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搶先攻擊

牧浩洋還在考慮戰術安排的時候,北面的戰鬥已經打響了。

十點剛過,最先起飛的那架j-32在首先發現日本艦隊的那架偵察機標註的海域附近找到了炮擊硫黃島的日本巡洋艦。只是,這架j-32沒能『逼』近,在一百多公里外遭到防空導彈攔截。

大概十分鐘後,另外一架j-32繞到日本戰艦南面,從超低空進入,成功突破了日本戰艦的防空網,確定只有三艘巡洋艦,而且都在以三十節以上的速度向東航行,附近沒有日本航母。

在第二架偵察機發回消息的時候,楊禹方正在考慮是否打破無線電靜默。

如果找到了聯合艦隊,就能在半個小時內發動攻擊,而聯合艦隊最快也需要半個小時才能完成攻擊前的準備工作,因此不再需要保持無線電靜默。儘快與第二艦隊取得聯繫,或者說向第二艦隊彙報情況,才能確保第二艦隊及時投入戰鬥,而不是在“沉默遊戲”中浪費時間。

第二架偵察機發回來的報告,讓楊禹方打消了這個想法。

顯然,那不是聯合艦隊,只是三艘巡洋艦,最初那架偵察機的報告沒有錯,聯合艦隊在別的地方。

此時,楊禹方已經想到,聯合艦隊很有可能就在巡洋艦東面不遠處。

原因很簡單,聯合艦隊已經暴『露』行蹤,而巡洋艦是主要防空力量,三艘巡洋艦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聯合艦隊的防空能力。在即將遭到攻擊的情況下,東鄉祖望肯定會讓三艘巡洋艦返回。

更重要的是,此時第一批j-25m已經做好了出擊準備。

楊禹方沒再遲疑,立即命令把這些j-25m緊急出動,前去攻擊三艘巡洋艦。只是他增添了一道命令,即在攻擊了巡洋艦編隊之後,繼續向東飛行,擴大搜索範圍,爭取找到聯合艦隊。

對j-25m來說,這不是什麼難事。

第一艦隊與日本巡洋艦編隊的直線距離還不到四百公里,而j-25m在攜帶兩噸彈『藥』的情況下,作戰半徑在一千五百公里左右。如果在飛行四百公里後投下彈『藥』,作戰半徑還能延長几百公里。

也就是說,在轟炸了巡洋艦編隊後,j-25m還能向東飛行一千多公里。

在所剩戰鬥機不多的情況下,楊禹方無法派遣更多的偵察機,只能讓j-25m在完成攻擊任務之後去執行偵察任務。

十點十五分,第一架j-25m從“崑崙山”號上彈『射』升空。

接下來的五分鐘內,“崑崙山”號出動了十二架j-25m,“天山”號出動了十一架,還有一架因爲機械故障沒能升空。

這個出動效率不算太高,一是官兵素質不夠高,二是夜間的出動率本來就不如白天。

爲了掩護二十三架j-25m,楊禹方還抽調了八架執行防空任務的j-32。

因爲距離實在是太近了,所以即便不派遣護航戰鬥機,也能用防空戰鬥機爲攻擊機羣提供掩護。在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動用艦隊上空的預警機爲攻擊機羣服務,只是楊禹方沒有這麼做。

原因很簡單,如果動用預警機,就得讓預警機的雷達以主動方式工作。

這麼做,等於打破了無線電靜默,也等於主動暴『露』行蹤。如果聯合艦隊就在附近,也就能夠據此找到第一艦隊。

楊禹方非常理智,在被日本偵察機找到之前,絕對不能主動暴『露』行蹤。

在這種突然發生的遭遇戰中,隱蔽的時間越久,獲勝的概率就越大。誰先暴『露』,誰就先完蛋。

只是,隨着戰鬥開始,局勢就不再受楊禹方控制了。

十點三十五分,第一批八架j-25m『逼』近日本巡洋艦,隨即遭到防空導彈攻擊。

八架戰鬥機順利投下反艦導彈,其中七架避開了防空導彈,只有一架沒那麼幸運,被近距離爆炸的防空導彈切掉了左側翼尖。雖然沒有墜毀,但是這架戰鬥機無法繼續執行偵察任務,被迫緊急返航。

接下來的攻擊相當順利。

雖然三艘巡洋艦的防空火力十分強大,但是中國海軍航空兵採用了新的戰術,即充分利用戰鬥機的高機動『性』能,超低空突防之後,在距離目標十公里處投下安裝了火箭助推發動機的精確制導炸彈。

