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主動權

要想讓龔繼飛提出的內線戰術發揮作用,得有一個前提條件,即美軍第五艦隊主動尋找決戰機會。從戰術上講,只要美軍第五艦隊以艦隊決戰爲目的,就會從馬紹爾羣島、吉爾伯特羣島或者圖瓦盧羣島進入戰場,其中從馬紹爾羣島進入的可能性最大,因爲這裡離所羅門羣島最爲遙遠。

當初,龐躍龍主張攻佔波納佩島,就與此有關。

客觀的講,美軍艦隊從東面殺來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波納佩島將成爲中國海軍在西太平洋上的前沿陣地。

問題是,美軍第五艦隊沒有返回珍珠港,而是徑直去了西南太平洋。

這下,龔繼飛的內線戰術派不上用場了。

要知道,如果美軍第五艦隊從南面進入戰場,就會在岸基航空兵的掩護下活動,主要目的不是與中國艦隊決戰,而是協助陸戰隊守住瓜達爾卡納爾島。至於反攻所羅門羣島,則是非常久遠的事情。

總而言之,弗倫奇沒有把艦隊決戰當回事。

可以說,連牧浩洋都不得不佩服弗倫奇的戰略判斷能力,因爲此時急於取得重大勝利的是中國海軍,而不是美國海軍。

對弗倫奇來說,協助陸戰隊死守瓜達爾卡納爾島,同樣能達到目的。

原因很簡單,他的目的就是牽制中國的軍事力量,迫使中國向西南太平洋增兵,從而削弱大陸戰場上的軍事投入,減輕俄羅斯受到的壓力。在中國陸戰隊強攻瓜達爾卡納爾島已經成爲現實的情況下,死守這座島嶼是達到目的的最簡單的手段,而艦隊決戰的風險太大,不是理想選擇。

讓弗倫奇得逞的話,所羅門羣島的戰局將變得更加複雜。

首先,在美軍艦隊奪取了珊瑚海的制海權之後,肯定會全力打擊登上瓜達爾卡納爾島的中國陸戰隊。要不了多久,美軍就能把中國陸戰隊趕走,然後向瓜達爾卡納爾島運送作戰部隊與作戰物資。即便中國艦隊在所羅門羣島北面活動,也只能與美軍打消耗戰,阻止美軍攻打其他島嶼。

照此發展下去,所羅門羣島戰役還會僵持數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

對牧浩洋來說,這顯然是無法接受的。

這下,主動尋求決戰的就不是美軍艦隊,而是中國艦隊了。

也就是說,中國艦隊必須穿過所羅門羣島,進入珊瑚海,在面向澳大利亞的戰場上與美軍艦隊決戰。

毫無疑問,這正是弗倫奇選擇的戰場。

要知道,珊瑚海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邊緣海,南北寬度接近兩千公里,東西長度超過兩千公里,有足夠大的區域供兩支超級艦隊作戰。更重要的是,珊瑚海挨着澳大利亞,東面還有由美軍控制的新赫布里底羣島。也就是說,美軍艦隊在珊瑚海作戰,能夠得到岸基航空兵的全程掩護。

事實上,在這塊戰場上,美軍艦隊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自身優勢。

如果弗倫奇更加大膽一些,甚至有可能讓艦隊撤入塔斯曼海,再與部署在澳大利亞與新赫布里底羣島的岸基航空兵合作,圍殲進入珊瑚海的中國艦隊,打一場基本上沒有風險的海戰。

可以說,在珊瑚海與美軍艦隊決戰,對中國海軍極爲不利。

問題是,可供牧浩洋選擇的戰術並不多。讓艦隊退守的話,就得容忍美軍反攻瓜達爾卡納爾島。讓艦隊進取的話,就得去弗倫奇選擇的戰場、冒着徹底戰敗的風險、打一場把握不是很大的仗。

這個時候,牧浩洋想起了佟少雲。

事實上,佟少雲在反對龔繼飛提出的內線作戰戰術時,就提到了當前的問題,即美軍艦隊不打算前來決戰,該怎麼辦?

