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人肉盾牌

二零五四年一月一日,元旦節。

凌晨,戚凱威不顧衆多參謀反對,趕到前線,慰問了第一梯隊六個集團軍的官兵,並且向官兵宣佈,在春節之前打到伏爾加格勒,讓前線官兵回家過新年,然後親身爲作戰勇猛的幾十名官兵授予勳章。

戚凱威去前線,明顯是爲了鼓舞士氣。

現實上,這有點多餘,因爲隊並不缺乏士氣,官兵都很樂觀,而且求戰的積極性非常高。

當時,中國陸軍從上到下都非常樂觀。

在後方,宣傳部門還特地印製了五百萬張印有伏爾加格勒的明信片,準備在春節之前下發給前線部隊,讓前線官兵把這些明信片寄給親朋好友,免費爲陸軍取得的嚴峻勝利做一次全民廣告。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確實值得樂觀。

不僅僅是哈薩克斯坦戰場上的局勢非常樂觀,西伯利亞與遠東的局勢也很樂觀。

比如,十二月三十日,在西伯利亞作戰的第六十五集團軍與第一六五集團軍攻佔了鄂木斯克,打通了前往哈薩克斯坦的鐵路線,一舉處理了西伯利亞戰場上的後勤補給問題。緊接着,在遠東戰場上的第五十四集團軍就推進到了西伯利亞戰場,與第六十五集團軍會師,打通了第二條補給通道。根據中國陸軍的戰報,到二零五三年的最後一天,西伯利亞與遠東戰場上的戰鬥基本上結束,總共斃傷俘俄軍官兵一千四百餘萬人,僅被送往戰俘營的俄軍官兵就超過了九百萬。

現實上,二零五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夜間十一點五十分,戚凱威就宣佈,遠東戰爭與西伯利亞戰爭結束。

在宣佈了這條消息後,他就搭上了飛往哈薩克斯坦前線的專機。

其實,這兩場戰爭並沒有結束,嚴格說來,只是遠東戰場上的大規模戰鬥結束了。要到二零五四年底,中國陸軍攻佔了葉卡捷琳娜堡之後,西伯利亞戰場上的大規模戰鬥才宣佈結束,而對付俄羅斯游擊隊的小規模戰鬥不斷持續到俄羅斯完全戰敗,以至在此之後,還有部分俄羅斯游擊隊在負隅頑抗。

當時,戚凱威急於宣佈勝利,與海軍在西南太平洋上的戰果有關:十二月三十日,陸戰隊攻佔了新喬治亞島上最後一座被美軍控制的城鎮,宣佈佔領了這座島嶼,在所羅門羣島取得了嚴峻勝利。

在西伯利亞戰場上,隊依然銳不可當。

一月一日夜間,全面進攻開始。第一梯隊的六個集團軍中,第三十八集團軍、第一三八集團軍、第三十九集團軍、第一三九集團軍兵分四路,發起了向伏爾加河進軍的戰役級穿插突破行動,而第四十二集團軍、第一四二集團軍則充當戰役預備隊,負責消滅被突擊部隊分割出來的美軍。

明顯,這就是戚凱威夢寐以求的殲滅戰。

從某種意義上講,諾日羅夫下達的撤離命令,幫了戚凱威大忙,也是隊能夠打出這場殲滅戰的主要原因。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諾日羅夫沒有下令撤離,而是採納了布魯希洛夫的建議,讓美軍堅守陣地,戰局肯定會截然不同,至少負責穿插的四個集團軍不可能迅速突破美軍堅固的正面防線。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諾日羅夫只需要喪失少量部署在前線的部隊,就能爲後方的大部隊爭取到足夠的時間渡過伏爾加河。

可惜的是,諾日羅夫太剛愎自用了。

接下來的三天內個集團軍高歌猛進,幾乎是毫不費力的扯開了美軍防線,然後開始與美軍進行長跑比賽,看誰先到達伏爾加河。

現實上,連戚凱威都沒有料到,美軍竟然會主動撤離

結果就是,撤離的美軍反而給隊製造了不小的麻煩。

當時,最大的問題就是,所有突擊部隊的前進速度都快於預期,導致原天性夠跟隨突擊部隊前進的後勤保障部隊被丟到了後方。由此產生了一個嚴峻後果,即突擊部隊難以及時爲地面戰平臺補充電能。