與反艦導彈相比,炸彈的投擲距離近得多,但是突防能力強得多。

中國海軍給這種專門用來對付戰艦的炸彈去了一個很貼切的名字:戰艦殺手。

當然,這不是一種炸彈,而是一個系列,從一百五十公斤到兩千公斤,總共有八種重量不同的型號。

一般情況下,使用的最多的是一千公斤級“戰艦殺手”。

拿這個級別的炸彈來說,在投擲之後,火箭發動機能在兩秒鐘之內,把炸彈的飛行速度提高到十馬赫,是絕大部分反艦導彈的兩倍。因爲採用的是激光制導系統,所以抗干擾能力遠超過反艦導彈。更重要的是,一千公斤級炸彈裝填的高能炸『藥』只有七十八公斤,除掉引信與制導系統之外,剩餘的八百多公斤都是彈體。也就是說,炸彈的彈體非常厚實,前端的厚度在三十毫米左右。如此一來,即便遭到攔截,也很難被擊落,一般口徑的速『射』炮穿甲彈根本打不穿炸彈的外殼,超近程防空導彈也無能爲力,即便是電磁速『射』炮,也需要連續命中五發以上,才能擊落炸彈。炸彈在離目標十公里處投下後,只需要五秒鐘就能命中。末段防禦系統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最多隻能進行一次攔截,而要連續命中五枚炮彈,肯定比攔截反艦導彈難得多。

事實上,即便末段攔截系統發揮了作用,也不見得能夠轉危爲安。

因爲速度非常快,所以在火箭發動機加速之後,炸彈基本上以直線飛行,動量比小口徑炮彈高得多,即便被多發小口徑炮擊中,只要沒有爆炸,炸彈仍然會飛向目標,最終很有可能擊中目標。

此外,炸彈的體積比反艦導彈小得多,更難以攔截。

拿一千公斤級“戰艦殺手”來說,其直徑只有一百二十五毫米,而重型反艦導彈的直徑大多在五百毫米以上。在被彈面積小了近二十倍的情況下,被末段攔截系統命中的概率自然降低了近二十倍。

當然,這並不表示炸彈的威力就比反艦導彈小。

依靠巨大的動能,一千公斤級“戰艦殺手”足以砸沉一艘三千噸級護衛艦,爆炸後足以重創萬噸級戰艦。根據中國海軍做的驗收測試,對付兩萬噸級巡洋艦,四枚就能癱瘓,八枚就能擊沉。

十五架j-25m,總共投下了三十枚一千公斤級“戰艦殺手”。

在此之前,八架j-25m還投下了十六枚反艦導彈。

攻擊戰術上,首先使用反艦導彈,能夠最大限度的吸引敵艦防空火力,協助其他戰鬥機超低空突防。

此外,十六枚反艦導彈配備的都是電磁戰鬥部。

雖然在二零二五年之後,電磁武器的作戰效能已經不太明顯,所有的新式戰艦都具備電磁對抗能力,但是在某些特定情況下,電磁武器仍然有較爲明顯的作用,比如用來干擾敵艦的防空雷達。

幾秒鐘之內,三艘巡洋艦全被炸彈擊中。

雖然三艘巡洋艦沒有立即沉沒,但是都喪失了作戰能力。

完成攻擊任務之後,二十二架j-25m沒有返航,而是繼續向東飛行,呈扇形搜索東面海域。

後面,楊禹方已經讓剩下的戰鬥機做好了出擊準備。

戰鬥已經打響,找到聯合艦隊之後,就得立即發動攻擊,絕不能耽擱時間。

楊禹方並不知道,東鄉祖望已經收到了一條至關重要的情報。

日本巡洋艦遭到攻擊後,發現了那架帶傷返航的j-25m,並且及時測出了戰鬥機的返航航線,隨後發出了消息。

收到消息時,東鄉祖望沒有立即下達攻擊命令。

雖然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帶傷緊急返航的戰鬥機肯定會返回艦隊,因此其返航航線就是艦隊的所在方位,但是東鄉祖望已經派出了第二批偵察機,其中幾架就朝着j-25m返航的方向飛去。

再過幾分鐘,偵察機就會有所發現。

顯然,東鄉祖望認爲,有理由再等幾分鐘。

十點四十三分,第一架執行偵察任務的f-35cj『逼』近了第一艦隊,隨即遭到在艦隊外圍巡邏的j-32攔截。因爲不知道第一艦隊就在前方,所以在遭到攔截時,f-35cj沒有啓動雷達,也就沒有發現前方一百多公里處的艦隊。在彙報情況時,只提到遭到中國海軍艦載戰鬥機攔截。

