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誘餌

很明顯,在六月十四日的時候,弗倫奇已經放棄了所有取巧的想法。

他的戰術很簡單:艦隊在岸基航空兵的掩護下,從塔斯曼海進入珊瑚海,然後在澳大利亞附近活動,用艦載航空兵配合戰略航空兵打擊所羅門羣島,岸基戰鬥機則爲艦隊提供防空掩護。

說白了,艦隊扮演了前進空軍基地的角色,解決了岸基戰鬥機航程不足的問題。

只是,弗倫奇沒有放棄取得決定性勝利的希望,也爲此做了必要的安排。

在他看來,最多隻需要兩天,艦載航空兵與戰略航空兵就能摧毀所羅門羣島上的空軍基地,完成最重要的打擊任務,隨後就能深入珊瑚海與中國艦隊決戰。因此,他需要的只是兩天時間。在這兩天裡,必須讓中國艦隊盯住別的地方,比如新赫布里底羣島。爲此,弗倫奇讓岸基航空兵轟炸恩德島,摧毀島上的中國陸戰隊遠程炮兵,然後向新赫布里底羣島派遣運輸船隊。如此一來,中國軍隊很容易認爲,美軍艦隊將掩護船隊前往新赫布里底羣島,然後從東面進入珊瑚海。爲了與美軍艦隊決戰,中國艦隊肯定會向東轉移,守在新赫布里底羣島附近。等到中國艦隊指揮官明白是怎麼回事的時候,美軍艦隊已經進入珊瑚海,而且開始轟炸所羅門羣島了。

當然,這套戰術也並非萬無一失。

首先,美軍艦隊不能提前暴露行蹤,至少在十五日夜間之前,不能被守在珊瑚海南面的中國潛艇發現。其次,打擊所羅門羣島的行動一定要果斷迅速,確保在規定的時間內摧毀羣島上的所有空軍基地。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即中國艦隊能在一天之內,從新赫布里底羣島北面殺入珊瑚海。

要知道,美軍肯定不可能在一天之內摧毀所羅門羣島上的所有空軍基地。

這樣一來,美軍艦隊就很有可能在打擊所羅門羣島的時候,遭到中國艦隊打擊,因此弗倫奇必須對艦載航空兵的作戰使用做出正確安排,在交戰的第二天,留出足夠多的防空戰鬥機,並且做好首先遭到打擊的思想準備。

事實上,這也是當時弗倫奇所能採取的最爲有效的戰術了。

戰後,很多人都認爲,弗倫奇的戰術過於保守,是導致美軍在這場海戰中錯失良機的主要原因。在這些人看來,弗倫奇應該率領艦隊去新赫布里底羣島,從斐濟羣島東面繞過中國海軍的潛艇警戒線,然後向北航行,再從瑙魯附近轉向南下,從北面突襲毫無防備的中國艦隊。

要知道,在整個交戰過程中,中國艦隊都沒有重視北面。

問題是,弗倫奇真要這麼打的話,遭受的恐怕是更加慘重的失敗。

原因很簡單,美軍艦隊繞個大圈子航行到瑙魯,就算全程保持四十五節的航速,也需要四天以上。也就是說,要到六月十七日才能到達瑙魯,因此最早能在六月十八日凌晨攻擊兩千公里外的中國艦隊。按照牧浩洋的部署,如果到六月十六日,美軍艦隊還沒有出現,就將加強斐濟羣島北部的偵察力度。到六月十七日,中國海軍肯定有所警覺,並且會相應的擴大搜索範圍。也就是說,美軍艦隊在六月十八日凌晨,很有可能已經暴露行蹤,不大可能偷襲中國艦隊。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關鍵因素。

就算美軍艦隊隱蔽到達瑙魯附近,而且成功偷襲了中國艦隊,取得重大戰果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要知道,美軍艦隊的打擊力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單獨重創中國艦隊的把握非常渺茫。如果沒能重創中國艦隊,美軍艦隊的處境將極爲尷尬,因爲在瑙魯附近,美軍艦隊不可能得到足夠的空中掩護。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弗倫奇要麼冒險返回西南太平洋,要麼退回夏威夷羣島。前者,很有可能使美軍艦隊陷入絕境,因爲中國艦隊在明知道不可能追上美軍艦隊的情況下,肯定會集中力量封鎖前往西南太平洋的海域,爭取在美軍艦隊返回西南太平洋的途中將其截留下來。如果選擇後者,則意味着弗倫奇在西南太平洋上的作戰行動徹底失敗,瓜達爾卡納爾島將不可避免的被中國軍隊佔領,而美國海軍也將因此喪失重返西南太平洋的機會。