要知道,小型聚變供電系統在後勤保障部隊手裡。

這些系統非常龐大,需要用十幾輛載重卡車運送,即沒有防護能力,也沒有越野行軍能力,很容易遭到攻擊。

所幸的是,負責前線指揮的魏成龍很快就發覺了問題。

當時,他採用了一個已經在戰場上被證明行之有效的辦法:間接爲前線突擊部隊提供燃料電池模塊。

在他的安排下,第二梯隊的八個集團軍把地面戰平臺的燃料電池模塊貢獻了出來,然後用運輸機送往前線,再把換下來的燃料電池模塊送到後方進行充電,用充好了電能的燃料電池模塊去替換。

這樣一來,進攻部隊就不再需要在前線充電了。

後來,這個辦法得到推廣,陸軍額外採購了一大批燃料電池模塊,以確保更多的部隊能夠執行進攻任務,而不是讓預備隊癱瘓在後方。戰後,很多多餘的燃料電池模塊都作爲戰爭過剩物資處理掉了,而且大部分都用在了民用車輛上,對戰後迅速普及與推廣全電動民用車輛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當然,這個辦法產生了一個新的問題,即空運量超過了戰前估計。

結果,魏成龍只能動用數百架大型電動運輸機執行戰術空運任務,並且讓突擊部隊儘可能的奪取敵人的機場。在戰場南部地區,即裡海沿岸低地,因爲沒有機場可用,陸軍還動用工程兵修建了野戰機場。

所幸的是,魏成龍的努力沒有白費。

一月六日,第三十九集團軍率先越過哈俄邊境,殺入俄羅斯境內。

一天後,第三十九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到達阿赫圖賓斯克東面,完成了向伏爾加河進軍的作戰計劃。

阿赫圖賓斯克位於伏爾加河東岸,是伏爾加格勒與阿斯特拉罕之間最大的城市。

因爲這裡是伏爾加河下游平原低地最狹窄的地段,所以也是美軍渡河、撤離到伏爾加河西岸的主要地點。

第三十九集團軍沒有停下,立即開始圍攻阿赫圖賓斯克。

直到這個時候,中國陸軍才遇到了進攻開始後的第一場惡仗。

守衛阿赫圖賓斯克的不是美軍,而是俄軍,主力是俄軍近衛第一坦克師、近衛第五裝甲師與近衛第十裝甲師。

要知道,當時俄軍總共也就只有十二個近衛師,而且已有四個被全殲。

在十二個近衛師中,又以近衛第一坦克師的戰鬥力最爲強悍,該師師長是布魯希洛夫親手栽培的朱利亞諾夫少將。後來,取代布魯希洛夫出任俄軍參謀長的,正是這個朱利亞諾夫將軍。

因爲哈薩克斯坦方面軍已經完全完蛋,所以朱利亞諾夫成了阿赫圖賓斯克的俄軍司令。

在他麾下,除了三個近衛師,還有六個正規師、四個地方師與大約十萬武裝平民。

在俄軍中,近衛師是絕對的主力,只有在戰場上表現最優良的部隊,纔有資格獲得“近衛”頭銜,然後就是由俄軍總參謀部間接指揮的正規部隊,接下來還有隸屬於地方,在戰地組建的地方部隊,最後則是臨時武裝起來的平民。

朱利亞諾夫手裡的兵力很雄厚,超過了三十萬,但是能打的,也就三個近衛師與六個正規師。四個地方師,全都是真正意義上的步兵,即只有輕武器,連機槍都不多,而十萬武裝平民,只有一萬人領到了步槍。

當時,沒人認爲朱利亞諾夫能夠守住阿赫圖賓斯克。

可是,他辦到了

不是他手裡的部隊有很強的戰鬥力,而是他採取了一個從來沒有采用過的戰術:拿平民當盾牌。

當時,朱利亞諾夫首先把十萬武裝平民送上前線,或者說是讓這些人去送死。

緊接着,他把主力部隊全部撤到市區,並且命令所有市民必須呆在家裡,不準任何人渡過伏爾加河。

這套戰術,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要知道,人不是殺人狂魔,當他們發覺交戰的不是軍人,而是身着民服,手裡連武器都沒有的平民時,就算不得不拿起武器作戰,也會開始反感這種完全以殺戮爲目的的戰鬥方式。

在攻入市區後,人更得間接面對無辜的平民。

能夠說,就算人殺紅了眼,也不會向婦女兒童開槍。

問題是,怎麼打,並不由人決定。

在人肉盾牌後方,俄軍沒有放棄,以至間接向被平民圍困的隊開火,在殺死人的同時,也殺死了大量同胞。

說實話,這種仗,人沒辦法打。

結果就是,第三十九集團軍不得不在一月十日撤出阿赫圖賓斯克,並且給了俄軍三天的時間把平民送走。

可惜的是,俄軍根本不在乎平民的傷亡,至少朱利亞諾夫不在乎。

這場戰鬥,使得在隨後的戰鬥中,隊會在圍攻城市之前,給予守軍幾天的時間把平民撤走,然後再發動進攻。如果守軍沒有撤走平民,隊則會首先進行火力打擊,再讓部隊進入城區。

這套戰術,也讓朱利亞諾夫譭譽參半。

在一些人眼裡,是他在絕望的邊緣拯救了俄羅斯,讓這個陳舊的國家能夠在體面的情況下退出戰爭。在另外一些人眼裡,他是個雙手沾滿了同胞鮮血的劊子手,是撒旦派來毀滅俄羅斯的魔鬼。

