼美國敢於大肆發行債券?關鍵就是,美元具有全球流動性,是幾乎所有國家的主要儲備貨幣。利用美元在金融領域的霸權,美國可以用全世界的資源來打一場戰爭,也可以讓四億美國人用全世界的資源過上極端奢侈的生活。當然,從根本上講,美國的債務問題永遠無法得到解決,甚至難以降低。”

“爲什麼?”黃峙博問了一句。

“這就是我跟盛世平明爭暗鬥的根源。”

黃峙博的眉頭跳了幾下,開始他也注意到,傅秀波的態度非常強硬,而盛世平也非常不情願。

“我們的央行有政府控制,因此貨幣發行權在政府手裡,政府可以根據經濟發展情況決定發行多少貨幣。美國的央行實際上在私人手裡,由金融集團控制貨幣發行,因此成爲了財團的掠奪工具。因爲沒有貨幣發行權,所以美國政府只能發行債券,用債券交換央行增發的貨幣。說得直接一點,流通領域的美元,都有美國聯邦政府的國債做支撐。美國償還了所有債務,等於收回了所有美元。美元不可能全部收回去,所以債務就無法清償,還要每年支付鉅額利息。”

“所以我們不能把央行交給私人。”

傅秀波點了點頭,說道:“支撐國債的是政府稅收,也就是人民的血汗錢。如果我們把央行交給私人,等於把老百姓的血汗錢交給了銀行家。雖然你們不懂經濟與金融,但是你們肯定知道這麼做有多大的危害。”

黃峙博點了點頭,連陸風烈都想明白了。

“當然,這個問題在我們這裡不存在。”傅秀波笑了笑,說道,“我們需要考慮的,只是如何打破美元的壟斷地位。除了加快經濟發展速度,儘快超越美國之外,我們還得在金融上做文章,即提高人民幣的流通性,讓更多的國家接受人民幣,把人民幣當成與我國進行貿易的結算貨幣。爲此,我們就得提高人民幣的含金量,使人民幣成爲一種保值的貨幣。如果能夠超越美元,我們就能在金融領域取勝。”

“所以,我們需要黃金。”

傅秀波點了點頭,說道:“雖然黃金不是唯一的保證,但是是最有力的保證。從根本上講,只有我們的經濟發展起來了,其他國家需要從我們這裡購買商品、甚至只能從我們這裡購買商品,也需要把商品賣給我們,人民幣就能得到廣泛承認。只是,要想讓人民幣成爲貿易中的核心貨幣,不受美元影響,具有長久保值能力,讓更多的國家把人民幣當成主要的外匯儲備,就需要黃金。說得簡單一點,只有當其他國家相信,它們手裡的人民幣可以在我們這裡換成黃金,人民幣纔有價值。”

“需要多少黃金?”

“很多,非常多。”傅秀波笑了笑,說道,“從理論上講,即便把人類有史以來開採的五十萬噸黃金全部用上,也滿足不了。當然,這只是理論。我們必須想其他辦法,比如建立新的貿易結算體系。保守估計的話,至少需要五千噸黃金,我們才能在金融與貿易領域向美國叫板。”

“這麼多?”

“現在,你們知道那些黃金的重要性了吧?”

“那就得做好更周全的安排,保證這些黃金能夠運回來。”

“這是我要你做的第一件事。”傅秀波稍微停頓了一下,對黃峙博說道,“老文去平壤之後,你要派一支軍事代表團過去。以何種名義,你自己去想。目的只有一個,盯住朝鮮當局與朝鮮軍隊,絕對不能出差錯。”

黃峙博點了點頭,表示明白傅秀波的意思。

“在勘探工作結束之後,如果結果與我們預料的相差不大,你要做第二件事。”

“什麼?”

“加強與朝鮮的軍事合作,控制朝鮮人民軍。我會安排其他工作,比如與朝鮮建立雙邊自由貿易制度,促進經濟層面上的全面合作,讓朝鮮在經濟上更加依賴我們。只是,軍事控制至關重要,必須提前部署到位。”

“明白,我親自安排。”

“當然,還有第三件事。”

“什麼?”

傅秀波稍微思索了一下,說道:“消息公開後,朝鮮將再次成爲熱點地區,所以你得調整之前提交的國防建設計劃,加快軍事變革的速度。”

“這……”

“你必須明白一個道理,真正能夠打垮美國的,絕對不是軍事上的勝利,而是金融戰場上的勝利。只要我們在金融戰場上向美國挑戰,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爲了保險,我們必須加快軍事建設步伐,讓美國放棄採取軍事行動的想法。如果有必要,我們得爲與美國的大規模戰爭做準備。”

黃峙博立即鎖緊了眉頭,意識到了局面的危險性。

“美國沒有理由與我們大打一場吧?”陸風烈問了一句。

“老陸,真正控制美國的不是白宮,而是華爾街。”傅秀波笑了笑,說道,“千萬不要低估西方金融集團,如果它們的生存受到了威脅,別說打一場大規模戰爭,就算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也在所不惜。”

“這……”

