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以快取勝

預警機靠前,立即有了重大收穫。\ wwW。

皮特上校的擔憂沒有錯,那些上午起飛的-6沒有返回基地,而是在鴨綠江與圖們江北面大約兩百公里處徘徊。轟炸機羣分成兩個編隊,離元山均不超過六百公里。美軍指揮官立即斷定,這些轟炸機將在戰鬥機突破聯軍的空中防線後南下,用巡航導彈攻擊永興灣裡的運輸船隻。

美軍沒發現的是,在-6機羣裡面,還有幾架戰鬥機。

執行突擊任務的,正是剛從俄羅斯引進的mig-31。四架戰鬥機分成兩個編隊,分別混在兩支轟炸機羣裡面。

因爲-6機羣採用密集編隊,間隔距離不超過兩百米,mig-31又緊挨着轟炸機,所以美軍的預警機沒能把戰鬥機分辨出來。

發現e-3d飛過咸興後沒再北上,楊禹方立即給負責空中指揮的賈定康下了命令。

通過j-2000,作戰命令迅速下達給戰鬥機飛行員。

脫離轟炸機編隊後,四架mig-31沒有爬升,在九千米的巡航高度上,把飛行速度提高到了兩馬赫。

作爲標準的截擊機,mig-31的優勢就是飛行速度。

在兩萬米高度上,這種四十多噸重的戰鬥機能夠達到二點五馬赫的飛行速度,如果拋掉外掛物,保有少部分燃油,還能把飛行高度提升到二萬七千五百米,並且以二點七五馬赫的速度持續飛行上千公里。

雖然在其他方面,mig-31並不出色,但是論速度,mig-31超過了美軍任何一種戰鬥機。

隨着mig-31脫離轟炸機編隊,美軍預警機發現了異常。

只是,e-3d的巡邏區域太靠北了。

咸興離鴨綠江上游的直線距離不到兩百公里,離兩批mig-31的不超過五百公里。即便預警機立即轉向,也只有不到二十分鐘的逃逸時間。

二十分鐘,美軍能做什麼?

發現美軍預警機轉向逃逸,賈定康立即給mig-31下達指示。兩批截擊機繼續加速,同時向二萬五千米高空爬升。

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f-22的作戰飛行高度被限制在一萬五千米以下。不是f-22無法飛得更高,而是在超過一萬五千米的高空,其飛行性能將急劇下降,無法與注重高空高速性能的截擊機抗衡。f-15在設計時考慮到了攔截戰略轟炸機,高空高速性能比f-22好得多,只是跟mig-31相比,仍然差了很大一截。在兩萬米高空,f-15拋掉所有外掛物後也只能達到二點五馬赫,而mig-31在攜帶四枚攔截導彈的時候,能在二萬五千米高空達到二點六五馬赫。

用注重亞音速機動性能的防空戰鬥機去對付截擊機,顯然有點力所不逮。

五分鐘不到,四架mig-31的飛行高度均提高到二萬五千米以上,飛行速度超過二點五馬赫。

因爲攜帶了數量驚人的燃油,所以mig-31能在截擊行動中全程超音速飛行。

此時,美軍也甄別出了四架戰鬥機的身份,開始組織防空攔截。

分成兩個編隊的四架f-15立即拋掉副油箱,打開加力燃燒室,不顧一切的向二萬五千米高空衝刺。

在速度的較量中,戰鬥速度以秒爲單位進行計算。

f-15的垂直機動性能非常出色,只是在飛行高度超過兩萬米後,隨着空氣變得更加稀薄,發動機的推力急劇降低,爬升速度迅速減緩。

面對前來攔截的f-15,mig-31沒有規避,而是繼續爬升。

這時候,f-15的性能缺陷暴露了出來。

超過極限動力爬升高度後,f-15要想繼續提升飛行高度,只能犧牲速度,用動能換勢能,即依靠戰機的慣性,做拋物線運動。

在這個高度上,任何空對空導彈都難以派上用場。

面對飛得更高的mig-31,f-15的飛行員只能望空興嘆。

此時,美軍也意識到,那幾架mig-31就是衝着預警機來的。志願軍的戰術意圖非常明確:首先打掉聯軍的預警機,使聯軍的防空力量失去統一指揮,再用轟炸機對付永興灣裡的運輸船隻。

e-3d已經轉向,伴隨行動的兩架e-2d也在向南逃逸。

只是預警機的最大飛行速度只有每小時九百多公里,e-2d還要慢一些,而mig-31的衝刺飛行速度超過了每小時二千五百公里。

攔截失敗後,e-3d開始降低飛行高度。

大部分空對空導彈的下射落差高度都在一萬米左右,只要e-3d降低飛行高度,就能迫使mig-31降低飛行高度,爲戰鬥機提供寶貴的攔截機會。只要在兩萬米以下,mig-31絕對不是美軍戰鬥機的對手。