戰後,朱利亞諾夫以戰犯身份被囚禁了十七年,釋放後的第二天,就被一名俄羅斯民族主義份子刺死。

不可否認,朱利亞諾夫犧牲了十多萬阿赫圖賓斯克的居民,卻拯救了更多的美國大兵。

第52章 兇猛打擊第32章 針鋒相對第77章 太有主見第67章 突然打擊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18章 千鈞一髮第32章 匹夫有責第12章 戰爭推動者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81章 同盟集團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144章 拿命去賭第216章 最後的堅持第10章 迎難而上第203章 覆滅第21章 決戰開始第49章 彈道導彈第18章 戰爭推手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234章 決勝點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30章 虎口逃生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45章 面面俱到第20章 逼婚第52章 突擊開始第27章 戰略目的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37章 遠洋護衛第39章 積極備戰第64章 千鈞一髮第114章 全力招架第111章 一擊得手第28章 力所不及第37章 回國第47章 假設第156章 量力而行第208章 毀滅之路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51章 時間點第83章 科學寶藏第8章 擴軍浪潮第32章 分兵攔截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155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55章 墳墓第16章 強渡第46章 決策點第281章 月球工程第225章 打過三八線第41章 孤注一擲第57章 老少校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41章 孤注一擲第68章 歷史時刻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7章 又見熟人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321章 起源第132章 臨界點第47章 前哨第3章 演習第91章 迎難而上第60章 圍剿第229章 守無可守第40章 奮起直追第5章 最終辯論第44章 防空火網第36章 前仆後繼第59章 起始點第32章 迫在眉睫第47章 機會與冒險第6章 爭取和平第284章 轉變第162章 彈雨第86章 戰術偵察第22章 誰輸誰贏第203章 正面強攻第36章 前仆後繼第152章 地面戰爭第236章 消耗戰第66章 起航第95章 迎難而上第69章 外援第207章 黔驢技窮第47章 搶先攻擊第98章 嚴陣以待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15章 受害者第28章 出人意料第160章 空中打擊第47章 搶先攻擊第204章 坐失良機第20章 混戰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7章 突然襲擊第37章 回國第3章 絕不是巧合
第52章 兇猛打擊第32章 針鋒相對第77章 太有主見第67章 突然打擊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18章 千鈞一髮第32章 匹夫有責第12章 戰爭推動者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81章 同盟集團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144章 拿命去賭第216章 最後的堅持第10章 迎難而上第203章 覆滅第21章 決戰開始第49章 彈道導彈第18章 戰爭推手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234章 決勝點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30章 虎口逃生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45章 面面俱到第20章 逼婚第52章 突擊開始第27章 戰略目的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37章 遠洋護衛第39章 積極備戰第64章 千鈞一髮第114章 全力招架第111章 一擊得手第28章 力所不及第37章 回國第47章 假設第156章 量力而行第208章 毀滅之路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51章 時間點第83章 科學寶藏第8章 擴軍浪潮第32章 分兵攔截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155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55章 墳墓第16章 強渡第46章 決策點第281章 月球工程第225章 打過三八線第41章 孤注一擲第57章 老少校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41章 孤注一擲第68章 歷史時刻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7章 又見熟人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321章 起源第132章 臨界點第47章 前哨第3章 演習第91章 迎難而上第60章 圍剿第229章 守無可守第40章 奮起直追第5章 最終辯論第44章 防空火網第36章 前仆後繼第59章 起始點第32章 迫在眉睫第47章 機會與冒險第6章 爭取和平第284章 轉變第162章 彈雨第86章 戰術偵察第22章 誰輸誰贏第203章 正面強攻第36章 前仆後繼第152章 地面戰爭第236章 消耗戰第66章 起航第95章 迎難而上第69章 外援第207章 黔驢技窮第47章 搶先攻擊第98章 嚴陣以待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15章 受害者第28章 出人意料第160章 空中打擊第47章 搶先攻擊第204章 坐失良機第20章 混戰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7章 突然襲擊第37章 回國第3章 絕不是巧合