“當然,這有一個過程,也許要二十年、也許要三十年。但是可以肯定,只要金融戰爭爆發,世界大戰就不遠了。”傅秀波長出口氣,說道,“對我們來說,要麼輸掉一切,要麼贏得一切。”

陸風烈點了點頭,沒再多說什麼。

“加快軍事現代化,就要提高軍費開支,而我們……”

“這是小事,我會讓黎平寇去安排。”傅秀波看了黃峙博一眼,說道,“我們討論的是戰略層面上的東西,軍費開支這種戰術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國務院每年都有財政盈餘,年底還得搞突擊開支。既然軍事上有需要,肯定要給予支持。新的規劃出臺後,先給我過目,然後讓黎平寇去想辦法。”

傅秀波這麼一說,黃峙博才放下心來。

顯然,只要元首點頭,錢就不是問題。

別的不說,國務院每年都有數千億的秘密經費,到了年底還能有所節餘。如果把這些錢用上的話,國防預算中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當然,你也得省着點花,要有更加長遠的目光。”

“行,我儘快調整軍備建設規劃。”

離開元首府的時候,黃峙博已經在考慮如何着手了。

如果世界大戰無法避免,那麼留給中國的時間就不多了。從軍備建設的角度出發,現在的努力,足以決定三十年後的成敗。特別是建設週期最爲漫長的海軍,現在不抓緊,三十年後必敗無疑。。.。

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14章 無聲對抗第58章 海航突擊第122章 水下霸主第27章 戰略目的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14章 戰爭前奏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32章 成果第144章 拿命去賭第125章 鶴蚌相爭第284章 轉變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83章 一錯再錯第71章 拼盡全力第126章 內訌第5章 最終辯論第12章 絕命之行第34章 矯枉過正第94章 技術軍官第79章 盲目猜測第28章 直升機空戰第237章 最後的反擊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130章 進攻方向第45章 突然遭遇第151章 經典戰術第68章 推波助瀾第39章 機會第212章 充分準備第198章 追趕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60章 立即反擊第132章 臨界點第99章 進退兩難第92章 突襲的回報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28章 屈服第7章 機關算盡第112章 了不起的勝利第72章 炮擊第6章 點火第139章 艦隊示威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35章 後方部署第45章 阻止戰爭第60章 圍剿第18章 不對稱戰術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41章 順藤摸瓜第109章 未來第27章 戰略目的第132章 臨界點第146章 時間窗口第107章 臨時政府第14章 鬼子出動第16章 準備第51章 護身符第71章 以進爲退第58章 功虧一簣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76章 新機會第47章 證據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34章 盟友第221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53章 誘餌的效果第64章 外交勝利第48章 全身而退第84章 守株待兔第70章 重擊落空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21章 粒子風暴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33章 最後反擊第81章 防空攔截第186章 及時醒悟第15章 預判第94章 J-20突擊第8章 倒計時第171章 大規模投降第22章 誰輸誰贏第32章 針鋒相對第5章 戰略方向第81章 臨時調整第175章 犯糊塗第198章 追趕第39章 救援行動第274章 覺悟第53章 繼續打第14章 戰爭前奏第97章 戰略分歧第47章 唯一選擇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69章 登門求教第71章 任人唯才
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14章 無聲對抗第58章 海航突擊第122章 水下霸主第27章 戰略目的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14章 戰爭前奏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32章 成果第144章 拿命去賭第125章 鶴蚌相爭第284章 轉變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83章 一錯再錯第71章 拼盡全力第126章 內訌第5章 最終辯論第12章 絕命之行第34章 矯枉過正第94章 技術軍官第79章 盲目猜測第28章 直升機空戰第237章 最後的反擊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130章 進攻方向第45章 突然遭遇第151章 經典戰術第68章 推波助瀾第39章 機會第212章 充分準備第198章 追趕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60章 立即反擊第132章 臨界點第99章 進退兩難第92章 突襲的回報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28章 屈服第7章 機關算盡第112章 了不起的勝利第72章 炮擊第6章 點火第139章 艦隊示威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35章 後方部署第45章 阻止戰爭第60章 圍剿第18章 不對稱戰術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41章 順藤摸瓜第109章 未來第27章 戰略目的第132章 臨界點第146章 時間窗口第107章 臨時政府第14章 鬼子出動第16章 準備第51章 護身符第71章 以進爲退第58章 功虧一簣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76章 新機會第47章 證據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34章 盟友第221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53章 誘餌的效果第64章 外交勝利第48章 全身而退第84章 守株待兔第70章 重擊落空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21章 粒子風暴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33章 最後反擊第81章 防空攔截第186章 及時醒悟第15章 預判第94章 J-20突擊第8章 倒計時第171章 大規模投降第22章 誰輸誰贏第32章 針鋒相對第5章 戰略方向第81章 臨時調整第175章 犯糊塗第198章 追趕第39章 救援行動第274章 覺悟第53章 繼續打第14章 戰爭前奏第97章 戰略分歧第47章 唯一選擇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69章 登門求教第71章 任人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