顯然,佟少雲主張的積極戰術,正是針對這個問題。

只是,這套戰術的風險太大了。

按照佟少雲所說,第二艦隊將前出,在第一艦隊前方八百到一千公里處,迫使美軍集中力量打擊第二艦隊,第一艦隊首先得清除掉戰場上的美軍基地、特別是空軍基地,瓦解美軍的岸基航空兵,然後在適當的時候向第二艦隊靠攏,爲第二艦隊提供防空掩護,並且負責搜尋美軍艦隊。在與美軍艦隊遭遇之後,第二艦隊將再次前出,在第一艦隊的掩護下向美軍艦隊逼近。最糟糕的結果,就是美軍艦隊轉向逃跑,把制海權拱手讓給中國艦隊,而最好的結果則是被中國艦隊殲滅。

當然,這只是進攻戰術的核心思想,沒有涉及到細節部分。

從這套戰術中看得出來,佟少雲是一個沒有多少心機的人,或者說他基本上沒有考慮個人得失。

要知道,不管怎麼套戰術能否行得通,第二艦隊的處境都極爲兇險。

爲了掩護第一艦隊,第二艦隊幾乎承擔了敵人的所有壓力,並且一直處在最易遭受打擊的位置上。

佟少雲做出自我犧牲,只是爲了博得一個殲滅美軍艦隊的機會。

六月一日,牧浩洋給佟少雲打了電話,讓他完善進攻作戰方案。

當時,牧浩洋還沒有采納佟少雲的方案,主要就是還沒有一套完整的作戰計劃,缺乏必要的細節內容。

兩天後,軍事情報局提供的一份情報,讓牧浩洋做出了決定。

這份情報的主要內容是:一支運載着工程物資與工程設備的船隊剛剛離開惠靈頓,正在駛往維拉港。

有趣的是,李明陽認爲美軍將加強新赫布里底羣島的防禦部署。

牧浩洋卻不這麼認爲,因爲中國海軍沒有必要攻打新赫布里底羣島,在佔領所羅門羣島之後,就將進軍澳洲大陸。

在他看來,美軍此舉,是要修復新赫布里底羣島上的空軍基地。

也就是說,美軍很快就會向新赫布里底羣島部署岸基航空兵,把新赫布里底羣島打造成珊瑚海的前沿防線。

顯然,這與牧浩洋之前做出的判斷完全一致,即弗倫奇正在爲進入珊瑚海做準備。

到此,牧浩洋對西南太平洋上的戰局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對即將到來的艦隊決戰有了新的看法。

關鍵就是,美軍在新赫布里底羣島做的事,暴露出了美軍的阿卡留斯之踵。

這裡,必將成爲中國艦隊取得艦隊決戰勝利的突破口。

六月五日,佟少雲把制訂好的作戰方案發了回來。牧浩洋沒有立即簽字,而是讓幾天前才趕回來的周渝生進行審覈。當天晚上,牧浩洋給龔繼飛與佟少雲下了一道命令:在時機成熟的時候轟炸新赫布里底羣島,重點打擊美軍的空軍基地與防空設施,阻止美軍向該地部署航空兵。

顯然,這道命令讓龔繼飛有點想不明白。

要知道,在過去的幾個月裡,艦隊已經摧毀了新赫布里底羣島上的美軍設施,而且重點打擊了空軍基地。

當時,只有佟少雲明白牧浩洋爲什麼會下達這樣的命令。

六月六日,第二艦隊在到達馬基拉島東面後,開始炮擊新赫布里底羣島,而且首先打擊了維拉港。

這個時候,從惠靈頓出發的船隊就停在維拉港內,正在卸下運載的貨物。

突然的炮火打擊,讓美軍措手不及。兩個小時之內,二十多艘運輸船中彈起火,其中大多數當天就沉沒了。

結果是,美軍辛苦運來的設備物資大半被摧毀,維拉港也被沉船堵塞。

要想再次用船隊運送物資,美軍至少得花好幾天清理港口內的沉船,還得同步修復被炮擊摧毀的基礎設施。

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幾天裡,維拉港將處於關閉狀態。

只是,美軍沒有放棄。

六月七日,第一艦隊趕到,開始出動艦載戰鬥機轟炸新赫布里底羣島,並且在當天下午發現,美軍正在埃羅芒阿島上修建簡易碼頭,在附近的淺灘上,至少聚集了十多艘大型運輸船。

事實上,這些運輸船就是從維拉港裡逃出來的。

沒什麼好懷疑的了,美軍正在設法使新赫布里底羣島上的空軍基地恢復運作,以便協助艦隊作戰。

要知道,在所羅門羣島被中國軍隊控制後,新赫布里底羣島是珊瑚海外圍唯一還在美軍控制之下的羣島。

如果美軍想控制珊瑚海,掩護艦隊在珊瑚海作戰,並且打擊進入珊瑚海的中國艦隊,就得利用新赫布里底羣島。雖然美軍要爲此付出巨大的代價,但是比起艦隊決戰,這些損失根本算不了什麼。