美軍的想法沒錯,可是預警機不是戰鬥機,無法像戰鬥機那樣做劇烈機動。

e-3d的飛行高度降低到七千米時,兩架mig-31已經到達一百五十公里外。面對正在逃逸的預警機,截擊機立即啓動火控雷達,隨後各發射了兩枚遠程空對空導彈。大概是爲了避免與美軍戰鬥機纏鬥,mig-31沒有降低飛行高度。讓美軍指揮官不解的是,mig-31在發射導彈後沒有返航。

因爲中國空軍沒有遠程空對空導彈,所以mig-31發射的-9“阿拉莫”導彈也是從俄羅斯引進的。

作爲一種上世紀七十年代開發的導彈,-9除了射程之外,沒有任何明顯性能優勢。

被mig-31的火控雷達鎖定後,e-3d的雷達干擾機自動開啓,在其後方一百多公里處的e-135也啓動了大功率雷達干擾機,壓制戰鬥機的火控雷達。只是電子壓制的效果並不明顯,mig-31的多普勒火控雷達以功率大著稱,其探測能力不亞於小型預警機,抗干擾能力非常強。

真正的反制手段,還是針對導彈的電子干擾。

-9逼近時,e-3d的飛行高度已經降到四千米,仍然在以每秒三十米的速度下降。探測到導彈發出的雷達波後,e-3d的反導對抗系統開始工作,一邊釋放出干擾鉑條,一邊對導彈制導雷達進行壓制干擾。

導彈不是戰鬥機,彈載制導雷達的功率非常有限。

預警機的電子壓制與電磁干擾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四枚-9先後丟失目標,在燃料用盡後爆炸自毀。

此時,另外兩架mig-31分別攻擊了兩架e-2d,只是同樣沒有收到戰果。

再先進的戰鬥機,沒有合適的彈藥,也很難在戰場上發揮作用。

正是對-9的不信任,四架mig-31纔沒有轉向返航,而是繼續逼近目標,準備在更近的距離上發起第二次攻擊。

距離足夠近,mig-31能用雷達持續照射目標,讓-9以連續波制導方式發起進攻。

只有這樣,纔能有效對抗美軍的干擾措施。

問題是,隨着距離逼近,e-3d的飛行高度也在降低。攻擊中低空的預警機,mig-31必須俯衝,離開美軍戰鬥機夠不着的超高空。

打到這個時候,美軍的處境也非常兇險。

e-3d規避截擊機的時候,正在與j-10、j-11b爭奪制空權的防空戰鬥機失去支援,戰場上的形勢對美軍非常不利。

因爲另外一架e-3d在朝鮮西海岸,而美國海軍的e-2d在日本海上空,緊急起飛的預警機最快也要半個小時後才能趕到,所以美軍必須想辦法彌補指揮環節上的缺陷,儘快消除空中威脅,讓e-3d返回指揮崗位。

正是如此,受到攻擊的預警機沒再下降飛行高度。

在美軍飛行員看來,落差超過兩萬米,足以阻止mig-31發起攻擊了。

顯然,美軍低估了中國飛行員的膽量與決心。

離e-3d不到五十公里時,兩架mig-31開始小角度俯衝。因爲已經發射了兩枚重達數百公斤的導彈,燒掉了一半以上的燃油,所以進入俯衝階段後,mig-31的速度迅速突破了二點七五馬赫。

這是mig-31的極限飛行速度,而且只能在二萬五千米以上高度達到這個速度。

隨着高度降低,空氣密度提高,產生的摩擦熱量將使戰鬥機的駐點溫度急劇提高,最終燒燬戰鬥機。

只是戰鬥中,誰也顧不了這麼多。

攔截高速俯衝的截擊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半分鐘不到,mig-31與e-3d的距離縮短到了三十公里。

面對頭頂上方的威脅,e-3d別無選擇,只能再次俯衝,與截擊機拉開距離。

只是這個時候纔想到規避,已經來不及了。

兩架mig-31再次發射了導彈,而且採用了連續波制導方式。在這種情況下,戰鬥機必須把機頭對準目標,讓雷達持續照射目標,導彈接收目標反射的雷達撥,沿着雷達撥的傳播方向攻擊目標。