由此可見,關鍵不在能否偷襲中國艦隊,而是能否重創中國艦隊。

直接進入珊瑚海,有一個極爲突出的優勢,即美軍艦隊能夠在岸基航空兵的掩護與支持下作戰。

事實上,這是解決打擊能力問題的唯一辦法。

要知道,以美軍的打擊能力,只有艦載航空兵與戰略航空兵協同作戰,由戰略轟炸機首先發動攻擊,再由艦載航空兵同時進入,纔有把握重創中國艦隊,而其他攻擊戰術都沒有絕對把握。

可以說,弗倫奇正是考慮到這個問題,才決定直接進入珊瑚海。

顯然,當時牧浩洋把問題想複雜了。

當時,真正想對頭了的,只有佟少雲。

六月十四日,佟少雲與龔繼飛發生爭執的主要原因,就是佟少雲認爲,美軍艦隊將直接進入珊瑚海,不會去新赫布里底羣島,更不會繞道斐濟羣島,而龔繼飛則認爲美軍艦隊繞道斐濟羣島的可能性最大。

到了十五日,似乎龔繼飛的猜測得到了證明。

當天,美國空軍恢復了空中打擊行動,上午與下午各發起了兩次攻擊,總共出動轟炸機六百多架次、戰鬥機近兩千架次。這也是自美軍艦隊到達西南太平洋以來,美國空軍在珊瑚海方向上出動強度最高的一天。

晚上,美軍船隊離開了惠靈頓港。

收到消息的時候,龔繼飛立即斷定,美軍艦隊正在向東北方向航行,將與船隊會合,然後在新赫布里底羣島南面與船隊分離,艦隊將繞過斐濟羣島,並且在此期間爲前往新赫布里底羣島的船隊提供空中掩護。當時,龔繼飛還認爲,美軍艦隊將在中國艦隊攻擊船隊的時候發動偷襲。

爲此,龔繼飛讓第二艦隊留了下來。

有趣的是,直到這個時候,佟少雲依然認爲,美軍艦隊不會去斐濟羣島,那支船隊只不過是個誘餌。

當時,佟少雲提到了非常關鍵的一點,即情報機構已經證明,從惠靈頓出發的船隊就是在六月六日到達的an27船隊,這支船隊是從美國的長灘港出發的,向新西蘭運送了大約四百萬噸各類物資,在返航的時候主要運送新西蘭出產的農作物、礦物與食品,目的地是美國的舊金山。也就是說,當時船隊運載的絕對不是可以用在新赫布里底羣島的作戰物資,新西蘭也沒有那麼多作戰物資可用。

往新赫布里底羣島運送生活物資幹嘛?

就算美軍很在乎駐紮在新赫布里底羣島的幾萬名官兵,以及居住在這座羣島上的一百多萬平民,也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動用一支有三十多艘大型運輸船的船隊,把並不急缺的物資送過去吧。

事實上,新赫布里底羣島根本沒有港口可以接納這支船隊。

別忘了,維拉港被沉船堵塞,美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開闢出的航道,只能供排水量在五萬噸以下的船隻通行,而an27船隊中,沒有一艘運輸船的排水量在十萬噸以內,也就無法進入維拉港。

這些線索,讓佟少雲堅信,美軍艦隊根本不會去新赫布里底羣島。

只是,龔繼飛仍然相信自己的判斷。雖然他也承認佟少雲說得有道理,但是有一點是佟少雲無法解釋的,即美軍放出這個誘餌,就是希望中國艦隊前去攻擊,以便讓美軍艦隊趁機偷襲。如此一來,美軍艦隊就肯定會在船隊附近活動,而且在船隊前往新赫布里底羣島的時候就已部署到位。

可以說,這絕對不是瞎擔心。

要知道,美軍艦隊的最高航速爲四十五節,而且能以這個速度持續航行十幾天,而運輸船隊的航速在二十節左右。也就是說,美軍艦隊有足夠快的速度,能夠在運輸船隊不減速的情況下完成作戰部署。

果真如此的話,美軍艦隊就肯定會出現在新赫布里底羣島附近。

當時,佟少雲也承認有這種可能,只是他覺得,美軍艦隊從塔斯曼海直接進入珊瑚海的可能性更大。

要知道,即便弗倫奇打算偷襲中國艦隊,也不見得要去斐濟羣島,完全有可能直接進入珊瑚海,然後在中國艦隊加強對斐濟羣島的搜索與監視力度的時候,從中國艦隊的後方發動突然襲擊。