兩分鐘後,第二架f-35cj『逼』近第一艦隊,並且提前啓動了雷達。

這次,偵察機及時準確的提供了情報,而且明確提到,有兩個大目標,初步判斷爲排水量在十萬噸左右的超級航母。

雖然這架f-35cj很快就被擊落了,但是它已經做出了貢獻。

收到偵察報告,東鄉祖望既激動、又擔憂,因爲只找到了第一艦隊,沒有發現幾天前進入西太平洋的第二艦隊。

當然,東鄉祖望沒有遲疑,立即下達了出動命令。

離得太近了,還不到七百公里,聯合艦隊隨時有可能暴『露』行蹤,也就有可能遭到第一艦隊攻擊。

只是,在第二艦隊行蹤不明的情況下,東鄉祖望必須有所保留。。.。

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70章 忙裡偷閒第88章 最後關頭第87章 接敵第296章 能量假說第15章 全面展開第24章 伏擊戰第229章 守無可守第92章 日本的歸宿第96章 高調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47章 第一槍第72章 新崗位第50章 另有其人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43章 闖關第22章 誰輸誰贏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144章 拿命去賭第12章 前途未卜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43章 格鬥戰鬥機第5章 最終辯論第12章 漸行漸遠第47章 深海快槍手第59章 再接再厲第43章 根源第88章 最後關頭第149章 海蛇的毒牙第20章 逼婚第61章 意外因素第322章 經濟動物第237章 最後的反擊第51章 整軍備戰第35章 後方部署第39章 機會第4章 戰爭陰雲第114章 戰略項目第163章 秘密武器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34章 盟友第29章 嚴陣以待第29章 本質第40章 豐收時期第221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257章 切入點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133章 新的發祥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第289章 時過境遷第15章 針尖對麥芒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22章 備用計劃第3章 絕不是巧合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28章 一觸即發第35章 打掃戰場六十五章 過分自信第50章 匿蹤突擊第53章 情報聯絡員第14章 首相之死第153章 運氣成分第44章 歷史使命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93章 同化政策第67章 外行看熱鬧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78章 中國化第87章 接敵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78章 兩強標準第105章 完美伏擊第6章 戰略籬笆第154章 特種戰鬥第132章 臨界點第36章 權衡第171章 大規模投降第94章 託管第86章 精心部署第61章 猛然醒悟第67章 突然打擊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35章 支柱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82章 巴軍出擊第54章 突然襲擊第50章 匿蹤突擊第37章 犧牲品第74章 爭取時間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175章 犯糊塗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23章 敵後營救第55章 墳墓第90章 獨木難支
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70章 忙裡偷閒第88章 最後關頭第87章 接敵第296章 能量假說第15章 全面展開第24章 伏擊戰第229章 守無可守第92章 日本的歸宿第96章 高調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47章 第一槍第72章 新崗位第50章 另有其人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43章 闖關第22章 誰輸誰贏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144章 拿命去賭第12章 前途未卜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43章 格鬥戰鬥機第5章 最終辯論第12章 漸行漸遠第47章 深海快槍手第59章 再接再厲第43章 根源第88章 最後關頭第149章 海蛇的毒牙第20章 逼婚第61章 意外因素第322章 經濟動物第237章 最後的反擊第51章 整軍備戰第35章 後方部署第39章 機會第4章 戰爭陰雲第114章 戰略項目第163章 秘密武器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34章 盟友第29章 嚴陣以待第29章 本質第40章 豐收時期第221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257章 切入點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133章 新的發祥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第289章 時過境遷第15章 針尖對麥芒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22章 備用計劃第3章 絕不是巧合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28章 一觸即發第35章 打掃戰場六十五章 過分自信第50章 匿蹤突擊第53章 情報聯絡員第14章 首相之死第153章 運氣成分第44章 歷史使命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93章 同化政策第67章 外行看熱鬧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78章 中國化第87章 接敵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78章 兩強標準第105章 完美伏擊第6章 戰略籬笆第154章 特種戰鬥第132章 臨界點第36章 權衡第171章 大規模投降第94章 託管第86章 精心部署第61章 猛然醒悟第67章 突然打擊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35章 支柱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82章 巴軍出擊第54章 突然襲擊第50章 匿蹤突擊第37章 犧牲品第74章 爭取時間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175章 犯糊塗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23章 敵後營救第55章 墳墓第90章 獨木難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