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餘波

十一點過,牧浩洋收到了第一份戰報。

僅過了十五分鐘,炮擊編隊發來了最終戰報,根據在前線觀測炮擊結果的傾斜旋轉翼飛機發回的報告,炮擊取得了遠超預料的效果,第三艦隊的十八艘護航戰艦,在炮擊結束之前要麼沉沒、要麼正在迅速沉沒,而三艘航母均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即便沒有沉沒,也完全喪失了航行能力。

這下,牧浩洋才鬆了口氣。

只是,他還沒有放鬆下來,又緊張了起來,因爲報告中只提到了三艘航母,而之前也只確認擊沉了一艘超級航母。

也就是說,還有兩艘超級航母去向不明

所幸的是,指揮炮擊編隊作戰的袁德勳上校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炮擊編隊沒再繼續轟擊那些註定要完蛋的戰艦,也沒有返航,而是繼續向南航行,並且派出大批傾斜旋轉翼飛機搜尋其他美軍戰艦。

按照袁德勳的判斷,還有兩艘美軍航母在第三艦隊南面。

考慮一陣之後,牧浩洋讓龔繼飛給南亞空軍司令部發了電報,讓空軍儘快出動轟炸機炸沉三艘遭到重創的美軍航母。

也就是說,牧浩洋在這個時候打破了無線電靜默。

之前的戰報已經表明,第四艦隊遭到重創,三艘航母都喪失作戰能力,即便另外兩艘航母還有航行能力,也無法對特遣艦隊構成威脅。在摧毀了第三艦隊之後,也就沒有必要繼續保持無線電靜默了。

十一點半,牧浩洋給留守總參謀部的周渝生髮去了戰報,宣稱取得了海戰大捷。

牧浩洋沒有忘記告訴周渝生,讓他儘快公佈戰報,而且與宣傳部門合作,儘可能的誇大這場勝仗的價值。

作爲總參謀長,牧浩洋非常清楚,此時的中國軍民最需要的就是一次勝利。

既然打破了無線電靜默,也就沒有什麼好顧慮的了,牧浩洋隨即給在科欽外徘徊的登陸艦隊下達了命令,按照計劃攻打迪戈加西亞。當然,在此之前,特遣艦隊得向北機動,獲得經巴基斯坦飛來的艦載戰鬥機。

事實上,到這個時候,戰鬥還沒有結束。

十一點十五分,尼克松准將、以及精神仍然有點恍惚的里根少將,被參謀人員送上了一架傾斜旋轉翼飛機。

雖然尼克松堅持要留下來,但是參謀還是把他強行送走了。

這架飛機將送他們前往迪戈加西亞,補充燃油之後,再飛往吉布提。

至於還沒有沉沒的三艘航母,已經沒有任何拯救的價值了。原因很簡單,在密集的炮擊下,三艘航母的反應堆都被摧毀,完全喪失了航行能力,而且附近也沒有戰艦能夠拖帶航母離開戰場。

十一點二十分,在尼克松與里根離開後,三艘航母的艦長都下達了棄艦命令。

根據美國國防部公佈的消息,是美軍主動放棄了這三艘航母,因此不承認是中國海軍擊沉了這三艘航母。

這麼說,也沒有多少錯,因爲三艘航母的艦長在下達棄艦令時,都下令打開了通海閥門與所有水密門。這麼做,只是爲了加快航母的沉沒速度,使航母沉沒不可逆轉,以防止落入中國海軍手中。

問題是,中國海軍堅持認爲擊沉了這三艘航母。

事實上,這麼做也沒有錯,因爲就在十二點之前,“刺魟”號向這三艘航母各發射了兩條重型魚雷,加快了航母的沉沒速度。當時,“刺魟”號也只有六條魚雷了,因爲這艘潛艇總共就只有二十四條魚雷,在之前的戰鬥中用掉了十八條。返回瓜達爾港時,“刺魟”號連一條魚雷都沒剩下。