可惜的是,龔繼飛纔是艦隊司令官。

按照牧浩洋的任命,在與美軍艦隊接觸之前,佟少雲得服從龔繼飛的指揮,不得擅自採取行動。

結果就是,十五日夜間,第一艦隊向東北方向轉移了大約兩百公里。

有趣的是,龔繼飛沒有讓佟少雲跟着轉移,而是答應了佟少雲的要求,即讓第二艦隊留在恩德島南面。

這個安排,與白天的戰鬥有關。

下午的時候,美軍重點轟炸了恩德島,摧毀了陸戰隊的炮兵陣地,兩個遠程炮兵營全部喪失作戰能力。所幸的是,還有四門大口徑線圈電磁炮沒有被炸燬,所以陸戰隊決定設法讓這四門電磁炮重新投入戰鬥。龔繼飛樣第二艦隊留下來,主要就是爲了掩護恩德島上的陸戰隊。要知道,美軍如果發現島上的炮兵還在作戰,肯定會再次轟炸恩德島,說不定還用小型艦艇向恩德島運送地面部隊。在此之前,美軍就多次利用夜色做掩護,讓小型艦艇運送突擊部隊去中國軍隊控制的島嶼,給陸戰隊製造了很大的麻煩。在年初的時候,美軍特種部隊甚至炸掉了新喬治亞島上的一座大型軍火庫,導致數千噸彈藥爆炸,猛烈的震動連幾千公里外的關島都能察覺到。

第199章 等不起第54章 最後衝刺第47章 前哨第12章 封鎖第69章 外援第45章 越界第131章 穩打穩紮第64章 致命打擊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31章 不可避免第41章 瘋狂準備第15章 千慮一失第79章 海灣第21章 點燃導火索第158章 最好的結果第70章 後果第69章 惡仗第75章 積極迎戰第83章 試探第152章 地面戰爭第55章 毅然決絕第24章 伏擊戰第12章 技術工作者第11章 矛盾心態第10章 迎難而上第4章 各算各的第71章 打撈沉船第55章 毅然決絕第18章 千鈞一髮第69章 惡仗第1章 收假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89章 虛與委蛇第4章 忙碌的春節第41章 糧食投資第142章 無關緊要的反擊第124章 戰略轉向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140章 情報聯絡員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52章 全速追擊第99章 妥協第58章 新班子第32章 關鍵時刻第16章 陰差陽錯第91章 勇敢的代價第24章 人道主義援助第5章 宣戰第22章 還以顏色第41章 標杆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10章 裝甲主力第311章 災難的源頭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131章 掃蕩第66章 不可避免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267章 文明的飛躍第55章 最後的堅持第71章 新理論第5章 是戰是和第196章 突襲第280章 誕生之地第49章 果斷反擊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12章 幕後推手第126章 內訌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184章 失蹤的潛艇第67章 外行看熱鬧第49章 場外因素第39章 去臺灣第4章 各算各的第62章 太陽風暴第170章 崩潰第12章 漸行漸遠第10章 重在過程第171章 大規模投降第84章 戰將第10章 補充攻擊第157章 將星隕落第69章 惡仗第306章 第一步第36章 權衡第58章 邁向戰爭第15章 風頭正勁第62章 暗涌滾滾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23章 堅持主見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30章 虎口逃生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242章 第一宇宙條約第38章 戰前會議第24章 空中打擊第3章 本性難移第267章 文明的飛躍第42章 四兩撥千斤第3章 戰爭導火索
第199章 等不起第54章 最後衝刺第47章 前哨第12章 封鎖第69章 外援第45章 越界第131章 穩打穩紮第64章 致命打擊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31章 不可避免第41章 瘋狂準備第15章 千慮一失第79章 海灣第21章 點燃導火索第158章 最好的結果第70章 後果第69章 惡仗第75章 積極迎戰第83章 試探第152章 地面戰爭第55章 毅然決絕第24章 伏擊戰第12章 技術工作者第11章 矛盾心態第10章 迎難而上第4章 各算各的第71章 打撈沉船第55章 毅然決絕第18章 千鈞一髮第69章 惡仗第1章 收假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89章 虛與委蛇第4章 忙碌的春節第41章 糧食投資第142章 無關緊要的反擊第124章 戰略轉向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140章 情報聯絡員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52章 全速追擊第99章 妥協第58章 新班子第32章 關鍵時刻第16章 陰差陽錯第91章 勇敢的代價第24章 人道主義援助第5章 宣戰第22章 還以顏色第41章 標杆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10章 裝甲主力第311章 災難的源頭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131章 掃蕩第66章 不可避免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267章 文明的飛躍第55章 最後的堅持第71章 新理論第5章 是戰是和第196章 突襲第280章 誕生之地第49章 果斷反擊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12章 幕後推手第126章 內訌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184章 失蹤的潛艇第67章 外行看熱鬧第49章 場外因素第39章 去臺灣第4章 各算各的第62章 太陽風暴第170章 崩潰第12章 漸行漸遠第10章 重在過程第171章 大規模投降第84章 戰將第10章 補充攻擊第157章 將星隕落第69章 惡仗第306章 第一步第36章 權衡第58章 邁向戰爭第15章 風頭正勁第62章 暗涌滾滾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23章 堅持主見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30章 虎口逃生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242章 第一宇宙條約第38章 戰前會議第24章 空中打擊第3章 本性難移第267章 文明的飛躍第42章 四兩撥千斤第3章 戰爭導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