到這個時候,牧浩洋已經不再懷疑什麼了。

六月八日,美軍第五艦隊到達新西蘭,在停留了半天后,再次起錨,下一個目的地肯定是澳大利亞。

根據軍事情報局提供的情報,美軍第五艦隊將去阿德萊德,在這裡改編成第三艦隊。

因爲弗倫奇在艦隊裡,所以輪不到尼克松擔任艦隊司令官。如果一切順利,改編後的美軍艦隊將在六月十二日之後出發,三天之後就能到達珊瑚海。也就是說,決定太平洋戰局的大決戰將在六月十五日之後打響。

只是,牧浩洋有不同的看法。

在他看來,弗倫奇肯定不會急着出來決戰,而會等到新赫布里底羣島上的空軍基地投入使用之後,纔會前來決戰。

顯然,這就是中國艦隊掌握主動權的着手點。

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80章 持續性災難第81章 防空攔截第59章 於公於私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61章 動力革命第3章 大難不死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67章 突然打擊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4章 艦隊出港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49章 主角與配角第29章 相互指責第188章 向上帝祈禱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128章 意外頻頻第48章 針鋒相對第35章 孤注一擲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72章 愛國商人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55章 積極外交第172章 欲擒故縱第212章 竭盡全力第83章 科學寶藏第87章 人挪活第40章 豐收時期第202章 衝刺第93章 同化政策第236章 億噸艦隊第16章 急轉直下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83章 試探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7章 太空戰第129章 積極外交第7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88章 各讓一步第28章 裁軍大會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82章 十一比八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32章 成果第82章 戰火再起第54章 反擊第20章 政治聯盟第29章 本質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29章 嚴陣以待第194章 誘餌第77章 微型超級大國第8章 倒計時第89章 虛與委蛇第105章 完美伏擊第266章 門檻第95章 情報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41章 順藤摸瓜第60章 圍剿第61章 戰略打擊第1章 收假第17章 經貿競爭第101章 導彈攻擊第125章 鶴蚌相爭第29章 選將第20章 進攻意識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84章 青出於藍第85章 重拳出擊第39章 投送力量第273章 共同化第41章 反擊第225章 陸軍上岸第9章 新冷戰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62章 戰術反擊第36章 分外之責第72章 對峙第306章 第一步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55章 墳墓第2章 大馬士革事件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79章 另闢蹊徑第40章 突襲第29章 本質第85章 重拳出擊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102章 反導攔截第11章 導彈攻擊第130章 進攻方向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42章 分兵合進第12章 封鎖
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80章 持續性災難第81章 防空攔截第59章 於公於私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61章 動力革命第3章 大難不死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67章 突然打擊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4章 艦隊出港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49章 主角與配角第29章 相互指責第188章 向上帝祈禱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128章 意外頻頻第48章 針鋒相對第35章 孤注一擲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72章 愛國商人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55章 積極外交第172章 欲擒故縱第212章 竭盡全力第83章 科學寶藏第87章 人挪活第40章 豐收時期第202章 衝刺第93章 同化政策第236章 億噸艦隊第16章 急轉直下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83章 試探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7章 太空戰第129章 積極外交第7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88章 各讓一步第28章 裁軍大會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82章 十一比八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32章 成果第82章 戰火再起第54章 反擊第20章 政治聯盟第29章 本質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29章 嚴陣以待第194章 誘餌第77章 微型超級大國第8章 倒計時第89章 虛與委蛇第105章 完美伏擊第266章 門檻第95章 情報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41章 順藤摸瓜第60章 圍剿第61章 戰略打擊第1章 收假第17章 經貿競爭第101章 導彈攻擊第125章 鶴蚌相爭第29章 選將第20章 進攻意識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84章 青出於藍第85章 重拳出擊第39章 投送力量第273章 共同化第41章 反擊第225章 陸軍上岸第9章 新冷戰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62章 戰術反擊第36章 分外之責第72章 對峙第306章 第一步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55章 墳墓第2章 大馬士革事件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79章 另闢蹊徑第40章 突襲第29章 本質第85章 重拳出擊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102章 反導攔截第11章 導彈攻擊第130章 進攻方向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42章 分兵合進第12章 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