當然,這艘潛艇上的二十多名官兵,受到了凱旋英雄般的款待。

幾天之後,巴基斯坦總統還親自接見了“刺魟”號的全體官兵,爲他們頒發了具有象徵性意義的榮譽勳章。

問題是,“刺魟”號在完成最後一輪攻擊後,仍然沒有發出電報。

直到二十八日凌晨…,在離開了危險海域後,“刺魟”號才上浮到潛望鏡深度,用通信電臺發出詳細戰報。

也直到這個時候,牧浩洋才得知,第四艦隊的另外兩艘航母早就被擊沉了。

數日後,一艘中國海軍的勘測船在第四艦隊遭到打擊的海域,找到了兩艘沉沒在海底的航母,證明了“刺魟”號的戰報。

事實上,在此之前,幾名被撈起來的美軍官兵就做出了類似的證明。

二十八日凌晨…半,牧浩洋下達了收兵命令。

此後,還發生了一件事情,即從吉布提出發的兩百多架美軍戰鬥機在飛行了一個多小時之後,轉向飛回了吉布提。原因是,在遭到打擊的時候,尼克松沒有發出消息,而等他想到的時候,旗艦上的通信設備已被摧毀,而他之前派出去的那架運輸機,在飛行途中就被擊落了,所以美國國防部並不知道具體情況,仍然按照最初確定的時間表,向第三艦隊派遣了戰鬥機。直到尼克松與里根到達迪戈加西亞,在經過短暫休息之後又再次出發後,迪戈加西亞守軍才發出消息,讓吉布提方面準備接待兩位將領。也直到這個時候,美國國防部才知道第三艦隊已經覆滅,趕緊招回了那些即將到達折返點的艦載戰鬥機。此時,已經是二十八日凌晨四點過了。

這個時候,美軍並沒有想過打擊特遣艦隊。

雖然當時美軍已經截獲了特遣艦隊發出的電報,大概掌握了特遣艦隊的方位,但是美軍在吉布提只部署了四架加油機,最多支持三十二架戰鬥機,因此沒有任何能力對特遣艦隊構成威脅。

等到美軍調整好部署,特遣艦隊早已走遠了。

因爲需要補充戰鬥機,所以特遣艦隊沒有離開阿拉伯海,只是轉爲向北航行。

二十八日上午,在確定沒有必要留下來之後,牧浩洋登上了前來接他的專機,離開了特遣艦隊。

臨走前,他給龔繼飛下達了明確命令,在支援陸戰隊攻打迪戈加西亞的時候,密切留意吉布提方向上的美軍,並且儘可能的讓艦隊遠離吉布提,不要貿然進入美軍打擊範圍,以確保艦隊安全爲主。

雖然剛剛打了一場決定性的大勝仗,但是並沒徹底改變戰場態勢。

要知道,美國依然有九支航母戰鬥羣,而中國海軍仍然只有四支航母戰鬥羣。

如果特遣艦隊有所閃失,牧浩洋在“第二次迪戈加西亞海戰”中取得的勝利將變得毫無意義。

當天中午,牧浩洋就途經伊斯蘭堡,返回了北京。

在伊斯蘭堡,他只停留了半個小時,主要是讓專機加油,並且在此期間與專程趕來的巴基斯坦總參謀長進行了短暫的會談,明確了在下一階段作戰行動中,中國軍隊將主要掃蕩印度洋地區。

這次短暫的會談,讓巴基斯坦總參謀長答應提供全力支持。

顯然,這是一個不小的收穫,因爲在攻佔了迪戈加西亞之後,還要攻打吉布提,而牧浩洋並沒有準備攻打吉布提的兵力。除非從西太平洋上抽調作戰部隊,不然就得讓巴基斯坦軍隊充當主力。

除此之外,在中東戰場上,牧浩洋也希望巴基斯坦能夠出一份力。

事實上,不是爲了這件事,他也不會飛往伊斯蘭堡,因爲他的專機擁有上萬公里的最大航程,足以把他直接送回北京。

當時,牧浩洋急於趕回北京,主要是因爲發生了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

在經過五天的激烈討論之後,全國代表大會全體會議通過了“臨時戰爭動員案”與“戰爭授權法”,正式啓動了國家戰爭動員方案,並且在戰爭期間,授予國家元首全部權限以取得最終勝利。

緊接着,黃瀚林下達了第一號戰時元首令,把全國代表大會全體會議常態化。

也就是說,全體會議不再進行年度休會,代表都將實現全職化,以便在戰爭時期隨時審議各項法案。

從政治上講,這絕對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雖然牧浩洋不是政治家,但是他知道這麼做的重大意義。最顯著的意義就是,通過擴大全國代表大會的權限,能夠最大限度的團結國內各個階層的民衆,讓所有人都認識到,是在爲自己作戰。

如果這是一個孤立的事件,影響還不是很大。

原因很簡單,中國的政治體制已經存在了一個世紀,老百姓都不大關心政治問題,也沒有參政的積極性。

重要的是,這不是一個孤立事件。

在與特遣艦隊剛剛取得的輝煌勝利結合之後,黃瀚林在這個時候進行的政治改革,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至少,那麼之前反對進行深度政治改革的人都閉上了嘴。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場勝利的最大獲益者不是牧浩洋,而是黃瀚林。因爲幾乎所有人都認爲,牧浩洋完全能夠打一場決定性的勝仗,勝利對這位常勝將軍來說,只是家常便飯般的小事。相反,在此之前,還有很多人懷疑黃瀚林的領導能力,而這場勝利,等於鞏固了黃瀚林的政治地位。不管怎麼說,他纔是國家元首、中國軍隊的最高統帥,牧浩洋只是他手下的戰將。