萬幸的是,導彈比戰鬥機飛得更快。

半分鐘後,三枚-9先後擊中了e-3d,只有一枚-9受到預警機拋射的干擾鉑條影響,沒能命中。

擊落預警機後,兩架mig-31立即改出俯衝,以追快的速度爬升。

此時,最近的美軍戰鬥機還在五十公里之外。雖然有兩架f-15發射了im-120,對mig-31進行攔截,但是隨着截擊機爬升到二萬五千米以上,採用火箭發動機的im-120就跟不上了。

兩分鐘後,把飛行高度降低到一千五百米的兩架e-2d也遭到攻擊。

雖然只有一架e-2d被導彈擊落,另外一架e-2d被導彈的碎片打中後沒有墜毀,但是在接班的預警機趕到之前,聯軍的防空攔截系統出現了長達半個小時的空白時間,仍然在空中作戰的聯軍戰鬥機失去了統一指揮。

因爲e-3d被擊落時高度不到三千米,所以j-2000沒有及時發現mig-31的戰果。

直到mig-31的飛行員報告交戰情況,楊禹方纔知道,突擊行動收到效果,反擊戰役迎來開門紅。

全本推薦:、、、、、、、、、

最新全本:、、、、、、、、、、

第78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6章 爭取和平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291章 生存空間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43章 南亞明珠第169章 亂戰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60章 精銳之師第205章 突襲第84章 連環拳第116章 重拳齊出第75章 真真假假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第126章 內訌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64章 退與不退第42章 分兵合進第58章 海航突擊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120章 用我們的方式第190章 總攻第253章 謀略家第46章 豐收年第128章 意外頻頻第138章 警鐘第24章 裂痕第5章 戰略方向第30章 全面對抗第84章 青出於藍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256章 取勝的基礎第52章 統一意見第57章 提前行動第136章 夾心餅乾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190章 主動權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22章 橫掃全球第142章 無關緊要的反擊第10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237章 攻堅戰第178章 最後的機會第32章 迫在眉睫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31章 政治變更第43章 試探第174章 反擊第117章 放手去幹第67章 全面動員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195章 關鍵電報第58章 新班子第113章 兩個人的冒險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318章 總則第86章 全力以赴第47章 搶先攻擊第194章 誘餌第15章 宣戰第66章 回家第52章 兇猛打擊第62章 弄巧成拙第7章 直覺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107章 全力以赴第31章 事態惡化第203章 覆滅第39章 投送力量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180章 圍點打援第71章 以進爲退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44章 蛇困淺灘第284章 轉變第244章 遠征大西洋第59章 猶豫不決第44章 理想主義第47章 假設第22章 年關第52章 大獲全勝第60章 艦隊北上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272章 牧浩洋計劃第12章 技術工作者第18章 千鈞一髮第30章 周旋第112章 和平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61章 戰略禁運第64章 三管齊下第85章 地區共同體第112章 和平第131章 掃蕩第57章 收穫的季節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39章 救援行動第7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
第78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6章 爭取和平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291章 生存空間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43章 南亞明珠第169章 亂戰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60章 精銳之師第205章 突襲第84章 連環拳第116章 重拳齊出第75章 真真假假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第126章 內訌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64章 退與不退第42章 分兵合進第58章 海航突擊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120章 用我們的方式第190章 總攻第253章 謀略家第46章 豐收年第128章 意外頻頻第138章 警鐘第24章 裂痕第5章 戰略方向第30章 全面對抗第84章 青出於藍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256章 取勝的基礎第52章 統一意見第57章 提前行動第136章 夾心餅乾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190章 主動權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22章 橫掃全球第142章 無關緊要的反擊第10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237章 攻堅戰第178章 最後的機會第32章 迫在眉睫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31章 政治變更第43章 試探第174章 反擊第117章 放手去幹第67章 全面動員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195章 關鍵電報第58章 新班子第113章 兩個人的冒險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318章 總則第86章 全力以赴第47章 搶先攻擊第194章 誘餌第15章 宣戰第66章 回家第52章 兇猛打擊第62章 弄巧成拙第7章 直覺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107章 全力以赴第31章 事態惡化第203章 覆滅第39章 投送力量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180章 圍點打援第71章 以進爲退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44章 蛇困淺灘第284章 轉變第244章 遠征大西洋第59章 猶豫不決第44章 理想主義第47章 假設第22章 年關第52章 大獲全勝第60章 艦隊北上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272章 牧浩洋計劃第12章 技術工作者第18章 千鈞一髮第30章 周旋第112章 和平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61章 戰略禁運第64章 三管齊下第85章 地區共同體第112章 和平第131章 掃蕩第57章 收穫的季節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39章 救援行動第7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