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

因爲聯軍的抵撫沒有預料中的那麼鼻烈.所以戰役開始八個半小時後,全面電磁打擊才宣告結束。

此時,牧浩洋與陸變已經進入了人民軍的防空洞。

必須承認,人異軍的基礎設施非常牢固。雖然在戰爭爆發前,定坪不是人民軍的重要軍事要塞,但是在這座僅有幾萬人的城市裡,人民軍修建了五座防空洞,而且全部由地下坑道連通。

按照司令部的安排,羅漢把最堅固的那座防空洞留給了陸變。

防空洞離地面十五米,頂部是非常堅硬的岩石,土層厚度不到兩米,足以經受住普通重磅炸彈的直接轟擊。如果被昭U凹這類鑽地炸彈擊中的話,就得另當別論了。防空洞裡的設施非常完備,除了可以容納數百名官兵之外,廚房、衛生間、醫務室等設施一應俱全,只是倉庫小了點,大概人民軍沒想過長期躲在防空洞裡。韓軍佔領定坪的時間不長.又承擔着繁重的後勤保障任務,只用炸藥摧毀了防空洞的出入口,沒有破壞裡面的設施。只是很多設施都已年久失修,無法使用。

讓幾名師部參謀留下來幫助陸變後,牧浩洋沿着地下通道,去了師部所在的防空洞。

等他趕到的時候,羅漢正在與司令部通話。

雖然在大規模電磁戰中,所有語音遜孔設備都無法使用,但是在電磁戰結束後,這些設備就能派上用場了。在第三輪空降中,運輸機送來了幾臺裝在密封金屬箱裡的電臺.讓部隊能與後方聯繫。

電臺的主要作用不是進行語音通話.而是接收司令部發出的戰場信息。

看到牧浩洋,羅漢招了招手。

“有新的命令?”

羅漢壓了壓手,讓牧浩詳不要說話。過了一陣,他才說道:“明白,我儘快安排,有消息了立即彙報。”

結束通話,羅漢長出口毛,把一名參謀叫了過來。

顯然,司令部部署了任務,而且是偵察任務,因爲羅漢讓參謀去召集偵察連,讓他們派偵察兵前往鹹州。

等羅漢空下來,牧浩洋才靠過去。“鹹州那邊有麻煩了?”

“不算麻煩,六十五軍的先頭部隊已經到達上倉裡,只是沒能按計劃佔領上倉裡,司令部讓我們去搞清楚鹹州的情況。“羅漢掏出香菸,說道,“如果六十五軍沒能完成任務,恐怕得讓我們去攻打鹹州。”

“不可能,這不在作戰計劃之內。”

羅漢愣了一下,遞了根香菸給牧浩詳。他也知道,司令部把牧浩洋派來,就是希望空降部隊充分了解整套作戰方案。

“攻打鹹州,實際上是攻打定坪的備用方案。”

羅漢的眉頭跳了幾下,幫牧浩洋點上香菸。

“只要佔領一處地點,我們就能切斷聯軍的撤退通道。剩下的,就是讓三十九軍強攻咸興,迫使聯軍主動撤退。只要我們守在這裡,聯軍主力部隊就別想溜走。”牧浩洋抽了兩口煙,說道,“在最初的計劃裡,六十五軍應該向定坪進軍,而不是攻打鹹州。在做詳細規劃的時候,戚凱威才修改了計劃,讓六十五軍去攻打鹹州。”

“爲什麼?”羅漢立即問了一句。

牧浩洋知道羅漢爲什麼要問,因爲讓第六十五集團軍進軍定坪,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減輕空降部隊的壓力。

“太遠了,六十五軍無法及時趕到。”

羅漢愣了一下,似乎不大明白。

“直接進軍定坪的話,六十五軍必須繞過鹹州,得在到達大興之後向西運動,繞過北大峰山脈,從孟山往東挺進,其間還要經過由美軍第四步兵師首位的德川,很有可能在此遭到阻擊。即便能夠避開第四步兵師,六十五軍也要在八個小時裡挺進三百多公里,攻佔由韓軍駐紮的數座村鎮。“牧浩洋嘆了口氣,說道.“即便只是一場演習,六十五軍也不可能在八個小時裡挺進三百多公里。

“所以,讓我們強攻定坪,然後在這裡等着聯軍發起反擊?”

“羅卑長…”

“別誤會.我沒有抱怨,只是覺得有點驚訝。”羅漢笑了笑,說道,“不管怎麼說,我們至少做到了其他地面部隊做不到的事情。”

“你打算怎麼辦?”