牧浩洋並不在乎虛榮,而且他獲得的榮譽已經夠多了。

他急着趕回去,只是希望利用全國軍民士氣暴漲的大好時機,推進戰爭動員,對全面戰爭計劃進行規劃調整。

別忘了,他的主要身份是總參謀長,中國軍隊的最高指揮官。

第37章 抽絲剝繭第43章 各有所謀第5章 是戰是和第61章 戰略打擊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58章 功虧一簣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23章 敵後營救第266章 門檻第11章 不怕死第21章 點燃導火索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4章 怎麼打第30章 小事化大第152章 地面戰爭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41章 標杆第73章 關鍵裝備第70章 內部矛盾第12章 技術工作者第118章 和解第53章 情報聯絡員第71章 拼盡全力第7章 直覺第45章 關鍵情報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114章 戰略項目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223章 崩潰的徵兆第74章 迴歸第60章 艦隊北上第19章 水深火熱第77章 分歧第48章 全身而退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74章 交易第92章 突襲的回報第45章 無用之舉第68章 一己之力第53章 情報聯絡員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28章 裁軍大會第38章 猛攻第65章 門檻第83章 歪打正着第149章 海蛇的毒牙第8章 泰然處之第224章 內耗第68章 歷史時刻第79章 艦隊攔截第51章 整軍備戰第226章 進攻受阻第22章 備用計劃第211章 大包抄第11章 玩火自焚第4章 科技競賽第21章 動員第98章 假戲真做第38章 全球性災難第45章 突然遭遇第13章 希望尚存第80章 另尋出路第11章 矛盾心態第45章 無用之舉第223章 崩潰的徵兆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39章 去臺灣第35章 孤注一擲第72章 炮擊第175章 三板斧第7章 關聯性第62章 戰術反擊第37章 回國第66章 起航第85章 重拳出擊第58章 功虧一簣第43章 格鬥戰鬥機第154章 總撤退第29章 初顯身手第48章 突發奇想第58章 新班子第308章 人類的智慧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149章 放棄第246章 登陸美國第38章 打工皇帝第65章 再次見面第46章 逃命第90章 機遇第120章 用我們的方式第69章 外援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27章 商船立功第131章 掃蕩第120章 用我們的方式第40章 自作主張
第37章 抽絲剝繭第43章 各有所謀第5章 是戰是和第61章 戰略打擊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58章 功虧一簣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23章 敵後營救第266章 門檻第11章 不怕死第21章 點燃導火索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4章 怎麼打第30章 小事化大第152章 地面戰爭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41章 標杆第73章 關鍵裝備第70章 內部矛盾第12章 技術工作者第118章 和解第53章 情報聯絡員第71章 拼盡全力第7章 直覺第45章 關鍵情報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114章 戰略項目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223章 崩潰的徵兆第74章 迴歸第60章 艦隊北上第19章 水深火熱第77章 分歧第48章 全身而退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74章 交易第92章 突襲的回報第45章 無用之舉第68章 一己之力第53章 情報聯絡員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28章 裁軍大會第38章 猛攻第65章 門檻第83章 歪打正着第149章 海蛇的毒牙第8章 泰然處之第224章 內耗第68章 歷史時刻第79章 艦隊攔截第51章 整軍備戰第226章 進攻受阻第22章 備用計劃第211章 大包抄第11章 玩火自焚第4章 科技競賽第21章 動員第98章 假戲真做第38章 全球性災難第45章 突然遭遇第13章 希望尚存第80章 另尋出路第11章 矛盾心態第45章 無用之舉第223章 崩潰的徵兆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39章 去臺灣第35章 孤注一擲第72章 炮擊第175章 三板斧第7章 關聯性第62章 戰術反擊第37章 回國第66章 起航第85章 重拳出擊第58章 功虧一簣第43章 格鬥戰鬥機第154章 總撤退第29章 初顯身手第48章 突發奇想第58章 新班子第308章 人類的智慧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149章 放棄第246章 登陸美國第38章 打工皇帝第65章 再次見面第46章 逃命第90章 機遇第120章 用我們的方式第69章 外援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27章 商船立功第131章 掃蕩第120章 用我們的方式第40章 自作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