“先搞清楚情況,再等待進一步指示。”

“最好讓部隊立即開始修築防禦陣地,我們有人民軍提供的工事構築圖,可以充分利用人民軍的防禦設施。”

羅漢點了點頭,說道:“我已經安排下去了,六千多名官兵都在做這件事。”

牧浩洋一愣,笑着說道:“看來,我的擔心是多餘的了。”

“少校,你太謙虛了。”羅漢拍了拍牧浩洋的肩膀,說道,“如果不是你,恐怕我已經讓幾個營撤下來.爲攻打鹹州做準備了。

牧浩洋不是謙虛,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

此時.志願軍司令部裡,黃峙博也在關注戰場上的情況。

打得最順利的.正是第十五空降軍。

雖然攻打定坪與牧浩洋沒有一點關係,但是能夠按照計劃完成作戰任務,而且還超額完成了任務,着實讓黃峙博感到非常意外,也讓他記住了牧浩洋,而不僅僅記住第島空降師的羅漢大校。

其他方向上,戰況並不理想。

第三十九集團軍猛攻了五個小時,仍然沒能拿下五老鎮,甚至沒能在美軍第二陸戰師的防線上打開突破口。不是第三十九集團軍沒有盡力,而是美軍打得非常頑強。打到最激烈的時候,美軍甚至使用“人彈戰術,.對付第三十九集團軍的坦克戰車。五個小時下來,第三就來十九集團軍至少有三個裝甲營與三個機步營傷亡過半,美軍也有上千名官兵傷亡,被摧毀的坦克戰車更是不計其數。

黃峙博有點無法相信,美軍作戰部隊竟然如此頑強。

在很大的程度上,美軍的頑強表現應該是基層軍官的功勞。雖然第二陸戰師是第二批入朝的作戰部隊,沒有參與大規模戰鬥,但是在過去數年裡,第二陸戰師先後在伊拉克與阿富汗接受過戰火考驗,而且表現相當出彩。長期的戰鬥,使得第二陸戰師的基層軍官具有非常豐富的實戰經驗。

戰鬥打響前,美軍前線指揮官賈斯汀上校就做出了準確判斷,地面戰鬥即將打響。

雖然所有情報都表示,志願軍的主力部隊還在鴨綠江南岸,沒有任何可能在這個時候到達戰線附近,但是賈斯汀上校更相信直覺,而不是那些呆在大後方,從照片與電碼中獲得的情報。

第三十九集團軍打過來之前,賈斯汀上校就讓部隊進入了防禦陣地。

隨後.他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派遣通信員,把分散在外面的巡邏部隊全部招了回來,並且讓返回咸興運送作戰物資的一個營立即返回五老鎮。

這樣一來,在第三十九集團軍打過來的時候,五老鎮的美軍不是兩千,而是三千。

兵力增加百分之五十,讓美軍在防禦戰中獲得更多優勢。

當時,賈斯汀並不知道,志願軍已經發起全線強攻,更不知道聯軍司令部做出的任何作戰決策。

依靠直覺.他選擇了死守。

在當時的情況下,做出這個決定並不容易,特別是在賈斯汀上校的位置上,因爲他的部隊位於戰線的突出部。如果志願軍從其他方向上取得突破,比如在鹹州打開局面.從南面攻打咸興,又比如佔領了定坪,切斷了聯軍的撤退通道,那麼死守五老鎮,只會讓三千名美軍官兵喪失機會,等於留下來爲其他部隊做貢獻。換成其他人.肯定會選擇撤退,至少得退到咸興,與大部隊會合。

顯然,如果賈斯汀做了第二種選擇,結果肯定不一樣。

到時候,不但他的旅別想逃走,第二陸戰師的所有部隊,包括頂在更北面的第一陸戰師都別想逃脫。

只有死守五老鎮,第二陸戰師纔有希望。

只有讓第二陸戰師獲得了投入戰鬥的充分時間,賈斯汀上校的第3陸戰旅纔有希望在頂住壓力之後突圍。

說得簡單一點,任何突圍行動都需要接應,沒有接應部隊,突圍不會成功。

賈斯汀上校的選擇.不但是在救第二陸戰師,也是在救他自己,雖然第3陸戰旅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但是總比全軍覆沒強。

五老鎮的戰鬥打得不順,鹹州方向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責任不在第六十五集團軍身上,因爲在椎進到上倉裡之前,第六十五集團軍得在山區裡行軍一百六十公里,還得攻佔由韓軍守衛的兩座村鎮。上倉裡是韓軍在這條防線上第一個軍事據點,也是到鹹州之前,最後一個軍事據點。守衛上倉裡的韓軍多達一個滿員旅.總兵力在五千左右。雖然以第六十五集團軍的實力,打下上倉裡不是大問題,但是太晚了,第六十五集團軍椎進到上倉裡的時候,只剩下不到半個小、時。爲了防止遭到大規模轟炸,不得不提前疏散部隊。

顯然,打下上倉裡不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打到這個時候,黃峙博不得不考慮聯軍的空中威脅。隨着天色即將放亮,聯軍肯定會在第一時間投入數百架、甚至上千架戰鬥機.用炸彈把志願軍趕回去,然後用地面部隊發動反擊。

接下來,該怎麼打?四淵),

第26章 轉折點第86章 戰術偵察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第16章 暗藏殺機第229章 守無可守第101章 高歌猛進第164章 全力反撲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91章 再接再厲第30章 全面對抗第263章 負隅頑抗第227章 滅絕第39章 投送力量第38章 勞動力第14章 鬼子出動第54章 最後衝刺第64章 孤注一擲第24章 裂痕第239章 大限將至第36章 艦隊司令第67章 外行看熱鬧第6章 軍事化第20章 權衡利弊第12章 幕後推手第132章 攻守兩難第42章 開戰時機第1章 收假第39章 餘輝第14章 戰爭前奏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134章 技術優勢第55章 積極外交第99章 妥協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26章 排兵佈陣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73章 擴軍備戰第58章 新班子第42章 四個小時第39章 糧食危機第44章 蛇困淺灘第20章 進攻意識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99章 妥協第6章 錯失先機第37章 回國第45章 關鍵情報第5章 軍事冒險第9章 新冷戰第98章 假戲真做第69章 左右爲難第121章 全電動潛艇第58章 邁向戰爭第114章 向前看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39章 投送力量第26章 理由第73章 沉默是金第121章 全電動潛艇第42章 第三條航線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107章 臨時政府第78章 廣泛動員第275章 軌道飛行器第70章 後果第33章 科技戰略第4章 科技競賽第128章 歐洲聯邦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21章 一鍋端第258章 金融戰略第39章 機會第12章 戰爭推動者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41章 孤注一擲第227章 滅絕第202章 衝刺第263章 負隅頑抗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74章 信心十足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215章 海軍優勢第31章 不可避免第53章 橄欖枝第30章 援朝總司令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109章 東線開打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90章 獨木難支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1章 收假第167章 預見性第137章 困難重重第36章 艦隊司令第11章 不怕死第311章 災難的源頭
第26章 轉折點第86章 戰術偵察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第16章 暗藏殺機第229章 守無可守第101章 高歌猛進第164章 全力反撲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91章 再接再厲第30章 全面對抗第263章 負隅頑抗第227章 滅絕第39章 投送力量第38章 勞動力第14章 鬼子出動第54章 最後衝刺第64章 孤注一擲第24章 裂痕第239章 大限將至第36章 艦隊司令第67章 外行看熱鬧第6章 軍事化第20章 權衡利弊第12章 幕後推手第132章 攻守兩難第42章 開戰時機第1章 收假第39章 餘輝第14章 戰爭前奏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134章 技術優勢第55章 積極外交第99章 妥協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26章 排兵佈陣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73章 擴軍備戰第58章 新班子第42章 四個小時第39章 糧食危機第44章 蛇困淺灘第20章 進攻意識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99章 妥協第6章 錯失先機第37章 回國第45章 關鍵情報第5章 軍事冒險第9章 新冷戰第98章 假戲真做第69章 左右爲難第121章 全電動潛艇第58章 邁向戰爭第114章 向前看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39章 投送力量第26章 理由第73章 沉默是金第121章 全電動潛艇第42章 第三條航線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107章 臨時政府第78章 廣泛動員第275章 軌道飛行器第70章 後果第33章 科技戰略第4章 科技競賽第128章 歐洲聯邦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21章 一鍋端第258章 金融戰略第39章 機會第12章 戰爭推動者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41章 孤注一擲第227章 滅絕第202章 衝刺第263章 負隅頑抗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74章 信心十足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215章 海軍優勢第31章 不可避免第53章 橄欖枝第30章 援朝總司令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109章 東線開打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90章 獨木難支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1章 收假第167章 預見性第137章 困難重重第36章 艦隊司令第11章 不怕死第311章 災難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